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水文成果复核

水文成果复核

发布时间:2021-08-12 00:13:54

Ⅰ (一)水文地质调查

完成1∶5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7.6万平方千米,累计完成32万平方千米。完成1∶25万地下水污染调查230万平方千米,累计完成310万平方千米。开展乌蒙山区等扶贫攻坚重点地区水文地质调查,施工170眼探采结合井,解决30万群众饮水困难。支援河南、湖北等省抗旱救灾,及时提供2300多项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Ⅱ 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具体是做什么工作

(一) 研究拟定水文事业发展相关的政策,编制水文专业发展规划,经批准后监督实施。
(二)负责从事水文勘测、水文预报、水文分析与计算、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的归划管理,统一管理水文资料的收集、汇总、审定、裁决;组织编制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三) 组织实施水文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负责境内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的布局与规划、建设和调整工作。
(四) 承担水文水资源监测、调查、分析计算与评价,编制水资源公报。
(五) 负责实时水文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分析,发布重要水情预警预报,参与防洪调度。
(六) 承担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编制和水功能区的划分,审核水域纳污能力;发布水质公报。
(七) 负责防汛水情信息系统、水文数据库、水资源监测评价管理服务系统的开发建设和运行管理。
(八) 负责水文勘测站队结合基地建设、水文测报现代化及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九) 协助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参与编制区域水长期供求计划、水量分配方案,参与实施取水许可、水资源费征收制度和有关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及重大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工作。
(十) 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中,负责对水量、水质的监测、分析和评价,水域排污总量的监控,水土流失监测、区域或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以及工程水文计算所需水文资料与成果的审定。
(十一) 依照有关行政法规承担水文测报设施保护工作,负责有关水事纠纷、涉水案件裁决所需水 文资料的审定。
(十二) 承办政府和其他部门的其它工作。

Ⅲ 什么叫水文资料的完整性

水文资料整、汇编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水文资料管理,适应水利及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对水文服务的需求,提高水文现代化服务水平,促进水文资料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保证水文资料整编、汇编和水文年鉴刊印工作有序进行,使水文资料具有完整性、可靠性、一致性、权威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水文资料是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数据资料,各级水文部门应加强管理,健全各项责任制度,严格执行行业技术规范和国家有关规定,保证水文资料质量。
第三条 水文资料应按流域进行年度汇编,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各地水文部门应参加所在流域的水文资料汇编工作。
第四条 水文资料实行中央、流域、省分级管理制度。各级水文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水文资料整编、汇编和水文年鉴刊印等工作有序进行。
第五条 本办法中所规定的水文资料是指列入整编范围的水文资料。
第六条 水文资料的提供应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并逐步加以完善;提供与服务应执行《中华人民和共和国水文条例》的有关规定。
第七条 水文资料实行行业统一质量管理。为保证水文资料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未经流域或省水文部门进行质量审定的水文资料,不得参加水文年鉴汇编。

第二章 管理机构职责
第八条 水利部水文局的职责:
1、负责组织与协调全国水文资料整编、汇编和水文年鉴排版、刊印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
2、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及规定。
3、组织对重要技术专题的研究和相关新技术推广应用,推动水文资料管理、应用服务的现代化。
4、检查、指导流域水文资料汇编及水文年鉴排版、刊印工作。
5、组织全国水文资料质量审查、验收和评定表彰工作。
第九条 流域机构水文局(处)(以下简称流域水文部门)的职责:
1、负责所辖流域内水文资料汇编、成果验收和水文年鉴刊印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2、协调解决有关整、汇编工作的技术问题,负责对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文资料使用中存在有争议问题的裁决。
3、组织贯彻行业技术规范(标准)和相关规定,制定所辖流域内水文资料管理及技术要求细则。组织对有关人员的技术培训。
4、检查、指导所辖流域水文资料整编、审查工作并组织对水文资料的复审。
5、组织开展所辖流域内水文资料质量管理的评比与表彰工作
第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总站)(以下简称省水文部门)的职责:
1、负责本辖区水文资料的管理,参加流域水文资料的汇编、接受流域水文部门的委托,组织开展水文年鉴资料汇编等相关工作。
2、协调解决本辖区有关技术问题,对水文资料整编中存在的争议问题的裁决。
3、组织贯彻行业技术规范(标准)及相关规定,制定本辖区水文资料管理及技术细则和组织对有关人员的技术培训。
4、组织开展本辖区水文资料质量管理评比与表彰工作,总结推广先进管理经验。
5、检查、指导本辖区水文资料整编、审查工作,组织开展本辖区水文资料复审工作。

