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高校教师个人教学成果总结

高校教师个人教学成果总结

发布时间:2021-08-13 12:24:54

⑴ 长沙大学附属中学的教学成果

学校教师每年均有近百项教育、教学、教研成果在省市获奖;近四年学生高考上线率均为100%,本一、本二上线率均达同类学校领先水平;中考合格率居同类学校前列。2013年,胡雪萍老师所带的理科实验班本科二批以上上线率65.4%,本科上线率100%;2014年,在长沙市教育局、长沙市邮政局举办的“美丽星城、和谐家园”第九届中小学生书信文化大赛中,我校有7名学生获市级特等奖,18人获市级一等奖;学校也被评为“最佳组织单位奖”,位列54所获此奖项的学校之首!2015年,在长沙市教育局组织的大课间操比赛中,我校再次荣获一等奖;参加全国中学生语文素养大赛获团队展示节目一等奖;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大赛获高中组团体第四名的好成绩;参加全国中学生数理化能力展示活动,一等奖28人、二等奖86人、三等奖132人,以上三个项目我校表现突出,均获评“优秀组织奖”。
学校秉承“谦、悟、健、行”校训,教职工爱岗敬业,励精图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学质量,校纪严明,校风优良,社会声誉不断高涨,办学品位显著提升。目前,学校呈现出人心齐、士气旺、事业兴的良好局面,一所崭新的长大附中正崛起于长沙北城。 中文名: 长沙大学附属中学 英文名: The Middle School Attached to Changsha University 简称: 长大附中 类别: 公立中学 校训: 谦、悟、健、行 现任校长: 陆佳宾 创办时间: 1963 所属地区: 中国湖南长沙开福区

