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发〔2015〕8号文件的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要求,内为解决容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问题,自治区出台了本《暂行规定》,进行事业单位科技成果管理改革。通过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将科技成果管理由过去的“审批制”改为“放权制”,把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下放给事业单位,更有利于调动事业单位及其科技人员转移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
以前,科技成果的使用和处置一直按照现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执行,科技成果对外投资、转让,要由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及备案。这次改革将事业单位科技成果的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使用事项的审批纳入了改革范围,取消了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对科技成果使用、处置事项的所有审批和备案要求。改革后,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科技成果的使用、处置和收益分配不再审批或备案。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都下放给事业单位,减少层层审批,缩短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时间,大大激励了科技人员转移转化科技成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突破,不仅简化了程序,而且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速度。
㈡ 按劳分别,按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有什么区别呢
很简单,首先来要明白这三个分配有源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按劳,所以 他们共同的地方都是你的劳动所得.其次,既然都是劳动所得,那这三者的区别就在于你工作的单位不同了(也就是所有制性质不同),在公有制范围内(包括国有和集体经济)叫按劳分配,在个体经济(个体户)中叫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在私营和外资经济(私企,外企)中叫按劳动要素分配.明白了么.
另外要清楚,农民种地所得属于按劳分配,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集体经济,这个是容易出错的地方,希望对你有帮助.
㈢ 什么是工作成果所有权
工作成果所有权:这个工作成果是属于你的,你研究出来的成果,类似专利。别人要使用没有经过你的同意,那就属于侵权行为。
㈣ 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怎么区别举例说明。
什么是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是与按资分配相对应的一种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是作为与资本主义按资分配相对应的社会主义分配方式提出来的。熟悉按资分配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
按资分配从广义上而言它包括三种含义:一是指体现资产所有权的生产结果分配模式;二是指按照资产所有者投入生产过程的资产量分解企业生产成果--即剩余价值量;三是指剩余价值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资产所有者之间的分配。其中,体现资产所有权生产结果分配模式是基础,二、三两个方面则分别从企业和整个社会说明了按资分配。至于狭义的按资分配则是广义按资分配的第二种含义:即剩余价值量在资产所有者之间的分配,这种情形只有在多个资产所有者合资经营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因此,现代股份制企业才是典型的按资分配企业。
根据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对应的原理,我们可以具体地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分配过程及基本形式。
1,按资分配企业的生产结果分配模式是“生产资料消耗+必要劳动价值量(即工资)+剩余价值量(即利润)”;按劳分配企业的生产结果分配模式应该是“生产资料消耗(我把它称之为‘公资’)+公共需要劳动价值量(可称之为‘公需’,即必要扣除部分)+消费价 值量或消费金”。这两种模式形式相似,但本质有根本性的区别:在按资分配条件下的企业价值运动是首先用工资限定劳动力的价值量,使企业经营活动的变化表现为生产资料价值量的盈亏,以体现投资者的利益要求;而在按劳分配条件下,首先限定的是生产资料价值量,使企业经营活动的变化表现为消费价值量(即劳动收入)的增减。
2,按资分配的基本形式是什么呢?这就是大家熟悉的股票。为了区别资产所有者投入生产资料价值量的差别,按资分配企业采用了“不是货币”的“纸的凭证”--股票这种形式。很显然,按劳分配企业要明确区别劳动者投入劳动量的差别,也必须采用类似股票的生产劳动价值形式,这种形式也只能是“不是货币”的“纸的凭证”——工分或工票,而不可能是直接的货币形式。
3,按资分配企业生产成果--剩余价值量在资产所有者之间的分配公式是“个人股分拥有量×每股股利=股东收益”;相应地,按劳分配企业生产成果在劳动所有者之间的分配公式也应该是“个人工分总量×工分单价=劳动收入”。在这里,分配主体、分配依据、分配形式都变了,只有分配过程相似而已。
由于按资分配属于资产所有权,它资产所有者的权利。因此,在资本主义企业,要实现按资分配,就必须建立以资产所有者为主体的、全面体现资产所有权的企业制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产权制度。
