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贵州省比较有名的大学有哪些
贵州省比较有名的大学有: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遵义医科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理工学院、贵阳学院、贵州商学院等。
一、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Guizhou University),简称“贵大”,位于贵州省会贵阳市,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作共建高校”、教育部“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并成为教育部在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14所高水平大学之一,由浙江大学对口支援。
截至2019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4646亩,下设40个学院,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9个,有在职教职工3940人,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33064人、独立学院全日制本科生18880人、研究生11925人。
二、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41年,是当时全国仅有的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1950年10月更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5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交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85年改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4年原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并入;
2006年被列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与厦门大学结成对口支援关系;2013年7月正式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15年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签署省部共建贵州师范大学协议,贵州师范大学成为省部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贵州目 前唯一一所进入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划”的高校。
三、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财经大学(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坐落于贵州省贵阳市,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法学、哲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大学,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的贵州省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入选贵州省一流大学专业重点建设项目、贵州省一流大学一流平台建设(培育)项目、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创办于1958年,原名贵州财经学院,1992年与贵州计划管理干部学校合并,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贵州财经大学,2018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四、遵义医科大学
遵义医科大学(ZunyiMedicalUniversity)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贵州省国内一流学科立项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学校创建于1947年,前身为关东医学院。1949年关东医学院并入大连大学,更名为大连大学医学院。1950年撤消大连大学建制,大连医学院独立。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举校南迁遵义,更名为遵义医学院。2018年,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
五、贵州医科大学
贵州医科大学(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GMU),简称贵医大,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贵州省属重点高等院校,贵州省唯一医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贵州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国立贵阳医学院。1950 年更名为贵阳医学院,划归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6年成为省属重点大学,2015年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
六、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民族大学(Guizhou Minzu University),隶属贵州省人民政府,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高校和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高校,由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对口支援建设。
学校创建于1951年5月17日,原名贵州民族学院,2012年经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贵州民族大学。
七、贵州中医药大学
贵州中医药大学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贵州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卓越中医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贵州省重点支持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1965年,由原贵阳医学院祖国医学系、贵州省中医研究所、贵州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贵阳市中医医院合并组建而成,名为贵阳中医学院;2001年,贵州省中医研究院、贵州省中药研究所合并组成贵州省中医研究院后整体并入贵阳中医学院;2002年,滇黔桂石油技工学校整体划归贵阳中医学院;2018年12月,更名为贵州中医药大学。
八、贵州理工学院
贵州理工学院(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省属本科理工院校。
学校创建于2013年,2011年,贵州省提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在原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的校址上筹建贵州理工学院。2012年12月17日,贵州理工学院各项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本科学校设置标准,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的检查和评估。
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正式下文批准建立贵州理工学院。2017年1月,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成为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
九、贵阳学院
贵阳学院(Guiyang University)是国家教育部2004年5月批准组建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本科院校;由贵州省领导和管理,实行省市共建以贵阳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贵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立学校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
截至2018年1月,该校规划面积1200亩,实际使用面积810亩,建筑面积23万㎡。学校拥有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设有16院2部,44个本科招生专业。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2万人,教职工904人,专任教师651人。
十、贵州商学院
贵州商学院(Guizhou University of Commerce),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位于“中国避暑之都”贵阳市。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为11,574人,其中本科生7,666人,专科生3,908人。现有教师总数670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为63.88%,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为40.00%,生师比为19.26:1。
学院设有13个教学单位,开设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主要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4大学科门类的21个本科专业。现有省级一流专业(培育)1个,一流平台2项,一流师资团队2个,一流课程4门;省重点支持学科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个。
❷ 贵州职称评审中优秀教学成果奖指的有哪些
就是你获得的学校、地方。给你颁发的奖状之类的
❸ 贵州教师职称评定为什么要那么多的条件和限制
您好:
2015年贵州教师职称评定条件及论文要求
第一条 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二、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三、具备相应学段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一线任教或各级教学研究、培训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及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切实履行任职岗位职责和义务。
四、申报人员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结果均须为合格以上等次。
任现职期间,有下列情况,按以下规定执行:
1、在规定任职年限内考核被确定为“基本合格”的,每次延期一年申报;被确定为“不合格”的,每次延期二年申报。
2、在职称考试中违纪受查处者,从通报之日起延期二年申报;在申报中弄虚作假者,从认定之日起延期三年申报。
3、受党纪、行政“警告”处分的,从解除处分之日起延期三年申报;受“记过”及以上处分的,从解除处分之日起延期四年申报。
五、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
六、身心健康,能全面履行本岗位工作职责。
第二条 业务条件
一、三级教师
(一)基本掌握教育原则和方法,能够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
(二)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材教法,能够较好完成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优良,按《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附件),教学评价积分应达70分及以上。
(三)具有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在初中、小学、学前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经单位业务考核合格;或者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在小学、学前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年及以上。
二、二级教师
(一)比较熟练地掌握教育原则和方法,能够胜任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教育效果好。
(二)熟练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具有所教学科必备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正确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教学效果优良,按《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附件),教学评价积分应达75分及以上。
(三)掌握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
(四)具有硕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见习期1年期满并经单位业务考核合格;或者具有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在初中、小学、学前教育三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及以上;或者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在初中、小学、学前教育三级教师岗位任教3年及以上。
(五)大学专科和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任教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200课时以上。
三、一级教师
(一)具有较强的教育学生的能力,能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年龄特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比较丰富的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经验,并较好地完成任务。
(二)比较扎实地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专业知识 技能较强,能结合教学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教学效果优良,按《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附件),教学评价积分应达80分及以上。
(三)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累积了一定经验。
(四)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具有硕士学位,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及以上;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及以上;或者具有大学专科毕业学 历,在初中、小学、学前教育二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及以上;或者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在小学、学前教育二级教师岗位任教6年及以上
(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符合当年贵州省对计算机操作能力考试的有关规定。
(六)任现职以来年平均课堂教学达到国家规定的课时定额;对担任特殊课程的教师或兼有校中层以上领导工作的教师,课堂教学时数可按有关文件规定确定,并 报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认可(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能够熟练掌握一门专业技能,独立承担一门专业技术科的理论教学和对学生的实习实训指导任务,实训 指导课不少于120学时),主持辅导至少1个学生社团、或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活动;承担过校级以上示范课或观摩课;培养、指导至少1名低一级职称以下教师提 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职业中学)具有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能够独立完成1项校本教研任务,并须有完整的总结报告;初级中学具有大学专科毕业以上学历;小学(幼儿园)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以上学历。
