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欧泊的鉴定
天然欧泊是赋存于蛋白石中的变彩块体,似瓷,孔隙较多,吸水性强,用舌头舔黏舌,折射率1.45,通常为1.42~1.43,火欧泊可低至1.37。欧泊相对密度2.15~2.23。火欧泊折射率值低,相对密度为2.15。
市场上常见拼合欧泊。拼合欧泊在强光下放大检查,可以看到平直的接合面,接合面上大多可以找到球形的或扁平状的气泡。
欧泊与塑料仿制品在外观上极相似,但认真观察色斑,可发现它缺少天然欧泊的典型结构,并可能存在气泡,在正交偏光下可见异常消光。塑料的折射率较高,一般在1.46~1.70之间,天然欧泊为1.45。塑料的相对密度为1.05~1.55,低于欧泊的相对密度2.15。
玻璃仿制品常被称为“斯洛卡姆石”,它是包含在玻璃主体内的不同颜色的玻璃彩片或不同颜色的金属片。这些彩片具有固定不变的界线,边缘相对整齐,但缺少天然欧泊的结构特征,有时可见气泡。
具有变彩的拉长石可能与欧泊混淆,但是拉长石发育有解理,板条状或针状的黑色金属包体也常见。拉长石的密度和折射率值均明显较欧泊高。
火玛瑙外表极像欧泊,但是玛瑙的折射率为1.53,相对密度为2.6,都比欧泊大。
与合成欧泊的鉴别:合成欧泊色斑结构往往呈柱状排列,具三维形态。正对着合成欧泊的柱体看,柱体界线分明,边缘呈锯齿状,产生镶嵌状结构。每个镶嵌块内可有蛇皮状、蜂巢状的结构。而天然欧泊的色斑是二维的,色斑呈不规则片状,边界平坦且较模糊。
2. 请问一下这个是什么啊!问了两家鉴定机构,一家说是欧泊石,一家说是玻璃,好纠结啊!
去正经的实验室出证书,那些什么商场里免费鉴定什么的基本上都不靠谱,照片上看像是蛋白石,不过玻璃也能做成这样,找一个正规一点的鉴定机构,做一下红外就知道是什么了,过程算上开机都用不了5分钟
3. 欧泊是什么
欧泊的英文为Opal,源于拉丁文Opalus,意思是“集宝石之美于一身”。 古罗马自然科学家普林尼曾说:“在一块欧泊石上,你可以看到红宝石的火焰,紫水晶般的色斑,祖母绿般的绿海,五彩缤纷,浑然一体,美不胜收。”
常见颜色:可出现各种体色,白色体色可称为白蛋白,黑、深灰、蓝、绿、棕色体色可称为黑蛋白,橙、橙红、红色体色可称为火蛋白
光泽:玻璃至树脂光泽
解理:无
旋光性特征:均质体
多色性:无
紫外莹光:黑色或白色体色:无至中等的白到浅蓝色、绿色或黄色莹光,可有磷光;火蛋白:无至中等绿褐色,可有磷光
吸收光谱:绿色欧泊可有660nm、470nm吸收线,其他颜色欧泊吸收光谱不明显。[2]
放大检查:色斑呈不规则片状,边界平坦且较模糊,表面呈丝绢状外观
特殊性质:磷旋光性
特殊光学效应:变彩效应,猫眼效应(稀少)
4. 欧泊的分类
1、黑欧泊
泛指黑色或灰色体色并有变彩效应的贵蛋白石,是欧泊中名贵品种。欧泊是澳大利亚国石、十月生辰石。在深色的胚体色调上呈现出明亮色的有彩蛋白石,称之为黑欧泊。
黑欧泊出产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闪电岭,是最著名和最昂贵的欧泊品种。黑欧泊并不是指它完全是黑色的。
2、白欧泊
澳洲欧泊的一种,泛指白色(无色)或浅色体色、透明到微透明有变彩或有特殊的闪光效应的贵蛋白石。只要原石允许,白欧泊都加工成中凸的腰圆型;当受原石厚度限制时,也加工成扁平的腰圆型,但这样的薄型易碎。
3、晶质欧泊(可以是黑欧泊、白欧泊)
胚体色调是透明或半透明,可以透过晶质欧泊看到背后的其他物品。晶质欧泊可以有深色和浅色的胚体色调,所以我们根据胚体色调的深浅不同把它们称作“晶质黑欧泊”或“晶质白欧泊”。
4、火欧泊
无变彩或少变彩的半透明至不透明品种,一般呈橙色、橙红色、红色,鲜艳的红色在火欧泊 中最昂贵。
5、砾石欧泊
能呈现色彩的欧泊附着在无法分开的铁矿石上,主要出产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这种欧泊只能与铁矿石连在一起被切割,很薄的彩色欧泊包裹在铁矿石表面。
5. 宝玉石鉴定证书如何查询真伪
