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治理沙漠的方法
从河套地区向北挖一条输水隧道,分别引向东北和西北方向。东北一直流向二连浩特附近,形成一个湖,然后浑善达克沙地与科尔沁沙地应该就不药而愈了。西北则在居延海形成湖,那样腾格里沙漠降雨会增加,河西走廊降雨降雪增加。10-20以后,国家经济有富余,继续向西引水,居延海向北挖100公里输水隧道可以直达乌鲁木齐。再10-20年后,引水到吐鲁番盆地东部边缘,以及南部的罗布泊。事后发现二连浩特海拔高于黄河主河道,而引到居延海勉强可以但引不到新疆。倒是能在河套地区西北形成一个新水湖!
『贰』 中央台曾播出过一部现代剧,背景为毛乌素沙漠,大概讲述种树治理沙漠。
沙漠情深之五月花开 (2013)?
又名: 五月花开
该剧描写北京企业家回乡寻找并开发频临灭 绝的治沙树种野樱桃,由此展开了完 全有别于上一代治沙理念
『叁』 我国在治理沙漠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我国为治理北方地区的沙漠大患开出“中药方”,正在通过种植肉苁蓉等中药材防风固沙。 目前,巴丹吉林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乌兰布和沙漠等都在人工种植肉苁蓉等沙漠药用经济植物。这些中药材在治理沙漠、改善生态的同时,还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肉苁蓉被称作“沙漠人参”,主要寄生在沙漠植物梭梭根部。而梭梭适合生长在我国北方沙漠、荒漠干旱环境中,具有很强的治沙和固沙作用。 由于价值昂贵,野生肉苁蓉长期被掠夺性采挖,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和肆意砍伐,寄生肉苁蓉的梭梭林大量死亡,致使产量逐年下降,资源濒于枯竭。 为了保护这一濒危野生植物物种,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在沙漠里人工种植肉苁蓉。2004年,人工种植肉苁蓉技术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获得成功。此后,沙漠里大面积的肉苁蓉开始开花结果,沙漠生态治理也多了一种方法。2006年,总投资210万美元、规划面积9000亩的肉苁蓉种植项目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启动;2007年接种肉苁蓉技术在新疆第一条沙漠公路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大面积推广;2008年内蒙古在乌兰布和沙漠建立人工接种肉苁蓉10万亩基地;2009年巴丹吉林10万亩肉苁蓉栽培繁育基地建立。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教授屠鹏飞说,根据肉苁蓉的应用价值,现在种植100万亩梭梭等沙生植物接种肉苁蓉,可以治理沙漠100万亩,10年内可以开发肉苁蓉相关产品100个,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除了肉苁蓉,我国北方沙漠地区还在沙漠里种植锁阳、沙棘、甘草等中药材,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增加农牧民收入。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会长夏日表示,发展人工种植肉苁蓉、沙棘等沙漠药用经济植物产业,能调动群众治沙的积极性,有效防止沙漠化,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肆』 新疆是如何治理库姆塔格沙漠,实现人与沙和谐相处的
因为当地的人民不仅没有破坏那里的绿化,而是用心地去护理这些绿化,所以到现在库木塔格沙漠的情况就是绿不退,沙不进。那里的产业链是多层次,并不会不会消耗当地的资源,所以新疆的库姆塔格沙漠,既不会侵害人们的生活,也能够利用特有的风景去发展旅游产业。
当然在这一个地方是不会出现砍伐树木这一个行为,所以才能让库姆塔格沙漠的绿植一直保持旺盛的状态,在葡萄节期间就有很多好玩的沙漠活动,比如摔跤,赛马,滑沙等等,除了能够发展旅游业,库姆塔格沙漠还是维吾尔族的重要医疗组成部分,在这片沙海里可以进行维吾尔族特有的沙疗,对于风湿、腰酸背痛的病状有着显著的功效。
『伍』 有关沙漠治理的纪录片都有哪些
有关沙漠治理的纪录片有:《流行无限》、《库不其之路》、《大漠长河》、《厉害了,我的国》我知道的就这些。
『陆』 新疆沙漠化的原因是什么,治理沙漠的进展如何了
新疆沙漠多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深处内陆,远离各大洋,且周边为众多大山脉所重重阻隔,水汽来源少,降水很少,但蒸发量却很大,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沙漠型气候,导致沙漠/荒漠面积很大。当然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大量垦殖,特别是大量从现有河流如塔里木河、若尔羌河等取水,人为因素也使得荒漠化,尤其这些河流下游的荒漠化有所加剧。
国家实施了防治荒漠化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项目,新疆局部的荒漠化,主要是有人居住的城镇、绿洲附近的荒漠化有所制止,但全区总体的荒漠化趋势由于气候变暖、经济开发等原因,难以根本改变。
『柒』 沙漠治理事例!!!!!!!!!!!
