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月度财务分析报告主要内容包含哪些
是根据财务报表中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企业权益的结构,估量对债务资金的利用程度。
2、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分析企业资产的分布情况和周转使用情况。
3、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不同年度盈利水平的变动情况。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内容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可以综合的描述出企业生产经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基本需要。
Ⅱ 请问什么是经营成果分析表
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是指根据日常会计核算资料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它是会计核算的最终产品。
按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可以分为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按会计报表的编制时间,可以分为年度会计报表,中期财务报表,季度会计报表,月度会计报表,简称为年报,中报,季报,月报;
按会计报表的报送对象,可以分为对外会计报表和内部会计报表;
按会计报表的编制单位,可以分为单位会计报表和汇总会计报表;
按会计报表是否反映子公司的情况,可以分为个别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为它的使用者提供相关经济决策所必须的有用信息,其作用主要在于:
(1)会计报表提供的经济信息是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
(2)会计报表提供的经济信息是国家经济管理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依据。
(3)会计报表提供的经济信息是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决策的依据。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的介绍:
会计报表是企业、单位会计部门在日常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定期编制的、综合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
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者现金流量表);事业单位除资产负债表外,还有收入支出表、事业支出明细表、经营支出明细表。
会计报表按编制时间可分为月报表、季报表、半年报表和年报表。
会计报表按报送对象不同,可分为对内报表和对外报表。
阅读会计报表的要点提示:
在阅读会计报表时,投资者对重要的会计报表项目应结合会计报表附注进行阅读,以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对于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有重要作用。流动资产在资产总额中的比重、速动资产(流动资产扣除待摊费用、存货、三年以上应收款项)在流动资产中的比重、现金类资产在速动资产中的比重分别反映了企业资产的长期、短期和即期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如果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表明企业有不受流动负债影响的自有流动资金;如果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则表明企业缺少自有的可流动资金,其生产经营活动可能会受到短期内偿还流动负债的压力影响。而资产负债的比例可以看出企业的财务风险。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较高,特别是大于70%时,则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较高。
(1)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应阅读会计报表附注中坏账计提的会计政策和分析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账龄,及坏账准备的计提情况。一般情况下账龄越长,款项收回的可能性越小,而如果相应的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不高又没有合理解释的话,则说明企业对应收款坏账的估计不足。另外可以比较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的关系,当应收账款增长率大幅度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率时,应特别注意应收账款的收现性,及是否有虚增资产和利润之嫌,尤其应关注来自于关联方交易的应收账款的增长。而对于其他应收款,应关注其款项性质,是否存在违规拆借资金、因承担担保责任而支付的担保代偿款及挂账费用等。
(2)预付账款
阅读会计报表附注中的账龄分析,对于账龄在1年以上的大额未收回的预付账款,应关注其是否为真正的采购预付款以及是否有合理的解释,以此来判断是否是以预付的名义而支付的其他款项。
(3)投资
根据规定,短期投资以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计量,长期投资以账面价值与预计可收回金额孰低原则计量。在阅读报表时,应关注投资的分类,并结合投资收益的阅读,来分析各项投资的收益情况和投资的质量,特别应关注是否有委托理财。
(4)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以及递延税款借项
上述各项并非真正的资产,而是一项递延费用,如果所占金额大、比重大表明该企业的资产质量差。
(5)固定资产(包括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金额的大小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规模,需特别关注是否有被抵押、冻结的资产。如果金额巨大,此时还应结合资产负债率和现金流量等情况来判断一旦发生被处置情况时,将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
(6)借款与利息费用
如果利息费用相对于借款呈现大幅下降,应关注公司是否存在通过将利息费用资本化的手段,来达到降低利息费用增加利润的目的。
2、利润表
