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举出一些正确借鉴西方经济学取得成果的例子和误解或者误用它造成受损的例子
中国设立经济特区,民营企业经营的合法化是成功的例子
Ⅱ 为什么西方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中国今天的发展成就
西方经济学、管理科学及行为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关于人的理性的假设:每个人都以其效用最大化为目标,而效用通常指个人利益,或者是从个人出发的自我实现。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活动只表现为个人需要的单回路结构。
但是人就不是绝对理性的动物,所以看得见的手,就是国家调控是有非常存在的必要的,事实上,中国也是这么做的,中国现在的经济都是以国家为主导发展起来的。
Ⅲ 谁能总结下2012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主要成果与贡献吗适用于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试的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声明指出,埃尔文•罗斯和罗伊德•沙普利教授主要是因为“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而获得今年的诺奖。尽管这些理论还不被大众所熟知,但孳生该理论的博弈论却早已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也使得此次获奖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颁奖声明说,尽管两位获奖者独立地进行了各自的研究,但沙普利的基本理论与罗思的实证实验相结合,产生了一个研究和改善众多市场功能的领域。年近九旬的沙普利教授长期从事博弈论的数量分析,其严谨的推导已经在此领域获得了认可,以他名字命名的沙普利值(Shapley value)已经成为合作博弈研究的重要指标。而罗斯教授正是应用这些理论在实践中对市场设计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尽管两位研究者的研究是独立完成的,但沙普利的基础理论与罗斯的实验性实践一经结合,创造出一个繁荣的经济学研究领域。
埃尔文•罗斯,生于1951年,目前就职于哈佛大学商学院。罗斯1971年本科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运筹学学士学位,随后赴斯坦福大学攻读研究生,1973年获运筹学硕士学位,一年后获运筹学博士学位。离开斯坦福之后,罗斯一直在伊利诺斯大学任教,直到1982年。此后他在匹兹堡大学担任安德鲁-梅隆经济学教授直到1998年,之后他加入哈佛大学并在此工作至今。
罗伊德•沙普利,生于1923年,现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荣誉教授。他于1943年入学哈佛,同年作为一名中士加入美国空军,前往成都支援中国抗战。战争结束后,他返回哈佛校园,1948年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在美国兰德公司工作一年后,他回到校园,1953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此后,他重回兰德公司工作,直到1981年,他成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他是著名的“囚徒困境”问题的提出者,在博弈论领域是仅次于冯.诺依曼的贡献者。
其实,两位获奖教授都是优秀的数学家,他们的折桂又一次间接地弥补了诺贝尔不设数学奖的缺憾,也再一次说明了严谨的数理分析是推动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工具。
对于二位学者的具体研究内容,我们还没有更详细的资料介绍,我想能读懂的人也是凤毛麟角,但对博弈论及诺奖理论的应用,笔者有如下浅显的认识:
1、 自从保罗•萨缪尔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数理分析就成为主流经济学研究以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通用研究范式。但其理论基础是标准的市场经济研究。绝大多数获奖经济学家都是经过毕生的潜心研究,绝非一朝一夕的灵感所致,那种认为主流经济学研究过于狭窄、过分量化、脱离现实的观点完全没有理解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标准,多少有一点吃不到葡萄的酸涩。甚至否定了传统经济学理论和模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想法又是功利的。
2、 针对经济运行所出现的新形势、新变化,人们都寄希望于诺贝尔经济学家的理论能帮助政策制定者们走出经济困局提供应对之策,用诺奖的成果来指导实践尤其是中国的现实问题,这是理想化的思维,中国的许多问题,例如城乡差别、行业差别、政府功能等等,每一个与资源配置和市场设计有关的问题,不是没有解决办法,更不用诺奖成果来指导,而是没有人勇敢地走出真正的市场化的关键一步。没有真正的市场经济就遑论诺贝尔经济学奖。
3、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成果不断地丰富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但绝非功利性的,而是真正专业化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成果。以博弈论为例,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它是以有序结构代替了均衡结构,以渐变和突变代替了静态不变,在理论上也取得了很大突破。从经济学的发展来看,以新古典为代表的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出发点和假设前提一直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自由竞争是一种主流和理想状态,参与经济的主体信息充分,以此来作出决策,而现实的经济状态常常是不完全竞争,存在着部分垄断和垄断竞争,信息不完全和非对称,在此情况下如何去寻求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博弈论的应用为传统经济学理论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大大加强了它的理论基础,并由理论假设分析成为贴近实际的理论分析,从而壮大了新自由主义学说,拓展其研究领域。我想这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6次颁给博弈论研究领域的重要原因吧。
Ⅳ 西方经济学包括哪些
西方经济学产生于15世纪,自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被认为是能够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国家调节的重要理论,对概念、政策主张进行了综合和系统化的分析。
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名词,具体包括:
第一,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
第二,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对税收,财政,通货膨胀问题的论述等。
第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学经济学,动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
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
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 Arc elasticity of demand)
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
-(Q1-Q2)(P1+P2)/(P1-P2)(Q1+Q2)
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
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
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Average proct)
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
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Beta)
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
不明白请及时追问,满意敬请采纳,O(∩_∩)O谢谢~~
Ⅳ 你能举出一些正确借鉴西方经济学取得成果的例子和误解或误用它所造成的损害的例子吗
只能说借鉴性方经济学上的某些观点和理论吧
成果:举一个~比如说对于凯恩斯的理论(具体的建议LZ去看曼昆的第二本宏观里面的东东),经济危机后英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奉行的经济政策就受了它很大的影响,从原来的纯自由的市场竞争变为国家主导一部分经济事务,比如说社会福利呀等等,成果显著呀~用政治书上的话就是“给了资本主义苟延残喘的机会”哈哈~~~
失败:比如说关于对GDP的理解,不一定要越高越好,要避免产生“橙色GDP”,不能以牺牲可发展的资源等来谋求段时间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个失败的例子就举中国好了,典型的~~~~~
就说这么多吧~希望对LZ有用,难得大这么多字,累死了~
Ⅵ 中国借助西方经济学取得的成果。
东方经济学全失。。。
Ⅶ 西方经济学在中国借鉴成功的例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经济改革。基本是按照西方经济发展模式运行的,只是略微的在一些细节上中国化了一下,不过政府不会承认罢了。
其他的比较成功的例子,国企私有化,民营企业合法化,金融市场的建立,经济特区的成立,这些都可以说是借鉴西方发展模式的成功例子。
Ⅷ 一些正确借鉴西方经济学取得成果的例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经济改革。基本是按照西方经济发展模式运行的回,只是略微的在一些细节答上中国化了一下,不过政府不会承认罢了。
其他的比较成功的例子,国企私有化,民营企业合法化,金融市场的建立,经济特区的成立,这些都可以说是借鉴西方发展模式的成功例子。
Ⅸ 西方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货币财政政策四目标,本题占了两个——物价稳定、低失业率。
这两者存在一种矛盾,即“菲利普斯”曲线。
根据凯恩斯或新古典综合派观点,可分别对此运用相机决策的财政、货币政策(两者作用不一致)。
根据货币主义观点,失业率自行稳定,货币政策时滞加剧通货膨胀,央行稳定发币即可。
Ⅹ 西方经济学主要涉及哪些内容
西方经济学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动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等。其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 -- 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
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 — 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