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的科研成果
2004 年研究所所获奖情况:
1 、农业智能系统技术体系研究与平台研发及其应用
863 机器人技术主题 863 - 306 八项、 8632001AA5170 、 5280 ;国家基金 6945001 。
起始年月: 1990 年 1 月至 2003 年 12 月 经费: 1762 万
项目负责人:熊范伦、王儒敬创新点:本成果创新提出:“面向对象的综合知识体、“知识体 . 对象块 . 构件”、“广义综合知识体”、“多级知识单元”等面向农业领域的知识表示方法体系;提出基于三重蕴涵机制的特征占课模糊推理模型、基于案例的模糊推理,进行农业领域的模糊诊断与预测;实现多知识融合、多库协同、多级主从的知识管理及推理机制,提高专家系统的问题求解能力等。
科学意义、影响或评价及获奖情况:
通过对知识表示、推理机制、体系结构、知识获取、技术集成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构件农业智能系统的技术体系;采用构件技术、网络技术、 Agent 技术、语音技术、可视化技术、通用应用框架二次开发技术等,研发农业智能系统开发平台,集成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智能计算、数据挖掘、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智能技术,开发实用傻瓜化的农业智能系统。
该成果已研发系列平台 10 个版本,开发各类专家系统近 500 个。广泛应用于种植业、养殖业等。对于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保护环境,具有重大作业和安全性。 15 年来,该成果在安徽、黑龙江等 28 个省市 400 多个县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近亿亩,效果显著,产生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产投比显著,显示其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该成果经鉴定会专家、院士鉴定,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成果 2004 年 4 月 26 日 由安徽省科技厅鉴定, 4 月 30 日 申报安徽省科学技术奖。目前已通过评审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5 年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
2、合肥市科学技术奖一项
成果名称:智能农业信息网络技术研究与应用 ( H03173434200302 )
合肥市科研计划项目经费: 50 万元
项目参加者:王儒敬、熊范纶、黄义德、刘枫、周可金、王道中、宋良图、胡海瀛、阎晓明、汪宜九、李雁、薛军、方静、许承保、徐启荣
内容简介:
1. 课题来源与背景:合肥市科研计划项目。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
2. 技术创新性: “ 多级综合知识单元 ” 知识表示方法,具有创新性,达到国际水平;网络环境下的农业技术远程咨询、诊断;多 Agent 机制下,基于通用开发框架的拟人化智能引导、智能帮助技术;可视化与语音合成技术结合形成的面向高、中、底不同层次用户的知识获取环境及用户界面自由定制技术具有创新性。
3. 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已形成系列,网络型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已在合肥市、安徽省及全国其它有关省市农业领域大规模推广应用。对农业增产增收节约成本,科学种田、防治污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4. 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开发的16种农业专家系统已在合肥市3县2区 22个乡镇、村及专业大户推广应用,效果显著,对周边及其它地区产生极大的辐射作用。
⑵ 合肥供电公司的主要成就
为更来好地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自合肥供电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快电网建设,进一步完善电网结构。2009年,共完成主网建设改造投资17.2亿元。截至目前,合肥供电公司公司拥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不含三县)62座,其中:500千伏2座,220千伏13座,110千伏47座。形成了以500千伏为输电主网架,220千伏双环网、110千伏东、西环网运行的电网网架结构,输电线路总长1961.2千米,220千伏、110千伏电网基本满足“N-1”准则。城市中低压配电网10千伏公用配电变压器5840台,总容量324万千伏安,10千伏公用线路415条,10千伏客户专用线路90条,配网线路总长度2675千米。
⑶ 张涛的主要成果
一、教研项目
1.主持合肥学院年度重大教改项目:旅游管理专业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编号:mkjyyb04),在研。2.主持完成合肥学院2006年度教学研究项目:旅游经济学本科课程建设(编号:0640)。3.参与完成十一五国家教学研究项目“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子课题: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编号:FIB070335-A11-65),排名第三。4.参与完成德国教育科学文化部(BMBF)2009年项目“中德共建具有跨文化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编号:CHW09-118)。5.参与完成合肥学院2006年度教学研究项目: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模式研究和设计(编号:0639),排名第三。