(七)申报一级教师职务,除符合本业务条件第(一)至(六)项外,任现职以来,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两款:
1、省、市(州)及所在地学校(幼儿园)教师获省级(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成果奖、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三等奖(证书获得者);或省(部)级 科技进步奖、优秀社科成果奖三等奖(证书获得者);或市(州)级(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成果、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二等奖(证书获得者);或市 (州)级科技进步奖、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证书获得者);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竞赛、职业技能比赛获市(州)级三等奖以上。
县、乡(镇)学校(幼儿园)教师获市(州)级(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成果、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三等奖(证书获得者);或市(州)级科技进步奖、优秀社科成果奖三等奖(证书获得者);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竞赛、职业技能比赛荣获县级二等奖以上。
2、从事教育工作以来累计担任班主任工作3年以上。省、市(州)及所在地学校教师所带班级获市(州)级以上先进集体;县、乡(镇)学校教师所带班级获县级以上先进集体。
3、省、市(州)及所在地学校(幼儿园)教师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或论文获省级三等奖以上2篇。县、乡(镇)学校(幼儿园)教师在公开出版 的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或论文获市(州)级二等奖以上1篇,或论文获县级一等奖2篇。在乡(镇)以下学校(幼儿园)教师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 或论文获县级一等奖以上1篇。
4、省、市(州)及所在地学校(幼儿园)教师获得市(州)级以上表彰或荣誉称号,或获得县级以上表彰或荣誉称号2次以上(可累计)。
其它学校(幼儿园)教师获得县级以上表彰或荣誉称号,或乡(镇)级以上表彰或荣誉称号2次以上(可累计)。
5、在教改、教材教法研究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其教育教学经验在所在县(市、区)推广(提供经验材料并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出具推广效果证明)。
6、在乡(镇)以下(不含乡<镇>)学校(幼儿园)从事教学工作15 年以上。
(八)教学研究机构和教师进修学校等申报人员,除符合本业务条件第(一)至(五)项外,还须具备下列条件:
教学研究机构:具有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任现职以来主持并完成本学科1项市(州)级以上教科研课题。每年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教科研论文1篇或获县 级论文评选一等奖以上。每年深入学校指导教学研究不少于40天,承担县(市、区)级以上示范课或举办学术讲座2次以上。
教师进修学校:具有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160学时以上,完成教学任务。承担县(市、区)级以上示范课或观摩课2次以上;独立完成1项校本教研任务,并形成完整的总结报告;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教科研论文3篇以上。
电教(教育技术)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和学校从事远程教育、计算机维护和教学的教师,每学年应按教学计划,设备正常使用率达80%以上,媒体软 件(课件)制作2个以上,教育教学资源应用4次以上。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的教科研论文2篇以上,获相关部门奖励的自制音像教材、媒体教育教学软件(课 件)、优质课、视导课实录可等同为发表论文。
四、高级教师
(一)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年龄特征,能有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比较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任务,教书育人成果比较突出。
(二)对所教学科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教学效果优良,按《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附件),教学评价积分应达85分及以上。
(三)具有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果,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
(四)发挥教育教学带头人的作用,在指导、培养二级、三级教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取得明显成效。
(五)具有博士学位,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及以上;或者具有硕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及以上;或者具有大学专科毕业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5年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7年及以上。
(六)须有1年及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在任现职期间,支援农村(乡镇及其以下<不含县市所在地乡(镇)学校>)教学工作一年 以上的教师,或在农村(乡<镇>及其以下<不含县市所在地乡镇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可提前1年申报。
(七)具有一定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符合当年贵州省对计算机操作能力考试的有关规定。
(八)任现职以来年平均课堂教学达到国家规定的课时定额;对担任特殊课程的教师或兼有校中层以上领导工作的教师,课堂教学时数可按有关文件规定确定,并 报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认可(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能够熟练掌握一门专业技能,独立承担一门专业技术科的理论教学和对学生的实习实训指导任务,实训 指导课不少于120学时),主持辅导至少1个学生社团、或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活动、或承担1门以上校本选修课;每年承担过县(区)级以上的示范课或观摩课1 次以上;能够独立完成2项校本教研任务,并形成完整的总结报告,或者主持或参加完成至少1项市(州)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培养、指导至少3名低一级职 称以下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职业中学)具有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具有大学专科毕业以上学历。
(九)申报高级教师职务,除符合本业务条件第(一)至(八)项外,任现职以来,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两款:
1、省、市(州)及所在地学校(幼儿园)教师获省级(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成果奖、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二等奖(证书获得者);或省(部)级 以上科技进步奖、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证书获得者);或市(州)级(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成果、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一等奖(证书获得者); 或市(州)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优秀社科成果奖一等奖(证书获得者);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竞赛、职业技能比赛获市(州)级一等奖以上。
县、乡(镇)学校(幼儿园)教师获市(州)级(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成果、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二等奖(证书获得者);或市(州)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证书获得者);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竞赛、职业技能比赛获县级一等奖以上。
在乡(镇)以下学校(幼儿园)教师获以上奖项县级一等奖(证书获得者)。
2、从事教学工作以来累计担任班主任6年以上,省、市(州)及所在地学校教师所带班级获市(州)级以上先进集体;县、乡(镇)学校教师所带班级获县以上先进集体。
3、省、市(州、地)及所在地学校(幼儿园)教师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或论文获得省级二等奖3篇以上。县、乡(镇)学校教师在公开出版的刊 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或论文获市(州)级二等奖2篇以上。在乡(镇)以下学校教师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或论文获市(州)级二等奖1篇以上。
4、省、市(州)及所在地学校(幼儿园)教师获省级以上表彰或荣誉称号;或获得市(州)级表彰或荣誉称号2次以上(可累计)。
其它学校(幼儿园)教师获县级以上表彰或荣誉称号2次以上(可累计)。
5、在教改、教材教法研究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其教育教学经验在所在市(州)推广(提供经验材料并由市(州)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推广效果证明)。
6、获三十年教龄荣誉证书,或获二十五年教龄荣誉证书。
(十)教学研究机构和教师进修学校等申报人员,除符合本业务条件第(一)至(七)项外,任现职以来,还须具备下列条件:
教学研究机构: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学历。主持完成本学科的市(州)级以上教科研课题1项以上。每年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的教研论文3篇或论文获省级 评选二等奖以上。培养、指导二级、三级教师不少于5名,并取得一定成绩。每年深入学校指导教学研究不少于50天,承担县(区)级以上示范课或举办学术讲座 不少于3次。
教师进修学校: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学历。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160学时以上,出色完成教学任务。主持或参加市级以上教科研课 题1项以上。每年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的教研论文1篇或论文获省级评选二等奖以上。培养、指导的二级、三级教师不少于3名,并取得一定成绩。每年承担县 (区)级以上示范课或观摩课3次以上。
电教(教育技术)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和学校从事远程教育、计算机维护和教学的教师,每学年应 按教学计划,设备正常使用率达90%以上,媒体软件(课件)制作8个以上,教育教学资源应用10次以上。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的教科研论文3篇以上,荣 获相关部门奖励的自制音像教材、媒体教育教学软件(课件)、优质课、视导课实录等同为发表论文。
五、正高级教师
(一)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和坚定的教育信念;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发挥了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能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任务,教书育人成果突出。
(二)深入系统地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业绩卓著,教学艺术精湛,形成独到的教学风格。教学效果优良,按《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附件),教学评价积分应达90分及以上。
(三)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并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四)在本教学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同行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
(五)应具有本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任教7年以上。
(六)累计有2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在任现职期间,支援农村(乡镇及其以下<不含县市所在地乡镇学校>)教学工作一年以上的教师,或在农村(乡镇及其以下<不含县市所在地乡镇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可提前1年申报。
(七)获得省部级以上政府表彰或荣誉称号。
(八)公开出版本专业教育教学专著1部以上(20万字以上),并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以上,其中核心期刊2篇以上。
(九)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符合当年贵州省对计算机操作能力考试的有关规定。
(十)申报正高级教师职称(职务)除具备以上条件外,不同类型学校、教学研究机构和教师进修学校,还应分别具备下列条件:
1、高级中学(职业中学):
高级中学及职业中学文化课教师任现职以年平均课堂教学达到国家规定的课时定额;对担任特殊课程的教师或兼有校中层以上领导工作的教师,课堂教学时数可按 有关文件规定确定,并报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认可,能够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精通业务,治学态度严谨,教育教学效果特别显著。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 教育理念,在教学方法研究、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成绩显著,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并取得显著成绩;主持完成1项省级以上的教育教学科研课 题,承担过省级以上的示范课1次以上;对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有深入的研究,培养、指导本校本学科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取得一定成绩。
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280学时以上(其中实训指导课120学时以上),能够出色完成教学任务。任现职以来每两年必须在企业 实践1个月以上;承担市(州)级以上示范课1次以上,在市(州)级同类专业教师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教师技能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或指导学生在省级 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奖励,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奖励。培养、指导本校本学科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取得一定成 绩。
2、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
任现职以来年平均课堂教学达到国家规定的课时定额;对担任特殊课程的教师或兼有校中层以上领 导工作的教师,课堂教学时数可按有关文件规定确定,并报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认可,能够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精通业务,治学态度严谨,教育教学效果特别显 著,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并取得显著成绩;对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有较深入的研究;主持完成1项省级以上的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承担市(州)级以 上的示范课1次以上;培养、指导本校本学科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取得一定成绩。
