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把地租给农户们耕种,被人说是压榨农民怎么办
了解过许多农业公司和家庭农场的经营状况,对我的触动很大。就地租上涨对农业的影响问题,我整理了一些思想,奉献给读者。
两个人握了一下手,礼仪性笑了笑,笑得都很勉强。沉默良久,他抽出一支大丰收牌香烟,在我的面前比划了一下,又立即收了回去。“烟太赖,不能给你抽!”他自顾自把烟点上,猛吸一口,呛得咳嗽了两声。
我问他今年打算种多少亩地,他没有正面回答,把抽到半截的香烟掷到地上,又把脚踩上去,狠狠地来回搓了几下,“狗日的种粮大户!”
接下来,他又恢复了往日的幽默。
“任乡长,不,现在该改口叫任书记了……你说我是不是穷人?”
我知道他在打趣,没有回答。
“总书记要求扶贫路上不落一人,你怎么把我给落下了!”
“因为你给报了个家庭农场,害得我连个贫困户也评不上!价值20万元的移民楼飞走了!现在村里那些贫困户,哪一个顶如我饥荒大!”
我们都笑了,笑得心照不宣,笑得五味杂陈。
刘能的困境,折射出一个严重问题,这也可能是当下中国最为沉重的话题:疯狂的地租正在毁掉中国农业!
二、农地流转价格上涨的逻辑
地租为什么会无理性上涨呢?主要成因可归纳为5个方面。
1、企业家的盲目自信:了解农业靠新闻,草率入农。
萨缪尔森指出,土地供给数量是固定的,因而地租量完全取决于土地需求者的竞争。
所以,一些人把地租上涨归因于城市资本下乡投资农业,也不无道理。
然而,在现实中,各地的农业公司,如果踏踏实实经营种植业,很少有赚钱的。抬高刘能土地流转费用的那两家公司,一家5年没有见到过效益,另一家也亏损得一塌糊涂。
一些城市工商企业家,由于在原来的行业面临发展瓶颈,转而选择农业。刚下乡的时候,一个个雄心万丈,胸有成竹,谈起农业来滔滔不绝,对中央一号文件可倒背如流,分析起行业前景来既有历史高度,又具全球视野。
一号文件让这些新生农业企业家热血沸腾,但是现实世界中的农业却令其怀疑人生。一年后再见面,一个个明显话少了很多,性格也变得内向了。三年后,许多老板可能连人影都找不到了,留下一个烂摊子,村民索要拖欠的土地流转费还得上访找乡长。
2、农地的垄断性。
亚当·斯密认为,地租作为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价格是一种垄断价格。
有人会质疑,十八世纪的欧洲,农地高度集中于大地主,交通不发达,农民对耕地的选择空间不大,才形成了地租的垄断价格。而目前的中国,耕地掌握在数亿农户手中,地租价格应该接近于自由竞争,如何能形成垄断?
以下我做一个简要答疑。
某农业公司流转耕地,已经流转到190亩,再有中间的10亩就能实现200亩集中连片经营了。但是,问题出现了,前190亩每亩500元,最后这10亩,农民每亩要600元,给还是不给?如果不给,前面的努力就付之东流了。也许,就在1公里以外的地方,有300元就能流转到耕地,但是代替不了这10亩。这最后的10亩地就形成了垄断生产要素!
第二年,其余190亩也需要支付600元每亩,其他农民会说,一样等级的耕地,为什么张三的你给600元?
