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古代科技技术成果统计表

古代科技技术成果统计表

发布时间:2021-08-16 07:22:39

⑴ 我国古代科技成就列表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指中国古代各项科技成果,包括造纸、印刷、纺织、陶瓷、冶铸等。
中国古代科技源于生活,而生活需要各种实用技术。造纸、印刷、纺织、陶瓷、冶铸、建筑等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发明创造无不带有鲜明的实用烙印。然而,时代在前行,曾经应用广泛的古代实用技术,今天早已失传或正在消失,需要我们以现代技术手段复原和再现,以今天的科学道理去揭示和阐述。
1.造纸术,蔡伦造出廉价而又便于书写的“蔡侯纸”,让古文化不再负重前行
2.地动仪是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一传世杰作,可探测千里之外的地震和地震方位,这比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历史早1700多年
3.麻沸散,神医华佗从植物中提取出麻沸散,要比西方早1600多年
4.诸葛亮设计孔明灯是来传递信号的,现在它是热气球的始祖
5.圆周率,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欧洲早了1000多年
6.京杭大运河,世界上最长最老的运河,古代南粮北调全靠它
7.活字印刷术,它使得知识可以大规模复制和传播,掀起了古代的“信息革面”
8.算盘是古代世界最具现价比的机械计算机,直到20世纪,我国还在使用算盘进行着精密的计算(两弹一星)
9.火药,老祖宗长生不老药没炼成,却歪打正着的发明了火药,它让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也让人类迈入了热武器时代
10.宋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如今我们又一次引领了世界潮流——移动支付
11.宋人创造了古代的足球——蹴鞠
12.中国最早的牙刷是东汉发明的,大多都是骨制
13.郭守敬的《授时历》中以365.2425为一回归年,比现行公历早了300年
14.明朝人挖掘了世界上第一个石油井
15.明朝用牛痘接种预防天花
我国古代的发明创造远不止于此,中华名族辉煌的传统科技文化,反映了中华文明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贡献,使先贤的智慧成为激励当代国人创新的精神动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屹立于世界名族之林。

⑵ 谁能列举出中国古代杰出的科技成果

1、天文历法
(1)相传夏朝就有了历法, 夏历的产生, 开创了以天象定农时取代以物候定农时的局面。商朝沿用夏历,知道闰月,并认识许多星座,商朝甲骨文中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的记录。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社会的巨大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天文历法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2)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用于观察天象的浑天仪和用于测报地震的地动仪。
(3)唐朝僧一行首次测量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
(4)北宋的沈括创制的 “十二气历 ”, 有利于安排农事。
(5)元朝郭守敬制造了十多种天文仪器 , 并测出一年为 365.2425 天, 同地球公转同期相差无几, 所编《授时历》同现行公历一年日期相同, 而比现行公历早 300 年, 他还主持元朝大规模的天文测量工作。

2、农业手工业专著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北宋沈括反映技术革新成就的巨著《梦溪笔谈》有重要价值;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l7世纪的工艺网络全书”。

3、医学
战国时期我国医学就有很高成就, 有了医学分科;扁鹊提出了四诊法;《内经》提出了病理学说。秦汉时期医学有重大发展,“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华佗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全麻”法。唐朝分科较细的医学校刊《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是著名的医学专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古代医学之大成,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实的药物学著作, 被译成多种文字 。

4、数学
春秋时期就出现了九九乘法表。《周髀算经》记载了西周初年就已经对勾股定理特例的认识,汉代《九章算术》记录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成就。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早有推算,南朝宋、齐间的祖冲之,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其数学专著《辍术》后来成为朝鲜和日本的教材。

5、四大发明
造纸术发明于西汉,改进于东汉。印刷术、指南针和火 药三大发明,起始远在宋代以前,但其完成和发展却在宋代。它代表着宋代自然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四大发明是中国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其对世界科技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为世人所共识。

6、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的成就
比西方早1700年的,张衡,地动仪。
1100年,南朝,祖冲之,圆周率,比阿拉伯人早近1000年。
800年,北宋,沈括,《十二气历》。
800年,《唐本草》
400年,活字印刷。
300年,《授时历》
200年,分科较细的医学校。