⑵ 高校教师应具有怎样的科研工作理念和思路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育和培养人的神圣使命。近年来,我国高校中青年教师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这些青年教师所特有的年轻、精神、自信、充满朝气,与学生之间有较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能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服务,加之多拥有博士、硕士学位,这些因素已经为我国高校的师资队伍增添了无穷的活力。我们也为高校教学工作后继有人而欣慰。要当好一名高等学校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基本素质呢?除了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素质外,作者觉得一般还应该具备如下基本素质: 1. 本学科的基本素质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青年教师都具备博士学位(少数具有硕士学位),应该说在学科知识的掌握上已具备了很好的基础条件。但是要教好书,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能够担负起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塑造合格的人才,则还需要具备更加优秀的基本素质。 笔者觉得青年教师要多读一些本学科范围内的名著或经典著作,并积极参与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工作。这是打基础的事情,犹如一棵树,要让其长得高,根子就要扎得深,读名著就是打基础,是长根的事情。有了这深深的根,再去搞科研,就是长枝叶了,树才会越长越高。以前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缸水”,这里我们再演绎一下:这一缸水还必须是“活水”,这“活水”就是来自于你的科学研究,所以读名著和搞科研就是打好基本功,增强教师基本素质的事情。以力学教师为例,这里推荐几本变形体力学的名著或经典著作(因篇幅所限仅列举几本): Love的《数学弹性理论》,Timoshenko的《材料力学史》、《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结构分析》、《板壳理论》、《弹性稳定理论》、《工程中的振动问题》,Hill的《塑性数学理论》,Sokolnikoff的《弹性数学理论》,Donnell的《梁、板和壳》,Prandtl的《流体力学引论》,钱伟长和叶开沅的《弹性力学》等。通读名著,可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史,了解学科发展的脉络,了解本学科历史上里程碑性的工作都是些什么等,这些内容在今后的授课和科研中是非常有用的。 高校教师一定要进行科学研究,并注重积累,要以科研工作带动教学工作,并以教学实践促进科研工作。19世纪德国教育家洪堡曾经强调:“科研与教学的统一(Einheit von Forschung und Lehre)”。因此要当好一名教师,科研与教学两手都要硬,否则在高校是站不住脚的。其实科研工作每次搞一点,积少成多,日积月累,就能做出成果,这就是积累的作用。积累很重要,有了积累别人就赶不上你。因此认准方向,坚持不懈地干下去,坚持数年必有成效。有了积累,教师在授课时就可以处处反映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心得体会,讲出自己的看法、观点和思想,才会对讲授课程的内容入木三分,这样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当一名教师在科研与教学有了很好的统一之后,从而才会有高水平的科研与高质量的教学,才会去思索本学科发展前沿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从而对此有所建树并做出贡献。如果从教学方法论上讲,这里也可以总结为“科研与教学统一的方法”。 2. 相关学科知识基本素质 高校教师不仅会教授本学科的学生,时常还会教授其他学科的学生,有时还会进行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例如很多讲授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往往工作在某一工程或应用学科领域或院系。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尽可能懂得其所在或所授课的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而且是多多益善。例如,若你是一名力学教师,但可能在土木工程院系工作,那么你就需要懂得土木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这样你就能够很好地将力学与土木工程进行结合,并发挥出力学教师力学基础强的优势来。这样的教学时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来,因为通过强的力学基础理论和土木工程学科的专业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出复合型人才的优势和特色。从教学方法论上讲,我们也可以将其总结为“学科与学科交叉的方法”。 3. 高等教育学理论基本素质 既然是当一名教师,你就必须懂得教育学理论,尤其是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应该尽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教育学专家。否则,就会出现满肚子的知识,不知如何教给学生的尴尬局面:即,有满满的“一缸活水”,就是倒不出和倒不好学生需要的“水”来。因此,高校教师要懂得高等教育学理论,要去钻研高等教育学理论,这样就会懂得高等教育规律,更加懂得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规律。这个懂与不懂是不同的,这一切就会凝结与落实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之中,你就会根据教育规律来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教学方法等等。以前大家所说的教学法研究,实际上有点这个味道。同时,教师参与教育科学中有关问题的研究,又是当好一名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通过对高等教育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你就会更好地把握方向,把握规律,使你终身受益。所以从教学方法论上总结讲这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 例如,大学的理想是什么?英国教育学家纽曼(Newman)说过:“大学(University)是传授普遍(Universal)知识的地方。”他认为大学的真正使命是“培养良好的公民并随之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多么崇高的使命!我们的高校还远远未达到这个境界。因此只有认识清楚了,才会有正确的办学目标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4. 人文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素质 人文科学知识是理工科教师最容易忽略的方面,而自然科学知识又是人文学科教师最缺乏的方面。作为教师,要懂得并会运用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其实这是更高层次的基本素质和基本功。可能有人会觉得,对于搞理工科的,这些知识又有什么用呢?这些知识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这在思维方式、思想方法上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是方法论、认识论上的功底,有时还是新思想和创新的源泉。历史上众多的科学家,不仅仅是本学科的专家,而且是一个“大家”。如,我国著名科学家、力学家、社会活动家钱伟长院士就是如此,当年他以语文和历史两个一百分的满分成绩考取清华大学,但是后来他却成为了一名自然科学家。 我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其一,材料力学中有个“弯曲正应力问题”,为什么先讲述正应力后论述剪应力呢?在哲学上讲就是先抓住主要矛盾,略去次要矛盾来讨论问题。待主要矛盾研究清楚或初步解决后,再计入次要矛盾进行深入研究,这就是逐步逼近真实情况的方法论,也是哲学上相对真理概念在自然科学中的具体应用。有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底蕴,教师在讲课时就能讲出自然科学课程的文化,这样就不怕没人听、学生不欢迎。事实上,武戏重要(数学或定量语言表达),文戏更难(人文学科或文字语言表达)。 其二,美国宇航员曾说在太空上看到了中国的长城,这是全中国人都知道的事情,我国小学的教科书上将此内容编入了教科书。但是,随着神州五号的成功发射,我们中国的宇航员杨利伟也进入了太空,可是他却说在太空中没有看到长城。于是乎,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关于在太空究竟能不能看到长城的争论。随后欧洲宇航局又来凑热闹,使得这场争论更是高潮迭起,而且至今也还争论不休。其实,在太空看不看得到长城,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定论,对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也不可能有答案,因为看见或者看不见都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根本不是你说看见就看见,他说看不见就看不见的问题。但是,我们的思路只能接受一个所谓“正确”的说法,要么看见,要么看不见,如果看得见的话,那么杨利伟肯定错了;如果杨利伟对的话,那么美国宇航员就错了。关键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的教育告诉我们的学生,任何事情都可以讲得很美好,非常完美。所以,教育的关键是要把事实告诉学生,而且这个事实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的东西。告诉小学生,美国宇航员说看见了长城,中国的宇航员说没有看见长城,就是要把这两个都是事实的事实摆开。这就反映出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带有太多的政治色彩而陷入了“非对即错”这样一个判断是非的怪圈当中。总之,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极端化了,片面地追求一个绝对正确的结果,要么完全正确,要么完全错误,而问题就恰恰出在这里。 其三,即如何完整看地球的问题。我们通常见到的地图是经线地图。实际上还应该有纬线地图。若飞机从北京飞纽约,当取最近路线飞行时,则从经线地图看与从纬线地图看的结果是不同的,究竟哪一个是应该采取的路线呢?那么当我们从地球仪上看后发现,从纬线地图上看是合理的。所以这里就有一个东西南北完整看地球的问题,也就是不能片面地看问题。因此,我们要建立科学的思维与思想方法。一般地讲,理工学科教育有意无意之中更强调收敛性,多属于逻辑思维;人文学科教育有意无意之中更强调发散性,多属于形象缉弧光旧叱搅癸些含氓思维。我们讲文理科交叉,有时还要加上个人的艺术修养等,以完整的思维方式来为教学、学习和研究服务(并懂得总有问题存在,相对真理的概念)。懂得和运用哲学,就是要在自然科学的范畴内去理解哲学,在各类课程的教学中去理解和运用哲学。懂得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升华;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认识论的螺旋式上升和提高;而对立统一论规律是辩证法的思想和方法的精髓。在教学方法论上讲我们可以将其总结为“科技与人文结合的方法”。 5. 教育方法或技术等基本素质 (1)教案问题。教案是讲课的基本素材和资源。教案应该是最充分和完整的,内容要比书本和讲课内容要多得多,如一道习题的多种解法等,它不是书上内容的简单搬家。教案中一般要体现Why?Who?When?Where?How?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没有解决等。这样的教案才是一份好的教案。 (2)教材问题。高水平的教师既要会选择授课教材,同时也要会自编自写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与开展对国内外同类学科教材的研究。那么研究教材什么呢?笔者觉得有如下内容可以进行:① 在内容和体系方面可以开展对教材的基本内容、组成体系等方面的研究。② 在教材中的概念和方法方面可以开展对教材的论述观点、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研究。③ 在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方面可以去创建全新的例题和习题等工作。④在教材的版式和插图方面可以以全新的、以学生为本的教材版式和插图等,并注重相关知识产权方面的研究。⑤ 在教材采用的技术方面可以开展对现代计算技术、表达技术等如何服务于教材内容的研究。⑥ 在教材的思想和哲学方面可以开展对其教学思想、理念、方法论、哲学体系等的研究。只有这样,方能形成并出版具有特色的课程新教材,并经历千锤百炼形成精品教材或经典教材 采纳!

