⑴ 刘颖的科研成果
1.《国际收支统计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2. 《国民经济统计前沿问题》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 1.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投资头寸统计的国际化比较与应用分析”(08CTJ005),在研
2. 主持国家统计局科研项目“金融开放的统计测度及国际比较研究”,结题
3. 主持负责辽宁省教育厅项目“辽宁省金融业开放水平测度与比较研究”(2009A233)
4. 主持负责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辽宁经济发展”(L03BJL009),已结题
5. 主持负责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利用区位优势发展辽宁开放经济研究”(L05BJL009),已结题
6. 主持负责辽宁省教育厅项目“贸易自由化与减少贫困”(201191261)已结题 1. 《观念创新与政策实施之桥:现代可持续发展指标》,全国第六届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2.《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检验》,辽宁省首届统计科技进步二等奖,收录于《统计发展创新与实证研究》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3. 《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特征的实证分析》,第四届全国统计科学进步三等奖
4. 《国民经济核算的公共产品属性》,辽宁省统计科技进步一等奖,收录于《统计科技进步成果选集》
⑵ 请问: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简介
第一袭届(1995)一等奖103项、二等奖395项、三等奖(空缺)
第二届(1998)一等奖32项、二等奖143项、三等奖237项
第三届(2003)一等奖47项、二等奖124项、三等奖234项
第四届(2006)一等奖26项、二等奖106项、三等奖294项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参选学科共分24大类,包括马克思主义,管理学,哲学,逻辑学,宗教学,语言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港澳台问题研究,国际问题研究,综合研究/交叉学科等。
⑶ 王美今的成果
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2006—2008)
2.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与广东产业竞争力》(2006—2009)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2003—2005)
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证券市场‘内部人’交易的信息披露机制研究》(2001—2003)
5.广东省2002年软科学项目《广东省与上海、江苏等省市的竞争力比较研究》(2002—2003)
6. 国家统计局 《国家经济安全运行的监测指标体系》(1998—2000)
7. CCUIPP项目The Index System for Macroeconomic Indication in Preventing
Banking Crisis (1998—1999) 主要的学术论文:
[1] 王美今、林建浩、余壮雄,《中国地方政府财政竞争行为特性识别:“兄弟竞争”与“父子争议”是否并存?》,《管理世界》2010年第3期
[2] 胡毅、王美今、余壮雄,《面板协整检验有限样本性质的模拟比较》,《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2期
[3]胡毅、夏晓华、王美今, 《The effects of cross-section dimension n in panel co-integration test》,《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2010年4月,SCI
[4]马健、王美今,《一种估计连续策略博弈的两阶段方法》,《统计研究》2010年第6期
[5 ]余壮雄、王美今,《基于准残差的Panel协整检验》,《统计研究》2009年第2期
[6 ]李捷瑜,王美今, 《FDI、技术进步与就业:国际经验的启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7 ]杨扬、余壮雄、王美今,《FDI的就业效应》,《经济学家》2009年第5期
[8] 王美今、钱金保,《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6期夏晓华、[9]王美今,《竞赛中的最优奖励:一个拍卖分析框架》,《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1期
[10] 夏晓华、王美今,《基于中国债券拍卖的信息传导、随机冲击与收益比较》,《经济科学》2009年第1期
[11] 王美今、余壮雄,《协整检验的DGP识别》,《统计研究》2007年第7期
[12] 王美今、余壮雄,《IV估计的大样本性质——基于二维参数空间的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13] 孙建军、陈耕云、王美今(通讯作者), 《证券交易中处置效应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7年第3期
[14] 徐现祥、李郇、王美今,《区域一体化、经济增长与政治晋升》,《经济学(季刊)》,2007年第4期
[15] 李传乐、 王美今,《SV模型的模拟GMM方法》,《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版)》2006年第6期
[16] 李传乐、 王美今,《我国时变风险溢价潜变量模型研究》,《统计研究》2006年第6期
[17]王美今,《我国基金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基于交易帐户数据的持续期模型研究》,《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6期
[18] 李捷瑜、 王美今,《上市公司的真实投资与股票市场的投机泡沫》,《世界经济》2006年第1期
[19] 王美今、孙建军,《中国股市收益、收益波动与投资者情绪》,《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20] 孙建军、王美今,《股市政策对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行为金融理论对我国股市低迷现状解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21] 张勇、王美今,《中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成本研究——我国企业年金税收支出的精算统计分析》,《统计研究》2004年第8期
[22] 李广众、王美今,《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中国案例研究及国际比较》,《统计研究》2003年第1期
[23] 李广众、王美今,《市场操纵与证券市场弱式有效性》,《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
[24] 李勇、王美今,《内部人交易信息披露规则与市场交易操纵》,《中国经济问题》2003年第5期
[25] 王美今、王华,《基于GARTH-t的上海股票市场险值(Value-at-risk)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
[26] 王美今、沈绿珠,《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效应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8期
[27] 王美今、沈绿珠,《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关联效应》,《统计研究》2001年第8期
