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未成年人的发明能申请专利得到保护吗
小欣是个聪明的孩子,他经常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玩具,并且有了几项小发明。虽然小欣只有14岁,还没成年,但他的发明能申请专利得到保护。法律规定,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版权),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公民、法人依法取得的专利权受法律保护。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和社会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未成年人虽然不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但也是公民,其合法权益同样受法律的保护。例如,小学生自己的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以及作文等出版或者在国内外获奖,这些智力成果都属于他自己的知识产权,都应当受法律保护。法律的规定同样适用于中小学生,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不受侵犯。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和社会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② 有关未成年人智力成果的问题
《著作权法》规定,未成年人享有作品的著作权。《专利法》中,若该未成年人的发明创造、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是依靠学校的主要设备完成的,学校享有该专利权;若该未成年人是独立发明的,则该未成年人享有专利权。一般,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的保护同保护成年人是相同的。
③ 侵犯未成年人智力成果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6条规定,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专利权属于智力成果权的一种,所以,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专利权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作为专利权人享有以下几方面的权利:
一、专利权人自己实施其专利的权利。即专利权人有自己制造、使用、销售和进口其专利产品或使用其专利方法的专有权,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他人不得擅自实施其专利。
二、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的权利。即专利权人有权同其他单位或个人签订专利许可使用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专利技术,从而获得专利使用费。
三、转让其专利权的权利。即专利权人有权将自己的专利权的所有权转让他人,一经转让,便丧失了对专利的所有权,而受让人成为新的专利权人。
四、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的权利。即专利权人有权在其专利产品上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目的是告知他人该产品已取得专利,任何人不得侵犯。
五、署名权。即发明人或设计人有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权利。
实践当中,侵犯未成年人的专利权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
一、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实施他人专利权。包括:(1)对产品专利的侵犯,即制造、使用、销售、进口专利产品;(2)对方法专利的侵犯,即使用该专利方法或使用、销售、进口依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二、假冒他人专利。即非专利权人在自己的产品或包装上弄虚作假地加上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标记或专利号,冒充专利产品非法销售牟取利润或者把非专利方法冒充为专利方法的行为。
三、专利机关作出了不符合专利法规定的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决定和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
未成年人按照专利法规定的法定程序依法被授予的专利权,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享有国家行政与司法程序的保护。
一、行政保护。《专利法》第60条规定:“对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侵权行为,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专利管理机关进行处理、专利管理机关处理的时候,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依此,当未成年人的专利权被他人非法侵犯时,可以自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或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请求专利管理机关对侵权人的侵权行为进行行政处理,以获得行政保护。
二、行政诉讼保护。《专利法》第49条第2款规定:“发明专利权人对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发明专利权无效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专利法》第58条规定;“专利权人对专利局关于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或者关干实施强制许可的使用费的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通过行政诉讼程序,可以使未成年的专利权在遭受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的侵犯时,能够获得有效的法律救济。
三、民事诉讼保护。《专利法》第60条规定:“对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侵权行为,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经审查,认为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专利侵权的,则判令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没收非法所得产品、向专利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专利权人的信誉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
④ 什么是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在一般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但是在某些国家(例如日本)的定义上是指未满二十周岁的公民。对未成年人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健康权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公民享受其他权利的基础。生命健康权包括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未成年人享有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受法律保护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非法侵害。对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行为,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有权向有关机关控告,直至诉诸法律。
姓名权
未成年人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由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后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未成年人可以随父亲姓,也可以随母亲姓。
肖像权
肖像权是指未成年人对以各种形式反映自己容貌特征的个人形象享有的专有权。其内容包括:未成年人拥有自己的肖像,并有权通过对肖像的利用取得精神上、财产上的利益;经未成年人监护人的书面同意,允许他人使用未成年人的肖像,未成年人有权取得适当的报酬;未经未成年人监护人的书面同意,任何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未成年人的肖像;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有权禁止他人非法毁损、侮辱、玷污未成年人的肖像。
名誉权
名誉权是指未成年人享有名誉、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未成年人的名誉。《未成年人保护法》将“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列为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重视和保护。
荣誉权
荣誉权是指未成年人有接受政府、社会组织、单位对自己的表彰、嘉奖和授予荣誉称号并对荣誉加以维护的权利。未成年人的荣誉权不受非法侵犯,禁止非法剥夺未成年人被授予的荣誉称号。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对于歪曲事实、造谣诽谤、恶意中伤,侵害未成年人荣誉权的行为,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可以要求行为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