3、教学研究机构和教师进修学校:
教学研究机构:任现职以来主持完成省级以上教科研课题2项以上,培养、指导本地区本学科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取得一定成绩。每年深入学校指导教学研究不少于60天,承担市(州)级以上示范课或举办学术讲座4次以上。
教师进修学校: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160学时以上,能够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深入研究,主持完成省级教科研课题 2项以上;培养、指导本地区本学科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取得一定成绩。每年承担的市(州)级以上的示范课4次以上。
第三条 破格条件
对任申报职务下一级职务2年以上,未达到规定的任职年限,但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属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评审范围的教学第一线教 师,除具备评审一级、高级、正高级相应正常的评审条件外,具备下列条件的,可分别破格申报一级教师、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一、一级教师破格评审条件:
(一)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获市(州)级以上政府奖励或荣誉称号。
(二)指导至少1名学生在省级以上行政、教育部门组织的比赛、竞赛中获得第一名或一等奖。
(三)获省级(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成果奖、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二等奖(证书获得者);或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 (证书获得者);或市(州)级(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成果、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一等奖(证书获得者)。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竞赛、职 业技能比赛获省级二等奖、市(州)级一等奖以上。
二、高级教师破格评审条件:
(一)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获省(部)级政府奖励或荣誉称号。
(二)指导至少1名学生在国家级比赛、竞赛中获得第一名或一等奖的。
(三)获省级(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成果奖、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一等奖(证书获得者);或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优秀社科成果奖一等奖(证书获得者);或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竞赛、职业技能比赛获国家级三等奖、省级一等奖以上。
三、正高级教师破格评审条件:
(一)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获国家政府奖励或荣誉称号(二)指导至少2名学生在国家级比赛、竞赛中获得第一名或一等奖。
(三)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证书获得者);或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证书获得者);或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竞赛、职业技能比赛获国家级二等奖。
第四条 学历要求
提升学历后均须与所任专业一致。提升学历者,须在取得学历后在本专业岗位工作实践满1年以上方可用此学历参评。提升至大专学历,参加工作以来从事本专业 技术工作满10年,方可申报一级教师职务;提升至大专学历,参加工作以来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25年,方可申报高级教师职务。提升至本科学历,参加工作以 来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5年,方可申报高级教师职务。
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学校设置专业目录未收录专业、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不受此条限制。
第五条 附 则
一 、本《条件》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一线任教或各级教学研究、培训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及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评审三级、二级、一级、高级、正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必须具备的基本申报评审条件。
二、本《条件》中所称论文是指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学术期刊及省人社厅省教育厅指定的刊物。
本《条件》中所称“核心期刊”是指北京大学图书馆最新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刊登的学术期刊。
本《条件》中所称的著作是指具有国际标准书号ISBN符号并公开出版的本专业的著作。
本《条件》中提到的著作、论文指本专业的,其作者(完成人)都是指独立或排名第一。
本《条件》中凡冠有“以上者”,均含本级。
三、本《条件》由省人事厅、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四、本《条件》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贵州省中学中、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黔人通[2007]86号)、《贵州省小学高级、小学 中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黔人通[2007]87号)、《贵州省幼儿园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黔人通 [2007]88号)同时废止。
附件
贵州省中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使用说明:
1、整个体系分为四 个部分:教学业绩评价(由学校组织进行评价),领导评价(领导指校、科、室领导),同行评价(同行指学校组织的5人以上同行专家),学生家长评价(学生指 课堂教学时的全体学生的家长)。采取权重与具体分数结合,制定出体现权重的积分,即教学业绩55%,满分55分;领导15%,满分15分;同行15%,满 分15分;学生家长15%,满分15分;总计100%,100分。
2、评记分使用积分直接累加方法。使用时,先由评价人员据实评分,然后由统计人员逐个进行评分累加,再按各类评价人员的多少,计算该类人员平均分。评价平均分计算完毕,即可进行教师评价总分累加。
3、各学校可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本体系的细化指标。
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一)对教师教学业绩的评价
被评教师: 日期:
评价要素 权重积分 评价记分
工作定额 18分 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0
教学、科研成果奖 15分 15,14,13,12,11,10,9,8,7,6,5,4,3,2,1,0
校级以上表彰 8分 8,7,6,5,4,3,2,1,0
论文、论著、专利等 7分 7,6,5,4,3,2,1,0
支援农村教学工作等 7分 7,6,5,4,3,2,1,0
(二)领导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被评教师: 日期:
评价要素 权重积分 评价记分
师德高尚,教书育人 3分 3,2,1,0
治学严谨,认真负责 3分 3,2,1,0
内容科学系统,具有深度广度 3分 3,2,1,0
勇于教改,卓有实效 3分 3,2,1,0
教学有方,教会学习 3分 3,2,1,0
(三)同行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被评教师: 日期:
评价要素 权重积分 评价记分
师德高尚,治学严谨 3分 3,2,1,0
内容科学,系统严密 3分 3,2,1,0
知识更新,深广适度 3分 3,2,1,0
结合科研教学,勇于教改教研 3分 3,2,1,0
教学有方,引导创造 3分 3,2,1,0
(四)学生家长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被评教师: 日期:
评价要素 权重积分 评价记分
师德高尚,为人师表 3分 3,2,1,0
尊重家长,关爱学生 3分 3,2,1,0
教学得法,学生喜欢 3分 3,2,1,0
培养能力,学有所获 3分 3,2,1,0
教学有方,引导创造 3分 3,2,1,0
总评得分: 分 (盖单位公章)
❹ 贵州省2015年高教职称评定未通过人员原因
第一条 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二、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三、具备相应学段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一线任教或各级教学研究、培训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及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切实履行任职岗位职责和义务。
四、申报人员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结果均须为合格以上等次。
任现职期间,有下列情况,按以下规定执行:
1、在规定任职年限内考核被确定为“基本合格”的,每次延期一年申报;被确定为“不合格”的,每次延期二年申报。
2、在职称考试中违纪受查处者,从通报之日起延期二年申报;在申报中弄虚作假者,从认定之日起延期三年申报。
3、受党纪、行政“警告”处分的,从解除处分之日起延期三年申报;受“记过”及以上处分的,从解除处分之日起延期四年申报。
五、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
六、身心健康,能全面履行本岗位工作职责。
第二条 业务条件
一、三级教师
(一)基本掌握教育原则和方法,能够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
(二)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材教法,能够较好完成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优良,按《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附件),教学评价积分应达70分及以上。
(三)具有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在初中、小学、学前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经单位业务考核合格;或者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在小学、学前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年及以上。
二、二级教师
(一)比较熟练地掌握教育原则和方法,能够胜任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教育效果好。
(二)熟练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具有所教学科必备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正确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教学效果优良,按《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附件),教学评价积分应达75分及以上。
(三)掌握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
(四)具有硕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见习期1年期满并经单位业务考核合格;或者具有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在初中、小学、学前教育三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及以上;或者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在初中、小学、学前教育三级教师岗位任教3年及以上。
(五)大学专科和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任教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200课时以上。
三、一级教师
(一)具有较强的教育学生的能力,能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年龄特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比较丰富的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经验,并较好地完成任务。
(二)比较扎实地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专业知识 技能较强,能结合教学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教学效果优良,按《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附件),教学评价积分应达80分及以上。
(三)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累积了一定经验。
(四)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具有硕士学位,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及以上;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及以上;或者具有大学专科毕业学 历,在初中、小学、学前教育二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及以上;或者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在小学、学前教育二级教师岗位任教6年及以上
(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符合当年贵州省对计算机操作能力考试的有关规定。
(六)任现职以来年平均课堂教学达到国家规定的课时定额;对担任特殊课程的教师或兼有校中层以上领导工作的教师,课堂教学时数可按有关文件规定确定,并 报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认可(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能够熟练掌握一门专业技能,独立承担一门专业技术科的理论教学和对学生的实习实训指导任务,实训 指导课不少于120学时),主持辅导至少1个学生社团、或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活动;承担过校级以上示范课或观摩课;培养、指导至少1名低一级职称以下教师提 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职业中学)具有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能够独立完成1项校本教研任务,并须有完整的总结报告;初级中学具有大学专科毕业以上学历;小学(幼儿园)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以上学历。
(七)申报一级教师职务,除符合本业务条件第(一)至(六)项外,任现职以来,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两款:
1、省、市(州)及所在地学校(幼儿园)教师获省级(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成果奖、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三等奖(证书获得者);或省(部)级 科技进步奖、优秀社科成果奖三等奖(证书获得者);或市(州)级(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成果、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二等奖(证书获得者);或市 (州)级科技进步奖、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证书获得者);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竞赛、职业技能比赛获市(州)级三等奖以上。