第三章 水文资料整编、审查
第十一条 整编阶段的各项工作可在地、市水文管理单位或流域机构下属水文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由测站(队)完成。其主要工作内容和要求按《水文资料整编规范》(SL247-1999)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初审阶段由地、市水文部门组织完成。审查的内容按《水文资料整编规范》(SL247-1999)等有关规定执行。流域和省水文部门应给予指导、检查和督促。
第十三条 整编、初审阶段应在次年的3月底前完成。。为了满足有关水文水资源公报对水文资料的需求,水文资料审查单位应按水文水资源公报编制单位的实际需要及时提供所需资料。
第十四条 资料整编应采用统一的计算机整编软件,以保证整编成果质量,提高资料整编的技术手段和和水文资料服务的时效性,推动水文资料整汇编与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第十五条 复审阶段
1、复审阶段由流域或省水文部门组织完成。复审单位应根据本年度水、雨情特征和水文测站测验,制定本年度资料复审的工作计划。复审的内容和方法按《水文资料整编规范》(SL247-1999)有关规定执行。
2、复审单位须在次年5月底前完成流域汇编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参加流域汇编的整编成果(包括原始数据、整编成果和排版磁介质文件)并编写汇编资料的综合说明。
4、在资料复审阶段,要重点审查相邻测站的资料,提前交换相邻测站的水文资料,及早发现、分析、处理问题,以利于资料的合理性检查。复审中若有重要修改意见,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

第四章 水文资料的汇编、排版、刊印及存储
第十六条 水文资料汇编、排版、刊印按流域机构所辖范围开展,由流域水文部门组织,有关省水文部门参加。流域水文部门可根据本流域水文年鉴卷册划分情况,设立若干汇编区,汇编区具体汇编工作可委托相应卷册资料较多的省水文部门负责,流域水文部门派人参加、检查指导。
第十七条 水文年鉴的卷册划分
1、水文年鉴卷册包括的流域水系划分,以流域水系为主要依据,适当考虑汇刊和使用资料的方便。
2、各卷册的范围、册号和册名,按《水文资料整编规范》(SL247-1999)附录C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汇编时间与内容要求
1、,复审单位(省水文部门)应在次年5月底前将复查合格的整编成果(包括磁介质文件和打印成果)提交汇编单位。汇编单位(流域机构水文部门)应在8月底前组织完成汇编阶段各项工作。
2、汇编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
(1)对复审后的水文资料进行综合合理性检查,对所有复审的整编成果进行表面统一复查。
(2)对于复查不合格的资料,由复审单位交原整编单位重新整编。
(3)编制各册水文年鉴的编印说明。
(4)编制各册水文年鉴的测站一览表、测站分布图和水文要素综合图、表。
(5)对整编成果进行统一排版生成电子文档,并打印两份纸介质,供流域和全国审查验收。
第十九条 水文年鉴刊印的有关内容、技术要求,按水利部制定的有关技术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水文资料存储
1、水文资料应妥善保存,科学管理。存储工作应在复审、汇编和流域及全国审查验收工作完成后进行。其存储内容及磁介质要求应符合有关规定。
2、经整编合格的水文资料成果,应及时装载入水文数据库,便于查询。
第二十一条 水利部水文局将对水文资料成果进行终审,并组织项目验收。
第二十二条 水文年鉴资料整、汇编工作进度表。
工作内容 整编、审查 复审 汇编 流域验收 全国终审 排版刊印
完成时间 次年3
月底前 次年5月底前 次年8月底前 次年9
月底前 次年10
月底前 次年十二月

第五章 水文资料质量评定与审查
第二十三条 各级水文部门应组织对水文资料成果的质量评定和审查验收。并对成果质量优良的单位以及质量管理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第二十四条 水文年鉴整汇编工作实行责任制,在相应卷册水文年鉴中应署明编制单位名称和主要编制人员姓名。
第二十五条 质量评定的主要内容:
1、水文资料的质量以正式颁布的技术规范和规定为依据。要求项目完整、图表齐全,考证清楚、定线合理,方法正确、资料可靠,说明完整、规格统一,打印清楚、数字无误。
2、统计抽查资料的系统错误、特征值错误及其它数字错误的错误率。
3、检查提供成果打印资料和磁介质文件是否统一、及时。
4、参加汇编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水利部水文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流域和省级水文主管部门可依据本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补充实施细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水利部文件颁布之日起执行。