[28]王美今、张松,《中国新股弱势问题研究》,《经济研究》2000年第9期
[29]周伏平、王美今,《体制改革以来城乡居民储蓄行为差异的实证研究》,《统计研究》1997年第1期
[30]王美今、陆金海,《我国股票市场投资组合的实证分析》,《预测》1996年第3期
[31] 叶信才、王美今《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方法的探讨》,《预测》1996年第9期
[32] 沈绿珠、王美今《利用外资、区域储蓄和投资结构问题研究》,《中国经济问题》1998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投资与证券)1999年第4期全文转载
[33] 朱平辉、王美今,《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波动》,《中国经济问题》2000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0 年第6期编入“报刊辑览”
[34] 王美今《协整技术建模与局部调整假设》,《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年第12期
[35] 王美今《第50届国际统计大会议题综述》,《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
(统计)1996年第2 期全文转载
[36] 王美今《 我国国际收支变动的经济效应分析》,《中国经济问题》1996年第5期
[37] 曾五一,王美今《 我国通货膨胀率的测算》,《统计研究》1989年第6期
[38] 王美今《厦门市技术进步率的测算》《统计研究》1988年第6期
[39] 王美今《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消费函数的演变》,《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0年第12期
[40] 王美今、曾五一《我国通货膨胀分配效应的定量分析》,《统计研究》1991年第5期
[41] 曾五一、王美今《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价格变动影响模型》,《统计研究》1992年第2期
主要学术奖励:
1.2009年,“分层定位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与实践改革”,获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山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 2008年, 《协整检验的DGP识别》获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广东省统计局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3. 2007年,《中国股市收益、收益波动与投资者情绪》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4. 2006年,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伍沾德伉俪杰出贡献奖
5. 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三等奖
6. 2005年,《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中国案例研究及国际比较》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
7. 2002年,《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波动》获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8. 2002年,《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获广东省统计局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9. 2002年,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董事会优秀教学奖
10. 2001年,《统计学原理》获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学优秀教材一等奖
11. 2000年,《统计估算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获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12. 2000年,《经济预测与决策》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3. 1998年,《体制改革以来城乡居民储蓄行为差异的实证研究》获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
14. 1998年,厦门大学清源奖
15 1995年,The Application of Cointegration and Dynamic Time SeriesModel获福建省统计局统计科技进步一等奖
16. 1995年,厦门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课程奖
⑷ 请问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的高敏雪老师最近的研究主题是什么谢谢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
高敏雪 职称: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 经济学博士
地址:北京海淀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教育背景
1980-1984年,在河北大学经济学系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4-198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9-200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在职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7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任教
1994年起被聘副教授
2001年起被聘教授
2005-2006年,在国家统计局经济核算司挂职,任副司长
2006年起担任统计学院副院长
教学内容
国民经济核算:分别对本科生、研究生开设,其中本科生教学已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精品课程
经济社会统计研究,对研究生开设,自2002年起开设
环境统计与环境经济核算,对研究生开设,自2001年起开设
统计年鉴的解读与应用,研究生,自2006年起开设
研究领域
国民经济核算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环境统计与环境经济核算
可持续发展统计计量
科研成果(主要成果和近期成果)
1.论文
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基本问题的比较,统计研究,1994(1) (PDF文档)
对环境经济核算的总体认识,统计研究,1998年(3)(PDF文档)
国家财富核算的认识,统计研究,1999年(12)期 (PDF文档)
经济全球化对国民经济核算的影响,统计学,2000年(4) (PDF文档)
环境经济核算的再认识,统计研究,2000年(4) (PDF文档)
环保核算及EDP调整有关问题辨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8)(PDF文档)
国家财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测度?INFORMATION,2001年(3)
