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班级助教总结
首先,表示出你很荣幸担任班级助教一职,任职期间,并在****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在****的关怀下取得了优越的成绩。
然后,列举你在助教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以及取得了哪些成绩(用数据表示,比如取得校级奖项以上人数**人,占班级人数**%),当然可以分为思想教育、学习、生活等类别列出。
再有,总结工作的经验和不足(心得,以及有哪些可以在校内推广的理念和工作制度流程等)。
最后,对班级的展望,以对班级后阶段的发展起到指引作用。
② 助教业绩说明怎么写
1、工作情况
总结自己所做的教学工作和效果,将主要业绩指标和重要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好。比如:在学校主要参与了哪些工作,做的效果如何,得到怎样的评价。自己运用了哪些正确的教学方法。学生提供哪些方面的有关的培训,自己有怎样的收获。
2、谈自己的不足
谈谈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谈自己的不足。比如:和家长沟通不够,不够全面了解幼儿,孩子不好管,纪律不好维持。
③ 助教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助教的工作内容有指导课业、批改学生作业、在系所办公室值班、监考等。在学生数较多的班级,则会于实验课或实习课时协助教师。在中国大陆的大学中,助教是大学教师的最低一级职称,通常而言,获得硕士学位者如果在大学中获得教席,其首先获得的职称就是助教。
助教原则上不能单独授课,或不能教授全部一门学科的课程,应跟随讲师或教授批改作业,辅助其教学。教师职称等级由低到高依次是,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3)助教业绩成果扩展阅读:
在古代,助教是指古代学官名。协助国子祭酒、博士教授生徒。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明代置十五人,品序从八品。
古代助教在晋咸宁时设置,协助国子祭酒、博士教授生徒。其后除个别朝代外,国学中都设经学助教,称国子助教、太学助教、四门助教、广文助教等。州(郡)县学亦有设经学助教者。 北魏 增设医学助教, 隋 增算学助教, 唐 增律学助教,协助博士传授专门知识,至 宋 代废止。
④ 助教述职报告
一 有关教学
(1)年初我在雕塑系的电教室做了连续六天的系列讲座,讲座的内容分别为《我的创作历程》、《艺术创作的误区》、《雕塑的维度—物体和物质材料》、《雕塑的维度—空间》、《雕塑的维度—雕塑与环境的关系》、《威尼斯双年展、伊斯坦布尔双年展图片资料》、《欧洲博物馆藏品观摩》。这些内容大多来自我两年在荷兰的生活、创作和思考。
作这些讲座的目的是让大家知道:1这两年我想了什么做了什么;2 欧洲当代艺术界最近发生了什么;3 我是怎么被生活和艺术氛围影响的;4 清华美院学生的思考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和境况;5 清华美院学生与当代艺术间的差距在哪里;6 如何思考艺术问题、如何看待雕塑语言。作这些讲座的必要性在于:1 学校对艺术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缺乏联系与关注;2 学生需要知道一个独立艺术家如何思维、创作和发展;3 学生的思维僵化、缺乏自我认知的意识、缺乏对概念、现象的判断意识、缺乏对艺术的认识和热情;4 没有讨论问题的习惯。
对讲座的效果我是缺乏认识的,因为之后我没有作进一步的考察和延续,这是我的失职。但是讲座对部分听众产生的影响我是看到了,这部分听众就是若干毕业班的学生。
(2)我担任了2007届毕业班学生的毕业创作的辅导工作,包括毕业论文答辩及面对面的关于作品和想法的谈话。我自认为成功的教学成果是关于王亦男的毕业创作。从他最初方案的提出到作品制作到布展,我们之间的交流是最频繁的,我的教学方式和具体想法在他身上体现得最自然和充分,当然我得承认一切都是建立在他是一个有悟性有热情和毅力的学生这个基础上。另外我还自认为我的影响还体现在戈贤亮、栾啸、丽莎等学生的作品里。
二 有关创作
从荷兰回国之后,面对国内的社会和艺术界现状,我的创作思路再次有所改变。前后的关系是这样:荷兰期间我的思考和创作处在个人语境里,主要考虑的是个人的心灵问题,是向内的方向(具体内容见05-06年工作报告),回国之后这个方向呈现出向内同时向外的状况,因为我意识到自己既无法对社会现实保持沉默又无法逃避来自心灵的自问;既面对个人生活问题又要面对东西方文化间的冲突,这是生活让我作出的反应。呈现这个反映的第一个作品是《庙会购物》(见具体资料)。这个作品从实施到完成展出大概四个多月的时间,它完成了我回国之后的思维转变。
在这期间我继续尝试的系列是《不明物体》,它容纳了我对雕塑语言、人的感知和物体所传达信息之间的关系的试探。之后我又做了《十五分钟的行为》和《物质练习—打火机》,这两个作品呈现了我对无意义行为的兴趣。目前仍在继续《物质练习—鹅卵石》的创作。
三 有关社会活动
(1)主要内容是我参与了“掉队组”的组织和活动。“掉队组”是几个艺术家自发参与运转的艺术小组,主要内容是聚会交流想法、组织展览。“掉队”有如下几层意思:1 独立艺术家与时下盛行的“泡沫艺术”和主流观念保持距离,并以各自的作品呈现对其批判的立场;2 不盲目追随所谓的“成功模式”,保持对艺术的真诚和个人对艺术的认识角度;3 强调艺术在生活里的位置、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反对为了展览做艺术、依靠思维惯性做作品。迄今为止掉队组已经组织了19次谈话和两次展览,目前正在组织第三次展览。
(2)我参加的展览:
7月 “掉队1” 北京正阳艺术中心
8月 “浮游—中国艺术新一代” 韩国首尔国家现代美术馆
8月 “中国夏天” 荷兰斯德拉特Het Domein 美术馆
9月 “掉队2” 北京索家村艺术营
四 有关雕塑系日常工作
由于我的热情几乎全部投放在自己的思考、创作和掉队组的活动里,对系里的日常工作没有参与和贡献,抱歉。
来自 大科学 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