事实上,当你承包下第一块地后,就陷入了农地的垄断丛林,因为剩下的每一块耕地都具有垄断力量。道理显而易见,规模化经营必须要求集中连片,每一块相邻地都是独一无二,无法替代的。
3、农民对地租的心理价位脱离了市场规律。
由于农地流转市场不健全,国家征地补偿标准为农户提供了一个流转耕地的心理参考价位。全国各地,征地补偿低则两三万元/亩,高则可达二三十万元/亩。如果补偿20万元/亩,抵得上种植粮食300年的纯收入。所以,有的农民担心耕地流转出去后,如果遇到国家征地,可能导致与经营户之间相互扯皮,而现实中此类纠纷确实屡见不鲜。
还有的农民高度重视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想着把地传给子女,以备不时之需,产权越明确,反而越不愿流转出去,宁愿撂荒。
许多地方,如泸州市、横县、江安县等,纷纷出台了禁止耕地撂荒的相关政策,充分说明我们已经陷入既存在地租疯涨、又存在耕地撂荒的双重困境。
4、农地流转协调成本太高。
由于农地细碎化程度严重,一户农民拥有20亩承包地,也许会分布于10个地块。企业如果想集中连片流转到200亩耕地,可能涉及到几十户甚至上百户农户,有的在包头,有的在深圳,协调成本非常高。本来300元的流转市场价,为了加快流转进度,不得不提高到500元,还得动用大量的社会关系进行协调。
5、一些涉农政策,推动了地租上涨。
为了引导农业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许多地方出台了强有力的财政支持政策,如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能力建设等。而补贴(奖励)农业经营主体的钱,多数转化成为地租。增加财政补贴能够把地租抬高,但是停止补贴后,地租却不能同步降下来。由于地租具有价格粘性,财政补贴又缺乏持久性,这使得多数农业种植企业一旦失去了财政补贴就会立即亏损,无法维继。有人指责工商资本动机不纯,下乡目的就是为了套取农业补贴,补贴到手后就马上走人。我认为,多数公司的初心确实是踏踏实实经营农业,只是真的经营不下去了!
过去几年,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各地大力推动土地制度改革,释放农地的金融杠杆潜能,推动农村“资产”向“资金”转变,促使农地成为可以抵押、转让、出租、入股的金融资产。
激活农地的金融功能是一把双刃剑,在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同时,也提高了地租,从而增加了农业的经营成本。
接下来,我再通过建立一个简易模型来表述地租上涨的逻辑。
农业公司的地租函数:
y=ax+b/c+g
其中,y为农业公司所支付的地租,a为当地农户间小规模农地流转的平均地租,x为非农化系数,b为企业家的自信,c为企业家对农业的了解度,g为政府支持。
在经营农业上,农民最理性。农户之间小规模流转耕地形成的地租a,最接近理性的市场价格。因为农民家庭经营,劳动力不计入成本,农民种田一年赚了3万,如果付出同样的劳动,出去打工也能获得相近的报酬。也就是说,如果把人工算入经营成本,在地租a下,农业家庭经营利润已经为0。
在公司规模化经营下,人工报酬需要计入成本,但是由于大型农机具的使用,新耕作技术、新水利设备的利用,在地租a下,企业存在一定的盈利空间,然而随着地租上涨,耕地非粮化和非农化的风险会同步加大。基于晋西北农村的观察,我得出如下结论:
2. 一般土地转让需要什么手续
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需具备以下条件:
(1)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已经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证;(2)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开发,属于房屋建设工程的,应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25%以上。房屋已经建成的,应当取得房屋所有权证;
(3)转让方如为国有企业的,需经企业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如为公司制企业的,需经董事会决议同意;如为共有产转让的,需经共有人达成一致意见;
(4)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或限制转让的情形,如权属有争议、土地使用权被查封等;(5)没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禁止或限制转让的情形;
(6)政府对拟转让地块无收购储备计划。在符合上述前提下,按规定办理出让土地转让及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土地转让手续:
1、交易双方提出转让、受让申请交易当事人申请办理转让手续同时,还应提供转让协议、土地使用证、宗地界址点图、建筑物产权证明、法人资格证明,委托书、身份证明等资料。
2、审查
接到申请后,办人应对资料及宗地情况进行详细审查了解,凡未按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投资开发、利用土地的,抵押、查封、出租而未通知承租人知道的,权属不清、四邻有纠纷的等不予办理转让手续,并在15日内通知转让当事人。如改变土地用途须有规划部门意见。转让时需分割建筑物的应有房产主管部门意见。
3、现场勘察
现场勘察应与有关资料对照核实。如需分割转让,应考虑土地利用率、出路及他项权利等因素,并制图确定四邻、面积,必要时需经四邻签章认可。
4、地价评估,并提供报告书
审核评估报告与转让协议,转让价明显低于市价的,建议市府优先购买;价格过高的,可建议采取必要调控措施。
5、填写转让审批表
认真核对原批准文件、评估报告、规划意见等资料,用途、价额、年期等内容填写要完整、准确、字迹工整。
6、审批
审批内容包括费用表及转让审批表。费用表须经所长签字后,经办人携完整转让档案与转让审批表等报中心及局领导审查批准。
7、交纳有关税费
8、登记编号
审批后,也可在审批前到产权科对补签出让合同及审批表编号。转让档案、留产权科统一保存,按年度缴档案室。
9、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3. 土地怎么转让