二、教研论文与教材1.应用型本科专业认知实习运行模式研究——以合肥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为例.科教文汇,2010,(6).(第一作者)2.双四维:应用型本科专业基础理论教学思想.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6).(独撰)3.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教材《旅游学概论》,副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三、科研项目1.主持完成合肥学院2006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合肥市参与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编号:06KY008RW)。2.参与完成安徽省2007-200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餐饮业研究(编号:AHSKF07-08D63),排名第二。3.参与完成安徽省教育厅2006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合肥餐饮业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编号:2006SK186),排名第三。4.2009年,参与完成肥东县龙泉山国际养生城规划。四、科研论文1.旅游资源的模糊美分析.学术界,2010,(3).(CSSCI,第一作者)2.中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研究.人文地理,2010,(2).(CSSCI,第二作者,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管理》2010年第7期全文转载)3.旅游业与餐饮业互动机制研究——以安徽省为例.皖西学院学报,2010,26(2).(第一作者)4.安徽省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第一作者)5.参与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合肥市为例.皖西学院学报,2008,24(2).(第一作者)6.关于合肥市非公有制企业开发工业旅游的思考——以合肥远东印务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2).(独撰)7.旅游业内部支柱性行业构成辨析.旅游学刊,2003,(4).(CSSCI,独撰)五、获奖1.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三等奖(安徽省人民政府,2006)2.合肥市优秀教师(合肥市人民政府,2007)3.我最喜爱的优秀旅游院校教师(安徽省旅游局,2007)4.合肥学院2006-2007学年教学质量奖5.合肥学院2008年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二)6.合肥学院2008年度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个人奖)7.合肥学院2007年“三育人”先进个人8.合肥学院2007-2008学年教学管理先进个人9.合肥学院2009-2010学年教学管理先进个人10.合肥学院2008-2010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⑷ 合肥立新菌种场的研究成果
2004年合肥立新菌种场研究出用菜籽桔栽培平菇高产技术,并且在全省各地推广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评价。
2008年自行研制一种高温平菇菌株,可在38度正常出菇,填补了国内夏季无优良品种的空缺。
⑸ 合肥市稻香村小学的办学成果
稻小家长学校出色的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及家长的称誉。1998年被合肥市内教育局授予“先容进家长学校”,同年9月,被省妇联命名为“示范家长学校”。由于学校体育工作成绩优异,2002年获省教育厅颁发的“安徽省普通级体育传统项目”奖牌; 2002年被省教育厅授予“省家教名校”称号。2004年底,稻小作为蜀山区唯一的学校代表参加了合肥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场会,并作了“办好家长学校,搭建家校合作平台”的专题发言。由于学校德育工作成绩显著,2004年被评为合肥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荣获合肥市政府授予“合肥市先进单位”光荣称号,省教育厅授予“安徽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优秀学校光荣称号,安徽省体育局颁发的“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奖牌。
⑹ 合肥泰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成果
1.2005年11月,获得“颗粒物料色选机”实用新型专利。
2.2007年9月,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认证,并于2008年12月5日获得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国家税务局、安徽省地方税务局联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二次认定。
3.2007年11月,获得“大米色选机”外观设计专利。
4.2008年2月,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于2009年10月29日成功升级至“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5.2008年5月,通过嵌入式软件“泰禾SKC-192R大米分选软件”产品登记并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6.2008年5月,通过信息管理软件“泰禾SKC-3R8高速实时信号识别控制系统软件”产品登记并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7.2008年5月,“颗粒物料光学色选机”发明专利申请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8.2008年12月17日,获得“高频电磁阀”实用新型专利。
9.2009年3月11日,获得“颗粒物料光学色选机”实用新型专利。
10.2009年7月1日,获得“颗粒物料滑道”实用新型专利。
11.2009年8月24日,获得“泰禾CCD动态图像采集与实时处理系统”软件注册权登记证书。
