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四念处的修行方法
四念处是在身、受、心、法这四个处所,以不净、苦、无常、无我四法的正念,而生起智慧的观察,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达到破除我们执著的净、乐、常、我四个颠倒。破除四颠倒后,我们就不会有贪爱与忧愁,众生之所以有种种忧愁,有各种贪瞋痴,就是执著常、乐、我、净。
四法: 四念处: 四种念: 四颠倒:
1.不净--身念处--观身不净--净:执著身心是干净的。
行时知行,住时知住,坐时知坐,卧时知卧,心中了了分明。即使说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者对于行、住、坐、卧,一举一动,内心对这些行动,要了了分明。
用心观察自身的皮肤、血肉、骨骼……至于身内的大小肠里消化过的食物,都是污秽、肮脏的;我们的五脏六腑,没有一个是干净的。如此观察,我们对身体的爱执就会消除,就不会认为自己的皮肤是滑嫩的,身体是漂亮的,头发是乌黑美丽的等等。
他人的不净,这要从观死尸中去破除对他人身体的贪爱与执著。观死尸(九想观):从一个人死后,观察他到变成骨灰的过程。
2.苦 --受念处--观受是苦--乐:执著世间有快乐。
受念处是观察六根与外境接触时身心所产生的感受。它可分为身受:苦、乐、舍受;心受:忧与喜受,共五种。
耳朵受到刺激,受不了,耳根受苦;有些声音,好像人声,耳根听惯了,听了很舒服,那就是乐受;反之噪声使我们耳朵与心受苦;有时寂静无声,那我们的耳朵就没有感受了。此受会生起,当然也会消失,所以当我们观察受的生起时,要知道它是从耳朵或眼睛来,它怎样的灭掉,都要知道。接下来我们要保持一心住在受念处,一心观察它,慢慢地就会发觉有受皆苦,因为受源源不绝而来,我们身不由己,不能做主的缘故。当我们可以很细微的观察受后,就可以继续观察心。
3.无常--心念处--观心无常--常:执著内心的恒常不变。
当我们感受到外境时,心在作用,这个知觉的心,我们要知道;但是我们往往会在知觉的心上加入贪、瞋、痴等种种烦恼,我们也要觉知;乃至这个心念是否专注在禅定或散乱等,我们也都要念念觉知这个心识所在之处。
比如在静坐时,突然听到声音,耳识在作用,耳朵在感受。我们要观察到心在耳朵作用,然后又跑到头脑中想,我们要觉知它。这样的慢慢观察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心念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中跑来跑去,很快地生灭。佛陀说世间上生灭最神速的是我们的心念,最容易观察到无常,所以在四念处中佛陀教导我们观心无常!
4.无我--法念处--观法无我--我:执著万物有自主自在的心性。
法念处主要的是指法尘。法尘是:心中念一、二、三、四……。心中的念就是法尘。当念“一”时,心知道念“一”,就是心识。念“一”时心识知道念“一”;念“二”时心识知道念“二”,……。没念“四”时,心识不知道,还没念“五”时,心识不知道。念“一”时,心识就生灭一下,念“二”时,心识就生灭一下,所以我们的心识念念在那儿生灭而觉知。古代开悟的禅师说:“念念不相到。”意思既是说:我们的前心念与后心念毫不相干,互不相到。而每一念的法尘组成凡夫所以为的心,其实它不是心,那是法尘。我们的法尘有很多,每每想东想西,想要骂人的心想等等,都属于法尘。
在这些法尘中,心念处最先要观察的是五盖。五盖是贪、瞋、睡眠、掉悔及疑。因为一个人要修定、修慧,这五盖会掩盖住他,使他没有定力,没有智慧,故观法念处时,要观察我们是否有此五盖的烦恼?它是从何来?从何灭?它生灭的原因?我们应如何使它不生?假使我们用心观察,慢慢的就能掌握消除五盖的方法,它就会消除掉,那我们就不会再怀疑佛法,对它深信不疑了。
观察五盖后,接下来是观察五蕴。我们身心的一切活动都包含在五蕴当中。法念处不止指法尘,它还包括一切法。五蕴包含一切有为的生灭法,世间的一切法没有一样不在生灭,所以观察法尘时是要观察它的生灭,从中发现一些事实。