利润表综合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和获利能力。其中营业收入是企业通过销售产品或对外提供劳务而获得的新的资产。营业费用(包括销售成本)是企业为获得营业收入而使用各种财物或服务所发生的成本费用。对一般公司来说,销售收入是公司最重要的营业收入来源,直接反映了该企业主要生产经营的规模、获利情况和持续性的发展趋势等。在分析主营业务利润时还应结合同行业的毛利率水平。如果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非主营业务(投资性公司除外),如非经常性损益。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如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处置股权收益等,则说明企业的持续性的经营和获利能力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3、现金流量表
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阅读,可以判断企业的经营业绩质量。当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落后于净利润时,可能反映公司应收账款及存货周转率低,资金周转不畅,收益质量不佳。
4、会计报表附表
附表是相对于主表而言的,是对主表的补充和说明,前三项即是会计报表的主表。附表是对主表的补充和说明,因此也可以分为三类——资产负债表附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综合:分部报表
5、会计报表附注
除了阅读与会计报表项目相关的附注以外,也应该关注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其他重要事项。通过阅读会计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及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及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利用上述变更和更正来调节利润的情况。通过分析或有事项、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来判断其对企业未来经营的影响,并通过关注关联交易来判断企业的独立盈利能力。
Ⅲ 财务分析,每月的月报表怎么做呀
只需要把本月的发生费用和上月发生的费用,分别填列到EXCEL表中再拉公式,计算出增长率就可以了;如果还要求得出绝对值,就取本月数减上月数就可以。
Ⅳ 如何做月度利润表
利润表的格式:
利润表的编制步骤:
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帐及明细账,并进行账账核对、账实核对及账证核对。
2、保证所有会计业务均入账的前提下,编制试算平衡表,检查会计账户的正确性,为编制会计报表作准备。
3、依据试算平衡表损益类账户的发生额,结合有关明细账户的发生额,计算并填列利润表的各项目。
4、计算营业利润。是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损益)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出营业利润。
5、计算利润总额。是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6、计算净利润(或净亏损)。是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
4、检验利润表的完整性及正确性,包括表头部分的填制是否齐全、各项目的填列是否正确、各种利润的计算是否正确。
5、有关人员签字盖章。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间的情况,所以,又被称为动态报表。有时,利润表也称为损益表、收益表。
利润表是根据“收入—费用=利润”的基本关系来编制的,其具体内容取决于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及其内容,利润表项目是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内容的具体体现。从反映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角度看,它是一种反映企业经营资金动态表现的报表,主要提供有关企业经营成果方面的信息,属于动态会计报。
Ⅳ 财务运营分析怎么写
只要掌握要领,平时多关心公司的运作,多动脑、多动笔、多借鉴他人的方法,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就能得心应手。
一、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1、财务分析报告的分类。财务分析报告从编写的时间来划分,可分为两种:一是定期分析报告,二是非定期分析报告。定期分析报告又可以分为每日、每周、每旬、每月、每季、每年报告,具体根据公司管理要求而定,有的公司还要进行特定时点分析。从编写的内容可划分为三种,一是综合性分析报告,二是专项分析报告,三是项目分析报告。综合性分析报告是对公司整体运营及财务状况的分析评价;专项分析报告是针对公司运营的一部分,如资金流量、销售收入变量的分析;项目分析报告是对公司的局部或一个独立运作项目的分析。
2、财务分析报告的格式。严格的讲,财务分析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和体裁,但要求能够反映要点、分析透彻、有实有据、观点鲜明、符合报送对象的要求。一般来说,财务分析报告均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提要段、说明段、分析段、评价段和建议段,即通常说的五段论式。但在实际编写分析时要根据具体的目的和要求有所取舍,不一定要囊括这五部分内容。
此外,财务分析报告在表达方式上可以采取一些创新的手法,如可采用文字处理与图表表达相结合的方法,使其易懂、生动、形象。
3、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如上所述,财务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现具体说明如下:
第一部分提要段,即概括公司综合情况,让财务报告接受者对财务分析说明有一个总括的认识。
第二部分说明段,是对公司运营及财务现状的介绍。该部分要求文字表述恰当、数据引用准确。对经济指标进行说明时可适当运用绝对数、比较数及复合指标数。特别要关注公司当前运作上的重心,对重要事项要单独反映。公司在不同阶段、不同月份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所需要的财务分析重点也不同。如公司正进行新产品的投产、市场开发,则公司各阶层需要对新产品的成本、回款、利润数据进行分析的财务分析报告。