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未成年人享有的个人生活不被公众知晓,禁止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未成年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免受伤害,《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该法还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抚养权
未成年人出生后有权享受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抚养。抚养未成年子女是父母应尽的义务,对于不履行抚养义务的父母,未成年子女有权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对于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父母需要协商并对其进行抚养。
详情参考
http://ke..com/link?url=
⑤ 什么是未成年人智力成果权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6条规定,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专利权属于智力成果权的一种,所以,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专利权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作为专利权人享有以下几方面的权利:
一、专利权人自己实施其专利的权利。即专利权人有自己制造、使用、销售和进口其专利产品或使用其专利方法的专有权,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他人不得擅自实施其专利。
二、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的权利。即专利权人有权同其他单位或个人签订专利许可使用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专利技术,从而获得专利使用费。
三、转让其专利权的权利。即专利权人有权将自己的专利权的所有权转让他人,一经转让,便丧失了对专利的所有权,而受让人成为新的专利权人。
四、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的权利。即专利权人有权在其专利产品上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目的是告知他人该产品已取得专利,任何人不得侵犯。
五、署名权。即发明人或设计人有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权利。
实践当中,侵犯未成年人的专利权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
一、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实施他人专利权。包括:(1)对产品专利的侵犯,即制造、使用、销售、进口专利产品;(2)对方法专利的侵犯,即使用该专利方法或使用、销售、进口依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二、假冒他人专利。即非专利权人在自己的产品或包装上弄虚作假地加上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标记或专利号,冒充专利产品非法销售牟取利润或者把非专利方法冒充为专利方法的行为。
三、专利机关作出了不符合专利法规定的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决定和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
未成年人按照专利法规定的法定程序依法被授予的专利权,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享有国家行政与司法程序的保护。
一、行政保护。《专利法》第60条规定:“对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侵权行为,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专利管理机关进行处理、专利管理机关处理的时候,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依此,当未成年人的专利权被他人非法侵犯时,可以自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或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请求专利管理机关对侵权人的侵权行为进行行政处理,以获得行政保护。
二、行政诉讼保护。《专利法》第49条第2款规定:“发明专利权人对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发明专利权无效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专利法》第58条规定;“专利权人对专利局关于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或者关干实施强制许可的使用费的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通过行政诉讼程序,可以使未成年的专利权在遭受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的侵犯时,能够获得有效的法律救济。
三、民事诉讼保护。《专利法》第60条规定:“对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侵权行为,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经审查,认为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专利侵权的,则判令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没收非法所得产品、向专利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专利权人的信誉等。
⑥ 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的,可以采取哪些救济措施
一、保护智力成果权(维护知识产权),从大的方面来说的话,保护智力成果的重要性为以下: 一、为什么要维护智力成果权?(必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家交往中的热门话题,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比如我们国家以前生产的DVD机,每台DVD机就要向美国的厂家支付二美圆的专利费,再比如在军事领域,美国等国家严格限制高科技技术进入中国,以色列本来想买预警飞机给我们,就是让美国给阻挠了。由此可见,智力成果权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智力成果权,它的内涵是什么呢? 二、智力成果权含义: 也叫知识产权,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注意呀,智力成果权也叫知识产权,我们平时经常听说知识产权,其实这两者是一回事,要搞清楚哦。 三、智力成果权的内容: 人身权和财产权两个方面。书本上对这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解释,请大家看书。我们还要注意,这个人身权的内涵也很丰富,而财产权一般比较容易把握,简单的说就是有报酬的权利。具体的来说,智力成果权包括以下几个种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四、智力成果权的种类: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等,注意这个的种类没有概括全哦 那么我们国家说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那在实际生活中国家都有哪些法律来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呢? 5、我国保护公民智力成果权的法律有哪些? 《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国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国人民共和国专利权法》、《中国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这个内容大家要很熟悉,有的时候考试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哦。 刚才我们谈了智力成果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等,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些具体的内容。 从未成年人的方面来说的话,通俗的讲,保护知识产权是国家的责任,也是促进知识产权进步的必要性,未成年人作为公民,其知识产权也应受到保护。 从法律上来讲的话,知识产权(智力成果)的发明和创造属于事实行为,不需要创造者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所以其智力成果会受到保护,其产生的利益也应归属未成年人。 烽火律师团团长回答您!望采纳
⑦ 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为什么受到法律保护
一、保护智力成果权(维护知识产权),从大的方面来说的话,保护智力成果的重要性为以下:
1、为什么要维护智力成果权?(必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家交往中的热门话题,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比如我们国家以前生产的DVD机,每台DVD机就要向美国的厂家支付2美圆的专利费,再比如在军事领域,美国等国家严格限制高科技技术进入中国,以色列本来想买预警飞机给我们,就是让美国给阻挠了。由此可见,智力成果权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智力成果权,它的内涵是什么呢?