在观法念处时,除了观察五蕴外,还要观察另一些法,那就是六根与六尘。六根与六尘接触后会产生什么后果?我们都要了了分明。比如在静坐时,心念集中在耳朵,我们就去听声音,要觉知这个过程。过一会儿,我们的心念又去观察景物,对于这些心念转移的过程,我们要知道,更要了了分明。我们要注意六根与六尘为我们产生了一种结缚,既是我们的烦恼从六根与六尘中源源不断的生起;十二因缘中说明,如果一个人没有六根,他就没有“受”,所以我们的“受”时从六根而来。观察这个受后,接着观察心,再观察受的来源是从六根与六尘接触而来,我们要了了分明这个受的生起。一旦你看到它的生起、再灭掉,那么我们的贪瞋痴很快就会消灭。为什么这么讲呢?打个比喻:以声音来说,有人骂你一句“他妈的”粗话,你闹起烦恼,骂人、打人、与人过意不去等,如果你当时很冷静,以智慧观察,听后就会发现:因为我的耳朵与声音接触后,就产生“他”、“妈”、“的”这些声音的分别心。你也会发现原来外面有声音,你里面有耳根,它们接触后生起受,生起心识;然后你就会发现到,原来是法尘这个罪魁祸首添加一些烦恼进去,使你做出反应或反击。当你发现到这一点时,你就懂得如何放下,使它不再生起来。我们凡夫听声音后,闹起烦恼来,就只会怪外面的人,绝不会怪自己内心有这个烦恼。
② 没有禅定基础可以修身念处
「故《大集经》曰: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即无上深妙禅也。」这句话是世尊在《大集经》上讲的,诸位就要细心去参究,念佛不如禅吗?诸位好好想想,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从佛灭度开始算起,第一个一千年叫正法时期,人根淳厚,持戒就能成就,依着戒律修行就能证阿罗汉果。到第二个一千年,人的根性慢慢就钝,持戒不能成就,要修禅定。像法时期,就是相似,没有以前那么真,禅定成就的。佛法传到中国,正是像法的开端,佛灭度后一千年,第二个一千年,佛法传到中国来,所以中国的禅宗特别兴旺,这《大集经》上说的。释迦牟尼佛的预言兑现了,修禅定能开悟、能证果。可是再过一千年,三千年之后,入末法时期,我们现在是末法时期,而且末法,末法一万年,已经过了一千年。人的根性愈来愈钝,修禅不能成就,用什么方法?念佛,末法一万年,念佛成就。我们想一想,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戒不能成就,禅不能成就,念佛能成就。这就像害病一样,正法时期的人病很轻,戒律一治他就好了;像法时期的人害的病就严重,戒律这个药没效,用禅定这服药,行,能帮助他;末法时期,病入膏肓,没救了,戒律的法、禅定的法都不行,念佛能救。你说哪一服药厉害?还是念佛,念佛才是无上的妙宝,能救末法众生,要是像法、正法遇到的时候,他能不成就吗?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劝导他的父王,佛为父王说什么法?说念佛法门。那是正法时期,佛在世,他不教他别的,对他父亲教念佛法门,求生净土。
我们要细心、冷静的观察,才知道这个法门超胜一切法门,无量无尽法门当中,它排名是第一。因此,乾隆年间,慈云灌顶法师在《观无量寿佛经》注解上他说的,我们如果遇到大灾大难,所有经教法门都救不了,都没有效果,最后还有一门决定得救,这一门是什么?老实念佛,这一句六字洪名能普度一切灾厄,比什么样的经忏佛事效果都殊胜。可惜宣扬不力,社会大众知道的人很少,他们遇到灾难,去拜忏,拜梁皇忏、拜水陆忏,水陆法会。灌顶法师告诉我们,如果这些忏仪都收不到效果,念佛能收到效果。所以我们才知道,中峰禅师他编集的《三时系念法事》,那是什么用意?所有忏仪都失掉效果,这个东西行,念佛,以《弥陀经》、一句佛号为主!所以这句佛号用禅来说,是无上深妙禅。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六七集)
③ 如何用七觉支修行法念处
看样子你对四念处有很深的修行。狭义上讲,七觉支都是有关心念处的内容,七觉支不是法念处。但是从广义上讲,任何念都是法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也都是法念处。
用七觉支来加深心念处的修行,是非常好的方法,行者可以试试。
④ 四念处的后期修行
修学观身不净应从内身观察起,从头顶到脚跟,观察我们的皮、骨、肉、毛发等,这一切没有一样是干净的;九孔常流出唾、涕、大小便等都是不干净的,所以我们要天天冲凉。冲凉后就以为它干净,然后对它起爱执,越看越干净。如果我们能深一层的去观察:皮肤有污垢,皮肤内的血肉是腥臭的,肮脏的;肉内的骨头是没什么好看的。如果你要看的话,可以到市场看肉摊上的猪肉、牛肉、羊肉,它们和我们是没什么两样的,我们身体皮肤内的包装就是这么一回事,但是我们从未想过,天天冲凉,频频照镜子,认为很满意,这就是我们执著身体是干净的。
⑤ 佛教说的是真的吗
什么真不真的?佛在《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里面说父母生你养你不容易,要你好好孝顺父母。你如何说他真不真呢?
