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育部关于批准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的内容
教高[2005]14号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的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已经过异议审理,经教育部裁定,全部有效。
依据国务院发布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的规定,报经国务院批准,由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王大中等合作申报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机制的创新与实践》,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及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王越等合作申报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开展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北京交通大学王玉凤等申报的《开拓创新,建设一流的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室》等三项成果获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赵凯华等申报的《<电磁学>系列课程的改革和建设》等59项成果获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姚津等申报的《会计实验教学的实施及成果》等537项成果获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项目名单见附件)。
在全国开展教学成果奖励活动是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的检阅和展示,是党和国家重视教学工作的重要体现。本次获奖的项目是全国高等教育界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岗位上,经过多年艰苦努力获得的创造性劳动成果,在总体上代表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我国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学习、借鉴和应用这些获奖成果,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为培养和造就更多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专门人才而努力奋斗。
附件: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教 育 部
二OO五年九月二日
❷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奖项介绍
设立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学工内作的高度重容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共评三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各400项,这些成果充分展现了重视教学建设、重视教学改革、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代表了目前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目前,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已被视为与国家科技成果三项奖励并列的国家级奖励。
❸ 安世全的经历
安世全教授长期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在担任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处长期间,积极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在教学质量工程、教学成果、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在精心周密的组织和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取得:
——获重庆市第三届教育教学成果奖共14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这是我校近12年来获得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最多的一届,几乎是前两届的5倍。““红岩网校”素质教育大平台建设与创新”、“立足行业,服务地方,突出特色,培养“专业+信息技术”人才”、“以3G科技创新引领“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与提升”三项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微电子学等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专业被评为市级特色专业;《现代交换原理》、《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荣获国家级精品课程,《数据库原理》荣获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移动通信技术与网络实验中心》获得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软件教学部》获得国家教学团队;21门课程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5门课程被评为市级双语课程;9个教学团队被评为市级教学团队;通信技术与网络实验中心、测控技术实验中心、数字传媒实验中心等被评为市级实验示范中心;面向企业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数字传媒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方面,2007-2010年成功申报11个共建项目,经过专家评审报国家财政部批准,获得5600万的专项建设经费。 起止时间 工作单位 岗位(职务) 1982.7-1989.7 西北师范大学数学系 助教 1989.4-1995.4 西北师范大学数学系 讲师 1995.4-1996.8 西北师范大学数学系 副教授 1996.8-2004.11 重庆邮电学院 副教授 2004.11-2006.3 重庆邮电学院 教授 2006.4-2011.3 重庆邮电大学 教授 2011.3-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教授 起止时间 任职单位 职务 1998.9-1999.11 重庆邮电学院基础部数学教研室 主任 1999.11-2000.12 重庆邮电学院基础部 副主任 2000.12-2001.3 重庆邮电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 党总支书记 2001.3-2001.10 重庆邮电学院计算机学院 党总支书记 2001.4-2003.11 重庆邮电学院教务处 副处长(正处级) 2003.11-2006.3 重庆邮电学院教务处 处长 2006.3-2011.3 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 校党委委员,处长 2011.3-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院长、重庆邮电大学党委委员
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安世全教授长期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在担任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处长期间,积极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在教学质量工程、教学成果、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在精心周密的组织和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取得:
——获重庆市第三届教育教学成果奖共14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这是我校近12年来获得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最多的一届,几乎是前两届的5倍。““红岩网校”素质教育大平台建设与创新”、“立足行业,服务地方,突出特色,培养“专业+信息技术”人才”、“以3G科技创新引领“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与提升”三项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微电子学等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专业被评为市级特色专业;《现代交换原理》、《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荣获国家级精品课程,《数据库原理》荣获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移动通信技术与网络实验中心》获得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软件教学部》获得国家教学团队;21门课程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5门课程被评为市级双语课程;9个教学团队被评为市级教学团队;通信技术与网络实验中心、测控技术实验中心、数字传媒实验中心等被评为市级实验示范中心;面向企业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数字传媒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方面,2007-2010年成功申报11个共建项目,经过专家评审报国家财政部批准,获得5600万的专项建设经费。
❹ 重庆市第三届中小学幼儿园公共安全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获奖名单公布了吗
可以直接咨询所在学校,如果有结果,肯定会反馈到学校,这类评选重在参与吧。如果是为了评职称,可以去发表些教育教学论文。
❺ 优质课获奖算是教育教学成果吗
高等教育教学成抄果奖,是确定的国家级奖励,每4年评选一次。前6次分别在1989年、1993年、1997年2001年、2005年、2009年评选。2013年已扩展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包含基础教育(含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含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奖励等级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个等级,授予相应的证书和奖金。本次是2013年4月评选,经过3个月公示期,然后,一等奖和二等奖由批准,特等奖由批准。
制作课件不包括在内。
❻ 重庆市教科院的成果
主编各类学术专著40余部;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刊物》等核心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先后完成100多项课题研究,多项研究成果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的重要参考,在国内外及教育界有较大的影响。先后有70余人次获四川省或重庆市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8人次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实验,重庆市教科院还在全市建立了175所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
❼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介绍
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奖励,每4年评选一次。前6次分别在1989年、1993年、1997年2001年、2005年、2009年评选。2013年已扩展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包含基础教育(含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含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奖励等级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个等级,授予相应的证书和奖金。本次是2013年4月评选,经过3个月公示期,然后,一等奖和二等奖由教育部批准,特等奖由国务院批准。
❽ 重庆汽车学院的教学成果
序号 项目名称 获奖人 获奖名称、等级、时间 1 地方工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贺建民(1)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5.09
证书编号:2005552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5.11
证书编号:20041043(5-2) 2 机械设计系列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廖林清(1)
刘红杰(2)
林昌华(3)
张晋西(4)
王 萍(5) 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12. 证书编号:20001015(5-1) 3 现代汽车自动变速器教学手段研究与开发 邓定瀛(1)
曹建国(2) 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12. 证书编号:20002027(4-2) 4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与实践 贺建民(1) 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12. 证书编号:20002026(5-4) 5 “产学研”合作,培养高质量应用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重庆工学院车辆工程学科建设与实践 石晓辉(1)
廖林清(2)
曹建国(3)
邓国红(4)
徐 云(5) 重庆工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10
重庆市教学成果三等奖
证书编号:20043046(5-2) 6 一般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廖林清(1)
郑光泽(2)
冯文杰(3)
王国超(4)
朱 岗(5)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8年度)
重庆工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06 7 机械设计课程课程教学CAI课件 林昌华(1)
杨 岩(2)
周 静(3)
张晋西(4) 重庆工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10 8 地方院校机械类工程应用性人才素质和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何怀波、廖林清、刘红杰、邓国红、林昌华、曹建国、徐云、邓易元、
郑光泽、唐其林、刘驿闻 重庆工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10 9 地方普通高校机械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郑光泽(1)
朱宝生(2)
廖林清(3)
姚 英(4)
林昌华(5) 重庆工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10 10 机器零部件测绘CAI 李 琳(1)
王 萍(4) 重庆工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10 11 一般院校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中学生发明创造能力培养实践 杨翔宇(1)
廖林清(2)
林昌华(3)
贾秋红(4)
屈 翔(5) 重庆工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06 12 面向汽车产业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与实践 俞 宁(1)
廖林清(2)
但汉雨(3)
曹建国(4)
唐其林(5) 重庆工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06 13 立足企业需求,培养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 杨翔宇(1)
杜柳青(2)
李志立(3)
曾宇丹(4)
唐毅锋(5)
袁冬梅(6) 重庆工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