12.2009年9月4日,获得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颁布“软件企业认定证书”。
13.2010年3月23日,通过欧盟“低电压指令”、“机械指令”等CE强制认证。
14.2010年5月25日,获得“泰禾CCD动态图像采集与实时处理系统V1.2”软件产品登记证书。
⑺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内成果
“十五”期间,开发区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191亿元,工业增加值326亿元,财政收入73.8亿元,税收收入51.2亿 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5.7亿元,出口总额12.9亿美元,主要经济指标位居中西部16个国家级开发区之首,实现了在国家级开发区中领跑中西部,进军前十强的目标。产业积聚效应日益显现,形成以江淮汽车、安凯客车、佳通轮胎为代表的汽车产业;以日立建机、合力叉车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以海尔电器、华凌电器为代表的家电电子产业;以联合利华为代表的日用化工产业;以华泰食品、统一食品为代表的食品产业五大产业集群。
发展工业经济同时,开发区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溶入加快推进城市化的过程。累计完成社区建设面积140万平方米,安置农民11293户,安置就业约9000人,就业率达到70%。实施失地农民五项保障制度政策,即“供养补助、失业补助、教育补助、养老保险补助、医疗保障”,实现了失地农民的 “老有所养,少有所学,壮有所为,病有所医”,祖居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97年的1700元,提高到2005年的6000元。全区33067名祖居农民全部转为城市居民。顺利依法完成16个村的集体资产处置和撤销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成立了4个社区管理委员会和21个小区委员会,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原则,建立职责分明、优势互补的新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十一五”期间,开发区将坚持“大项目立区,高新技术强区,优化环境兴区”的方针,2005年一次性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国际环境体系认证,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投资环境最佳,创业环境最佳,人居环境最佳”的新城区。主要经济目标:到2010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000-125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00-350亿元,完成工业投入250-300亿元,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50家,其中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到25家以上。
⑻ 合肥这几年有哪些成就
有高架桥,快速公交,还有滨湖新区的建设,高新区的建设。合肥也就这几年发展起来的,前些年好土。
⑼ 合肥国际科技创新成果展示馆的设计理念
展示馆主体建筑的平面是一个不规则的六角形,整个设计方案灵感来自民间儿童游戏棒,由长短不一的金属杆件,按照严格的结构逻辑等级编织而成。金属杆长向约74米,短向约47米,形成乱向自由分布的交叉杆棚罩,外观就像一个未经过修饰的鸟巢,似乎毫无章法,以一种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思维,新颖独特的展示出一件抽象派艺术精品。
除了新颖别致,创新馆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与科学发展观理念相融合,大量使用生态节能和人性化无障碍设计。幕墙、屋顶、空调系统、照明系统、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设计,建筑节能可达60%以上;中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空调冷凝水收集利用系统、节水器具等采用,可使传统水源利用率达30%。此外,除了设置必要的无障碍设施,还专门设计了一部适合轮椅病人操作的低按钮电梯,并给每个公用卫生间配置了无障碍的残疾人专用厕所等。
继合肥国际创新展示馆动工之后,滨湖新区轮滑场、塘西河土楼等一大批文化娱乐设施也将陆续开工,将进一步提升滨湖新区文化内涵,为新区大气力聚集人气,营造良好的投资、人文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不知道主题想表达什么
今年4月25日,有着合肥版“鸟巢”之称的合肥国际创新展示馆,顺利完成主体钢结构封顶,预计整个工程年底即可交付使用。
但很多合肥市民随即对其造型设计提出异议。近日,在滨湖新区工作的郑先生即致电:“远看上去它就像是一堆钢管胡乱堆砌在一起,既杂乱无章,也看不出建筑的造型主题设计想要表达什么。”此外,还有多位读者表示,此前曾在报纸上看过合肥“鸟巢”的规划效果图,当时就觉得并不是特别好。最近再看到“鸟巢”的主体结构后,更是愈发觉得“这种造型设计欠妥”、“不管创意、设计好不好。”…… 外观像自然状态“鸟巢”
该项目设计团队一有关负责人表示,合肥创新展示馆的核心设计理念就是主推自然“鸟巢”概念。据了解,合肥创新展示馆主体建筑呈不规则六角形,整个设计方案灵感来自民间“挑棍”游戏,由长短不一的金属杆件“编织”而成,外观就像一个未经修饰的自然状态下的“鸟巢”。 建筑设计存争议很正常
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省城市规划督察员杨建辉在接受采访时提出,“对一个公共标志性建筑来说,处理好它和周边建筑环境的一种相互照应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即便是另类的设计,它也应当另类的有道理。”
针对合肥“鸟巢”,杨建辉表示,该场馆早在开工建设之前的规划设计阶段,就经过了严格的项目审批和较高水平的专家论证。“建筑美学存在争议是很正常也很普遍的现象。既然合肥‘鸟巢’即将建成,那就让时间来检验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