企业集团统计的若干问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1)
环境统计与环境经济核算的未来,统计研究,2002年(7)
卫星账户及其在美国的应用,统计研究,2003年(8)(PDF文档)
环境保护宏观核算的基本框架,统计研究,2003年(10)(PDF文档)
中国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1)(PDF文档)
绿色GDP的认识误区及其辨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3)(PDF文档)
外国直接投资统计基本定义剖析,统计研究,2005年(4)(PDF文档)
国民经济核算仍然面临变革,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年(6)
SEEA对SNA的继承与扬弃,统计研究,2006年(10)
绿色GDP核算:争议与共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12)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建设的背景与基本框架,统计研究,2007年(3),执笔人
中国外资经济独资化程度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一署名,2007年(12)
现代林业统计范围和产出测算相关问题探讨,统计研究,2008年(1)。
一组随笔短文
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的解决之道,中国统计,2007年第1期。
探寻这些行业高工资的根源,中国统计,2007年第2期。
解读外贸与外资的层层关系,中国统计,2007年第3期。
关于外贸依存度的高度,中国统计,2007年第4期。
多少GDP是在住户家庭生产的,中国统计,2007年第5期。
财富要革命,中国统计,2007年第6期。
向前看还是向后看,中国统计,2007年第7期。
跨国公司的力量,中国统计,2007年第8期。
中国的外资规模有多大,中国统计,2007年第9期。
职工、工资、平均,中国统计,2007年第10期。
中国的外资经济在哪里,中国统计,2007年第11期。
外资企业经营是否有高招,中国统计,2007年第12期。
群众所拥有的财产性收入,中国统计,2008年第1期。
独资还是合资,这是个问题,中国统计,2008年第2期。
再议财产性收入,中国统计,2008年第3期。
会计计量模式变化对上市公司业绩的“贡献”,中国统计,2008年第4期。
风行的综合评价,中国统计,2008年第5期。
工资增长30年,这笔帐很难算,中国统计,2008年第6期。
2.著作和教科书
《环境统计与环境经济核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PDF文档)
《企业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一体化》,第一作者(合著者杜欢政、王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PDF文档)
《美国国民核算体系及其卫星账户应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PDF文档)
《国民经济统计》,主编(合著者李静萍),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 (PDF文档)
《经济社会统计》,第一署名(合著者李静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PDF文档)
《资源环境统计》,第一署名(合著者许健、周景博),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PDF文档)
《环境保护宏观核算理论与方法》,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PDF文档)
《建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二执行主编(合作者王金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基础读本》,主编(参编者李静萍、何静等),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PDF文档)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第一署名(合著者李静萍、许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2007年第二版
《综合环境经济核算—基本理论与中国应用》,经济科学出版社,第一署名(合著者许健、周景博),2007。
《中国外资经济发展现状报告——及于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的截面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主编(何静、刘晓静为副主编),2008
3.译著
联合国《综合环境经济核算-操作手册》,列入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操作手册丛书”,2004年(内部印行)
联合国《综合环境经济核算-2003》,列入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操作手册丛书”,2004年(内部印行)
国民核算中的价格和物量手册,列入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操作手册丛书”,2006(内部印行)
主要科研项目
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环境经济核算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2002-2004
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设计,商务部委托项目,2002-2003
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研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专项,2004-2005
中国绿色核算研究,世界银行资助项目,2005-2006
中国外资经济状况及影响研究,第一次经济普查研究项目,2006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设计,商务部委托项目,2006
北京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委托项目,2006
森林核算研究,林业局委托项目,2006
水资源核算理论研究,水利部委托项目,2007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经济计量与分析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7
针对中国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实施与建模研究,教育部基地重大科研项目,2007
全社会环保支出统计框架及可行性研究,国家环保部委托,2008
获奖情况
国家财富核算的认识, 2000年获第五届全国统计科学技术进步奖论文类二等奖
《环境统计与环境经济核算》,2002年获第六届全国统计科学技术进步奖著作类二等奖
《环境保护宏观核算理论方法研究》,2006年获第八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专著类二等奖
“国民经济核算”,2007年获北京高等学校市级精品课程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2008年获第九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教材类二等奖
⑸ 赵楠的获奖情况
1、论文《中国各地区能源利用效果的统计分析》,2008年1月获得“北京市第十四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2、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9月获厦门大学2007年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7年11月获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