县、乡(镇)学校(幼儿园)教师获市(州)级(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成果、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三等奖(证书获得者);或市(州)级科技进步奖、优秀社科成果奖三等奖(证书获得者);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竞赛、职业技能比赛荣获县级二等奖以上。
2、从事教育工作以来累计担任班主任工作3年以上。省、市(州)及所在地学校教师所带班级获市(州)级以上先进集体;县、乡(镇)学校教师所带班级获县级以上先进集体。
3、省、市(州)及所在地学校(幼儿园)教师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或论文获省级三等奖以上2篇。县、乡(镇)学校(幼儿园)教师在公开出版 的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或论文获市(州)级二等奖以上1篇,或论文获县级一等奖2篇。在乡(镇)以下学校(幼儿园)教师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 或论文获县级一等奖以上1篇。
4、省、市(州)及所在地学校(幼儿园)教师获得市(州)级以上表彰或荣誉称号,或获得县级以上表彰或荣誉称号2次以上(可累计)。
其它学校(幼儿园)教师获得县级以上表彰或荣誉称号,或乡(镇)级以上表彰或荣誉称号2次以上(可累计)。
5、在教改、教材教法研究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其教育教学经验在所在县(市、区)推广(提供经验材料并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出具推广效果证明)。
6、在乡(镇)以下(不含乡<镇>)学校(幼儿园)从事教学工作15 年以上。
(八)教学研究机构和教师进修学校等申报人员,除符合本业务条件第(一)至(五)项外,还须具备下列条件:
教学研究机构:具有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任现职以来主持并完成本学科1项市(州)级以上教科研课题。每年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教科研论文1篇或获县 级论文评选一等奖以上。每年深入学校指导教学研究不少于40天,承担县(市、区)级以上示范课或举办学术讲座2次以上。
教师进修学校:具有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160学时以上,完成教学任务。承担县(市、区)级以上示范课或观摩课2次以上;独立完成1项校本教研任务,并形成完整的总结报告;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教科研论文3篇以上。
电教(教育技术)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和学校从事远程教育、计算机维护和教学的教师,每学年应按教学计划,设备正常使用率达80%以上,媒体软 件(课件)制作2个以上,教育教学资源应用4次以上。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的教科研论文2篇以上,获相关部门奖励的自制音像教材、媒体教育教学软件(课 件)、优质课、视导课实录可等同为发表论文。
四、高级教师
(一)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年龄特征,能有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比较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任务,教书育人成果比较突出。
(二)对所教学科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教学效果优良,按《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附件),教学评价积分应达85分及以上。
(三)具有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果,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
(四)发挥教育教学带头人的作用,在指导、培养二级、三级教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取得明显成效。
(五)具有博士学位,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及以上;或者具有硕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及以上;或者具有大学专科毕业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5年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7年及以上。
(六)须有1年及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在任现职期间,支援农村(乡镇及其以下<不含县市所在地乡(镇)学校>)教学工作一年 以上的教师,或在农村(乡<镇>及其以下<不含县市所在地乡镇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可提前1年申报。
(七)具有一定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符合当年贵州省对计算机操作能力考试的有关规定。
(八)任现职以来年平均课堂教学达到国家规定的课时定额;对担任特殊课程的教师或兼有校中层以上领导工作的教师,课堂教学时数可按有关文件规定确定,并 报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认可(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能够熟练掌握一门专业技能,独立承担一门专业技术科的理论教学和对学生的实习实训指导任务,实训 指导课不少于120学时),主持辅导至少1个学生社团、或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活动、或承担1门以上校本选修课;每年承担过县(区)级以上的示范课或观摩课1 次以上;能够独立完成2项校本教研任务,并形成完整的总结报告,或者主持或参加完成至少1项市(州)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培养、指导至少3名低一级职 称以下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职业中学)具有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具有大学专科毕业以上学历。
(九)申报高级教师职务,除符合本业务条件第(一)至(八)项外,任现职以来,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两款:
1、省、市(州)及所在地学校(幼儿园)教师获省级(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成果奖、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二等奖(证书获得者);或省(部)级 以上科技进步奖、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证书获得者);或市(州)级(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成果、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一等奖(证书获得者); 或市(州)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优秀社科成果奖一等奖(证书获得者);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竞赛、职业技能比赛获市(州)级一等奖以上。
县、乡(镇)学校(幼儿园)教师获市(州)级(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成果、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二等奖(证书获得者);或市(州)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证书获得者);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竞赛、职业技能比赛获县级一等奖以上。
在乡(镇)以下学校(幼儿园)教师获以上奖项县级一等奖(证书获得者)。
2、从事教学工作以来累计担任班主任6年以上,省、市(州)及所在地学校教师所带班级获市(州)级以上先进集体;县、乡(镇)学校教师所带班级获县以上先进集体。
3、省、市(州、地)及所在地学校(幼儿园)教师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或论文获得省级二等奖3篇以上。县、乡(镇)学校教师在公开出版的刊 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或论文获市(州)级二等奖2篇以上。在乡(镇)以下学校教师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或论文获市(州)级二等奖1篇以上。
4、省、市(州)及所在地学校(幼儿园)教师获省级以上表彰或荣誉称号;或获得市(州)级表彰或荣誉称号2次以上(可累计)。
其它学校(幼儿园)教师获县级以上表彰或荣誉称号2次以上(可累计)。
5、在教改、教材教法研究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其教育教学经验在所在市(州)推广(提供经验材料并由市(州)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推广效果证明)。
6、获三十年教龄荣誉证书,或获二十五年教龄荣誉证书。
(十)教学研究机构和教师进修学校等申报人员,除符合本业务条件第(一)至(七)项外,任现职以来,还须具备下列条件:
教学研究机构: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学历。主持完成本学科的市(州)级以上教科研课题1项以上。每年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的教研论文3篇或论文获省级 评选二等奖以上。培养、指导二级、三级教师不少于5名,并取得一定成绩。每年深入学校指导教学研究不少于50天,承担县(区)级以上示范课或举办学术讲座 不少于3次。
教师进修学校: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学历。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160学时以上,出色完成教学任务。主持或参加市级以上教科研课 题1项以上。每年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的教研论文1篇或论文获省级评选二等奖以上。培养、指导的二级、三级教师不少于3名,并取得一定成绩。每年承担县 (区)级以上示范课或观摩课3次以上。
电教(教育技术)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和学校从事远程教育、计算机维护和教学的教师,每学年应 按教学计划,设备正常使用率达90%以上,媒体软件(课件)制作8个以上,教育教学资源应用10次以上。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的教科研论文3篇以上,荣 获相关部门奖励的自制音像教材、媒体教育教学软件(课件)、优质课、视导课实录等同为发表论文。
五、正高级教师
(一)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和坚定的教育信念;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发挥了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能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任务,教书育人成果突出。
(二)深入系统地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业绩卓著,教学艺术精湛,形成独到的教学风格。教学效果优良,按《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附件),教学评价积分应达90分及以上。
(三)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并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四)在本教学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同行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
(五)应具有本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任教7年以上。
(六)累计有2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在任现职期间,支援农村(乡镇及其以下<不含县市所在地乡镇学校>)教学工作一年以上的教师,或在农村(乡镇及其以下<不含县市所在地乡镇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可提前1年申报。
(七)获得省部级以上政府表彰或荣誉称号。
(八)公开出版本专业教育教学专著1部以上(20万字以上),并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以上,其中核心期刊2篇以上。
(九)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符合当年贵州省对计算机操作能力考试的有关规定。
(十)申报正高级教师职称(职务)除具备以上条件外,不同类型学校、教学研究机构和教师进修学校,还应分别具备下列条件:
1、高级中学(职业中学):
高级中学及职业中学文化课教师任现职以年平均课堂教学达到国家规定的课时定额;对担任特殊课程的教师或兼有校中层以上领导工作的教师,课堂教学时数可按 有关文件规定确定,并报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认可,能够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精通业务,治学态度严谨,教育教学效果特别显著。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 教育理念,在教学方法研究、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成绩显著,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并取得显著成绩;主持完成1项省级以上的教育教学科研课 题,承担过省级以上的示范课1次以上;对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有深入的研究,培养、指导本校本学科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取得一定成绩。
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280学时以上(其中实训指导课120学时以上),能够出色完成教学任务。任现职以来每两年必须在企业 实践1个月以上;承担市(州)级以上示范课1次以上,在市(州)级同类专业教师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教师技能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或指导学生在省级 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奖励,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奖励。培养、指导本校本学科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取得一定成 绩。
2、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
任现职以来年平均课堂教学达到国家规定的课时定额;对担任特殊课程的教师或兼有校中层以上领 导工作的教师,课堂教学时数可按有关文件规定确定,并报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认可,能够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精通业务,治学态度严谨,教育教学效果特别显 著,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并取得显著成绩;对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有较深入的研究;主持完成1项省级以上的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承担市(州)级以 上的示范课1次以上;培养、指导本校本学科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取得一定成绩。
3、教学研究机构和教师进修学校:
教学研究机构:任现职以来主持完成省级以上教科研课题2项以上,培养、指导本地区本学科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取得一定成绩。每年深入学校指导教学研究不少于60天,承担市(州)级以上示范课或举办学术讲座4次以上。
教师进修学校: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160学时以上,能够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深入研究,主持完成省级教科研课题 2项以上;培养、指导本地区本学科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取得一定成绩。每年承担的市(州)级以上的示范课4次以上。