2、智力成果权含义:
也叫知识产权,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注意呀,智力成果权也叫知识产权,我们平时经常听说知识产权,其实这两者是一回事,要搞清楚哦。
3、智力成果权的内容:
人身权和财产权两个方面。书本上对这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解释,请大家看书。我们还要注意,这个人身权的内涵也很丰富,而财产权一般比较容易把握,简单的说就是有报酬的权利。具体的来说,智力成果权包括以下几个种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智力成果权的种类: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等,注意这个的种类没有概括全哦
那么我们国家说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那在实际生活中国家都有哪些法律来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呢?
5、我国保护公民智力成果权的法律有哪些?
《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国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国人民共和国专利权法》、《中国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这个内容大家要很熟悉,有的时候考试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哦。
刚才我们谈了智力成果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等,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些具体的内容。
从未成年人的方面来说的话,通俗的讲,保护知识产权是国家的责任,也是促进知识产权进步的必要性,未成年人作为公民,其知识产权也应受到保护。
从法律上来讲的话,知识产权(智力成果)的发明和创造属于事实行为,不需要创造者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所以其智力成果会受到保护,其产生的利益也应归属未成年人。
烽火律师团团长回答您!望采纳!
⑧ 列举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智力成果的事例
举例啊......因为如果不加修改,举实际姓名的例子会涉及侵犯他人权利,这个给你个以ABCD为代号的例子
某地,未成年人A某为参加某项科技大赛,花了很长时间做了一个和企业自动化有关的作品,并在某一次家庭聚会上,向家族人员展示了作品,得到一致称赞。其中,B是A的父亲,C某是B的兄弟,A的叔叔,是一家私企的法人。C见A的发明对自己企业有利,就未经A许可,以诱骗的形式,将A的发明弄到手,之后用于自己企业生产。之后,当A在大赛上得奖,其作品被另一家公司看重,其法人代表D某希望以重金获得该项物品的专利,但是在A和其父亲B签订以后不久,却收到法院传票,起诉人是C,C以该作品已经被其申请专利,未经其许可不得随意使用和转让为由,将A,B和D告上法庭。
C诉讼称,该产品是由其发明创造,并且已经向专利局申请专利,因此C才是该产品的专利所有人。
当然,庭审什么就不多说了。
最后结果:由于A,B搜集了足够的证据,证明了C属于恶意抢占他人劳动成果,最后专利局判定C的专利申请无效,同时,A由其监护人B向专利局申请专利,并获得通过,最终和D签订了专利转让协议。而C因为涉嫌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等罪名,得到应由惩罚
目前,关于未成年人智力成果,国家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权益是得到法律保护的,无论是否成年,关于未成年人的专利成果,由未成年人享有,但是其民事行为能力有限,因此,其专利成果的使用,由其监护人在和未成年人达成一致意见后,由其监护人来同企业等签订相关协议,二者共同享有成果;第三人无权干涉,若以非法手段侵害未成年人智力成果(专利)的,法院将依法予以处罚,造成损失的,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有权提出民事诉讼赔偿。