Ⅳ 提高水文计算成果精度的基本途径有哪些向各位请教了

参考答案 我总是这样凝望那些日升月沉无家可归的忧伤

Ⅳ 水文计算为什么用“成果”表达,而不是结果、结论或者其他的词语

成果:阶段性的总结,结果、结论:定论,明显,水文情况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是阶段性的。

Ⅵ 水文设计成果的合理性分析一般从哪个方面进行

坡向提取(SpatialAnalystTools/.1.单元栅格汇流面积提取(FlowAccumulation)5用ArcToolbox.DEM填洼(Fill)2;Slope.坡度;Surface/:SpatialAnalystToolsHydrology水文析模块,Aspect)3.水流向确定(Flowdirection)4
/

Ⅶ 为什么要对水文资料的代表性进行审查

资料系列的代表性,是指现有资 料系列的统计特性能否很好反映总体的统计特性, 应对资料系列的代表性作出评 价。 频率计算成果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资料的系列代表性, 要求系列能较好地反映水文资料多年变化的统计特性。
如洪水分析,调查历史洪水、考证历史文献和洪水系列的插补延长是 提高系列代表性的重要手段。应注意参与频率计算的历史洪水必须是稀遇洪水。 当本站洪水系列较长时,系列代表性可通过长短系列均值对比、历史和实测 洪水的时序分析,论证有无某个时期大洪水出现次数多、量级大,而另一时期大 洪水出现次数少、量级小的情况。当本站洪水系列较短,而邻近站洪水系列较长 时,可与邻近流域洪水长系列进行比较,也对判断洪水系列的代表性有所帮助。

Ⅷ 水文计算得到的数据到底有什么作用 请高手详细解答 新手入门 最好举例一个浙江内的大坝来分析下

山塘整治可以用《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水文计算得到的数据当然是作为设计依据啊。径流,洪水等成果给水能计算提供数据,确定工程规模。病险水库加固的话,主要是复核径流,计算洪水,看满布满足防洪要求。

Ⅸ 西南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成果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西南岩溶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四川、重庆、湖北、广东8个省(区、市),岩溶面积78万平方千米。该岩溶地区存在严重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与岩溶石漠化、地下水质恶化、岩溶塌陷和岩溶内涝等典型资源环境问题,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2009~2011年,西南地区连续发生的严重干旱主要分布于岩溶地区,耕地受旱面积1亿余亩,受灾人口60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亿元,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

2003年起,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领导下,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组织西南8省(区、市)地调院等单位,联合实施了“西南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计划项目。至2011年底,完成了80个工作项目,包括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44项、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示范13项、地下水动态监测3项和综合研究20项。面上工作覆盖了西南8省(区、市),1:5万水文地质综合调查选择了77个典型岩溶流域。

通过调查与探测,查明了不同岩溶环境类型区地下水分布结构、水循环机理、水质与污染现状、生态环境状况和开发利用与保护条件;通过监测与试验,掌握了岩溶水系统形成演变规律与动态变化趋势;通过科技攻关,进行水质、水量和开发利用潜力评价,制定了地下水开发利用、水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区划;通过开发与治理示范,建立岩溶水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与保护优化模式,为面上推广积累了经验。完成1:5万水文地质调查面积20万平方千米,水文地质钻探52000米,综合地球物理探测60000点,岩溶洞穴探测60千米。本项目调查成果为该区抗旱找水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快速确定了找水靶区和取水水源,使得勘探成井率达到了90%以上。

该项目主要取得了6方面成果:

第一,掌握了西南岩溶区水资源量及其开发利用潜力,为该区地下水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对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论证,掌握了岩溶地下水可供有效开发利用的潜力。调查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1762.82亿立方米/年,岩溶水允许开采量615.70亿立方米/年,地下水资源潜力为517.38亿立方米/年。区内有2863条地下河,己开发利用的地下河138条,占4.82%,地下河的开发利用潜力很大。

第二,查清了岩溶石漠化的分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掌握了岩溶石漠化形成的主要机理,为正在开展的石漠化治理提供了依据。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为11.35万平方千米,占岩溶区面积的22.7%,年平均增长率为1.86%,岩溶石漠化呈不断恶化的趋势。

第三,查清了典型流域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选择不同类型岩溶区,以流域为单元,开展了1:5万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掌握了岩溶干旱、洪涝、地质灾害状况,制定了流域内岩溶水开发工程方案和地质环境综合整治区划。这一基础性调查成果已被多个部门应用于调查区开发治理工作中。