我国土地沙漠化的形势严峻,水土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是导致土地沙漠化扩展的主要原因。防治土地沙漠化的关键在于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实施分区防治战略,搞好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快综合防治土地沙漠化的进度。
关键词 水土资源 沙漠化综合防治 水土保持
我国是一个水、旱、风沙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的洪涝灾害,2002年秦岭和一些省的局部地方的特大暴雨、洪水袭击;2000年以来的沙尘暴肆虐;1999~2001年连续3年北方地区的干旱,等等,一系列的灾害给全国人民上了一次又一次生动而痛苦的教育课。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的状况,引起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沙尘暴和土地沙漠化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
一、水土流失与土地沙漠化
沙漠化作为一个生态问题是1977年联合国沙漠化会议以后才正式广泛采用,其内容为:“土地滋生生物潜力的削弱和破坏,最后导致类似沙漠情况,它是生态系统普遍恶化的一个方面,它削弱或破坏了生物的潜力。”由此可见,沙漠化与沙漠、戈壁不同,沙漠化不能抽调人为活动的实质,沙漠化的实质是人地关系矛盾造成生物或经济生产力下降与丧失,地表呈现类似沙漠景观的土地严重退化过程。沙漠化防治是人地关系相互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改善环境,土地生产力再恢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水土流失导致了土地沙漠化,而土地沙漠化正是水土流失的危害之一。由于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造成了土地退化,丧失了生产能力,北方地区表现为土地沙化,南方地区表现为土地石化。土地沙漠化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土地沙漠化的形势严峻。根据全国两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成果对比分析,全国风力侵蚀面积由187.61万km2增加到190.67万km2,净增3.06万km2;同时,中度以上的侵蚀面积由94万km2,增加到112万km2,强度以上的侵蚀面积由66万km2,增加到87万km2。这说明沙漠化在扩展,侵蚀程度在加重,年均扩展3060km2;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减少速度惊人。我国耕地资源总量大,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耕地仅有0.1hm2,为世界人均耕地的45%,不到俄罗斯的1/8、美国的1/6、印度的2/3。东部沿海省份人均耕地更少,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省人均耕地已低于0.05hm2的警戒线。1996年全国共有耕地1.3亿hm2,到2000年底,全国耕地减少为1.28亿hm2,年均减少45万hm2;其中由于水土流失,北方土地沙化、南方土地石化等原因,致使全国耕地以年均6.67万hm2的速度在减少。
二、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了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造成的,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在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有水一片绿,无水一片黄,水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决定性因素。水土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是导致土地沙漠化扩展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西北内陆河流域反映得更为突出。以新疆塔里木河为例,1972年以来,大西海子以下长期处于断流状态。根据1959年和1983年航片资料分析,24年间塔里木河干流区域沙漠化土地面积从66.2%上升到81.8%,其中流动沙丘等严重沙漠化土地上升了39%,下游土地沙漠化发展最为明显,上升了22%,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
我国土地沙化的成因主要是干旱、少雨、风大、土壤疏松等自然因素,但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是导致沙化不断扩展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一是盲目引水,扩大灌溉面积。塔里木河上游三源流(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人口和灌溉面积分别从1950年的156万人和34.8万hm2,增加到1998年的392万人和99.67万hm2,农业灌溉用水量从50多亿m3增加到153亿m3。
二是水资源浪费严重。西北地区大水漫灌,水资源浪费严重。全国农业灌溉平均定额为每亩580m3,新疆、甘肃、内蒙古、青海灌溉定额高达每亩1000m3左右,最高达每亩1400多m3,浪费严重,同时导致土地盐碱化。
三是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长期以来,黄河流域、塔里木河和黑河等内陆河流域,因受管理体制等因素的限制,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是忽视生态用水需求。在相当长时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没有考虑生态对水资源的需求,由于水资源短缺,首先挤占的是生态用水,其结果是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演变为:人工绿洲和沙漠化土地同时扩大,而处于两者之间的天然林地、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和水域在缩小。
2.草原垦殖和超载放牧,造成草原沙化、退化、盐碱化
西北地区草场面积大,同时,草场又是防风固沙的重要屏障。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受“以粮为纲”的影响,把一些草场开垦成耕地,耕种2~3年后,薄薄土层中的养分消耗殆尽,就撂荒了,如此发展,造成大面积草场退化、沙化。受“牲畜头数越多越好”的影响,盲目增加牲畜头数,据有关资料,我国牧区家畜由20世纪50年代的2900万头(只)发展到20世纪末的上亿头(只),掠夺式的经营导致草场严重超载过牧,许多地方超载3倍以上。草场面积因开垦和沙化破坏减少666万hm2,产草量下降了30~50%。内蒙古自治区沙化、退化草原达0.32亿hm2,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60%以上
