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战的后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简称WWI或WW1),简称一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分赃不平衡的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的性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在主要战区展开的生死搏斗,这场战争,各方都大量使用现代化战争装备,以给敌人最大的杀伤,战况空前惨烈,人员伤亡惨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大战历时4年,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员3000万,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以及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上损害。 另一方面,战争促进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重大成果是它严重消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摧毁了地处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的基督教东部教会国家沙皇俄国、地处欧洲中部的基督教新教国家德意志帝国、地处欧洲中部和巴尔干西北部的基督教天主教二元制君合国奥匈帝国等欧洲古老的封建帝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被消弱,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伊斯兰教封建军事帝国的奥斯曼帝国也宣告解体。
战争后期,地处欧洲东部边陲的俄国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链条上打开了薄弱的一环,取得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❷ 一战结束后,欧洲文明出现了怎样的状况
一战前,欧洲是协约国与同盟国两大政治经济集团的对立。一战后,战胜国英法元气大伤。英国被迫允许爱尔兰独立。对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的控制大大减弱,意大利战后陷入经济危机,墨索里尼趁机上台,率先建立了法西斯统治,得到部分奥匈帝国的土地。德国失去了战前吞并波兰的土地。奥匈帝国解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解体。塞尔维亚、波黑、克罗地亚、马其顿、斯洛文尼亚组成南斯拉夫。波兰复国。捷克斯洛伐克独立。英国为了防止法国独霸欧洲,扶植德国与法国抗衡。法国为防止德国东山再起,与比利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结盟对付德国。
❸ 一战结束后欧洲的文明与制度出现了怎么样的状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三十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了战争,它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上损害。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重大成果是它严重消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摧毁了地处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的基督教东部教会国家沙皇俄国、地处欧洲中部的基督教新教国家德意志帝国、地处欧洲中部和巴尔干西北部的基督教天主教二元制君合国奥匈帝国等欧洲古老的封建帝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被消弱,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伊斯兰教封建军事帝国的奥斯曼帝国也宣告解体。战争后期,地处欧洲东部边陲的俄国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链条上打开了薄弱的一环,取得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给全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的灾难,同时也带来了科技上的一大进步,是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军事等许多方面大大加强,同时一战加快了人权实现的步伐。民族国家的纷纷建立是这次战争带给人类的最大成果。在此背后的民族意识的形成、民族观念的勃发,可以说是历史赐予其最好的机会,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
❹ 古代文明成果有那些
指南针 火药 造纸术 印刷术 N项第五大发明(上) 钢铁冶炼和铁器制作 铜冶炼和青铜器 石油的开采和应用 煤的发现和开采 陶瓷 酿酒 养蚕缫丝 茶和茶文化 N项第五大发明(中) 星表和星图 日食和月食的观测 测量子午线 张衡和地动仪 郭守敬和《授时历》 十进位制和二进位制 祖冲之和圆周率 十二平均律 N项第五大发明(下) 中医药 针灸 麻沸散 接种人痘 万里长城 京杭大运河 都江堰 趣味发明集锦 风筝 算盘 围棋 热气球 降落伞 弓箭 火柴 中国功夫 足球 高尔夫球
这个范围太大了!!
❺ 说明一战结束后,欧洲文明与制度出现了怎样的状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三十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了战争,它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上损害。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重大成果是它严重消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摧毁了地处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的基督教东部教会国家沙皇俄国、地处欧洲中部的基督教新教国家德意志帝国、地处欧洲中部和巴尔干西北部的基督教天主教二元制君合国奥匈帝国等欧洲古老的封建帝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被消弱,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伊斯兰教封建军事帝国的奥斯曼帝国也宣告解体。战争后期,地处欧洲东部边陲的俄国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链条上打开了薄弱的一环,取得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❻ 世界的古代文明成果有些什么
四大文明古国一般用来指代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等四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但对由于古文明缺乏准确的文献纪录,其具体诞生时间学术界尚有争论。人类今天所拥有的很多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的贡献。
四大文明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北半球的两河流域、尼罗河、黄河、长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恒河流域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
文明古国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进而步入铁器时代。社会制度大多采用奴隶制,国家政权则较晚诞生。古埃及的诺姆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他们利用神话来加强自己的专制主义统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并且有闰月。各个文明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黄河、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埃及和两河流域都计算了圆周率,巴比伦和中国都发现了勾股定理,印度则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虽然巴比伦现巳消失,但其影响(尤其宗教方面)却很多流存至今。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实在当之无愧。
巴比伦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达城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古亚述城为中心,称为西里西亚,或简称亚述;南部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称为巴比伦尼亚,意思为“巴比伦的国土”。巴比伦尼亚又分为两个地区,南部靠近波斯湾口的地区为苏美尔,苏美尔以北地区为阿卡德,两地居民分别被称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初就是由苏美尔人创造出来的。
古埃及是指从公元前4000多年开始直到公元前332年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而结束,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作为一个基于灌溉的文明,它是水力帝国的经典范例。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公元前4000年后半期,逐渐形成了国家,至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为止,共经历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后王朝8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
