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权利和权力
权利,与义务对称,是为道德、法律或习俗所认定为正当的利益、主张、资格、力量或自由。
权力,是权力主体凭借一定的政治强制手段,在有序的结构中,对权力的一种支配力和控制力,是职位、职权、责任和服务的内在统一。
② 如何理解权利是目的,义务是手段
你好,是这样的,我人为。基本权利是由宪法律规范所确定的一种综合性的权利体系,所谓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赋予的、表明权利主体在权利体系中重要地位的权利。基本权利作为宪法调整的权利形态,在整个权利体系中处于核心与基础地位。基本义务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在社会生活中公民需要履行不同形式的法律义务,其中对于国家来说具有首要意义的义务,即对公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义务构成宪法规定功义务。公民的基本义务决定着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政治与法律地位。基本权力与基本义务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层次上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 (1)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辨证统一关系 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个一般原理,为现代人权观念所公认。正如《世界人权宣言》所强调的:"人人对社会负有义务",人人在行使他的权利和自由的时候,只受法律所确定的限制,而确定该限制的唯一目的就在于保证对他人的权利和自由给予应有的承认和尊重。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由公民基本权利的社会属性所决定。因为人的权利只能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存在。在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个人与群体及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之中,某一主体享有某项权利,就意味着要求其他主体有尊重并不得侵犯这项权利的义务。否则,任何人的权利都无法实现和得到保障。但是,权利和义务又有可分性的一面。因为权利和义务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与范畴。在实际行使当中,有的主体可能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有的主体则可能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 (2)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价值主次关系 有学者认为,基本权利和基本权利应当以权利本位,因为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上,权利是目的,义务是手段,权利是义务存在的依据和意义,法律设定义务的目的就在于保护权利的实现。还有一种认为,法律作为社会控制、规范手段,在技术方面有两种规范形式:赋予权利或权力,施加义务约束。而相比之下,后者是更为有效的方式。单纯地宣告公民权利,不足以防止国家公职人员的腐败及各级机关重大的决策失误,而对于公职人员的行为设定义务规范和决策程序,有利于社会有效地实现对管理组织反控的目标。实际上,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核心问题,两者之间不存在以谁为本位的问题,撇开法律赋予谁以权利和加给谁以义务这一本质问题,讨论谁为本位是没有意义的。权利本位说把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绝对化,将权利的主导地位固定化,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看,?quot;以重点论否定了两点论"。事实上不存在固定的和普遍的权利本位和义务本位,作为矛盾统一体的各方的地位是依条件变化的。从法律规范的构成上看,权利和义务是保护和约束人们行为的两个方面,其质的规定性由具体行为的主导方面是保护还是约束所决定。由于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单独存在,故而根本就无固定的权利或义务本位。从法的关系的构成要素看,权利和义务是人们一定关系的定型化。在同一法律关系中,希望能帮到你,好用采纳把。
③ 为什么说法律是实现幸福的保障
幸福是法律的目的。法律的价值也就是法律作为一种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毕竟,法律最终要服务于人类社会。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则,更是一种艺术,是人类自我约束和限制的一种艺术。约束国家权力的行使,关进制度的笼子,约束富翁滥用经济权利,约束知识分子滥用文化权利,让一切掌握资源的人慎用手中的权利,否则将会招致法律的制裁。
只有在法律的限制和约束下,社会制度才能更加完善。因此重视法治建设,也是对公民个人权利和尊严的保护。幸福具有草根色彩,从而也构成了与公民个人息息相关的一项重要价值。
(3)权力是手段幸福是成果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法律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调节器,没有法律的状况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说法律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在职工的实际生活中,总是有着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从职工个人角度看,比较普遍存在的劳动保障问题、个人消费(尤其是购买住房、大件电器用品的购买和使用)问题等,它们是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自然也是法律现实需求的热点。
各个单位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我们的法制教育宣传需要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比如在高校就特别需要注意对知识的利用和保护进行专门的法律宣传,不然的话,教职员工的智慧成果就可能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④ 权利是现代人获得幸福的什么条件
什么权利啊,权利并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啊。幸福感取决于自己的获取心吧,一个人想获取的太多,往往很难幸福,反而懂得知足常乐的,要容易幸福
⑤ 为什么十二题不选法律呢,还有十三题智力成果包括哪些权呢,谢谢了
12.区别 B.教育和D.法律,我可以给你举个例子:比如“幸福”就是一幢楼,要建造这幢楼,就得打地基,而教育就是奠基,为什么呢?很简单,接受过教育的人,往往能更深刻的感知幸福,更理性的认识幸福,更无私的奉献幸福!而在建造“幸福大楼”的过程中,法律所起的作用就是监督、约束,即在追求自身幸福、给与别人幸福的过程中要使用合理合法的手段或方式,不能以牺牲他人幸福来创造自己的幸福。所以,能为此奠基是教育,而能为此约束的才是法律。
13.这题其实不难,因为它考察的是考生审题仔细不仔细。注意看,C选项讲的是“智力成果”而不是“智力成果权”,如果选项说“智力成果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那么它就是对的!
明白了吗?
⑥ 权利的三个层次分别是什么马克思主义
权利的三个层次是:
一、强制
所谓强制,就是通过一种暴力手段,要求服从,在政府中通过军队、组织等暴力手段来实现,比如说较近一直争议较多的强拆,而在企业当中,职务本身就附有一种强制性,因此,在下级和上级意见不一致时,为了贯彻自己的指导方针,上级会利用此种权力,而强制性要求下级按照自己的思路行事。
二、控制
控制和强制不同,暴力机构只是控制的一种手段,此外,通过建立法律法规、行政管理、利用高科技技术进行监督等方式,可以将人民圈定在一个范围之内,而在企业当中,控制的范围自然就超过简单的职权,而延伸到公司的规章制度层面的内容,通过对整个业务流程的监控,从而实现企业的整体绩效。
三、影响
影响通过外部的因素,致使自身产生一种驱动力,从而依照影响者的行为行事。在政治上,就表现在通过利用媒体的宣传作用进行正面美化,通过各种亲民的主动来彰显人格的魅力,而在企业当中,影响力更多的来源于企业的文化以及职位上某个领导人自身的一种人格的魅力。
(6)权力是手段幸福是成果扩展阅读:
有关权利的三种理论学说:
一、分析理论
权利的分析理论旨在研究权利的概念问题,弄清法律关系里所使用的权利语词,从而使法律问题的解决更容易,也更确定。如霍菲尔德认为“权利”一词可以囊括要求、特权、权力和豁免,进而他试图通过确定这四者在法理上的相对者和相关者来弄清法律关系。
又如,哈特与麦考米克之间关于意志论与利益论的争论也饶有趣味。对哈特来讲,权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选择;对麦考米克来讲,权利则是受到保护的某些利益。
二、价值理论
权利的价值理论构成了最近一百多年来权利理论最光彩夺目的篇章,它接引现代最好的哲学智慧,与正义理论密切相联,也因此在较大程度上受政治立场的影响。
如在自由主义阵营里,以诺齐克为代表的自由权论者( libertarian)以人权(如财产权利)的绝对神圣不可侵犯为前提,德沃金所采纳的自由主义观点则从平等关怀和尊重个人这个前提起步。
三、社会理论
权利的社会理论是随着最近几十年来法社会学的兴起而出现的,它强调从社会阐释权利,以权利阐释社会。主要研究权利的观念、体系和保护机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社会条件、社会过程和社会机制。
同时,还把较多的注意力投向社会生活里的人们实际享有权利的状况。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权利的社会学分析在权利与社会发展、人权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迄今还未形成比较成熟的权利社会学理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