第三条 破格条件
对任申报职务下一级职务2年以上,未达到规定的任职年限,但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属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评审范围的教学第一线教 师,除具备评审一级、高级、正高级相应正常的评审条件外,具备下列条件的,可分别破格申报一级教师、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一、一级教师破格评审条件:
(一)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获市(州)级以上政府奖励或荣誉称号。
(二)指导至少1名学生在省级以上行政、教育部门组织的比赛、竞赛中获得第一名或一等奖。
(三)获省级(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成果奖、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二等奖(证书获得者);或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 (证书获得者);或市(州)级(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成果、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一等奖(证书获得者)。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竞赛、职 业技能比赛获省级二等奖、市(州)级一等奖以上。
二、高级教师破格评审条件:
(一)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获省(部)级政府奖励或荣誉称号。
(二)指导至少1名学生在国家级比赛、竞赛中获得第一名或一等奖的。
(三)获省级(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成果奖、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一等奖(证书获得者);或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优秀社科成果奖一等奖(证书获得者);或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竞赛、职业技能比赛获国家级三等奖、省级一等奖以上。
三、正高级教师破格评审条件:
(一)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获国家政府奖励或荣誉称号(二)指导至少2名学生在国家级比赛、竞赛中获得第一名或一等奖。
(三)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证书获得者);或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证书获得者);或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竞赛、职业技能比赛获国家级二等奖。
第四条 学历要求
提升学历后均须与所任专业一致。提升学历者,须在取得学历后在本专业岗位工作实践满1年以上方可用此学历参评。提升至大专学历,参加工作以来从事本专业 技术工作满10年,方可申报一级教师职务;提升至大专学历,参加工作以来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25年,方可申报高级教师职务。提升至本科学历,参加工作以 来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5年,方可申报高级教师职务。
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学校设置专业目录未收录专业、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不受此条限制。
第五条 附 则
一 、本《条件》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一线任教或各级教学研究、培训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及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评审三级、二级、一级、高级、正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必须具备的基本申报评审条件。
二、本《条件》中所称论文是指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学术期刊及省人社厅省教育厅指定的刊物。
本《条件》中所称“核心期刊”是指北京大学图书馆最新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刊登的学术期刊。
本《条件》中所称的著作是指具有国际标准书号ISBN符号并公开出版的本专业的著作。
本《条件》中提到的著作、论文指本专业的,其作者(完成人)都是指独立或排名第一。
本《条件》中凡冠有“以上者”,均含本级。
三、本《条件》由省人事厅、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四、本《条件》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贵州省中学中、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黔人通[2007]86号)、《贵州省小学高级、小学 中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黔人通[2007]87号)、《贵州省幼儿园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黔人通 [2007]88号)同时废止。
附件
贵州省中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使用说明:
1、整个体系分为四 个部分:教学业绩评价(由学校组织进行评价),领导评价(领导指校、科、室领导),同行评价(同行指学校组织的5人以上同行专家),学生家长评价(学生指 课堂教学时的全体学生的家长)。采取权重与具体分数结合,制定出体现权重的积分,即教学业绩55%,满分55分;领导15%,满分15分;同行15%,满 分15分;学生家长15%,满分15分;总计100%,100分。
2、评记分使用积分直接累加方法。使用时,先由评价人员据实评分,然后由统计人员逐个进行评分累加,再按各类评价人员的多少,计算该类人员平均分。评价平均分计算完毕,即可进行教师评价总分累加。
3、各学校可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本体系的细化指标。
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一)对教师教学业绩的评价
被评教师: 日期:
评价要素 权重积分 评价记分
工作定额 18分 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0
教学、科研成果奖 15分 15,14,13,12,11,10,9,8,7,6,5,4,3,2,1,0
校级以上表彰 8分 8,7,6,5,4,3,2,1,0
论文、论著、专利等 7分 7,6,5,4,3,2,1,0
支援农村教学工作等 7分 7,6,5,4,3,2,1,0
(二)领导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被评教师: 日期:
评价要素 权重积分 评价记分
师德高尚,教书育人 3分 3,2,1,0
治学严谨,认真负责 3分 3,2,1,0
内容科学系统,具有深度广度 3分 3,2,1,0
勇于教改,卓有实效 3分 3,2,1,0
教学有方,教会学习 3分 3,2,1,0
(三)同行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被评教师: 日期:
评价要素 权重积分 评价记分
师德高尚,治学严谨 3分 3,2,1,0
内容科学,系统严密 3分 3,2,1,0
知识更新,深广适度 3分 3,2,1,0
结合科研教学,勇于教改教研 3分 3,2,1,0
教学有方,引导创造 3分 3,2,1,0
(四)学生家长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被评教师: 日期:
评价要素 权重积分 评价记分
师德高尚,为人师表 3分 3,2,1,0
尊重家长,关爱学生 3分 3,2,1,0
教学得法,学生喜欢 3分 3,2,1,0
培养能力,学有所获 3分 3,2,1,0
教学有方,引导创造 3分 3,2,1,0
总评得分: 分 (盖单位公章)
九品论文网、提供论文发表,职称论文发表,教育论文发表,学术论文,建筑论文发表,医学论文发表。论文领域:教育,建筑,经济,管理,社科,医学 ,文学 ,农业 ,体育 ,财会,科技,机械 ,计算机 ,法学,艺术,新闻,工程 ,交通 ,理工,护理等专业。
❺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请问怎么样呢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是华人商界领袖、台湾爱国企业家王雪红陈文琦夫妇捐资举办的一所非营利性公益慈善大学。学校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计划内统一招生,教育部颁发高职(专科)文凭。
学校地处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百鸟河数字小镇,距贵阳市区和龙洞堡国际机场约50分钟车程。学校被美丽的森林所环绕,设计新颖独特。全校园免费无线网络wifi覆盖,设施设备齐全,常年有来自欧美等地区20余名志愿者外籍教师,是贵州省国际化、信息化程度最高的花园式高校。2015年2月获批成为贵州省唯一的“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试点院校”,是贵州省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的职业院校。
学校在校生3872人,80.75%的学生来自贵州农村,始终坚持“公益兴学•教育扶贫”的办学宗旨,以“诚信•爱心•高尚”为校训。遵循“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以“创新职业教育、实现教育与产业扶贫”为目标,开设了20余个社会热门、市场紧缺型专业。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实施“产教一体化”办学模式,与网络、万豪国际酒店(Marriott)、HTC、威爱教育、梦动科技、用友公司、北京唐人坊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
2018年四年一届的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三项,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省级赛区金奖二项,国家总决赛银奖一项、铜奖一项。
学院在栗战书、赵克志、陈敏尔、孙志刚四任省委书记的大力支持下,帮扶地方从零建设了“贵州百鸟河数字小镇”,从教育扶贫走向了产业扶贫,为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实用性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未、房建成,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等对贵州盛华职业学院的办学都给予了极大关心和帮助。
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到校调研教育扶贫工作时指出,“在校的同学们既是学生,也是生产者,他们创造了价值。盛华学院的教育扶贫工作卓有成效,希望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把这项功德无量的公益事业做得更好”。
在十九大的指引下,学校办学将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扶贫模式”的探索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敞迎莘莘学子前来攻学成才,力争开创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新范式,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❻ 贵州示范大学怎么样
是示范大学的当然不错咯 不然还怎么当得起示范呢? 呵呵,楼主你好,说个玩笑啊 我知道你想说的是贵州师范大学吧,这里有关于它的一些介绍哦: 贵州师范大学创建于1941年,原名“国立贵阳师范学院”,1950年更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85年改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确定为贵州省省属重点大学,2004年原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并入,2006年被列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与厦门大学结成对口支援关系,2008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称号。2009年2月12日,经过贵州省学位委员会投票,我校以高票成为贵州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我校的申博工作取得了成功。 学校历经近七十年风雨,熔铸了“爱国、奉献、敬业、自强”的大学精神,凝炼了“慎思笃行、博学致新”的校训,培养了十万余名各条战线的优秀人才,成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多科性师范大学。 学校地处有“中国避暑之都”美誉的林城贵阳,现有两个校区,分别座落在云岩区和白云区,占地面积近千亩,校舍面积47.17万平方米,各类运动场馆面积7.9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8亿元。 学校现有编制教师1338人,教师中有教授199人、副教授373人,博士115人、在读博士71人、硕士536人。学科队伍中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8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人、省管专家17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9人、省高校“教学名师”11人。 学校现有18个学院、1所继续教育学院、1所独立学院(求是学院)、2个教学部;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本科专业、22个高职(专科)专业、53个成人教育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重点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有4个教育部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高校示范性本科专业、21门省级精品课程;建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6326人、硕士研究生1602人。近五年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研究生毕业就业率为100%。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高、功能强,基于公共数据平台的数字化校园网络及无线网络覆盖全校。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文献191.4万册、中外文期刊2863种,数字资源总量超过25个TB,电子图书54万余种,提供使用中外文数据库58个,自建数据库8个,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分中心”、“贵州省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贵州省地方文献信息研究中心”、“中学示范图书馆模型试验平台”。 近五年,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48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4项、国家973专项子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3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5项,科研经费达7077.47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78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4项;出版学术著作171部、译著3部、教材78部;发表论文3311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357篇。 学校注重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与交流的关系,分别与韩国、日本的3所大学开展了互换培养项目。 站在新起点,肩负新使命。在党的十七大精神鼓舞下,学校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贵州,面向西部,幅射全国,服务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发挥在贵州教师教育中的龙头作用,努力建成省内一流、部分学科专业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多科性师范大学。 呵呵,在贵州,真正能够称上大学的就只有贵州大学和贵州师范大学哦,所以,这个学校在贵州来说是不错的啦,但是,它还不属于211大学,也不是重点,综合起来,一般吧,能够上得起就不错了,最重要的是里面的风景好哦!
