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果共分享,疑义相与析是什么意思
成果共分享,疑义相与析是什么意思
现在的意识是:遇到非常优秀的文章大家共同阅读思考,品味出其中的奇妙。遇到不同的观点大家共同相互讨论分析。
2. 成绩 成果 我们既要看到工作的(),又要看到存在的问题 我
我们既要看到工作的(成绩),又要看到存在的问题。
我们要积极推广每一项科研(成果)。
3. 同时代的人创造的文明成果相互吸收和借鉴,这指的是( )传递
是靠义气去传递,靠自身的力量
4. 小黑板里相互不可见的成果老师能看到吗
你好,小黑板相互不可见的成果,
老师是看不到的。
5. 主要成果及初步认识
(一)Cu的相态分析成果
Cu的总量与相态分析结果见图4.33~图4.35所示。由图可见,该区Cu的背景主要有两个级次,其中每一级背景属正常背景,其浓度低,变化小。第二级背景属异常背景,浓度较高,变化明显,有一定方向性,多与矿床、岩体、构造及其一特殊层位吻合,详见表4.128。
表4.128 铜地球化学背景特征表
从表4.128可见,Cu异常背景较正常背景在相态上的突出特征是硫化物相与氧化物相浓度及其在总量中占有率高,衬度大,从而可体现出正常背景与异常背景的本质区别。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Cu硫化物相与氧化物相异常背景较总量的异常背景发生明显变异,突出表现在该区东部Cu全量有两个明显的二级异常背景带(其中北侧带与地层有关)。但在硫化物与氧化物相图中,这两个异常背景带消失,成为一个与Cu矿床分布相吻合的异常背景区或局部异常。说明东部两个Cu异常背景带不存在硫化物相与氧化物相异常背景,系由岩性或环境因素形成的以结合相为主,即是由非成矿因素形成的二级背景,一般情况下不应作为Cu的找矿远景带看待。此外,在该区西部Cu氧化物相沿狮子岭闪长岩体呈环形展布,与断裂关系也十分密切。纵观全区Cu的硫化物相、氧化物相较Cu的全量与Cu或含Cu矿床、火成岩、断裂的空间关系更为密切,进一步说明该区Cu的相态分析成果可以更客观地反映Cu矿化分布富集规律。
Cu的硫化物相是反映Cu成矿作用的直接信息,由于Cu在表生作用中属活动元素,Cu原生硫化物易氧化成氧化物,Cu氧化物相也是反映Cu成矿作用的直接信息,因此Cu氧化物相与硫化物相合量与总量比值即
相态分析与地质找矿
式中:w(OCu)为氧化物相铜的质量分数,10-6;w(SCu)为硫化物相Cu 的质量分数,10-6;w(TCu)为全铜的质量分数,10-6。
ACu也是反映Cu成矿作用的重要信息,图4.36 即为ACu值图,由图可见ACu高值带(>0.5)与上述Cu异常背景一致,区内已发现的Cu矿床或含Cu矿床均分布在ACu高值带内,且ACu高值带的展布与断裂、火成岩体空间关系也十分密切,从而更清晰地反映出该区Cu的富集规律。
综上可见,Cu的全量结果只能在量上反映出Cu地球化学场变化特征及展布规律,但不能反映其内在特点与性质,而Cu的相态分析结果则可以揭示出Cu地球化学场变化的内在特征和规律,并对其作出深入解释评价,区分出有找矿意义的异常背景带,以更准确地圈定找矿远景区或带。
依据上述对Cu的全量与相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1)Cu的不同级次背景有本质区别,各自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意义。Cu的正常背景硫化相与氧化相浓度低,变化小,定向性差,与成矿控制因素空面关系不明显,应属区域地球化学本底。Cu的异常背景则相反,与成矿作用有关,属成矿区带的地球化学本底,可作为圈定找矿远景区(带)的地球化学依据。
(2)下列地段应作为该区找Cu的主要远景地段:①二台子至大西沟一带,该地带Cu硫化物相有较明显显示;②太白花岗岩体东侧四方台一带,该地带Cu硫化物相与氧化物相均有明显显示;③东江口岩体南接触带及西延,该地带Cu全量与Cu氧化物相均明显富集;④狮子岭岩体接触带及外侧,该地段Cu氧化物相有明显显示。但从总体看,该区Cu全量、氧化物相、硫化物相浓度较低,初步认为该区浅表部Cu的找矿远景不很大。
(二)Pb的相态分析成果
Pb的结果如图4.37~图4.39。
由图可见该区Pb的地球化学背景也具有两个明显的级次。
1.Pb的正常背景
全量值为30×10-6,变化范围为3×10-6,以中部、东部最清晰。硫化物相为0~2×10-6,东部与西部有明显差异,东高西低,西部为0,东部为2×10-6。氧化物相为0~7×10-6,西部偏高(5×10-6),东部偏低(0~3×10-6),可见Pb的正常背景也具有硫化物相很低,氧化物相较低,Pb的存在形式以结合相为主(>70%)的特征。
2.Pb的异常背景
全量异常背景浓度一般为40×10-6,衬值为1.3~1.5,走向多与地层一致。但硫化物相与氧化物相异常背景较全量发生明显变异,突出表现为:全量异常背景有的消失,有的解体(如西部),有的变大,并出现新的异常背景带。硫化物相与氧化物相异常背景展布规律也有明显变化,与火成岩体、构造、铅锌矿床的空间关系更为密切,较全量更为清晰。确切地展示了该区Pb的富集规律。Pb硫化物相与氧化物相异常背景基本一致,前者浓度均大于5×10-6,衬值>2.0,后者为5×10-6~10×10-6,衬值一般大于2.0,可见Pb的异常背景,硫化物相与氧化物相浓度也明显高于正常背景,衬度也明显高于全量值。
由于Pb硫化物相与氧化物相都更确切地反映了Pb的分布富集规律,且二者为正相关(线性相关系数为0.8870,n=212,故APb值:
综合上述结果,下述地段在该区铅锌矿找矿工作中应予以注意:①东江口岩体南接触带外侧至二台子一带;②凤太地区狮子岭岩体外接触带;③铅硐山西部至陕甘边界。