㈤ 按劳动力分配、按劳动力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有什么区别
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要素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得报酬的经济行为。
我们通常说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技术、资本、管理等。所以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最多元化的,在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大力推行这种分配制度是很有促进作用的。
而按劳分配则与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是把劳动力当成商品,当成生产要素之一。
按劳分配则是把劳动者当成公有制经济的主人,按劳动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主要体现共同富裕原则。
㈥ 按劳分别,按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有什么区别呢O(∩_∩)O谢谢
很简单,首先要明白这三个分配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按劳,所以 他们共同的地方都是你的劳动所得。其次,既然都是劳动所得,那这三者的区别就在于你工作的单位不同了(也就是所有制性质不同),在公有制范围内(包括国有和集体经济)叫按劳分配,在个体经济(个体户)中叫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在私营和外资经济(私企,外企)中叫按劳动要素分配。明白了么。
另外要清楚,农民种地所得属于按劳分配,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集体经济,这个是容易出错的地方,希望对你有帮助。
㈦ 按劳分配和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有区别吗
按劳分配是来我国经济制源度中的基础分配制度,是指按劳动者按劳动贡献(一般按劳动时长衡量)来分配劳动成果。
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是指对取得个人专利、个人知识产权等群体,按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去分配。
实际上这个分配制度是马克思经济学那一套的,对现实经济没有什么指导意义。
如果非要研究的话你可以这样去理解:按劳分配是针对普通劳苦大众,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是针对其他人的,比如企业主、个体户、艺术家等。
㈧ 项目中的知识产权与成果管理及权益分配怎么写
参考一哈!
本项目拟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开发基础数据运行平台,专由北达爱学(原北大属附中附小网校)负责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应用示范的推广,负责中小学师资培训课程的集成与提供,负责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提供;负责数字化校园思路整合以及项目进度监控;负责项目应用的推广示范。
㈨ 产品设计书中的科技成果权益分配怎么写
本项目的知识产权归属、成果管理及合作权益分配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各方经协商,形成如下原则:
1. 依托单位与合作单位在申请本项目之前各自所获得的知识产权及相应权益均归各自所有,不因共同申请本项目而改变。
2.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各方应对项目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科技成果(发表论文、申请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按下列方式及时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1)根据项目任务分工,在各方的工作范围内独立完成的科技成果及其形成的知识产权归各方独自所有。一方转让其专利申请权时,其他各方有以同等条件优先受让的权利。
(2)因项目需要,各自向对方提供的未公开的、或在提供之前已告知不能向第三方提供的与本项目相关的技术资料、数据等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各自所有或合法拥有的任何计算机程序、代码、算法、公式、过程、观念、图表、照片、制图、设计、产品、样品、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无论是否获得专利)、技术秘密、版权、商标、产品研发计划、预测、策略、规范、实际或潜在商业活动的信息、客户与供应商名单、财务事项、市场营销计划等技术、商务上的信息等。未经提供方同意,不得提供给第三方。
(3)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由各方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及其形成的知识产权归各方共有。一方转让其共有的专利申请权的,其他各方有以同等条件优先受让的权利。一方声明放弃其共有的专利申请权的,可以由另一方单独申请或者由其他各方共同申请。合作各方中有一方不同意申请专利的,另一方或其他各方不得申请专利。
(4)由各方共同完成的技术秘密成果,各方均有独立使用的权利。未经其他各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向第三方转让技术秘密。
(5)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的精神权利,如身份权、依法取得荣誉称号、奖章、奖励证书和奖金等荣誉权归完成方共有。
(6)各方对共有科技成果实施许可、转让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而获得的经济收益由各方共享。收益共享方式应在行为实施前另行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