⑶ 张德明的主要成果

研究方向为通信信号处理及通信系统中的算法研究。近年来讲授的本科生课程有:《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通信原理与SDH技术》等;同时从事研究生《信号分析》课程的教学工作。现为重庆市首批精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重庆市首批特色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和重庆市首批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从1993年以来已培养硕士研究生数十名,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研究人员先后完成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攻关项目和教改项目,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十部。曾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奖、邮电部科技进步三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重庆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先后获“四川省优秀青年教师”、“邮电部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邮电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师德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教师”、“重庆市名师奖”等荣誉称号。
近5年来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国家特色专业“通信工程”建设项目(TS10485),教育部、财政部,2008-2011; 2)信息化环境下通信技术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和改革(0634166),重庆市教委,2007-2009; 3)研究生优质课程“信号分析”建设项目,重庆市教委,2009-2010 ;4)精品教材项目“现代通信系统与信息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006。
近几年来编写的教材/专著 :1)胡庆、谢显中、张德民等,电信传输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8; 2)胡庆、张德民等,通信光缆与电缆工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2 ;3)鲜继清、张德民等,现代通信系统与信息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4)张德民、胡庆,信号与系统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 5)何方白、张德民等,《数字信号处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近几年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多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探索,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协作会论文集,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12 ;2)新西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调查报告,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协作会论文集,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12 ;3)爱尔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调查报告,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协作会论文集,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12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表彰/奖励情况本人排名颁奖单位颁奖时间 重庆市名师重庆市政府2005.09 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重庆市政府2005.11 教学成果一等奖1重庆市政府2009.02
近几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1)LDPC码译码器的模拟VLSI实现研究,重庆市教委,2003-2005,⑵; 2)基于蜂窝网反射信号的超低空目标无源探测和定位新方法研究,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008-2011,⑵
近几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1)基于高阶累积量的空间特征估计方法及其应用,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03; 2)相干多径环境下自适应阵列的性能改进,电波科学学报,2007.06 ;3)相干环境下LCMV自适应阵列抗干扰问题研究,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07 ;4)相干多径环境下信号空间特征及波达方向估计,电波科学学报,2007.08

