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程定位测量记录表中,抄测结果怎样填写
工程复定位测量主要包括测设制建筑物位置线、现场标准水准点、坐标点(包括场地控制网或建筑物控制网、标准轴线桩等)。测绘部门根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含附件、附图)批准的建筑工程位置及标高依据,测定出建筑物红线桩。
施工测量单位应根据测绘部门提供的放线成果、红线桩及场地控制网(或建筑物控制网),测定建筑物位置、主控轴线及尺寸,做出平面控制网并绘制成图。
①校核标准轴线桩点、平面控制网。
②校核引进现场施工用水准点。
③检查计算资料及成果,填写《工程定位测量记录》,报监理单位审核。
(1)测量成果记录扩展阅读:
地质点测量:是将实地确定的地质点点位,借助某种测量方法将其测绘到地形图上的测量工作。根据地质工作比例尺和勘探矿种的不同精度要求,可选择采用:
①目测法定点,是在地形、地物标志明显时,据地形、地物、微地貌特征,用目测直接将地质点位置,标定到底图上或借助航空像片进行定点后再转绘到底图上;
②半仪器法定点,在地形、地物不明显而用目测法有困难时,采用简单仪器(如罗盘等)和简易测量方法,进行地质点的标定;
③仪器法定点,用较精密的仪器和较高精度的测量方法进行地质点的标定。
㈡ 测量成果应使用啥笔记录
记录在纸上的测量成果应能长期保持,所以容易褪色、容易涂改的笔都不能用。可以据此判断哪些笔可以用。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㈢ 工程测量放线记录
测量依据:规划红线、基准或基准点、引进水准点标高
放线成果表:是指你这次放线的与设计文件的偏差,一般我们这是用黑笔画实际的平面图,然后再用红笔标注出变差的轴线,与偏差的距离。
㈣ 工程测量题(试计算水准测量记录成果,用高差法完成以下表格,并写出计算过程)
仪高法是先求视线高程,高差法先求前视和后视的高程差水准测量的原则一、原理利用水准仪建立一条水平视线,并于立在A,B两点的水准尺上截取读数a,b,则两点高差 。若A点高程已知,则 称为后视读数, ——前视读数。二、高程计算法 1、高差法利用高差计算高程的方法, 2、视线高程法利用视线高程计算高程的方法三、连续水准测量当A、B两点高差较大的相距较远时,安置一次仪器不能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可在沿A到B的水准路线中间增设ZD,依次连续地在两个立尺点中间安置水准仪来测定各点间的高差,最后取各个测点的代数和。转点的概念定义:起传递高程作用的临时立尺点特点:其上有两个读数临时选点水准仪的使用 1、粗平:调脚螺旋使用水准气泡居中,竖曲船直 2、气泡在左手大拇指移动方向一致 2、瞄准目镜对光 准量、照门、标尺三点一线 物镜对象 3、精平 4、读数 §2 水准测量的方法及成果整理一、水准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点(BM)均匀分布在全国各地,起控制高程的作用长期保留设地面标志二、水准路线 1、闭合 2、附合 3、支水准三、水准测量的方法 1、观测程序 2、表格记录计算铅笔记录,不准涂改,不准橡皮檫,不准转抄测站 测点 后视 前视 高差 1 A 1.625 0.628 2 1.784 0.997 0.573 3 0.660 1.211 -0.311 4 1.444 0.971 0.442 B 1.002 5.513 4.181 1.332 四、水准测量的校核 1、测站校核检查一个测站的错误,一个测站只测一次高差,高差是否正确无法知道,对一个测站重复效差的测定, 。变更仪高法双仪器双面尺后红=后黑+K 前丘=前黑+K h丘=h黑 2、计算校核用计算高差的总和检验各站高差计算是否正确。 3、成果校核是水准测量消除错误,提高最后成果精度的重要措施由于测量误差的影响,使水准路线的实测效益与应有值不符,其差值称闭合差。闭合差=观测值-理论值(真值、高精度值)闭合: 附合: 支水准: 容许误差:计算所得高差闭合差 应在规定的容许范围内,认为精度合格, 普通水准测量