印度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原来说印度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根据最新的水下新发现推断,印度的文明史可能会上推到八千到九千年前,这很可能超过埃及。历史上的印度饱受外来势力的侵扰,而且绝大多数侵略者往往是进去了就不想走,比如16世纪末,西方列强向东方扩张,荷兰、葡萄牙、法国、英国都入侵过这个国家。最后是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打败了法国人,独占印度达190年之久。尽管印度遭受过无数次外族入侵,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但印度的文化始终有一条绵绵不断的主线--印度教文化。印度教包括吠陀教、婆罗门教、印度教。印度内部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外来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入,促成了印度文化的多样性。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印度更表现出传统与现代、贫穷与富有、宗教与世俗、落后与先进的巨大反差。
❼ 说明一战结束后,欧洲的文明与制度出现了怎样的状况
一战对当时世界文明中心的欧洲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一战后文明中心逐渐移动到美国。欧洲虽然仍然是世界文明的最重要部分,但是已经不是唯一的了。
一战后的欧洲主要出现了以下变化:
1、随着各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以及战争对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严重削弱,欧洲诞生了很多民族国家。东欧的沙皇俄国、中欧的德国、奥匈帝国或被推翻,或分崩离析,英、法、意各主要参战国遍体鳞伤,昔日强大 的奥斯曼帝国解体。在他们的废墟基础上,诞生了大批民族国家。如奥地利、匈牙利、南斯拉夫等等,现代欧洲的各国基本都已在战后出现了。
2、欧洲文明虽然没有严重倒退,但是也已举步维艰。大量资本、人才流动到大西洋彼岸安宁、和平的美国。欧洲世界中心的地位开始被美国取代。战后很长时间,参战各国仍然施行配给制。经济复苏十分缓慢。尤其是德国,由于经济衰败,马克严重贬值,还要向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通胀率惊人,随时处于崩溃的边缘。
3、俄罗斯帝国灭亡,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诞生。这个事件对于人类历史的影响程度至为深远。
❽ 一战后,欧洲的文明出现了怎样的状况
1.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
(1)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①确立原因: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②丧失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超过英国。
(2)一战后至二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日本、西欧受控于美国。
原因: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在战争中被削弱。
(3)20世纪六七十年年代以后,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原因:日本、西欧经济崛起,开始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美国经济实力则相对衰落(经济危机、侵越泥潭)。
(4)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原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四次快速发展
(1)第一次:19世纪中期。
①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特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③影响: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掀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最终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促进社会进步,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三大进步潮流即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相继而生。
2)第二次:1870~1913年。
①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帝国主义疯狂瓜分世界,促进经济的发展;欧美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资本主义产生了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英法相对缓慢,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俄日发展较快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③影响:列强疯狂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帝国主义矛盾加深,最终引发“一战”。
(3)第三次:1923~1929年。
①原因:欧美各国重视技术的革新,注重调整政策;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对殖民地进行瓜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世界形势相对和平。
②特点:美、日发展突出,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德国经济重新崛起。
③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最终爆发1929-1933年经济危机。
(4)第四次:20世纪50~70年代
①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发达国家利用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掠夺;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在一定时期内使世界局势相对安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②特点:日本、西欧发展迅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③影响:70年代,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形成; 西方大国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干预;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科教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3.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经济思想
(1)重商主义(非考点)
(2)自由主义:
①核心内容: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②实践措施:资本家自由经营工厂,国家不干涉其内部事务;消除关税堡垒,各地正常贸易。
③兴衰原因:为各私营企业发展消除了限制,自由资本主义盛极一时,但无法调整各企业间的无政府状态
(3)凯恩斯主义:
①核心内容: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②实践措施: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政府直接投资高风险工业,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
③兴衰原因: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规模经营和良性发展,但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二.规律小结
1.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格局演变经历了英国--美国--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多极化趋势加强等演变过程。
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与工业革命、殖民扩张、国际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3.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四次快速发展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对外扩张方式的变化和国际环境的相对稳定密切相关。
4.不同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是为了实现不同阶段的资本主义发展任务而产生的,其改变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形势变化的必然结果。
❾ 你了解那些古代文明成果
四大发明,算盘,瓷器,丝绸,中国戏剧(与古希腊悲剧,印度梵剧并称三大古老剧),中医,中国古代哲学,历法(二十四节气,干支纪年),天文学(大量观测数据,如太阳黑子,超新星,彗星),汉字,等等
❿ 一战结束后欧洲文明制度出现了怎样的状况
一战后,德国失去阿尔萨斯洛林(划给法国)、加利西亚(划给波兰。一战前没有波兰国家,德国与俄罗斯是接壤的。)、石勒苏益格归还丹麦,波兰获得出海口。德国被分裂为两部分,同时失去所有殖民地。 奥匈帝国分裂为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南斯拉夫,部分领土划给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奥地利 ,此外罗马尼亚和意大利也获得部分奥匈帝国的土地。 塞尔维亚得到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建立南斯拉夫王国。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失去地中海东岸、美索不达米亚和阿拉伯半岛沿海地区的领土,仅保有土耳其本部。 俄罗斯失去立陶宛、爱沙尼亚、芬兰和西乌克兰(苏波战争后划归波兰),二战初期被苏联夺回。 波兰三百年后再次立国,获得西乌克兰、加利西亚、奥匈帝国部分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