明确答复:证书上必须印有机构的联系信息在证书的背面上,除了有该机构具备的资质内外,还必须有该鉴定机构容的名称、联系电话、地址、网址等详细信息。
1.证书中包含被检珠宝的照片、名称、颜色、净度、重量、密度和折射率等内容。其中,我们可以自己判断照片、重量、外观描述是否与实物相符,防止商家用真证书、但将产品调包的情况。
2.证书上通常会带有钢印,正规证书的钢印较深,印迹明确而清晰。另外,证书上要有鉴定者和校核者两位的签名。
3.通过官网、短信、扫二维码等方式查询也是重要的方法。当然,现在大大小小的鉴定机构都可以建立自己的查询系统,不是能查到的就靠谱。查询只能够确定证书是否真的出自宣称的权威机构。
1.机构的资质认证有五种:CAL认证、CMA认证、CNAL认证、CNAS认证、ILAC-MRA认证。
2.珠宝收藏爱好者绝不能简单地依赖鉴定证书。权威机构所开的证书也并不能完全说明珠宝的市场价值。不值钱的珠宝就算带着正规证书,也依然不值钱。尤其是玉石类珠宝一向十分注重产地“身世”,比如和田料、青海料、俄料、韩料都可以笼统地称为“和田玉”,但是价格差距很大,鉴定证书恰恰无法证明其产地。
6. 能出nctc证书的欧泊 是全天然的吗
NTCC证书是能够检测出是否为天然欧泊的,但是无法注明欧泊的产地,欧泊也分非洲欧泊和澳洲欧泊,澳洲欧泊性质稳定,价值也是非洲欧泊的数倍甚至几十倍
7. 如何鉴别真假欧泊
鉴别真假欧泊的方法如下:
1、在颜色和分布方面,欧泊石的颜色鲜艳柔和,但分布不均,将主石放在水中,可以看见粉色的斑块或平直的色带。而合成的欧泊石色浓淡皆有,一般比较均匀,伴有灰色的色调。
2、包裹体方面。欧泊石可以见到虎玟状愈合裂了或空絮状气液包裹体。而欧泊石很少见到包裹体,偶而仅能见到薄板状无色的籽晶央居或白色面包渣收包裹体。
(7)欧泊出证书扩展阅读:
在佩戴欧泊饰品时,需要注意:
1、欧泊硬度偏低,和普通玻璃相仿,因此在佩戴时应尽量避免磕碰。
2、欧泊较脆,缺乏韧度,佩戴时需要格外注意。
3、欧泊容易流失水分,应该定时将欧泊在清水中浸泡,以保持水润,同时避免高温环境,以免加速水分的流失。
如果遇上极端的气候干旱或气温急速变化,欧泊偶尔也会破裂。所以要尽量避免极端的高温(沸水)和极端的干旱(沙漠)以及温度的急剧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欧泊
8. 欧泊石鉴定师
欧泊基本特征:
1、英文名称:Opal
2. 化学成份:SiO2˙nH2O
3. 结晶状态:非晶质体
4. 常见颜色:可出现各种体色,白色体色可称为白蛋白,黑、深灰、蓝、绿、棕色体色可称为黑蛋白,橙、橙红、红色体色可称为火蛋白
5. 光泽:玻璃至树脂光泽
6. 解理:无
7. 摩氏硬度:5-6
8. 密度:2.15
9. 旋光性特征:均质体
10. 多色性:无
11. 折射率:1.450
12. 双折射率:无
13. 紫外莹光:黑色或白色体色:无至中等的白到浅蓝色、绿色或黄色莹光,可有磷光;火蛋白:无至中等绿褐色,可有磷光
14. 吸收光谱:除绿色蛋白石660,470nm吸收线外,其它不特征
15. 放大检查:色斑呈不规则片状,边界平坦且较模糊,表面呈丝绢状外观
16. 特殊性质:磷旋光性
17. 特殊光学效应:变彩效应,猫眼效应(稀少)
质量评价
评估欧泊的价值时应重点考虑下列因素:
1.体色:体色以黑色或深色为佳,这样可以有较大的反差,衬托出艳丽的变彩。
2.变彩:整个欧泊应变彩均匀,没有无色的死角,且变彩中颜色应齐全,即出现整个可见光光谱中的所有颜色(红、橙、黄、绿、蓝等)。
色斑分布均匀,色斑愈大愈好。片状、丝状、 点状搭配适宜。
3. 具有一定的透明度,质地致密、坚硬,无裂纹及其他缺陷。
以上只是总体原则,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们对欧泊的色调有不同的偏爱。