⑶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太多了
时间
发明者
成就
世界地位
(战国)
甘德
石申
《甘石星经》
我国最早的一部天内文学专著
《石氏星表》
世界上容最早的星表

东汉

(张衡

水运浑象仪
´

地动仪)(测定地震方向)
´
地球是圆的
比欧洲早1000多年

唐朝

僧一行
黄道游仪
世界上首次用它发现了(
恒星)位置的变动
实测子午
线的长度
´
制成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
´




郭守敬)
简仪
比欧洲同类发明早

300)
多年
测定(黄道
)和(赤道
)的交角值
受到世界天文学界的推崇
《授时历》
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⑷ 中国古代科技成果表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第一,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第二,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第三,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要本保障。

B.各朝代十分重视交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交流和传播。

C.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能够不断吸收来自外部的先进成果充实和发展自身,在历史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

D.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富有创造力;

E.相对封闭独立的地理环境,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权保证了中华文明免受外来势力的冲击;

F.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与社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易于在社会上传播。

中国古代有着如此辉煌的科技成果,而自明清以来,多出现一些总结性的著作,如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徐光启著有《农政全书》。想一想为什么明清时期在科技发展方面会出现这种现象?(也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

1.中国古代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科技一旦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就失去了发展的条件和动力。

2.为巩固大一统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古代统治者重视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教化,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中缺乏自然科学教育的成分。


摘自新浪网友,谢谢。

⑸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一览表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一览表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指中国古代各项科技成果,包括造纸、印刷、纺织、陶瓷、冶铸等。
中国古代科技源于生活,而生活需要各种实用技术。造纸、印刷、纺织、陶瓷、冶铸、建筑等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发明创造无不带有鲜明的实用烙印。然而,时代在前行,曾经应用广泛的古代实用技术,今天早已失传或正在消失,需要我们以现代技术手段复原和再现,以今天的科学道理去揭示和阐述。

天文历法
(1)先秦时期:①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即指哈雷彗星,这一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②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19年7闰的原则,这比西方早160年。③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其中有丰富的天文记载,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天文的认识。(《甘石星经》的真伪有待斟酌)
共2张
甘石星经
(2)两汉时期:①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②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③东汉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④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千里以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早1700多年。
(3)隋唐时期:①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②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在实测中他认识到,在小范围有限的空间里得到的认识,不能任意向大范围甚至无际的空间推演,这是我国科学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
(4)宋元时期:①北宋科学家沈括的突出贡献在天文学方面,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更加简便,有利于农事安排。②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③元朝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正确主张,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④郭守敬主持编定《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历法著作
历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包括年、月、日、时、节气的安排,还包括日、月、行星运动,交食,晷影,漏刻,恒星出没,天空分区,等等。因此,中国古代历法有现今天文年历的性质。
现在保留下来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夏小正》相传是夏代(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历书。其中记载有人们由观察天象和物候决定农时季节的知识。它原是《大戴礼记》中的一篇,后来单独成册流传。据考证,正文只有四百多字。就天文知识来说,它按十二个月的顺序记述了每月的星象,如早晨和黄昏出现在南方的星星,北斗柄的指向,银河在天空的位置,太阳到了恒星间什么地方等。此外还有每月的气象、物候以及应该做的农事和政治活动。例如:“正月,启蛰,……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悬在下,……”这里“鞠”和“参”都是星名,“斗柄”就是北斗七星组成勺子形的把子。这部书是否夏代的历书,学术界还没有定论,但它至迟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已经成书,而且根据书中反映的天象等情况,说明确有更早时代的资料。
自汉代(公元前205年到公元后220年)起,就有完整系统的历法著作留传到现在,包括在各历史朝代中颁行过的和没有颁行过的历法共约一百种,绝大部分收集在《二十四史》的《律历志》中,这是研究中国历法的资料宝库。现择要略作介绍。

⑹ 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1)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领域(或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原因: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发展。
(2)发达原因: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国家较长时间的统一,政局稳定,中央集权国家对科技的支持,交通发达,境内各地区、各民族以及与各周边国家交往频繁;劳动人民勤劳智慧。
(3)近代科技落后:政治体制僵化,思想与文化专制,工商业落后,闭关锁国,闭目塞听,观念陈旧,盲目自大。

阅读全文

与古代科技技术成果统计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