⑷ 教学成果奖申报书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怎么写

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
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细节(案例描述部分)
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学”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绍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
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评析(也就是案例的分析,分析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融入在案例描述中)
对于案例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问题生”转化事例,我们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启发。评析同时也是笔者对案例所揭示问题的诠释与研究,是一个联系实际的提升过程。需要教师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对案例作出多角度的解读。通过诠释,挖掘这些矛盾背后的内在思想,揭示其教育规律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案例完整的结构形式:背景--主题--细节--结果--评析。
1、变式结构:背景--描述--分析
2、案例过程--案例反思
3、案例--问题--分析
4、主题背景--情境描述--问题讨论--反思研究等。
注意:案例撰写中,五个基本要素并不一定面面俱到,但细节与反思(评析)不可少。如果没有这些因素,就不能说是案例。

⑸ 沈阳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的教学成果

化学工程学院的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在各行各业中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化学工程学院教学、科研设施日臻完善,已经形成了以流体混合与反应过程、清洁生产工艺、新型化工分离过程、催化与石油化学品开发、化工过程安全、化学药品合成及生物过程制药等为代表的相对稳定且富有研究成果的研究方向,在学科发展、科技进步和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优秀成果
一、省级教学成果奖
1) 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5年6月
项目名称:“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完成人 : 李文秀、王国胜、郭瓦力、申延明、于三三
2) 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5年6月
项目名称:“化工原理精品课程建设”
完成人 : 刘云义、孙怀宇、王国胜、裴世红、王祝敏
3)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5年6月
项目名称:“大力开展CAI教学,提高化工原理实践环节教学水平”
完成人 : 孙怀宇、王国胜、王祝敏、裴世红、高枫
4)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999年6月
项目名称:“大力开展化工原理实验CAI工作,全面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
完成人 : 谭学富
5) 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997年12月
项目名称:“化工原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完成人 : 谭学富、孔桂琴、田振勇、薛惠芳、李平
二、辽宁省高校教师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2005年8月
课件名称:“化工原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完成人 : 高枫
三、校级教学成果奖
1) 沈阳化工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0年12月
项目名称: “大力开展CAI教学,提高化工原理实践环节教学水平”
完成人 : 孙怀宇、王国胜、王祝敏、裴世红、高枫
2) 沈阳化工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0年12月
项目名称: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完成人 :王国胜、申延明、于三三、刘东斌、李文秀
3)沈阳化工学院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0年12月
项目名称: “化工热力学教学改革”
完成人 :于萍、李文秀、于三三、刘东斌
省级重点学科
学科名称:化学工艺
学位授权:硕士
单位名称:沈阳化工大学
学科历史沿革:本学科始建于1958年,当时只开设有机化工专业,1960年增设了无机化工专业,80年代后又陆续增设了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加工、工业分析、生物工程(生物化工)等专业,从而基本覆盖了化学工艺的主要方向。本学科于97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92年起与国内外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现有在校硕士生74人、本科生1545余人,工程硕士研究生31人。先后有三名青年教师在国内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二人在日本、五人在国内攻读博士学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已占中青年教师总数的90%,合理的师资结构为教学、科研及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相关教研室以外,本学科下设应用化工研究所(原部级),精细化学品及工程技术研究室,化工新技术开发研究室。实验室面积3000余平方米。本学科拥有的催化剂单管试验装置和从日本Milton Roy公司购进的超临界萃取装置居国内领先水平。近几年来学院投入本学科建设经费达150余万元,学科获各种科研进款500余万元,14项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为企业新增产值累计约3亿元,创利税累计约5千万元。本学科努力跟踪化工技术的发展。
主要研究方向的特色及发展前景:清洁生产工艺过程的开发、开发节能工艺和技术、催化与石油化学品开发

⑹ 北京林业大学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成果是怎样的

北京林业大学有教职工1806人,其中专任教师1180人,包括教授238人、副教授525人;有博士生导师229人,硕士生导师65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千人计划”人选1人,有长江学者3人,国家杰青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9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0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支。有1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人获国际环境突出贡献奖,1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4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称号,其他获各类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人次。

2006-2014年,该校学生在国际及亚太地区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大赛中,获10个一等奖,13个二等奖。

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有15人获特等奖,55人获一等奖。

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有9人获全国一等奖,24人获全国二等奖。

学校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学位专业和1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1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⑺ 安徽大学法学院的教学成果

法学院教师积极参加科研工作。学院教师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21篇,其中有较多论文发表在《中国法学》、《政法论坛》、《法学评论》、《法律科学》、《法商研究》、《现代法学》等重要期刊;独著和合著30多部;主编和参编教材30多部。学院教师科研成果获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二等、三等奖以及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等20多项。学院教师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另主持教育部、司法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中国法学会、安徽省社科规划办、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教育厅项目等数十项。
法学院在培养人才中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以及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学院教师现主持安徽省教育厅重点、一般教学研究项目多项。
法学院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之余,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法制建设。学院教师中现担任《高等教育法》修订专家组成员、省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省市政府法律顾问、省市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等十多人。
二十多年来,法学院共毕业硕士研究生近千名、全日制本科生2000余名。毕业生分布全国各地。许多毕业生在国内著名高等政法院校、科研机构和法律实务部门发挥骨干作用,为我国的法学教育事业以及民主和法制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⑻ 教学还是科研:大学教师该怎样做