『捌』 改造沙漠成果
你好,、
我国治理沙漠的成果如下:
一是局部地区取得明显成效,遏制和减弱了土地沙漠化南侵东移。如陕西榆林市坚持以水为中心的综合措施防沙治沙,57.33万公顷荒沙荒丘,有40万公顷得到固定和半固定,生态得到改善,使该地区的土地沙漠化以每年1.62%的速度在缩小(全国土地沙漠化以1.39%的速度在扩大)。
二是改善了风沙区生态环境。如内蒙古库伦旗重点治理区,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5%提高到治理后的60%;全旗林木覆盖率提高了7.5个百分点。
三是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了经济发展。内蒙古乌审旗,过去是荒山秃岭,沙丘连绵,植被稀疏,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人均收入300元左右,人均粮食330kg,通过综合治理,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治理区人均收入增加到1900元,人均粮食达到1300kg,土壤侵蚀减少80%以上,脱贫达到90%以上。
多年来,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措施、林草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科学配置,综合治理,以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为重点,以实现风沙区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为目标,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和灌溉草场,发展高效农牧业,促进大面积退耕和封育保护。
一是局部地区取得明显成效,遏制和减弱了土地沙漠化南侵东移。如陕西榆林市坚持以水为中心的综合措施防沙治沙,57.33万公顷荒沙荒丘,有40万公顷得到固定和半固定,生态得到改善,使该地区的土地沙漠化以每年1.62%的速度在缩小(全国土地沙漠化以1.39%的速度在扩大)。
二是改善了风沙区生态环境。如内蒙古库伦旗重点治理区,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5%提高到治理后的60%;全旗林木覆盖率提高了7.5个百分点。
三是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了经济发展。内蒙古乌审旗,过去是荒山秃岭,沙丘连绵,植被稀疏,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人均收入300元左右,人均粮食330kg,通过综合治理,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治理区人均收入增加到1900元,人均粮食达到1300kg,土壤侵蚀减少80%以上,脱贫达到90%以上。
『玖』 怎样治理沙漠
沙漠治理的关键是防风固沙,保护已有植被,并且在沙漠地区有计划地栽培沙生植物,造固沙林。一般是在沙丘迎风坡上种植低矮的灌木或草本植物,固住松散的沙粒,在背风坡的低洼地上种植高大的树木,阻止沙丘移动。
沙漠治理仍是世界性难题,各地沙漠成因不同,治理方式也不同,不能从一而论。
一是对于沙漠、戈壁和极度干旱区,目前是不宜治理的,重点是预防保护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破坏。
二是对于沙区、沙漠绿洲等,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为前提,因地制宜地以草先行,草灌为主,草灌乔混交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并辅以农牧业建设。
沙漠治理就是通过以水治沙等技术手段扼制沙漠蔓延的态势。荒漠化扩展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干旱缺水、 植被稀少、 风力助推作用。因此, 如果能从缓解水资源短缺、 增加荒漠区地表植被、 降低风力助推作用等方面寻找突破口, 沙漠治理就能迎刃而解。
(9)新疆沙漠治理成果视频扩展阅读:
以水治沙法包括以下几个途径:
①充分利用好北方荒漠区的季节性水资源。在新疆北部、内蒙等地区,冬季雨雪资源丰富,可以通过修筑沙漠水库,修建地下暗渠等方式,将冬天的雪水保留在沙库内,以提高地下水位,需要时又可抽取出来利用。
②寻找地下水资源。由于地势、海拔不同等因素,有些地方有较丰富的地下水,我们应当充分合理地使用当地的有限资源,以解决人畜,植物的应急用水。
③南水北调工程。调取长江之水灌溉黄河下游土地,而黄河之水又用来解决内蒙之干旱。目前中国在南水北调工程上虽然以取得初步成效,但还应加大投入,尽快解决旱涝不均的状况。
并在黄河上游逐级修筑畜水水库,提高水位,扩大库容量,修筑水的提升泵站,使广袤的沙漠尽可能多地得到水的滋润。让沙漠变粮仓,我看也不是梦。
④引渤入疆工程。该项目全程涵盖中国西部的八大沙漠,本人认为,该工程如果得以成功实施,不仅会对荒漠绿化工作起到很大促进作用,而且引入的海水在夏季大量蒸发后,形成的水汽与入侵的夏季风相叠加,可以增加西北沙漠及周边地区的降水总量与几率,从而对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起到持久的改善作用。
沙漠沙石利用的主要途径有:
①利用沙漠石英砂制备烧结砖。郝成伟,吴伯麟,杨云涛等通过对利用粉煤灰和沙漠石英砂为主要原料制备烧结砖的研究表明:用该法制得的烧结砖抗压强度达到了19.56MPa,满足国家标准对MU15级烧结砖的要求,具备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②利用沙漠细砂生产泡沫混凝土。宋旭辉,侯文虎,杨树新等通过对利用沙漠细砂生产泡沫混凝土的研究表明:
直接利用沙漠细砂、普通水泥、发泡剂等材料生产泡沫混凝土,产品的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要求,再与一些材料复合制作建筑砖块,可以达到国家三步节能要求,在沙漠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实现变“废”为宝。
以沙治沙法在沙漠治理中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通过用砂石制砖、生产混凝土等方法,可以减少沙漠沙石的量和产生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对制成的砖块和混凝土加以利用,在沙漠地区堆造一道道沙障,以减缓荒漠化过程中风力助推的作用。
『拾』 治理沙漠有关的纪录片
《地球无限·奇幻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