第四,针对不同类型区开发条件,因地制宜,采取堵洞蓄水、暗河截流、大泉壅水、钻井等多种方式,开展了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拦截地下河形成地下调节水库6座,钻探成井200余口,解决了100余万人饮用水、50万余亩耕地的灌溉用水问题。在云南泸西盆地边缘建成了皮家寨岩溶大泉束流调压壅水开发示范工程(图1),允许开采量6万立方米/天。解决了25660人的饮水困难和36000亩耕地的灌溉用水问题。在贵州省实施了巨木地下河岩溶水开发示范工程,利用地下空间在地下河出口处筑坝拦蓄地下水成库(图2和图3),建成了库容239.2万立方米地下水库1座、300立方米的高位蓄水池1座,解决了区内12000余人和14000余头大牲畜的饮水、缓解了8000余亩农田缺水灌溉。水稻平均增收150千克/亩、总增收水稻90.0万千克/年、油菜增产8.82万千克/年,实现经济收入145万元/年。在广西黎塘镇谢村桥美示范区,开发表层岩溶系统地下水(图4),建设以蔬菜为主的高效农业基地,使蔬菜总产值达1300多万元,增收20%~30%,萝卜单产由过去的2000千克提高到现在的3500~5000千克,年产值达235万元,增收125万元,人均增收350元。

图1 云南岩溶大泉壅水示范

图2 贵州拦蓄地下河示范

图3 贵州蓄水构造机井开采示范

图4 广西表层岩溶泉开发示范

第五,初步建立了西南岩溶石山区地下水与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实现了地质调查成果的信息化。建立了具有输入、编辑、查询、空间分析、输出等功能的西南岩溶石山区地下水与环境地质信息系统,为岩溶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和土地资源保护与管理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六,地调与科研相结合,开展了综合性研究工作,实现了地质调查工作的科技创新。在岩溶水资源形成机理、岩溶水资源定量评价方法、岩溶石漠化形成机理与演变规律、表层岩溶带及其对水资源的调蓄功能、岩溶水自动化监测技术、地下河水变化与土地利用关系、碳酸盐岩岩性地层遥感填图技术和岩溶地下水综合探测技术和示踪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Ⅹ 怎样检验率定和复核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山洪灾害调查任务包括小流域基础信息校核、水文基础资料 收集、历史洪水调查、社会经济调查、涉水工程调查、非工 程措施建设情况普查、需治理山洪沟调查、危险区调查、沿 河村落详查和重要城镇集镇调查、沿河村落断面测量。
预警指标分析
1.预警时段确定 预警时段指雨量预警指标中采用的最典型的降雨历时。 1 )最长时段确定:流域汇流时间是非常重要预警时段,也是预警 指标的最长时段。 2)典型时段确定:一般选取2-3个典型预警时段,南方湿润地区的 最小预警时段可选为 1 小时,北方干旱地区,由于暴雨强度大以及 超渗产流突出等特性,最小预警时段可选为0.5小时。 3 )综合确定:充分参考前期基础工作成果的流域单位线信息,结 合流域暴雨、下垫面特性以及历史山洪情况,综合分析防灾对象所 处河段的河谷形态、洪水上涨速率、转移时间及其影响人口等因素 后,确定各防灾对象的各个典型预警时段,从最小预警时段直至流 域汇流时间。
2.土壤含水量计算 流域土壤含水量对流域产流有重要影响,是雨量预警的重要基础信 息,主要用于净雨分析计算时考虑,并进而用于分析临界雨量阈值 。推荐采用流域最大蓄水量估算法。
3.计算临界雨量 在确定成灾水位、预警时段以及土壤含水量的基础上,考虑流域土 壤较干、一般以及较湿等情况,选用经验估计、降雨分析以及模型 分析等方法,计算沿河村落、集镇、城镇等防灾对象的临界雨量。
4.综合确定预警指标 考虑防治对象所处河段河谷形态、洪水上涨速率、预警响应时间和 站点位臵等因素,在临界雨量的基础上综合确定准备转移和立即转 移的预警指标;并利用该预警指标进行暴雨洪水复核校正,以避免 与成灾水位及相应的暴雨洪水频率差异过大。
5.合理性分析 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预警指标的合理性分析: (1)与当地山洪灾害事件实际资料对比分析; (2)将各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3)与流域大小、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土壤类型、行 洪能力等因素相近或相同的沿河村落的预警指标成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阅读全文

与水文成果复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