(三)Zn的相态分析成果
Zn的地球化学背景也分为两个明显级次,详见图4.41~图4.44。
1.Zn正常背景
全量值具有明显的分区性,东部(东江口岩体以东)为低Zn正常背景区,一般为85×10-6,西部为高Zn正常背景区,其值一般为100×10-6。Zn硫化物相正常背景在全区均一,稳定,一般为1×10-6~4×10-6,浓度很低;氧化物相正常背景在全区也无明显差异,较均一,浓度较低,一般为4×10-6~8×10-6。可见Zn全量正常背景值在东部与西部差异应与岩性或表生环境因素有关。Zn正常背景同样也具有硫化物相与氧化物相浓度很低之特征。
2.Zn异常背景
Zn全量异常背景呈近东西及北东向带状,浓度一般为110×10-6~140×10-6,西高东低,与正常背景具有一定的渐变关系。衬度较低,一般都小于1.5。硫化物相异常背景展布规律与Zn全量相似,但其衬度明显变大,一般大于2.0,较全量更为清晰,与铅锌矿床、断裂,火成岩空间关系更为密切,并出现新的异常背景带或区域异常。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表生作用下Zn活动性强,原生闪锌矿易氧化为Zn2+而迁移分散,因此Zn氧化物相地球化学场呈现出明显的多级次渐变的特征,与Zn地球化学性质一致(见图4.42),其第一级属正常背景,浓度为4×10-6~8×10-6,与前述硫化物相正常背景一致。第二级背景介于正常背景与异常背景之间,浓度为10×10-6~15×10-6。第三级为异常背景,浓度大于15×10-6,梯度变化较大,与硫化物相异常背景基本吻合。并在中部、西部出现新的异常背景。但在全量图中并无显示,因此也应注意研究其找矿意义。可见,考虑到Zn在表生作用下具有活动性强的特点,对Zn氧化物相异常背景更应予以注意。
综合上述Zn的相态分析结果,下列地带在该区Zn的找矿工作中应予以注意:①狮子岭岩体外接触带;②东江口岩体南侧外接触带;③凤镇—山阳大断裂南侧;④大西沟—桐木沟矿带。
(四)对成果的初步认识
综合上述区域样品Cu、Pb、Zn的相态分析结果可见,相态分析结果既能反映出全量结果的主要地球化学特征,又较全量结果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主要表现为:
(1)能更清晰地区分出地球化学场不同级次,提高了异常场的地球化学衬度,更确切地展示元素分布富集规律,区内已发现的多金属矿床均分布于相态分析异常中。
(2)相态分析结果具体体现了元素产出模式,可对全量地球化学场做出较深入的评价,揭示其内在特征。尤其能区分出可能由岩性或环境因素产生的异常背景(即非矿信息)和可能由成矿作用产生的异常背景,从而使成矿地球化学区(带)乃至成矿远景区(带)圈定更为准确,以减少失误,还能圈出全量结果未能圈出的有找矿意义的异常背景区(带)及区域异常,避免漏掉有意义的找矿地段。此外,还增强了某些弱异常,起到了强化异常的作用。这就使化探工作由量的研究转入到质的研究。
(3)对不同级次地球化学背景及其找矿意义的本质区别了更深入的认识:①正常背景,以结合相为主,硫化物相与氧化物相浓度很低,在总量中占有率低,反映出其基本未受矿化影响。②异常背景,以硫化物相与氧化物相为主,反映出其受到成矿作用影响。
(4)Zn、Cu在表生作用中属活动性强易分散元素,应注意氧化物相研究。
(5)该区Cu、Pb、Zn异常背景与断裂火成岩、多金属矿床空间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应注意构造、火成岩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6. 成果显示(一篇读后感)
《请给我成果》读后感]读完这本书,很有感想,《请给我成果》读后感.它用一系列的小故事,道出了职场中的深入情理.其中我以为最深刻的一个小故事是对于艾森豪威尔打牌的:发牌由上帝决定,打好你手中的牌.每个人诞生的身材天赋、生涯条件都不一样,帽峰山,这些可能是你父母决定的,也可能是社会决议的,new lv bags,总之是你不能主导的,a&f women.假如先天前提好,废弃尽力,毕生衣食无忧,是否就是实现了本人的价值?如果先天条件差,3岁前必须重视纠正的幼儿行为,放弃努力,一世潦倒,是否就值得同情?个人如斯,公司也一样,读后感《《请给我成果》读后感》.如果公司先天条件好,放弃努力,是否就能保障在当前的竞争中持续当先?施乐的案例实在的告知咱们,就算是复印机的发现者,如果不能适应潮流跟竞争局势,照样会落到被竞争对手收购的田地.如果公司先天条件差,是否就必定不翻盘的机遇?事实世界中各种以小胜多,以弱胜强的商战案例,举不胜举.职场人生,christian louboutin sale,同样如此.受到公司引导的重视,就能得意洋洋?不被公司器重,Common Friends really friends,就该自强不息?打好你手中的牌,其余由上帝决定!正如运发动一样,如果想赢怕输,施展就不会好,只有打好每个球,才干取得最后的成功.〔《请给我成果》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7. 表明会计主体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相互关系的会计等式是什么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版。