如美国人大多数喜欢火欧泊,因为它色调强烈,具很强的动感,符合西方人冲破束缚的心理。蓝、绿色的欧泊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对高度紧张和繁忙的日本人来说是一种调剂与享受,而韩国人深受日本人的影响,因而也偏爱此类欧泊。但中国人一向喜欢暖色调,认为红色是喜庆的色调。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上所见的欧泊多为拼合石,是在白欧泊的底部衬上一层黑胶或黑玛瑙片,上部再帖一层玻璃或水晶,其中欧泊只是薄薄的一片。评价时应充分考虑。
爱珠宝首先要懂真假、会鉴定,不被市场上的假货“打眼”。行家有一句话,叫“捡漏必打眼”。有意思的是,有很多抱着几本书的“资深珠宝爱好者”,专门爱捡漏,却常常被打眼。这些爱好者,经常是仅从字面上理解,就生搬硬套到实际的市场中,又觉得自己对珠宝玉石很有研究,高过别的收藏者,因此专门爱捡漏。却忽略了珠宝学习中鉴定的重要性,我就曾经碰到过一些这样的珠宝迷,说起专业词儿来头头是道,不停地引用各种理论,谁谁怎么说,谁谁怎么看,不懂行的兴许还真觉得他很在行,但你一看他收的东西,他收的所有东西都是一个路子,就是假,而与这些假货搭配的是各种曲折的故事。你只能冲他点点头,心里明白他是行家们常说的“棒槌”。这种人还最难劝,你说他不对,他怎么都不信,你给他看真的好的,他目光茫然,说看着不像。所以,建议对珠宝玉石有兴趣,想了解和收藏珠宝玉石的人,一定要先学习,配备先进的专业的珠宝鉴定仪器,借助科技的力量在实践中更好的掌握珠宝知识,而不是盲目地的纸上谈兵。只有学习才是节约时间、金钱,不错失机会的好途径。由于国内做珠宝鉴定仪器的公司很少,我在此可以向大家提供一下珠宝鉴定的公司。我是珠宝鉴定师,我一般都是在深圳麦哲伦这家公司购买,仪器质量相当不错!想要学到更多的珠宝知识就抓紧时间行动吧!!
9. 欧泊的人工处理
1.染黑处理
黑欧泊少而珍贵,人们常常把一些多孔白色欧泊染成黑色,以使其外观显得更美。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白色欧泊用糖水浸泡,再浸没于浓硫酸中,酸使糖碳化,在欧泊中留下一些微小的碳质斑点,欧泊变成黑色,火彩斑点显得光彩夺目。
这种用糖水加浓硫酸浸泡处理的“黑”欧泊,色斑呈破碎小块,仅局限于表面,结构为粒状,可见微小的碳质斑点像胡椒粉分布在裂隙中。
2.拼合欧泊
由于欧泊多呈细脉或薄片状沿裂隙、空洞产出,人们有时须沿着裂隙将欧泊连同围岩一起切割下来。这种带围岩的欧泊只能按颗粒计价。
将薄片状欧泊胶结在合适的黑缟玛瑙或黑色胶或劣质蛋白石衬料上,通常称为双叠拼合。欧泊以黑色为底的拼合宝石可使其颜色显得鲜明,但凸面形外形却显得很平而不够饱满。这种拼合石用放大镜观察很容易看到两个部分的拼合界线,在拼合层上有气泡。如果在双叠拼合石上粘上一块凸凹面型水晶时则称为三叠拼合。三叠拼合的欧泊是理想的戒指宝石,因水晶硬度大,可使欧泊免遭划伤而起着保护作用。
10. 欧泊石的真假怎么区分
欧泊石真假鉴别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上可见到的欧泊品种除天然欧泊以外,还有人工合成欧泊、组合欧泊、人工处理过的欧泊和玻璃等。
天然欧泊
主要鉴定特征是特殊的变彩效应,彩片是呈两头尖的纺缍形,还有明显的吸水性,用舌头舔粘舌。
人工合成欧泊
最重要的特征是彩片内部具六边形蜂窝状或蛇皮状构造,彩片呈三角形。长波紫外线照射下不发荧光。
组合欧泊
有二层石、三层石两种。二层石顶面用质量好的欧泊,三层石中间用天然欧泊,其它层用黑色玛瑙、劣质欧泊、无色石英和玻璃等用胶粘住。
鉴别组合欧泊时注意以下特征:接合面光泽变化、胶合面内气泡、粘胶硬度较低。
人工处理过的欧泊
用顶光源或十倍放大镜观察,用糖处理过的欧泊出现似尘埃的黑斑充填于彩片之间,用烟处理过的欧泊其黑色仅限于表面而不能渗透到内部。
玻璃欧泊
折光率1.49-1.52,密度2.4-2.5g/cm3,无孔隙不吸水,放大镜下呈六边形蜂窝状结构,据此与天然欧泊区别。
注入欧泊
注油欧泊、注塑欧泊和塑料欧泊经过仔细观察、认真鉴别均可与天然欧泊区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