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有用吗
你好!
1、这个证书没有多大作用,企业申报质量奖的时候,可以加分;
2、这个质版量指各个方面的,没权有具体化;专业性一般,概率论、数理统计要学的好;
3、初级:《质量专业相关知识》、《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
中级:《质量专业相关知识》、《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
4、可以跨级考,但中级要达到相应的工作年限,初级没有限制。
Ⅱ 从事质量管理方面的证书有哪些
从事质量管理方面的证书目前主要有以下五种:
1.质量工程师:
从事技术质量和服务质量等的研究、管理、监督、检查、检验、分析、鉴定等。质量专业资格考试合格者,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部门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的、人事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用印的《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
2.质量管理师:
质量管理师是指具有质量管理专门知识和技能,并能够以自己在质量管理事业上的创造性劳动,为国家、行业、地区、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的振兴和发展作出贡献的人。
3.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
国家注册审核员是通过CCAA(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组织的全国统一资格考试,并按照注册要求通过认证机构进行注册,具备一定学历要求,具备规定的实习审核员工作经验,从事认证审核工作的注册审核人员.
4.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证书:
内审员是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一个专用名词,相对于 ISO9000 族标准来说,内审员的全称是“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 ”
5.注册六西格玛黑带认证证书:
为企业中全面推行 6 西格玛的中坚力量,负责具体执行和推广 6 西格玛,同时肩负培训绿带的任务,一般情况一个黑带一年需培训100位绿带。该职位为全职 6 西格玛人员。
发证机构普遍都是由各个省级人事机部门担任。
Ⅲ 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怎么考
据了解,北京市2001年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日前结束。
北京市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从事质量专业工作及相关工作的人员(在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机构从事专职检验的人员除外),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各项法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遵守有关质量工作法律法规,热爱质量工作,恪守职业道德的专业技术人员,并符合报考条件者,均可报考。
报考条件
1.参加质量专业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第一条所列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中专以上学历。
2.参加质量专业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第一条所列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5年。(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4年。(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2年。(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1年。(5)取得博士学位。(6)本规定发布前,按国家统一规定已受聘担任助理工程师职务,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5年。
3.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的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部承认的正规学历,从事质量相关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报名人员取得学历前后从事质量相关工作时间的总和,其截止日期为2001年年底。
对在《暂行规定》发布前,按国家统一规定已受聘担任工程系列助理工程师、工程师职务的质量专业人员,只参加《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或《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一个科目的考试,考试合格者即可取得质量专业相应级别的资格证书。
质量专业资格考试合格,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用印的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全国范围有效。
质量专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资格证书每3年登记1次。持证者应按规定到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指定的机构办理登记手续。
北京地区的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直属单位的参考人员,按属地原则参加本市组织的考试。
Ⅳ 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与职称
回答:1、质量工程师不并于工程师,质量工程师是职业资格;工程师则是通过相应评审取得的职称(专业技术职务);
2、据我所知,参加建造师考试并不需要中级职称,一般本科学历工作满4年、大专学历满6年,所学专业为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的,均可参加报名。注册造价工程师的报名条件也应该差不多。
Ⅳ 初级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与助理工程师资格证书的区别
初级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相当于一种能力证书,就像大学四级证书那样,证明你在质量方面的知识达到了某种程度。
助理工程师资格证书更多的是一种职称(相当于官位吧,哈哈),相当于大学里面的教授、副教授、讲师一类的头衔。
Ⅵ 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
