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王希季的主要著作
主要著作
《船舶汽轮机原理与热计算》,王希季、钟芳源
《航天器进入与返回技术》,王希季
《太空·地球·人类》(“空间资源的开发部分),王希季
《工程设计学》王希季,包妙琴
《空间技术》,王希季、李大耀
《卫星设计学》,王希季、李大耀
重点论文
《论空间资源》,王希季
《空间微重力资源》,王希季
《从空间资源开发展望空间技术发展》,王希季
《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我国对策》,王希季
《发展空间太阳能电站引发新技术产业革命》,王希季、闵桂荣
《中国返回式卫星的搭载任务──空间材料科学试验》,王希季、林华宝、苏连凤
Ⅱ 王希季的人物成就
王希季是中国空间事业开创人之一,卫星总设计师、空间返回技术学科的带头人。1960年2月,在上海机电设计院工作期间,王希季负责研制发展控空火箭技术设计工人乱功地为中国发射了第一枚液体燃料控空火箭,毛泽东主席给予很高的评价。 以后上海机电设计院(后为七机部八院、航天部五院508所)先后在10年的时间里研制成功了包括气象、控测、生物试验、核爆取样和技术试验等几个类型的15个型号的控空火箭,其中王希季就负责了12个型号,成为中国控空火箭技术学科的带头人。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负责的项目有两项获奖。
王希季提出了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型号--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负责完成了方案阶段的研制工作,于1970年4月首次发射就获成功,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轨道,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空间国家。 八院奉命转为发展卫星工作后,王希季又负责提出中国第一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技术方案,并于1975年首射取得成功,使中国返回式卫星技术进入世界前列,成为迄今世界上掌握此项技术的仅有的三个国家之一。
1980年后,王希季先后负责研制和发射成功了6颗卫星,并负责提出了第二和第三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技术方案和负责完成了这两个型号的方案阶段的研制工作。中国的返回卫星技术属世界先进水平,王希季起着关键和主要作用。
1985年,“尖兵一号”返回型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王希季为第一获奖人;1990年摄影定位卫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入特等奖,他为第四获奖人。 1987年,为促进中国空间科学的发展,作为型号总设计师的王希季,首次承担了中国在返回式卫星上搭载国内外多项科学试验的任务,只用了6个月的时间,就圆满完成了主任务和搭载空间科学试验任务,使中国的空间科学从探测阶段登上了试验阶段的新台阶。
Ⅲ 《航天元勋王希季》读书报告1500字
OK,没有问题 容易的很
Ⅳ 获得“两弹一星”的有哪几位科学家
获得“两弹一星”的科学家有23位,他们分别是:
1、仍在世的元勋有5人,分别是:程开甲、王希季、孙家栋、周光召、于敏。
2、在世前授勋的元勋有11人,分别是:钱学森、吴自良、陈芳允、杨嘉墀、彭桓武、朱光亚、黄纬禄、王大珩、屠守锷、陈能宽、任新民。
3、去世后授勋的元勋有7人,分别是: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
(4)王希季的成果扩展阅读:
1、23位“两弹一星”元勋全部完成了大学本科学业。其中7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比例最高,充分说明清华大学贡献的“两弹一星”元勋最多。
2、23位元勋中只有于敏和钱骥没有留学经历。从21位元勋的留学国来看,美、英、法、德、苏是他们的主要留学地。其中去美国者最多,达11人,居半数以上。
3、“两弹一星”最初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两弹”中的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合称核弹,另一弹指早期研发的导弹。后来“两弹一星”指导弹、核弹、人造卫星。
4、"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Ⅳ 中国科学技术新成就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
Ⅵ 两弹元勋有谁
中国两弹元勋一共有23人:分别是:
1.钱三强(1913-1992)2.钱骥 (1917-1983)3.姚桐斌 (1922-1968)4.赵九章 (1907-1968)
5.邓稼先 (1924-1986)6.王淦昌 (1907-1998)7.彭桓武 (1915-2007 )8.程开甲 (1918- )
9.黄纬禄 (1916- )10.屠守锷 (1917- )11钱学森 (1911-2009 )12.周光召 (1929- )
13.杨嘉墀 (1919-2006 )14.陈能宽 (1923- )15.陈芳允 (1916-2000 )16.吴自良 (1917- 2008)
17.任新民 (1915- )18.孙家栋 (1929- )19.朱光亚(1924-2011 )20.王希季 (1921- )
21.王大珩 (1915-2011 )22.于敏 (1926- )23.郭永怀 (1909-1968)
拓展资料:
两弹元勋,指为原子弹、氢弹的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主要人物有邓稼先、钱三强、赵九章、钱学森、孙家栋等人。
邓稼先,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Ⅶ 两弹元勋谁
一般指邓稼先,实际上有很多人。
中国两弹元勋一共有23人:分别是:
1.钱三强(1913-1992)2.钱骥 (1917-1983)3.姚桐斌 (1922-1968)4.赵九章 (1907-1968)
5.邓稼先 (1924-1986)6.王淦昌 (1907-1998)7.彭桓武 (1915-2007 )8.程开甲 (1918- )
9.黄纬禄 (1916- )10.屠守锷 (1917- )11钱学森 (1911-2009 )12.周光召 (1929- )
13.杨嘉墀 (1919-2006 )14.陈能宽 (1923- )15.陈芳允 (1916-2000 )16.吴自良 (1917- 2008)
17.任新民 (1915- )18.孙家栋 (1929- )19.朱光亚(1924-2011 )20.王希季 (1921- )
21.王大珩 (1915-2011 )22.于敏 (1926- )23.郭永怀 (1909-1968)
Ⅷ 建国以来,中国最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有谁
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三位归国物理学家)
竺可桢(气象学家)
李四光(地质学家)
邓稼先(两弹元勋)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王选(当代毕升)
周光召(物理学家)
赵忠尧(物理学家)
“两弹一星”元勋情况:[1]
授勋时过世(7人)
: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
此后过世(7人)
:吴自良、陈芳允、杨嘉墀、彭桓武、钱学森、朱光亚、王大珩。
目前仍健在(9人):程开甲、黄纬禄、屠守锷、王希季、孙家栋、任新民、陈能宽、周光召、于敏。
Ⅸ 王希季小故事(生活篇)
生活中,不光我们有生命,动物、植物也有生命。生命是顽强的,生命也是宝贵的,所以我们应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