土地转让一定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一、集体土地在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是不能转让的,如农村居民宅基地、承包耕地等集体土地。
二、国有土地 使用权的转让,必须在出让的基础上方可进行转让;如果是划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要经过出让后才能转让。
三、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在具体办理转让手续中,要提交如下材料和资料:双方的转让协议、转让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建设用地批准书、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凭证、规划部门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转让双方的身份证明、向当地国土资源部门进行土地转让的申请等,在以上材料具备的基础上,报当地国土资源局批准后,按照规定办理相关该土地的转让手续;对方取得土地权属变更登记证明后,即从承让方的土地使用权变更为受让方,受让方取得了该块土地的使用权后,即该块土地转让手续办理完毕。
4. 农村土地如何转让
兔子 的回答是错误的。
首先,农村土地,属集体土地,是无法转让的。通俗的说,集体土地不允许买卖。
农村土地上的房屋,同样不允许转让(即买卖)。原因是宅基建房,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即可,无需到房产部门备案。也就是说,这些房屋不能通过合法渠道交易的。
总的来说,私下交易可以,但没有保障。目前,我国的农村集体土地上建房交易,还是法律禁区。
5. 出让土地能否转让,需办理什么手续
答: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需具备以下条件:(1)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已经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证;(2)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开发,属于房屋建设工程的,应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25%以上。房屋已经建成的,应当取得房屋所有权证;(3)转让方如为国有企业的,需经企业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如为公司制企业的,需经董事会决议同意;如为共有产转让的,需经共有人达成一致意见;(4)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或限制转让的情形,如权属有争议、土地使用权被查封等;(5)没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禁止或限制转让的情形;(6)政府对拟转让地块无收购储备计划。在符合上述前提下,按规定办理出让土地转让及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6. 土地转让去哪个部门办理
按照以前的话,土地使用权转让,要到土地所在地国土资源局(俗称土地局)办理变更手续,领取新的土地证
现在大部分地方土地跟房产合并一起,办理不动产产权证明,所以应该去当地不动产管理局办理
7. 土地转让需要什么手续
一般的土地转让需要办理的手续及流程有:
第一步、交易双方提出转让、受让申请交易当事人申请办理转让手续同时,还应提供转让协议、土地使用证、宗地界址点图、建筑物产权证明、法人资格证明,委托书、身份证明等资料。
第二步、审查。接到申请后,办人应对资料及宗地情况进行详细审查了解,凡未按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投资开发、利用土地的,抵押、查封、出租而未通知承租人知道的,权属不清、四邻有纠纷的等不予办理转让手续,并在15日内通知转让当事人。如改变土地用途须有规划部门意见。转让时需分割建筑物的应有房产主管部门意见。
第三步、现场勘察。现场勘察应与有关资料对照核实。如需分割转让,应考虑土地利用率、出路及他项权利等因素,并制图确定四邻、面积,必要时需经四邻签章认可。
第四步、地价评估,并提供报告书。审核评估报告与转让协议,转让价明显低于市价的,建议市府优先购买;价格过高的,可建议采取必要调控措施。
第五步、填写转让审批表。认真核对原批准文件、评估报告、规划意见等资料,用途、价额、年期等内容填写要完整、准确、字迹工整。
第六步、审批。审批内容包括费用表及转让审批表。费用表须经所长签字后,经办人携完整转让档案与转让审批表等报中心及局领导审查批准。
第七步、交纳有关税费
第八步、登记编号。审批后,也可在审批前到产权科对补签出让合同及审批表编号。转让档案、留产权科统一保存,按年度缴档案室。
第九步、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7)横县土地转让扩展阅读
用地单位审报材料齐备后,由具体承办人报部门负责人审批后由转让双方签定转让合同。需报材料:
(一)转让方提供
1、原土地证或土地证明函原、复印件;
2、原土地出让合同复印件;
3、上交税务局土地增值税证明复印件;
4、提供土地评估报告;
5、规划办审定的航测地形图的红线图原件。
(二)受让方提供
1、项目批复原、复印件;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及法人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3、上交财政局契税证明复印件。
(三)转让双方提供
1、土地转让申请书原件;
2、经公证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原件(4份)。
(以上资料规格为B5纸,一式2份。)
参考资料:网络-土地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