❼ 贵阳医学院和省医哪个好
省医好,省医要接地气一点,适合老百姓去看病,费用比贵医相对合理些。两个医院我都看过,贵医感冒,拉肚子这样的病最少都要200多,省医70块左右。贵医一般都是住院,看大毛病比较可靠,小毛病不要去贵医。医生嘛,倒是两家都挺好的,挺有素质的,反正贵阳态度最恶劣的是妇幼保健院了,他们称第二就没有人敢称第一。
遵义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曾用关东医学院、大连大学医学院、大连医学院等名称。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学校整体搬迁至贵州省遵义市,更名为遵义医学院。2018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经过7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以医学为主,文理渗透的多学科、多层次、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实力雄厚的省属高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口腔医学专业认证以及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学校现由贵州省新蒲校区、大连路校区及广东省珠海校区3个校区组成,占地面积约2515亩,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下设28个教学院系、5所直属附属医院、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建校以来,学校群英荟萃、专家云集,生理学家沈其震院士、解剖学与人类学家吴汝康院士、微生物学家魏曦院士、药理学家张毅教授、生理学家吴襄教授、生物学家伍律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曾执教讲坛。教师队伍中,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8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共7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核心专家共16人;省级教学团队、省部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共24个。
学校本科教育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等6个学科门类,包含30个本科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各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3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
学校从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1981年恢复高考后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9年起与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苏州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目前,研究生教育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等5个学科门类,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2015年成立国际教育学院(贵州-东盟医学教育学院),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学校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着力强化内涵建设,临床医学学科2018年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有力填补了我省ESI医学门类上榜学科空白;荣获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是我省近五年来唯一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高校;在贵州省双一流建设中,我校临床医学和药学2个一级学科入选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并分别以全省第一名与第四名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一流学科中期绩效考核,19个项目获贵州省一流大学(一期)重点建设项目(含培育)立项。
学校依托教育部特色民族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基础药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使科研质量与数量大幅提升。近五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贵州省科学技术奖24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2项,其中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全省共11项);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学校不断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融入地方发展,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开展深度合作,推进协同育人;积极与大型上市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合作,实现校企合作共赢。
❽ 贵州省哪些大学比较有名
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财经大学、遵义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遵义师范学院、贵州师范学院、贵州理工学院。
❾ 贵州织金三塘松树坪也有个石磊
重名的太多了,你看看这个就知道了:
石磊
开放分类: 画家、人物、教授、运动员、新闻人物
目录• 1. CCTV武林大会螳螂拳选手 石磊
• 2.跳水运动员
• 3.武术家(1924-,河南滑县)
• 4.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教师
• 5.武汉大学副教授
• 6.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 7.云南大学教授
• 8.复旦大学教授
• 9.辽阳历史名人
• 10.山西师范大学教授
• 9.辽阳历史名人
• 10.山西师范大学教授
1. CCTV武林大会螳螂拳选手 石磊
CCTV康龙武林大会螳螂拳选手,山东淄博人,男,1982年8月14日出生,汉族。6岁习练武术的他,学习过长拳,查拳,太极拳,醉拳,刀枪剑棍等各类武术项目,2000年考入天津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武术专业,又练习过跆拳道,泰拳,空手道,合气道,拳击,散打等各类现代搏击项目。2004年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山东青岛一家学校,担任特警专业教官,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和搏击教学任务,2008年参加了陈式太极拳的全国海选,结果在淘汰赛环节中肩膀脱臼不得不退出比赛,然后参加了螳螂拳比赛,杀入年度四强。
这位来自历史名城山东淄博的小伙子英气豪爽。冷眼看去,是一个很容易招女孩子喜欢的“坏小子”,很难把他和古老的传统武术螳螂拳联系起来。其实,年轻的石磊是一个“杂家”。无论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螳螂拳、陈式太极拳、八极拳、形意拳,还是现代武道中的散打、自由搏击、跆拳道、泰拳,他都有涉猎,颇有一些心得。而这些经历对他平时的教学产生了很大帮助——作为一名特警学校的搏击课教官,石磊兢兢业业,带出了不少学生。
在平常的工作中,石磊可以说是一名典型的“麻辣教师”。他经常会做出一些“过火”的事。在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新生和老生之间多少会有一些矛盾,发生冲突的情况总是让很多老师头疼不已。而每当面对这样的问题,石磊都会采取和其他老师不一样的方法,他总会很“暴力”的安排新生和老生直接进行实战练习,扎扎实实的“打”一架,往往收效甚佳。“新生不知天高地厚,总觉得自己很厉害,打败了,自然就老实了;老生看不惯新生的嚣张,在赛场上教训他们一顿,也就气消了,还能感到自己学的东西确实有用。”石磊笑着解释他的行为。而且,在他刻意安排的这场新老大战中,他还能借机观察新生的实力和特点,根据个人的特长,因材施教去教学,可真算是一举多得。
在常规的教学中,石磊身体力行的推广传统武术,经常会把传统武术的一些单操手教给学生,将传统武术的技击方法融入现代搏击,充分发挥不同战斗手段的特点,还和每一个学生实际交战,边打边教,从而让他们掌握更多的技击技法。
对于传统武术技击目前的颓势,石磊也深表遗憾。他认为,有太多的原因致使传统武术的精妙技法没有得到发扬光大,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中国传统武术没有专业的运动员。因此他不仅自己参与《康龙武林大会》这样以推广传统武术为核心的赛事,还大力鼓励自己的朋友和学生也参与到比赛中来,为发扬传统武术尽一份力。当被问到“专业的中国传统武术运动员能否击败国外的搏击拳手吗?”石磊显得相当自信:“当然没问题!”
石磊觉得,自己未来的路还很漫长,但他会继续走下去,创出自己的天地,麻辣到底。
2.跳水运动员
我国跳水界的新秀,近几年,她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均有上佳表现。石磊出生于1981年4月,当她还在无锡大成巷幼儿园时,市校教练陈明珍发现了这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并把她招收到体校跳水队进行业余训练。小石磊聪明伶俐,进步很快。1989年2月她被送到省少体校,1991年9月又跨进了省体工队跳水队的大门。近两年在世界性重大比赛中崭露头角,1996
年在新西兰国际跳水大奖赛上获10米跳台双人跳冠军,跳板第三名,又在悉尼国际跳水赛中获得10米跳台桂冠。今年9月,参
加墨西哥世界杯跳水赛,夺得3米板第三名、双人花样跳水冠军.在上海已经开赛的八运会跳水决赛女子团体赛中滑县、陈式太极拳、小架、陈敬陶、卢问渠、《汴梁武术》《中州武术》《少林武术》,她参如了3个项目,发挥正常,为江苏队获女子团体亚军立下大功。
3.武术家(1924-,河南滑县)
男,1924年出生于河南省滑县,汉族,陈式太极拳小架著名传人,中国武术七段,全国优秀武术辅导员。1947年投笔从戎,1966年离职休养,定居开封。
自幼喜爱武术,年少时曾习少林拳,1956年开始习练太极拳。1963年至1966年,师从大连市太极拳名师陈敬陶系统学习杨式太极拳。1967年至1974年,师从开封市太极拳名师卢问渠学习太极推手和陈式太极拳,得卢师珍藏的陈鑫著《陈氏太极拳图说》四卷,遂专心钻研陈式太极拳小架。1975年,拜移居开封的陈氏18世陈克弟先生为师,系统学习陈鑫亲授拳架,紧随其师左右,受其言传身教,前后十个寒暑,并与小架著名传人陈伯祥、陈伯先、陈立清等结下深厚的友谊。1979年,他受开封市体委和武协的委托,在陈克弟先生的指导下,编写出《陈式太极拳(小架)图解》讲义,用现代语言逐势分析了其中理法,增绘了过渡动作的图像,由开封市体委和武协印发给从学人员。随后,又以陈鑫先生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为纲,结合自己习拳教拳的领悟和体会,对该讲义历经二十年反复锤炼和不断充实,于1999年完成了《陈式太极拳陈鑫拳架》专著,言简意赅地阐明了太极拳拳理和《易》理的结合,拳理和中国传统医学的结合,并着重讲述了太极拳缠丝劲的锻炼与运用,和以丹田为中心结合腰劲、裆劲的运劲方法。此书问世,不仅为习练者提供了一条升堂入室的捷径,也为陈式太极拳小架的普及开展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人尊师敬业,治学严谨,其拳架秉承其师遗风,沉稳圆活,刚柔相济。八十高龄,行拳走架依然是中气十足,灵动敏捷。与学生演练推手,走化对方来劲精巧无比,使对方自始至终找不到力点和支撑点。他为人宽厚,平易近人,是一位忠厚长者。他淡泊名利,视祖国的武术事业为生命,每天准时到太极拳辅导站带徒授课,呕心沥血,传播陈式太极拳小架拳艺。
长期投身于中华武术的发掘和普及的工作。1982年,参与发起创办《汴梁武术》杂志,并先后在《汴梁武术》、《中州武术》、《少林武术》杂志社担任编辑,直到杂志更名为《少林与太极》,杂志社迁址郑州为止。他积极参与开封市武术活动的训练、竞赛和组织工作,先后任市太极拳教研组组长、武术协会副主席,多次任省、市武术竞赛裁判长和仲裁委员。1983年,荣获全国优秀武术辅导员称号,1998年,荣获中国武术七段称号。其学生多人在省、市级比赛中摘金夺银,被评为省一级拳师,取得中国武术中级段位。
4.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教师
(1956.5—)山东德州人。擅长油画。1985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后在石家庄壁画雕塑研究所工作。1991年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后在湖北美术院工作。1995年调入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工作至今。作品曾入选第二届中国全国青年美展,第二届中国油画展,第七届、八届全国美展等。作品有《缤纷的城市》、《金色的种子》、《街头讨论》、《佛事》、《山地系列》、《一定要把房子盖好》、《拆除与兴建》、《家事详解》等。
5.武汉大学副教授
性别 男
民族 汉
学历
本科 199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
硕士 199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博士 1996年至今,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博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 1994年7月至今,先后在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和国际法研究所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
社会兼职 民革武汉大学总支委员会副主委
所开课程 国际公法、国际条约法、国际人权法
研究方向 国际公法、国际条约法、国际人权法