会计报表:企业权会计报表按其反应的内容不同,分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其中,相关附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补充报表,主要包括利润分配表以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其他附表。
会计报表附注,会计报表附注是为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面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
财务情况说明书包括:
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
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
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
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8. 工作成果
通过CSAMT剖面测量,获得凤凰山矿区13条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剖面。在充分研究现有的地质资料、物性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各条电阻率拟断面图的特征对其进行地质解释。从凤凰山矿区的具体情况出发,认为地表附近由于受土壤层、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影响,常出现低阻效应,其影响范围通常在100m以内,最大可达200m;地下深处的电阻率基本上反映岩石的实际情况,大理岩和花岗闪长岩体通常反映高电阻率,而接触带附近由于蚀变矿化作用强,或由于裂隙及破碎带发育导致地下水丰富,从而反映为低电阻率。因此,电阻率剖面中的低电阻率带可能反映大理岩与岩体之间的接触带,也是找矿的主要目标。
根据安徽省勘查技术院物探分院的资料,物探成果分别叙述如下。
1.21~23线(CSAMT) 剖面电性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
21线:①整条剖面电性层不明显,根据地质资料可知,其上部为二叠纪地层。②在220点、500点为倾向北东的低阻带,推测为F1与F2的反映。
23线:①在320点~500点之间为倾向北东的低阻带,推测其两侧的电阻率梯级带分别为F1断层和接触带的反映,凤凰山铁矿就位于接触带上。②在接触带的北东侧为花岗闪长岩(凤凰山岩体),其南西侧为三叠系地层。
2.25~37线(CSAMT) 剖面电性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
从25~37线电阻率断面图可见如下特征:①在25线的300点~500点、28线的500点~980点、31线580点~900点、34线的420点~820点、37线420点~820点之间为低阻带,而在其两侧为高阻带;②根据地质资料推测低阻带为接触带,其北东侧的高阻带为花岗闪长岩(凤凰山岩体)反映,南西侧的高阻带为三叠纪灰岩反映。接触带为形成矽卡岩型铜、硫化物矿床的有利部位,如31线的CK311孔在低阻带的边部发现了约15m铜矿(含铜矽卡岩),34线已发现的铜矿床位于低阻带内。
3.40~50线(CSAMT) 剖面电性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
从40~50线电阻率断面图可见如下特征:①在40线的500点~700点、46线的700点~940点、48线的980点~1380点、50线的780点~1140点之间为低阻带,而在其两侧为高阻带。②根据地质资料推测低阻带为岩体与三叠纪灰岩的接触带,其北东侧的高阻带为花岗闪长岩(凤凰山岩体)反映,南西侧的高阻带为三叠纪灰岩反映。③在40线的20点~200点、46线的20点~340点、48线的100点~580点之间的深部也为低阻体,可能与矿化有关,应多加注意。
4.52线、55线(CSAMT) 剖面电性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
从52线、55线电阻率断面图可见如下特征:①在52线的580点~1300点,55线的420点~700点、980点~1260点之间为低阻带,而在其两侧为高阻带。②根据地质资料推测52线的580点~1300点、55线的980点~1260点之间低阻带为岩体与三叠纪灰岩的接触带,其北东侧的高阻带为花岗闪长岩(凤凰山岩体)反映,南西侧的高阻带为三叠纪灰岩反映。③在55线的420点~700点之间的低阻带为穿插在三叠纪灰岩内的闪长岩脉。
9. 试验阶段的成果可见端倪。是什么意思
意思 是说
在实验阶段 就可以看到 效果
10. 作文:学习成果交流展示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八都中心小学 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课题组一、问题的提出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着片面追求知识技能,割裂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割裂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密切联系的现象,严重阻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阻碍了语文素养的提高,这是传统教学的弊端。