第三部分分析段,是对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说明问题的同时还要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和症结,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财务分析一定要有理有据,要细化分解各项指标,因为有些报表的数据是比较含糊和笼统的,要善于运用表格、图示,突出表达分析的内容。分析问题一定要善于抓住当前要点,多反映公司经营焦点和易于忽视的问题。
第四部分评价段。作出财务说明和分析后,对于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盈利业绩,应该从财务角度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和预测。财务评价不能运用似是而非,可进可退,左右摇摆等不负责任的语言,评价要从正面和负面两方面进行,评价既可以单独分段进行,也可以将评价内容穿插在说明部分和分析部分。
第五部分建议段。即财务人员在对经营运作、投资决策进行分析后形成的意见和看法,特别是对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改进建议。值得注意的是,财务分析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不能太抽象,而要具体化,最好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一)积累素材,为撰写报告做好准备
1、建立台账和数据库。通过会计核算形成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但是编写财务分析报告仅靠这些凭证、账簿、报表的数据往往是不够的。比如,在分析经营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增长原因时,往往需要分析不同区域、不同商品、不同责任人实现的收入与费用的关系,但这些数据不能从账簿中直接得到。这就要求分析人员平时就作大量的数据统计工作,对分析的项目按性质、用途、类别、区域、责任人,按月度、季度、年度进行统计,建立台账,以便在编写财务分析报告时有据可查。
2、关注重要事项。财务人员对经营运行、财务状况中的重大变动事项要勤于做笔录,记载事项发生的时间、计划、预算、责任人及发生变化的各影响因素。必要时马上作出分析判断,并将各类各部门的文件归类归档。
3、关注经营运行。财务人员应尽可能争取多参加相关会议,了解生产、质量、市场、行政、投资、融资等各类情况。参加会议,听取各方面意见,有利于财务分析和评价。
4、定期收集报表。财务人员除收集会计核算方面的有些数据之外,还应要求公司各相关部门(生产、采购、市场等)及时提交可利用的其他报表,对这些报表要认真审阅、及时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养成多思考、多研究的习惯。
5、岗位分析。大多数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往往由财务经理来完成,但报告注材要靠每个岗位的财务人员提供。因此,应要求所有财务人员对本职工作养成分析的习惯,这样既可以提升个人素质,也有利于各岗位之间相互借鉴经验。只有每一岗位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才能编写出内容全面的、有深度的财务分析报告。
(二)建立财务分析报告指引
财务分析报告尽管没有固定格式,表现手法也不一致,但并非无规律可循。如果建立分析工作指引,将常规分析项目文字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诸如现金流量、销售回款、生产成本、采购成本变动等一系列的分析说明指引,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Ⅵ 经营报告怎么写
主要写企业的经营情况。
如:生产、销售、回款、利润及上缴税金情况、资产负债情况。
同时提出今后打算,奋斗目标。
Ⅶ 怎么分析财务状况
一般来说,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比较分析:是为了说明财务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与数量差异,为进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这种比较可以是将实际与计划相比,可以是本期与上期相比,也可以是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
2、趋势分析:是为了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原因、性质,帮助预测未来。用于进行趋势分析的数据既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比率或百分比数据;
3、因素分析:是为了分析几个相关因素对某一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一般要借助于差异分析的方法;
4、比率分析:是通过对财务比率的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往往要借助于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方法。
上述各方法有一定程度的重合。在实际工作当中,比率分析方法应用最广。
财务状况简介
企业财务状况是企业某个时间段的资产及权益情况,是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状态时的表现。
财务状况是用价值形态反映的企业经营活动的状况,通常通过资金平衡表、利润表及有关附表反映,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在财务方面的反映。
在美国会计界,常常将资产负债表称为财务状况表(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在当前公认的资产负债表定义中,也常常认为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财务状况的报表。显然,这里的“财务状况”指的是资产负债表状况,也就是指资产负债表所包括的所有内容。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财务状况;网络-财务状况分析
Ⅷ 利润表每个月做一次,反映的是一个月的经营成果,那么,前期的亏损,是不是跟后面的盈利都是独立的月份的
利润表中既有本月经营成果数又有本年累计数,本年累计数反映本年初至本月末止累计盈亏数,整个公司自开办至今盈亏基本通过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
Ⅸ 本月实现的经营成果对应的是哪个会计科目
本月的经营成果就是将收入类会计科目(产品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转入本年利润科目贷方,将成本费用类会计科目(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去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方,本年利润借贷方差额即为本年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