⑨ 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和智力成果权的案例
人身权案例一:被告人郭玉珍,女,36岁,初中文化,工人。1984年,郭玉珍把在原籍寄养了6年半、现年7岁的儿子向东接回上学。向东刚满半岁就离开父母,一直由外婆抚养。在这6年半中,郭玉珍每年仅回娘家看望儿子一次,因此,母子之间没有感情,在向东被接回家不到两个月时间,便6次离家出逃,有4次一人回到外婆家。同年9月26日,郭玉珍见向东放学后又未回家,即四处寻找,到晚10时许才把向东找回,十分恼怒,便用皮带抽打向东的背部。向东上床睡觉时,郭又按住他用皮带抽打其臀部。向疼痛求饶说“我不再跑了”时,才停止抽打。向穿上衣服又往屋外跑。郭将向找回后,又用皮便抽打其臀部。向谎称要“拉屎”,又往外跑,被其父找回,郭更加恼怒,当即把向的裤子扒光,用皮带抽打臀部。向疼痛难忍,在床上乱滚,并说“我真的要拉屎”。向下床拉屎时,昏倒在院坝里。后被郭发现抱回室内,向已不能站立。当晚12时许,郭见向眼神异常,即请来医生,救治无效死亡。经法医尸检鉴定:死者向东背部有皮带重复打击皮下出血伤痕,腰致臀部、两条大腿后侧有50×30公分大面积皮下出血。结论为外伤休克死亡。①本案属于亲生母亲教育子女方法不当过失杀死子女案件。
案例二:夏某与前妻离异后,经朋友撮合,于2006年情人节带着9岁儿子小华,与离异女张某及其两岁儿子,一起组成了新家庭。9月11日下午,张某趁其他人外出之机,以小华不听话为由,将烧红的火钳烙在了小华的屁股上。张某还威胁痛得大叫的小华“越闹烫得越凶,不准给任何人讲”,小华只有一动不动地咬紧牙挺住,直到自己的生殖器都被烧红火钳烙遍了,张某才收手。事后案发,张某在逃窜一段时间后投案自首,公诉机关以故意伤害罪提起公诉。本案属于典型的涉及未成年被害人的再婚家庭暴力事件。①
案例一和案例二分别是亲子关系中父母非法侵害子女生命、健康权行为,其侵权行为理应受到法律制裁。 由于我国历经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古代秦律中所确认的父子关系是上下尊卑关系,自秦、汉、唐以来,中国一直奉行的是父母有绝对权利,子女仅有遵从之绝对义务为原则。②这种封建思想的影响,使未成年子女在家庭中无独立人格权,在家庭中的人身权益得不到应有保护。如:现实中的童工问题;失学儿童问题;父母不尽扶养义务伤害子女身心健康问题;父母望子成龙,将对后代的“爱”和成才希望全部寄托在一个孩子的身上,对其提出过高的要求,强迫子女读书、限制其人身自由,造成许多家庭悲剧等问题。这些事实告诉我们,目前未成年子女所处的家庭生存环境令人堪忧。父母在家庭中,不尊重子女独立人格权、剥夺子女人身自由权、生存发展权、伤害子女生命健康权、侵害子女隐私权等,给子女身心健康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完善亲子关系、保障子女在家庭中的人格尊严、人身权益是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
智力成果权如果未成年人知识产权遭到非法侵害,可以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求有关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例如:王珊 8 岁,常常自言自语,搞文学创作的爸爸细心地将女儿的话记录下来,竟然是一首首小诗,以后王珊又多次将自己的诗词放在校刊上发表,好几首儿童诗还得过奖呢 ! 不久,爸爸在书店发现一本儿童获奖诗词选,其中收录了女儿四篇获奖作品,于是找到出版社,索要稿酬和样书,出版社却答复: “ 我们出这样的书根本就不赚钱,只是为鼓励儿童写诗创作。再者你女儿才 8 岁,要什么稿酬 ?!” 王珊的爸爸坚持要为女儿争个明白,诉至法院。我国《民法通则》。《著作权法》均规定了公民享有著作权,创造作品的公民就是该作品的作者;著作权属于作者。依据《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及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王珊作为诗词的作者,享有著作权,这是公民的权利。公民行使权利不受性别、民族、年龄的限制,因此出版社未经作者王珊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许可,擅自选用作者王珊的作品,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支付作者王珊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