3、论文《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的统计学描述》,2008年7月获得第九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4、参与编写《国民经济统计前沿问题》(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负责其中第26章“资源统计”与第28章“贫困统计”,该书获得第九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专著类一等奖
5、获得2008年度中央财经大学十佳班主任“工作创新”奖;
6、2009年获得中央财经大学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最佳教学演示奖。
7、论文《中国区域资本配置效率及区域资本形成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获得2009年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⑹ 2011年度全国创新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有什么用啊
全国教育科研成果网
目 录
1简介
2栏目设置
3科学研究
简介
教育科研成果网是全国回综合性的教育信息资答源应用平台,以公布教育部及教育权威部门科研动态,展示、推广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为工作重点,旨在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整合优秀的教育信息资源,构建“网上科研成果展示引领教育科研发展”,实现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积极进行各类教育统计年度数据汇总,建立各类教育统计数据库,及时发布权威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政策评析、教育热点专论、教育问题调查、教育改革实验和国外教育动向等信息;为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关心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全方位的教育信息服务。
⑺ 何雄的科研获奖
1. 参与完成的“武汉市城市道路交通现状及对策研究”,获得 湖北省发展研究将三等奖,排名第四
2. 2006.02月,主持完成的《武汉市人口规模研究-空间分布》项目报告被授予武汉市“十五”优秀软科学成果奖。
3. 2003.08-2004.05,参与《人口迁移、劳动力流动与人力资本转移研究》课题于2004年7月获得 第七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四
4. 2003.03月,参与完成的“武汉市城市基础空间信息系统”,获得 武汉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五
⑻ 胡荣华的所获荣誉
农民增收途径系列报告,南京市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3
中国粮食安全成本分析,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2004
人口老龄化研究,获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课题成果二等奖获,2002
农户兼业行为研究,南京市人民政府哲社三等奖,2001
江苏生态省建设进程评估与分析,江苏高校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江苏省教育厅,2008
江苏食物、环境、能源、经济发展与人口(PEEEP),第九届全国科研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三等奖,国家统计局,2008。
⑼ 王国钧的获奖情况
(一)荣誉称号
1、江苏省投入产出调查先进个人,1998年10月18日,江苏省统计局
2、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先进工作者, 2000年5月18日, 南京市人民政府
3、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全国先进个人,2003年1月,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领导小组
4、全国依法统计先进个人, 2003年12月, 国家统计局
5、为妇女平等与发展办实事先进个人,2003年12月, 江苏省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委
6、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立功个人,2004年元月,南京市委、南京市政府
7、全省依法统计先进个人,2004年2月,江苏省统计局
8、第一次经济普查省级先进个人,2005年12月,江苏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
9、2001——2005年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6月,中共江苏省宣传部、
江苏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司法厅
10、会展经济先进个人 2007.5
11、2008 年市管领副职领导干部优秀等次,2009年11月2日,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 (宁组通〔2009〕48号)文件
(二)论文奖
1、对南京市工业企业获利能力的分析,获市委研究室、市政府研究室“全市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省统计局“全省统计分析二等奖”,全市统计分析一等奖。
2、试论现代企业考评指标体系的设置,获第二届全国城市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3、在统计上如何全面反映公有制经济状况, 1998年江苏省统计方法制度研讨会二等奖
4、建立统计行政程序之我见,全省政府法制系统征文活动三等奖
5、加强行业统计与政府统计的分工和协调,实现官方统计工作一体化,2001年12月获中国统计学会“全国优秀论文三等奖”
6、南京市经济结构的现状及战略性调整,2003年4月省基本单位普查办和省学会二等奖(第2作者)
7、规范政府统计调查制度 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 2008年全国统计法制研究论文一等奖;2008年江苏省统计法制研究论文一等奖(苏统字〔2008〕21号)
8、应倡导统计事务告知制度, 2010年5月31日获江苏省第十一届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 [苏统〔2010〕43号文] 。
9、我与《统计法》的二、三事 ,获国家统计局开展的“我与《统计法》”征文活动一等奖(2010年3月17日)。(公告载《中国信息报》2010年3月30日)
10、《南京工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定位研究》(与别人合作),获江苏省第二次经济普查优秀论文二等奖,《关于江苏省第二次经济普查研究课题与优秀论文评选结果的通报》(苏经普办字[2010]3号文)
⑽ 杨仲山的获奖情况
中国统计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
1997年获中国统计学最高奖--首届国家统计局局长奖二等奖,2002年获霍英东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三等奖。2002年博士论文《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论研究》获全国统计学优秀博士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