㈤ 施工工程测量放线成果报验单,测量记录及工程测量复核记录
施工工程测量放线成果报验单,测量记录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即大本资料)中TJ2.2表就是“工程定位测量、放线验收记录”。至于“工程测量复核记录”一般是监理填写。
㈥ 工程测量记录 要记录那些内容
工程定位测量主要包括测设建筑物位置线、现场标准水准点、坐标点(包括场地控制网或建筑物控制网、标准轴线桩等)。测绘部门根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含附件、附图)批准的建筑工程位置及标高依据,测定出建筑物红线桩。
(1)建筑物位置线
施工测量单位应根据测绘部门提供的放线成果、红线桩及场地控制网(或建筑物控制网),
测定建筑物位置、主控轴线及尺寸,做出平面控制网并绘制成图。
(2)标准水准点
标准水准点由规划部门提供,用来作为引入拟建建筑物标高的水准点,一般为2-3点,在
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测定建筑物±0。00绝对高程。
(3)工程定位测量检查内容包括:
①校核标准轴线桩点、平面控制网。
②校核引进现场施工用水准点。
③检查计算资料及成果,填写《工程定位测量记录》,报监理单位审核。
(4)工程定位测量完成后(内部自检完成)应由建设单位报请规划部门验线。
(5)工程定位测量记录填写要点
①测量依据分为平面坐标依据及高程依据。是由规划部门或建设单位提供。在填写时要
写明点位编号。
②“使用仪器”栏应将经纬仪、水准仪等仪器的名称、型号、出厂编号标注清楚。
③“定位抄测示意图”具体要求:
④应将建筑物位置线、重要控制轴线、尺寸、指北针方向、现场标准水准点、坐标点、红线桩、周边原有建筑物,道路等采用适当比例绘制在此栏内。
⑤坐标、高程依据要标注引出位置,并标出它与建筑物的关系。
⑥特殊情况下,可不按比例,只画示意图,但应标出主要轴线尺寸,±0.00绝对高程。
⑦签字栏中“技术负责人”为项目技术负责人;“施测人”是指定位仪器操作者。“复测人”是指施测人的上一级测量人员。
㈦ 测量记录计算规则
测量记录是外业观测成果的记载和内业数据处理的依据。在测量记录或计算时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格遵守下列规则:
(1)在测量记录之前,准备好硬芯(2H或3H)铅笔,同时熟悉记录表上各项内容及填写、计算方法。
(2)记录观测数据之前,应将记录表头的仪器型号、日期、天气、测站、观测者及记录者姓名等无一遗漏地填写齐全。
(3)观测者读数后,记录者应随即在测量记录表上的相应栏内填写,并复诵回报以资检核。不得另纸记录事后转抄。
(4)记录时要求字体端正清晰,数位对齐,数字对齐。字体的大小一般占格宽的1/2~1/3,字脚靠近底线;表示精度或占位的“0”(例如水准尺读数1500或0234,度盘读数93°04༼″)均不可省略。
(5)观测数据的尾数不得更改,读错或记错后必须重测重记,例如:角度测量时,秒级数字出错,应重测该测回;水准测量时,毫m级数字出错,应重测该测站;钢尺量距时,毫m级数字出错,应重测该尺段。
(6)观测数据的前几位若出错时,应用细横线划去错误的数字,并在原数字上方写出正确的数字。注意不得涂擦已记录的数据。禁止连环更改数字,例如:水准测量中的黑、红面读数,角度测量中的盘左、盘右,距离丈量中的往、返量等,均不能同时更改,否则重测。
(7)记录数据修改后或观测成果废去后,都应在备注栏内写明原因(如测错、记错或超限等)。
(8)每站观测结束后,必须在现场完成规定的计算和检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迁站。
(9)数据运算应根据所取位数,按“4舍6入,5前奇进偶舍”的规则进行凑整。例如对1.4244m,1.4236m,1.4235m,1.4245m这几个数据,若取至毫米位,则均应记为1.424m。
(10)应该保持测量记录的整洁,严禁在记录表上书写无关内容,更不得丢失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