目前小学教学第一线还没有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深入研究,也少有可操作性的实践的现状,提出此课题,主要原因有三:1、 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大力突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同时专列“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且对不同学段的综合性学习提出了不同要求,并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进行了专项说明。这一切都表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重要地位,在学生发展中的特有功能。2、 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由于我们的教育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束缚,对人的价值、人的地位、人的发展的问题的重视是不够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3、 语文教育改革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是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所在,它正是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同时,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有区别,它应该具备语文学科的特点,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概念的界定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为了改变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为了改变课本是惟一的课程资源的状况,更是为了克服偏重接受性学习的弊端,在语文课程改革上采取的一个重要的举措。《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综上所述,综合性学习具备这样特点:开放性;主体性;合作性;实践性;统整性;生存性。三、实验目标本课题实验研究的目标有三个:1、 育科学和语文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和认识小学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及本质特点,推动小学语文新课程前进的步伐,确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2、 通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探究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为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提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可操作性模式和优秀的教学案例及可资借鉴的经验。3、 通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凝聚并带动一批科研型的教师,在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素质。四、实验原则1、 实践性原则与传统意义上的语文学习相比,综合性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实践性。综合性学习重参与,重体验,重语文实践活动。在人人参与、全程参与之中,在丰富多彩的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体验什么是综合性学习,怎样进行综合性学习。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相比,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乐趣,得到的感受、体验,习得的方法,形成的能力;注重在实现综合性学习目标的过程中,逐渐加深的对语文学习和现实生活密切关系的认识,对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自觉,以及逐渐形成的语文的综合运用的能力。2、 协同性原则以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肯提出的“协同性”理论为指导,注重诸教育要素的协调,形成适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新教学体系,促使多种要素之间产生互补作用,提高作文教育效率。3、 渐进性原则小学阶段的综合性学习不可要求过高。由低年级到高年级要体现阶段性和渐进性。