主要研究成果 一. 著作(参编或合著): (1)《论台独》,团结出版社1994年 (2)《社会弱者权利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3)《国际贸易法理论与实务》,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 (4)《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援助制度》,法律出版社1996年 (5)《国际条约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6)《欧洲人权法院判例评述》,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7)《环境资源法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8)《国际法》(参编),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译著: (1)《我在法学院的所学所获》,希拉里,《法学评论》,1993/5 (2)《国际公法原理》,布朗列,法律出版社2003年,(参译) 3.代表性论文: (1)《论国际组织缔结条约的法律依据》,《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6 (2)《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国际法》,《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3)《国际组织所缔结的条约与成员国的关系》,《法学评论》2003/2
6.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石磊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1.11 学位 博士
职称/职务 副教授/研究室主任 学科与专业 分子生物学
研究方向 糖类物质及其药物制备与生物利用
课题及项目 主持日本人类科学财团资助的研究课题“新兴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的开发及发生动态调查的研究”以及日本Ryobiteien Foundation、日本文部省(教育部)资助的研究项目“致病性弧菌毒力因子的分子生物学解析”。同时,参与JICA (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 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对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人员的技术指导等。
主要业绩 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快速诊断方法及临床微生物耐药基因解析及耐药性基因诊断研究。已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6篇被SCI收录。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大会发言。1999年10月获日本Ryobiteien Foundation 国际交流科学研究成果奖。所发现的11个耐药基因被世界上权威DNA序列数据库——GenBank,(即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所收录。
2002年归国后,正主持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广州市科学技术局科技计划项目等。
社会兼职 1985年8月1995年12月在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部工作
2000年4月至2000年9月在日本冈山大学药学部环境卫生化学研究室任研究员
2000年10 2001年3月在日本东京国立国际医疗中心研究所热带感染症研究部适正技术开发研究室任研究员
2000年10月至2003年3月任日本人类科学财团特聘研究员
2001年4月开始至今任日本大阪府立大学国际防疫学研究室研究员
2002年5月开始至今在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工作,任副教授。
7.云南大学教授
男,云南大理人,1965年9月生。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198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获理硕士学位。1989年分配到云南大学数学系工作。 现在云南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副系主任。1992年破格提拔为副教授,1996年破格晋升教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理事,云南省数学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从事回归诊断,影响分析,异常值识别,应用统计的研究。出版著作四部。共正式发表论文四十五篇,其中二十二篇发表于国内外核心刊物,其论文曾被SCI及美国MathematicaIReview收录。在局部影响分析研究中,提出了广义影响函数及广义Cook统汁量的概念,解决了非似然模型的局部影响问题,系统的导出了多元分析中的局部影响分析结果。l992年11月被邀请山席日本太平洋地区统汁学术讨论会,并受邀访问日本东京理工大学。l994一l995作为访问学者对美国芝加哥人学及Bentley学院进行了学术访问与交流。2001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骨干留学基金的资助赴加拿大Minitoba及Calgary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学术访问。1999年获第七届霍英东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一等奖,并作为获奖特邀代表在颁奖大会上发言。2000年获云南省首届挑战杯十大杰出科技标兵称号,2001年获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国家统计局优秀统计教师奖。此外,还荣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国家统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云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云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云南大学伍达观优秀教师奖一项。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云南省科委科学基金两项:参与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六项。同时与滇黔桂石油勘探局石油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同完成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95科技工程公关项目“滇黔桂煤层气资源目标勘探研究”的课题研究,将统计方法应用与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获得过的获励荣誉奖:
1.云南省首届“挑战杯”十大杰出科技标兵。2000年。
2.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优秀教师或教学成果奖
3.第七届霍英东基金会高等院校优秀青年教师一等奖(独立)。1999年。
4.国家统计局优秀统计教师奖(独立)。2002年。
5.2l世纪,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统计人才。云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1997。
6.造就和培养合格的数理统计研究生。云南大学第五届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五),1993
7.“多元统计分析”主干课程建设.云南大学第三批主干课程优秀奖(排名第三).1994。
8.面向2l世纪,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统计人才。云南大学第七届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1996
9.云南大学伍达观优秀教师奖优秀奖,1998,独立完成。
10.“试验设计”主干课程建设。云南大学第六批主干课程建设奖(排名第一) 2000。学术成果奖11.云南煤层气成因、聚集规律研究及资源评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l
12.云南省首届“挑战杯”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00。
13.影响分析,异常值理论及其应用。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1999
14.主成分分析中的局部影响评价。国家统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独立), 1997
15.异体影响点理论及其在地质数据中的应用。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五),1996。
(二)、已出版的著述:
[1]“试验设计基础”(第一作者),重庆大学出版社,l996。
[2]“宏观经济研究”(编委),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
[3]“昭通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研究”(副主编),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
[4]“黔西滇东煤层气地质与勘探”(编委),云南科技出版社,200l
(三)、己发表的学术论文: lI]石磊,李兴绪,周汝良,雷森(2002)混合线性模型效应参数的Bayes局部影响分析。数学物理学报, 22A(3)。
四)石磊,李兴绪(2002)因子模型及其在工业行业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统汁研究,2002。 [3】石磊,李兴绪,陈飞,王刚,陈宏(2002)生长函数模型参数的Minimax估计。云南大学学报, 24(3)。 [4]石磊,施本植(200 1)云南工业品结构现状及优化调整思路,思想战线,V01.27,No.1.[5 J石磊,何利平,宋绍云(2000)线性回归中几种模型选择统计量的局部影响分析。 《楚雄师专学报,15(3)[6]LeiSHI&Xue-renWang(1999),
.(美国),31,34l-353.[刀SHI Lei(1999), Assessment 0fLocal lnfluence for F—test in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ystems Science and Mathematical Sciences, 12(33—39.18)石磊,向黎明(1999),单向分类随机效应模型的异常值检测,应用数学学报22(3)343—352。 [9]石磊,桂宝林(1999),恩洪煤矿煤层气数据的统计分析及处理,中国数学地质V01.9,56—110]石磊,张宝华,雷森(1999),混合线性模型效应参数的Bayes影响分析。云南大学学报,21(6)457—460[11]黄梅,…石磊(1999)双向分类混合效应模型中异常值的UMPU检验。云南大学学报, 2l(6)461一564。12]朱湘赣,石磊(1999)距离回归模型的理论研究。云南大学学报,2l(6)469—472 13)SHILei(1997),Locallnfluenceln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Biometrika(英国),84(175—186.1 4]SHI Lei&Ren Shiquan(1997),Assessing Local 1nfluence in Multivatiate Regression Model.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17(SLID.),53—63 (15]石磊 (1997),双向分类随机效应套模型中异常值的UMPU检验,应用概率统计,13(2),125—132。 r16]石磊,王学仁(1997),空间数据中影响点的识别问题,中国数学地质,V01.8,56一117]SHILei&XianLiming(1997),Detection 0f out liersinrandomeffects model Of oneway classification.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n multivariateanaly SiSandit Sapplications,1997,HongKong.[18) SHILei(1997),Localin fluencemeasuresin linearregressionmodel.Thesixth China—Japansymposium 0nstatistics, Xian, 185—188.[l9] SHI Lei&WangXue—ren(1996), AssessmentofLocal lnfluence in [ultivariate, Analysis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l6(3), 257-270.r20]石磊,向黎明,王学仁(1996),混合线性模型效应参数估汁的影响评价.数学物理学报,V01.6,N03.121)SHLei& Wangxueren(1996),Assessmet 0f L0callnfluence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16(3), [22]胡光涛,石磊(1996),检验的局部影响评价,数理统汁与应川概率,V01.11,N0.2 [23]石磊,王学仁 (1996),空问数据中影响点的识别问题,中国数学地质8,56一l24]石磊,向黎明(1996),双向分类随机交互效应模型中均值滑动模型的异常值检验,云南人学学报,V01.18,N0.4,352—357[25]Wang Xueren, Ren Shiqun& SHI Lei(1995), Local lnfluence in Discriminant Analysis. Systems Science and Mathematical sciences,8(1),27- [26]SHILei & WuChuang yi(1995),Influence Analysis Of LinkParameter inGLM,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l5 (sup.),53-[27]王学仁,石磊(1995),地质数据中影响点的识别及其应用,中国数学地质,V01.6,180-186[28]王学仁,石磊(1995),主因子模型中的局部影响评价及其在地质中的应用,中国数学地质,VO 1.6,172-179[29]石磊(1995),线性回归模型复相关系数的影响评价,云南大学学报, V01.17,No.2,136-[30]陈建宝,石磊(1995),带约束的Kantorovich不等式及其在LSE相对效率中的应用,云南大学学报,V01.17,No.2,,126-[31)向黎明,石磊(1995),双向分类随机效应模型的Outlier检验方法,云南大学学报,V01.17,N0.2,152-[32]石磊,任仕泉(1995),线性等式约束下线性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的局部影响评价,云南大学学报,1995,VO1。