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于2000年12月正式实施。考试工作由人事部、国家质量监督专检验检疫总局共同负责属,日常工作由设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管理司的质量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承担,具体考务工作委托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实施。国务院2014年8月12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4]27号)取消了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的适用对象为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从事质量专业工作及相关工作的人员(在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机构从事专职检验工作的人员除外)。
Ⅶ 质量专业技术资格证和内审员资格证书有什么区别
质量专业技术资格证:分初级,中级,高级。是由各个地区组织的全国统一关于质量方面的考试,比较严格,最近几年的通过率15%,考出来后找单位挂靠,才具备质量工程师的资格。然后还要分三年一审的,并且报考也要资格认证的,否则就不能报考,不过政策不停的变呢。
内审员资格认证:这个比较简单,一般拿证都比较容易,含金量当然没有前者高,换句话说只要你掏钱就可以拿到证了,想对于内审还有一个外审资格证,当然比内审的要求还要高,考的知识只是多少的的关系了。这个是培训机构做的事,然后培训机构找一个国内或者国际的认证机构发证就可以了,现在都是分开的,培训不发证,发证机构不培训。
Ⅷ 从事品控,质量管理要考的证书是什么
可以报来考《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自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这是国家开始实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以下简称质量专业资格)制度。考试工作由人事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共同负责,日常工作由设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管理司的质量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承担,具体考务工作由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实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分初级和中级两个级别。初级和中级考试各设2个科目。具体是: 初级:《质量专业相关知识》、《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中级:《质量专业综合知识》、《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具有中专以上学历者,均可报名参加质量专业初级资格考试。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5年;或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4年,可报名参加质量专业中级资格考试。
Ⅸ 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的证书发放
质量专业资格考试合格者,由各省人事厅颁发国家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国内家质量监督检验检容疫总局用印的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全国范围有效。考试合格人员在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领取合格证书。
根据《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人发[2000]123号),质量专业资格实行一考多用的原则。通过质量专业资格考试并获得该专业相应级别职业资格证书的工程技术人员,表明其已具备质量专业相应岗位职业资格和担任相应级别工程技术职务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从获得质量专业资格证的人员中择优聘任。
取得初级资格,作为质量专业岗位职业资格的上岗证,可根据《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有关规定,聘任为工程技术员或助理质量工程师职务。 取得中级资格,作为某些重要产品生产企业关键质量岗位职业资格的必备条件,可根据《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有关规定,在外语、计算机考试合格后,聘任为质量工程师职务。
Ⅹ 什么是质量人员从业资格证书
要参加CCAA组织的国家注册审核员的考试,一年四次,之前要参加培训拿到培训证带着证书进考场,不然没有资格考试,最新的消息,网校颁发不了培训证了,只能去上现场课。若考试通过,可找认证机构实习,成为实习审核员,经过实习期才能最终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
五大员的认证,国家劳动部和建设部都在颁发资格证书。
预算员:(1)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并根据总进度计划的目标,编制施工作业计划,参与编制劳动力需用计划机械设备需用计划,材料构配件供应计划和资金平衡计划。
(2)参与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时掌握劳动力、材料供应、机械配置等信息,并注意灵活运用。
(3)协调好各种计划之间关系,注意做到以总进度计划为龙头,其他资源配置计划对总进度计划起到保证作用。
(4)注意收集项目施工工期签证的资料,动态管理施工工期,调整总进度计划并进行跟踪。
(5)编制旬月施工工作计划,并做好计划的上报工作,参与生产调度和参与协调安装等单位的施工配合。
(6)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下,做好工程项目的开工、竣工、形象进度、产值、实物量的统计工作。
(7)做好工程资料的积累,合理设置统计台帐,并及时登帐,指导施工员记好施工日记。
施工员: 施工员的工作就是在施工现场具体解决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的关系, 组织设计中的东西要靠施工员在现场监督,测量,编写施工日志,上报施工进度,质量,处理现场问题.是工程指挥部和施工队的联络人.
质检员:1 、执行国家颁发的安装工程质量验评标准和施工验收规范,照章独立行使质量监督检查权和处罚权。
2 、负责专业检,随时掌握各作业区内分项工程的质量情况。
3 、负责分项工程质量的评定,建立质量档案,定期向项目总工和上级质量管理部门上报质量情况。
4 、负责分项工程各工序、隐蔽工程的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的图像资料记录。
5 、对不合格项及时向项目总工和上级质量管理部门汇报,监督各专业工程师制定纠正措施,并协助进行质量损失的评估。
安全员:保证在施工中不出安全问题.严格按施工规范施工,随时监督。
材料员:1、熟悉施工工艺编制材料计划,按计划组织材料进场。
2、对进场材料质量负责,做好跟踪服务工作。掌握材料的使用情况。
3、对进入现场材料应分门别类堆放,根据材料性质采取有效防腐、防潮、防变型(质)措施。
4、对须复检的材料应及时送检,并与进场材料相对应。
5、对现场材料损耗情况及时统计上报。
6、保证零库存,对积压材料合理应用。
7、建立材料分析档案(价格、货源)及时反馈决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