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带一路取得哪些成果
一带一路项目成果:
1、蒙内铁路
肯尼亚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在非洲唯一的支点,是新丝路建设中获得中国资金援助最多的国家。
2014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肯尼亚期间,中肯签署了关于蒙巴萨-内罗毕铁路相关合作协议,蒙内铁路是肯尼亚百年来建设的首条新铁路,是东非铁路网的咽喉,也是东非次区域互联互通重大项目,规划全长2700公里,预计总造价250亿美元。
中国企业也携手通用电气开拓EPC市场的力度不断加大,比如2015年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在其承建的肯尼亚基佩托风电项目中采用60台通用1.7-103风机。
2、中匈协议
2015年6月6日,正在匈牙利进行正式访问的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布达佩斯同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部长西亚尔托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匈牙利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这是中国同欧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此类合作文件。
3、卫星通信
为保障“一带一路”通信卫星信号无障碍,国内的相关企业和政府机构已经对“一带一路”的卫星发射进行了规划和研究,未来三年到五年内,将发射多颗通信卫星,与此同时,“一带一路”途经国家的通信信号也将逐步实现全覆盖。从而在通信领域为“一带一路”铺平道路。
4、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截至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57个,其中域内国家37个、域外国家20个。涵盖了除美日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 ,以及亚欧区域的大部分国家,成员遍及五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今后仍可以作为普通成员加入亚投行。
4月28日,为期两天的亚投行第四次谈判代表会议在北京闭幕,这是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名单最终确定后首次齐聚北京,代表们对多边临时秘书处起草的《亚投行章程(草案)》修订稿进行讨论并取得显著进展。各方商定将于2015年年中完成亚投行章程谈判并签署,年底前完成章程生效程序,正式成立亚投行。
5、卡拉奇—拉合尔高速公路
2015年12月22日,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与巴基斯坦国家高速公路管理局正式签署巴基斯坦卡拉奇-拉合尔高速公路(苏库尔-木尔坦段)项目EPC总承包合同。
卡拉奇-拉合尔高速公路项目为中巴经济走廊最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长约1,152公里,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公司本次签约承建的苏库尔-木尔坦段,为中巴经济走廊早期收获项目,全长392公里,建设工期36个月。合同金额2,943亿卢比,约折合人民币184.6亿元,约占公司201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2.31%。公司推进“一带一路”项目取得重大实质性成果。
6、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
2016年1月10日,在距离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50多公里处的吉拉姆河畔,三峡集团承建的卡洛特水电站主体工程开工。这是丝路基金首个对外投资项目。中国政府已承诺在2030年前向巴基斯坦投资至少350亿美元,为建造发电厂提供融资。通用电气表示目前在巴基斯坦的订单金额已升至超过10亿美元,而五年前还不足1亿美元。
7、中巴经济走廊
2015年12月31日,“中巴经济走廊-2016中国产能合作友好访问团”新闻发布会暨大型纪录片《巴铁》启动仪式在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举行。
8、中亚天然气管线项目
2009年,该项目由中石油海外工程集团承建,GE为该项目提供了四个压缩机站的十二台压缩机和航改型燃机。除技术、资金支持外,GE还调动沿线国家的本土团队,协助进行项目沟通,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通过中亚管道接入西气东输管道,覆盖国内25个省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用户,造福5亿多人。
9、印尼雅万高铁
2016年1月21日,印尼雅万高铁开工奠基仪式举行。这将是印尼乃至东南亚地区的首条高铁。
10、德黑兰至马什哈德高铁
㈡ 一带一路有哪些知识点
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一带一路的原则是:共商、共享、共建。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和谐包容,坚持市场运作,坚持互利共赢。“一带一路”比马歇尔计划内涵丰富得多,肩负着三大使命:
3、一带一路的使命:探寻经济增长之道、实现全球化再平衡、开创地区新型合作。
4、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沟通磋商,推动与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收获早期成果。
(2)一带一路成果丰硕扩展阅读
“一带一路”的政治意识:
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2、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
4、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政府积极履行职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5、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6、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㈢ 简要回答对 — 一带一路建设根植于历史,但面向未来,一带一路源于中国,但属于世界的认识。列出每点
一、“一带一路”是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世纪工程”
二、丝路精神的核心: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三、“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当前世界形势)
从历史维度看,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的大势日益强劲,变革创新的步伐持续向前。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人类战胜困难的手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
从现实维度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地区热点持续动荡,恐怖主义蔓延肆虐。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四、过去4年“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取得的成就
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
——这是政策沟通不断深化的4年。
——这是设施联通不断加强的4年。
——这是贸易畅通不断提升的4年。
——这是资金融通不断扩大的4年。
——这是民心相通不断促进的4年。
丰硕的成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
五、“一带一路”未来建设的方向
第一,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
第二,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
第三,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
第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
第五,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六、中国为“一带一路”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
——中国已经同很多国家达成了“一带一路”务实合作协议,将推动这些合作项目早日启动、早见成效。
——中国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支持
——中国将积极同“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伙伴关系
——中国愿同各国加强创新合作
——中国将在未来3年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建设更多民生项目。
——中国将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续联络机制
七、“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
核心内容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对接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八、中方倡议“一带一路”建设的思考与初衷
“一带一路”建设根植于历史,但面向未来。
“一带一路”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一带一路”建设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它以亚欧大陆为重点,向所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开放,不排除、也不针对任何一方。
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这是我提出这一倡议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这一倡议实现的最高目标。
中方倡议主办这次高峰论坛,目的就是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九、本次会议会议达成的5点重要共识