17,No.2,140-[33]石磊,陈建宝(1995),多元分析中矩阵统计量的几种影响度量, 云南大学学报,V01.17,No.2,146-[34]王学仁,石磊(1994),成败型寿命试验,GLM及EM算法,系统科学与数学,V01.14,N01.[35J石磊(1994),多元正态模型的局部影响评价,数理统计与应用概率, V01.9,No.3 [36]xianLiming&SHILei(1994) Model, The Univ.Journal OfApplied Mathematics,Ser.B V01.9,No.1 [37]SHI Lei&Wang Xueren (1994),Multiple Outlier Test in Random—EfieCtS MOdel 0f Balanted 0ne—Way Classi厂1Catioil, Coilference 0i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terna ona’ CooDera髓on, Kunming, P64[381王学仁,石磊(1994),地质数据中影响点的识别,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第三次会议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501- [39]石磊,项可风(1992),非正交试验的平方和分解及其应用,系统科学与数学,V01.12,N04.[40] WangXueren&SHILei(1991),Binarv ylifedara—GlMandE-M algOtithm.The Third PaCinC Area StatiStical COnference,DeC. Japan, P2l8 141)SHI Lei & WangXuercn(1991),LOCalPartial lnfiuenceinlinear Regression Model.The Third PaCifiC Area StatiStiCal Confcrence,DeC.Japan,P222 [42]SHILei&Chen Jianbao(1991),InflencoAnalySiS 0f Random- EfieCtS Linear MOdel, The Fourth China-Japan SympOSium 0ll sLa s cs,Kunming,P275 [43]Chen Jianbao & SHI Lei(1991),Biased EStimateS ()f RegreSSi0n C0e CientS in Random EfiectS Iinear MOdel, The FORrth Chiila-Japan Symp 0Sium onstatistits,KUJmning,P20. [44]李国英,石磊(1990),在储存可靠性分析中应用BAYES方法的几个问题,数理统计与应用概率,V01.5,N0.4。
8.复旦大学教授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西部经济发展规划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博士,美国Rutgers大学访问学者;兼任全国宏观经济学会理事,上海市经济学会理事,国内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
1996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博士后,1997年被评为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
主要研究成果:《赶超型发展与中国产业结构的非常规转换》、《竞争、企业合约与隐性激励》、《中国产业结构成因与转换》获上海市社科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中国农业组织的结构性变迁》为国家新闻出版署重点图书。
主要研究领域: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企业理论与实践
9.辽阳历史名人
石磊(1889—1914年)
原名恒岱,字巨符,辽阳下达河东新堡人,辽阳陆军小学堂毕业。1914年3月,受辽阳革命党人委派,率23名志士前往大连,截击日本宗社党人往营口运送武器的船只。在将截获的船只、武器运往葫芦岛途中,被日本警察逮捕,引渡到复州县衙。石磊等拒绝写自白书,于4月7日,被枪杀于复州城南永丰塔前。就义前,写下了“一夕半北未分开,只落魂飞上九台。今生未能雪袁恨,但等投胎转世来”的绝句。并高呼“中国革命万岁”口号,英勇就义。
10.山西师范大学教授
1965年生。山西师范大学教授,院长,硕士生导师。山西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油画学会副会长。1997,中国艺术大展,中国历史博物馆。1999年中国百家小幅油画展,中国美术馆。油画作品《秋》2003年5月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作品《夏》入选2003年首届全国小幅水彩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2003年9月油画作品《在一起》入选《距离与方向》油画作品邀请展。2003年12月油画作品《阳光》等五幅,中国美术馆。作品发表于《中国文化报》、《中国油画杂志》、《文艺研究》、《人民日报海外版》、《美术观察》、《中国美术》等杂志报刊。
❿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怎么样
简介:毕节学院是2005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系1938年成立的贵州省省立毕节师范学校,地处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倡导,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学院现任党委书记陈永祥,院长张学立。 学校有主校区和阳山校区,主校区分为东、西两区,校园占地面积807亩,校舍建筑面积17.9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437.24万元,有馆藏图书51万册及清华同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电子图书资源,建有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演播厅等现代教育设备及基础物理实验室、基础计算机实验室、英语语言实验室、GIS实验室等省级评估合格实验室。设有经济管理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教育科学系、艺术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环境与生命科学系、体育系、计算机科学系、城市建设与土木工程系、采矿系、农业生物技术工程系、马列主义教学部、成教部等16个教学系(部),开设有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音乐学、美术学、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应用化学等20个本科专业,建筑工程技术、设施农业技术、采矿技术等21个专科专业。有教职工700余人,其中教师449人,正高职称教师18人,副高职称教师99人,博士1人、硕士124人,攻读博士、硕士学位92人,外籍教师2人, 教师中有贵州省省管专家1人、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1人、贵州省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毕节地区突出贡献人才、地管专家、毕节地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3人,有3人受聘担任省内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有客座教授、兼职教授30余人。 目前,学校有来自重庆、四川、贵州、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山东、山西、河南、河北、辽宁、黑龙江、安徽、江苏、江西、陕西、云南、甘肃、新疆、广西等21个省、区、市的各级各类学生10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5969人。建成了融“奖、贷、助、补、减、免”等途径为一体,整合了国家、社会和学校力量的贫困生助学保障体系,设有“光华奖学金”、“绣山贫困学生助学金”等十余项各类奖助学金。“多彩贵州?闪亮校园”、学生社团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校学生在全省乃至全国性的大学生英语口语大赛、数学建模大赛、外语和计算机国家等级考试,以及艺术、体育等项目竞赛中屡获佳绩。 毕节学院毕节试验区研究院(含岩溶山区生态建设研究所)系省人文社科基地,有解放军艺术学院原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申万胜将军等任名誉院长的乌蒙书画院和彝学研究院(含彝文古籍研究所)、逻辑与应用逻辑研究所、黔西北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所等15个科研院所,“毕节学院北大光华管理讲座”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在校外开设的第一个品牌讲座,有《无机化学》等3门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等12门校级精品课程、《毕节学院逻辑改革创新》等11个校级教改项目和3名校级教学名师,逻辑学、汉语言文字学、基础数学、化学和生态学等五个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教师获省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奖十余项,学校承担了国家科技部重大攻关项目“贵州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毕节试验区农村科技信息网络平台及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国家软科学项目“毕节试验区跨越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教育部、国家语委项目“古彝文整理及计算机输入软件”等具有毕节试验区特色的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科研项目百余项,科研经费逐年增长,科研成果一年跃上一个新台阶。 毕节学院秉承70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厚的办学经验,依托毕节地区得天独厚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势,学校党委、行政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扎实进取、开拓创新,紧紧围绕重点工作,逐步推行目标管理,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在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研究、地方民族文化研究、特殊教育等特色学科建设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为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 办学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大力加强科研工作,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办学实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同类院校中水平较高,有鲜明特色的地方综合性院校,成为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发展目标定位 :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建成文、理、教育为主,工、经、管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地方性、综合性本科高等院校。在此基础上,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学质量优良、特色鲜明、部分学科在省内具有先进水平、在西南地区教学型院校中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地方院校,成为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窗口,在二十一世纪中叶成为一所在同类院校中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区域综合性大学。 类型定位:教学型院校。 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探索、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保留专科教育,办好成人教育。 人才培养定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校定位: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的综合性优势,着力夯实基础学科专业,大力发展应用学科专业,积极发展新兴、边缘和交叉学科专业,加强学科专业群建设,重点扶持与毕节试验区支柱产业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逐步形成以基础学科为基点、应用学科为主导、重点学科为标志的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实现文、理、教育为主,工、经、管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学科专业的综合性优势。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毕节试验区,辐射贵州,面向全国,把学校建设成为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站在新的起点和历史征程上,毕节学院按照国家有关领导人的批示:“将毕节学院确定为西部开发扶贫办学的教育试验地”,积极创新,锐意进取,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能,到2010年,全日制普通在校生达到10000人,其中本科生达到6000人,建成文、理、教育为主,工、经、管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地方性、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努力把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大学。 毕节学院,一所圆梦大学、治学成才的圣殿,是毕节试验区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摇篮,更是莘莘学子的理想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