⑥ 如何修习身念处的四种正知
可以参考八圣道,四圣谛,三法印来确定。离诸颠倒邪见即是正见。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即是正知见。佛语即是正知见。悟得无生即是正知见。
⑦ 修身语意诸善业已。而起正见。 于四念处。安住正心。 如理修习七觉支已。自能证悟彼涅槃界。这段话是什
1. 十善业:
五戒十善之人,是天成,就是说一个人做到五戒和十善了,这个人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人,甚至可以往天上去,而且可以把自己在人间的恶劣的东西毁灭掉。这样的人已经是超凡入圣了,而且是了脱生死之前的方便法门了。五戒十善已经可以超凡入圣、了脱生死,在到达佛菩萨的境界之前,我们必须懂得做人修心要有五戒十善。因为时间关系,台长把五戒十善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
五戒包括,第一,戒杀生。人不能杀生,一个人一旦杀生的话,他是超过不了凡尘的。第二,不能有妄语。就是说不能吹牛、说谎、口是心非等。第三,不能够喝酒。酒喝多了,真的是犯罪。连政府都会挂牌,上面写喝酒驾驶,是犯罪,因为酒能乱性。还有,不能邪淫。就是说不能经常动女人的脑筋,自己家里有太太,在外面再有女人就叫邪淫。第五,就是不偷盗。一个人要明白,我们学佛、做一个正直的人都不能够偷盗,更何况是要超凡入圣呢?
台长跟大家讲的五戒,不是针对和尚尼姑的,实际上,超凡入圣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我们每个人活着做人,难道就可以杀生吗?难道可以偷盗吗?难道可以乱喝酒吗?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要控制住自己的,在人间不能犯恶的。十善人是走向菩萨界的很重要的一步。十善业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喝酒,不贪,不嗔恨,不愚痴。
2. 正见:什么事情都把人家往正的地方去想,正的地方去看,把人家往好的地方去想,就叫正见。“正见名出世”。正见是什么?一个人想得对,就是离开这个世界了。我今天在人间,我天天为别人想,想的都是正确的见解,我就是离开这个世界了;如果一个人不为自己想,他就不在这个世界里面,因为观世音菩萨从来不为自己想,而是为众生想,所以观世音菩萨不在人道。你们天天为自己想,那就是为自己,还是在人间,你们出不了六。
3. 四念处:
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二、受念处,观受是苦;三、心念处,观心无常;四、法念处,观法无我。(指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又称为四念处观。)
师父讲过“四念处”,我最近感觉自己有很多烦恼,有很多心结。如果做观想,是要做什么样的观想?要“观心无常”吗?师父答:“四念处”的话,你要观,要稍微动点脑筋的。像你这种都是杂念,你怎么“四念”啊?(那我要怎么修?)先自己安静,叫“禅坐”,不是打坐(让自己静下来,是吗?)对啊,最简单的就是不要去想。“四念处”里边你选一个吧(嗯,“观心无常”?)这样吧,你观两个:观受是苦,观心无常(好的。师父,能具体讲一下“观心无常”吗?)“观心无常”就是你知道这个世界今天是这样,明天是那样,有什么烦恼?今天不开心,过两天开心了;今天这么开心,过两天又不开心了(明白。师父,那我就经常要做这样的观想,是吗?)对啊,难受的时候经常想想“过两天会好的”(好的。师父,能开示我几句吗?)就是小男孩性格,倔得不得了,冲得不得了,你这种人能顺利的?(那要怎么办呢?)“那怎么办?”改!女人多做点女人相出来,平时要多温柔一点,慈悲一点。观世音菩萨明明是男身,还要化成女身来救我们,为什么?(就是慈悲)你慈吗?(我不慈)你悲吗?(不悲)所以你不慈不悲,你能干什么?(对不起,师父)
4. 正心:我们每天都不能因为业障而起贪心啊。你们要听师父的话,不能起贪心,我少拿,少吃苦;多拿,多吃苦;我少赚,我少用;多赚,我还是会多用的。所以,不贪心是为空。不贪心的人,心中就是很空的。不贪心的人,称之为“心不倒”,这个人的心是不会倒掉的,明白吗?人是永远有心的,倒的心就是因为贪了,被贪心所控制住,他就没有正心了。你有本事,真心真意地全部付出,我不赚你的钱,我没有什么要求,我真的是为你好,帮助你身体好、生活好,那才叫正心