2004年10月的一天,我们组织历史文化学院的离退休老教师到洋浦校区去与本科学生座谈。在座谈中,一位同学问道:大学教师与中学教师上课有什么区别?一位老教师回答说:中学老师主要是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而大学老师在上课中则是将自己的研究融在教学之中。应该说,这位同学的问题并不是凭空而发,而是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来的。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这些年来笔者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个同学的提问更引起了笔者对这个问题的注意。现在就将自己的理解谈一谈,虽然其中可能有失偏颇,却是自己的一番切身感受。
在展开这个话题之前,首先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谈的主要是针对专业课的教学而言。至于公共课的教学,则情况与此有所不同。
众所周知,在高校的教学中,教师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应该说是一个永恒的问题。然而,总结这些年我们的教学工作,其中有两种倾向颇值得注意。一种是一部分教师因各种原因,长期忙于教学,承担着大量的课程,但多年没有写过一篇相关的研究论文。虽然没有发表过文章并不能完全就说这个教师没有在思考,没有进行相关的研究,但也确实存在没有有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试想,如果教师长期没有自己的研究,而仅仅限于传授书本上的知识,那样的教学与中学的教学究竟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我们常说,大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如果我们只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那就难以有效地达到大学教育的目的。只有将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不断融入知识的传授中,我们才可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也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对知识和科学的兴趣。
假如以上所说有道理的话,那么,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而且必须融入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专业课和专题课必须这样,即使是通史课的教学,也应该尽力朝这个方向发展。王家范先生在他的《中国历史通论》导言中说,教师即使是上通史课,他所讲授的也应该是他自己所理解的中国通史,而不仅是书本上的中国通史。对于这个看法,笔者比较赞同。笔者在不同场合听到有的教师讲,如果大学老师还只是照本宣科地讲书本上的东西,而没有自己的研究,那只是一种低层次的教学。这话听起来可能会使不少人感到难以接受,但其中也不无道理。
近年,教育部多次强调教授要在教学第一线承担本科生的课程,并且教学评估中还专门要考察每个高校教授为本科生开出课程的比例,这是有目的的。依个人的看法,强调教授到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开课,就是强调要在教学中不断融入教师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因为,教授是应该有他自己独到的研究的。换言之,要求教授为本科生开课是表象,实质则是要让科学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之中,从而有效地保障教学质量。
当前,我们正经历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如果教师仅是介绍和讲授书本上已有的东西,而没有自己的研究贯穿其中,我们怎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思维呢?怎么能够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教会同学们去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呢?因此,大学教师不能仅满足于上课,还必须持之以恒地开展自己的科学研究。近来有一种看法颇为流行,认为这些年各个高校太看重科研,而轻视教学。评职称、评奖励只讲科研而很不注意教师的教学(他们所说的教学,主要指上了几门课)。而愚见以为,作为老师,上课是自己的职责所在,问题的关键是要看你是如何上课的,你有没有自己的研究,能不能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地融入教学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不重科研那又重什么呢?
以上所说并不是指有了科研就有了教学。科研和教学毕竟是有区别的,二者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工作。大学教师取得了科研成果后,还有一个如何将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有机地融入教学的问题。而在我们近几年的教学中,另一种倾向就是以科研代替教学。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有的教师,虽然承担的课程冠以“中国XX”、“世界XX”,但他所讲授的内容,始终局限于自己研究的某几个问题上,而没有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延伸开来,拓展出去。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内容缺乏系统的了解,造成学生的知识面太窄和基础不牢。这样,由于学生知识面太窄和基础不牢,难以有效地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达不到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因此,大学教师应该是将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之中,而不是以科研代替教学。在这个融入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用自己的科学研究将相关知识贯穿起来,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
说到这里,可以将我的基本看法作一个简要的归纳。那就是:在大学的教学中,没有科研是不行的;但是,以科研简单地代替教学,这种做法也是不妥的。
事实上,如果一个教师真正能够始终将自己的科学研究有机地融入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而且对教师本人的研究也是极为有益的。在教师将自己的研究融入教学的过程中,出于教学的需要,教师必然会去吸收和系统地整理相关的知识,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能够因知识的补充和温故知新而产生一些新的思考和新的观点,这是教学相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只要我们这一点做好了,就能够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阅读全文

与高校教师个人教学成果总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