第一,致力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
第二,支持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努力实现协同联动发展。
第三,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
第四,架设各国民间交往的桥梁。
第五,坚信“一带一路”建设是开放包容的发展平台,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
㈣ 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取得丰硕成果说明了什么
说明复了我们国家的共建一带一制路是很适合经济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内容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人心相通等“五通”。
(4)一带一路成果丰硕扩展阅读
“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正在以经济走廊理论、经济带理论、21世纪的国际合作理论等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全球化理论。“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超越了马歇尔计划、对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战略,给21世纪的国际合作带来新的理念。
比如,“经济带”概念就是对地区经济合作模式的创新,其中经济走廊——中俄蒙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等,以经济增长极辐射周边,超越了传统发展经济学理论。
“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不同于历史上所出现的各类“经济区”与“经济联盟”,同以上两者相比,经济带具有灵活性高、适用性广以及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本着自愿参与,协同推进的原则,发扬古丝绸之路兼容并包的精神。
㈤ “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哪些成果
一是政策和规划对接不断强化。中国已与8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3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文件。去年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共形成了279项成果清单,目前已经有255项转为常态化工作,有24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二是一批重大项目取得早期收获。包括大家知道的雅万高铁、瓜达尔港、中俄原油管道复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已经取得了早期收获,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有序推进。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突破了8000列,通达了欧洲14个国家和42个城市。
三是贸易与产能投资合作不断深化。我们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超过了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了70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建设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270多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20多万个就业岗位。
四是金融服务领域合作得到加强。丝路基金已签约了19个项目,承诺投资70亿美元,支持项目涉及总金额达到800亿美元。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各商业银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力度在不断地加大。
五是人文交流逐步扩大。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倡议,同60多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一带一路”框架下,双向旅游交流的规模超过了2500万人次。
(5)一带一路成果丰硕扩展阅读
“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正在以经济走廊理论、经济带理论、21世纪的国际合作理论等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全球化理论。“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超越了马歇尔计划、对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战略,给21世纪的国际合作带来新的理念。
比如,“经济带”概念就是对地区经济合作模式的创新,其中经济走廊——中俄蒙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等,以经济增长极辐射周边,超越了传统发展经济学理论。
“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不同于历史上所出现的各类“经济区”与“经济联盟”,同以上两者相比,经济带具有灵活性高、适用性广以及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本着自愿参与,协同推进的原则,发扬古丝绸之路兼容并包的精神。
㈥ 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取得哪些丰硕果实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六年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从倡议到现实,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受关注的公共产品。
㈦ 一带一路已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新保障了吗
据报道,第7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首次纳入全球经济治理理念,在世界经济复苏动能不足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显得尤为珍贵,一带一路已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新保障。
国际舆论认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是有效解决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顽症的一揽子综合方案,共建共享及包容共生的价值理念,促进全球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为进一步缩小南北差距和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发展作出持续贡献。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为世界贡献的‘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等促进全球经贸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睿智倡议,将为世界经济合作的深化带来更加全面的积极推力。
㈧ 一带一路及其发展前景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充裕,但当前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增速放慢,面临去产能、去库存、转增长、调结构的压力和挑战。中国已具备较强的资本实力和工业生产能力,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需求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需求,“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和实施将会实现多边互利共赢,这也就是“一带一路”能够成功推进的经济基石。“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愿景宏大的长期任务。四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逐步对接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东盟的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哈萨克斯坦提出的“光明之路”等国际发展战略,形成多元化、全球化的联合发展战略。中国逐步形成了一套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运行机制。中国将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造福沿途各国人民。在未来,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五通发展。“一带一路”的全球战略将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国际贸易和投资,推进产业合作、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中小微企业深入融入全球价值链。同时通过国际智库交流,产业协同发展,促进科技、金融、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强前沿领域合作,建设21世纪的数字创新丝绸之路。随着中国逐步加大“一带一路”的资金扶持力度,将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同时支持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产能、金融合作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化将伴随“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迈出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