本实验将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分层要求,分阶段实施。4、 开放性原则 综合性学习和一般意义上的语文教学相比,有更大的开放性。内容上的开放——一切语文课程资源均可为“我”所用;途径上的开放——广阔的时空均可成为综合性学习的“课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从当时、当地的实际出发,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在语文学习上有所收获。五、实验基本策略1、 开拓生活领域策略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生活阅历、教育背景等因素,他们的生活空间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应试和传统观念的包裹下,一些学校考试与分数的“云雾” 遮天蔽日,儿童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窄,甚至到了“只留两个鼻孔出气”的地步。可见,孩子的学习完全与生活隔离了,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我们的语文学习,必须开拓生活领域,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中进行综合性学习,确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培养智力技能策略综合性学习,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这个过程,也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过程。学生提出学习专题、策划学习活动、表达学习收获、交流学习成果,都是一种理性思考活动。3、合作学习策略合作学习是现代学习的显著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根据本实验的特点,将采用建立学生个人信息平台,通过文化角、生活专栏、校内网络等形式,为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的心得,从而以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合作的形式: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师合作,校内外合作。通过讨论、交流,传递信息,沟通情感。不仅能提高分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策划能力,观察体验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六、实验时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性阶段(2006年4月—2006年6月)。主要目标: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工作、现状摸底(问题诊断,需求分析等)、制订课题研究目标和计划等。主要措施:由课题组长牵头,各位组员配合,收集整理各种相关的信息资料,请上级以及有关专家指点、论证,然后完成关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的总课题实施方案。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6年7月—2007年9月)。主要目标:按照课题方案,分阶段实验研究。实验中及时调整实验计划,认真归纳总结“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措施:1.组织课题研讨会每学期不少于5次;2.写出阶段性实验研究报告;3.聘请教育专家来校作现场指导;4.强化组织领导,经常督促、检查和指导,保质保量完成实验研究的任务;5.做好成果整理收集展示等工作。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7年10月—2007年12月)。这一阶段的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回顾总结实验研究总情况,整理实验中得到的各种材料,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小结本课题实验研究中的得失。并请上级和有关专家对本实验研究进行鉴定。七、成果形式1、师生作品展示:(1)学生语文综合学习的体会、感受文章集,编写《水袖飘舞的语文综合学习》;(2)、开展语文综合学习展示的主题班会;(3)、教学案例专辑展示。编写《小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集》。以上内容的汇集与展示,籍以进行校内外交流。 2.撰写学术论文或实验报告,如条件成熟,将编印一本《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论文选》。3.以课题汇报会的形式,全面展示本课题的实验和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新一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