七觉支网上可以查到,但深入实践佛法更能领会。
最后,涅槃:
涅槃真正的意思就是佛教讲的不生不S、不生不灭。所以,和尚S的时候大家都不哭,因为这个和尚走了,比方说某某和尚走了,他是上天了,他犹如回到了自己的家。很多出家人,离开了庙,为什么他们喜欢经常背一个自己的布袋到处去挂单?他自己知道,他今天离开这里到那里,到那里又离开这里,实际上这就是人的一生啊,来来去去一切皆空,就像人走的时候最后上天一样,没有什么可以哭泣的。他离开了我们,走掉了,他到另外一个庙里去了;他离开了我们,他到天上去了:他到那个地方去结缘了。所以他就不会把这种生S看得太重。走的时候,连被子都留下,都不是他的,一生什么都没有,背一个小布袋走了,挂单去了,就是这个道理。
人根本不会S,S的是躯壳,身体的灭度,实际上灭度的是身体,S的是一个身体,但精神永远不会灭度。你们看佛陀,你们说佛陀走了吗?没有,直到今天,佛陀依然给我们留下来这么多的佛经,我们还学不完呢。两千五百多年过去了,佛陀根本没走,他还在指导着我们,他的精神永远在人间。走掉的是什么?只是他的一个肉身。师父跟大家讲,因为人靠精神活着,如果一个人没有精神,他就是一个活S人。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因为精神死亡了,所以他看一切都是灰飞烟灭,觉得绝望了,他自杀了。人活着一定要有精神。
师父告诉大家,涅槃有八大意味,实际上古时候的经文当中叫“涅槃八昧”,就是说涅槃有八种法味,师父今天只能跟大家简单地讲一讲。涅槃实际上意味着你常住法、寂灭法、不老、不死、清净、圆通、不动、快乐,八昧。第一,常住,结束了,在这个世界上涅槃,就是你常住在人间,S掉了你的肉身G头,你的精神还是常住在人间。第二,寂灭,涅槃就是代表着你的身体的结束。第三,涅槃代表着你不会再老。第四,涅槃代表你没有S,因为你的精神永远活着。第五,涅槃代表着你清净了、安静了,身体很干净,因为你不会用身体再造业。第六,涅槃代表着你圆通,你把人间的一切事情都做好了。第七,涅槃不动,心不动了,手也不动。第八,涅槃代表你抛开了人间的烦恼,达到正等正觉,让精神活在快乐中。这叫“涅槃八昧”。
一个人如果能够达到正等正觉,如果什么都想得通,这个人就能够自主六根、六尘——自己就明白自己的六根、六尘。眼耳鼻舌身意,嘴巴不能乱讲,眼睛不能乱看,耳朵不能乱听……这个人如果能够控制住自己的六根,就会防范于人间的六尘,所以欲望就会灭绝,欲望就没了。所以,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住自己的六根,不接近六尘,然后欲望马上就没了,业力马上会消失,业力就没了,然后六道轮回在你这里也会消失,没了,因为你已经把什么都看空了,你不会轮回了,所以不生不灭的情景就出现了。
用现代话讲,如果一个想得通的人,别人跟他讲:“你老啦,你把这个钱留给孩子,你要多积蓄一点给孩子啊。”他什么都想得通:“有什么生?有什么死?我什么都不要,我要它干吗?”人到人间,一切都是暂时的,都是借来的,自己一走,连自己的身体这个躯壳都不是自己的。你是谁啊?你来的时候名字都没有。彻悟了,这个时候业力没有了,六道轮回消失了,不生不灭的情景出现了。因为你想通了,你没有生,也不会有灭度。
所以,佛法的涅槃,实际上指的就是灭一切生死轮回。师父跟你们讲的东西很深啊。涅槃就是指灭一切生死轮回,达到无为安乐的境地。“无为”,就是我心里已经没有行为,在人间行为上也没行为,心理行为也没有。“安乐”的心态,我已经找到我最后最开心的时光和地方了。所以想得通的人一辈子开心,想不通的人永远活在地狱当中。所以人家说想得通的人走的时候也是笑嘻嘻的,开开心心,不痛苦,那就叫涅槃。
⑧ 道门修行,成果是什么
一般说是大罗金仙。之下依次为天仙、地仙、人仙、鬼仙。
⑨ 身念处的 行住坐卧 什么是住
相对于“行”而言。停住不动的意思。
⑩ 修身念处瑜伽师地论中有几种方法
我和我女朋友都是大一,她家是桂林那边的,偏农村一点,家里是种植橘子的,家里条件一般吧,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