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列举生活中测量工作或成果有哪些
工程测量工作内容业主交点—校测坐标、标高起始依据—场地控制网测量专—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基础属放线—建筑物的主体放线—建筑物的定期沉降观测方面。
1. 工程定位放线
项目部进场后首先对业主提供的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校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准确。
其次与业主一道对现场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业主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现场建立控制坐标网和水准点。现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方法见后。水准点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2.平面测量控制网设立
根据本工程的建筑物平面设计形状,采用矩形测量控制网进行控制。
『贰』 旁压测试成果整理及影响试验成果的主要因素
旁压试验最后得到压力与变形的关系曲线(即P-S、P-V曲线),可从曲线上求出一些和土的性质有关的参数。由于仪器设备、工程地质条件等复杂性,试验曲线存在一些误差,为了克服这些误差,必须要进行校正。
一、数据校正
在绘制P-S曲线之前,需要对试验记录中的各级压力及其相应的测管水位下降值进行校正:
1.压力校正
P=Pm+Pw+Pi (6-11)
式中:P为校正后的压力(kPa);Pm为压力表读数(kPa);Pw为静水压力(kPa);Pi为弹性膜约束力曲线上与测管水位下降值对应的弹性膜约束力(kPa)。
2.测管水位下降值,其校正公式为:
S=Sm-(Pm+Pw)·α (6-12)
式中:S为校正后的测管水位下降值(cm);Sm为实测测管水位下降值(cm);α为仪器综合变形校正系数(cm/kPa);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二、绘制旁压压力P与测管水位下降值S曲线
1.坐标轴的确定
通常采用纵坐标为压力P(kPa),横坐标为测管水位下降值S(cm)绘制P-S曲线。绘制旁压曲线的比例尺要合适,一般情况下采用以横坐标1cm代表体积变量100cm3或1cm测管水位下降值,纵坐标1cm代表100kPa,或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比例尺的标准,图幅尺寸要求一般为10×10(cm2)。
2.绘制曲线
先连直线段,再用曲线板连曲线部分。曲线与直线的连接处要圆滑。
另外,有时用P-V曲线代替P-S曲线。设Vm为测管内的体积变量(cm3),换算公式为:
Vm=S·A (6-13)
式中:A为测管内截面积(cm3);S为测管水位下降值(cm)。
从S换算到V后,按下式对体积V进行校正:
V=Vm-(Pm+Pw)·α (6-14)
式中:V为校正后的体积(cm3);Vm为Pm+Pw所对应的体积(cm3);其他符号意义同前。校正后,即可绘制P-V曲线。
三、曲线特征值的确定和计算
利用旁压试验确定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指标,首先要从旁压试验的曲线上几个特征段落上确定其特征值。典型的预钻式旁压曲线有三个变形阶段(见图6-9中P-S(或P-V)曲线)。
图6-9 预钻式旁压曲线及特征值
1.初始阶段及特征值的确定
该区段压力逐渐由零增加到
根据梅纳德理论,曲线中直线段的起点
(1)计算法 按下式计算:
P0=ξ(γh-μ)+μ (6-15)
式中:ξ为静止土侧压力系数(按土质而定);一般砂土、粉土取0.5;粘性土取0.6;淤泥取0.7;γ为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为饱和重度)(kN/m3);h为测试点深度(m);μ为测试点的孔隙水压力(kPa)。
正常情况下,它极接近于由地下水位算得的静水压力,即在地下水位以上,μ=0;在地下水位以下时,按下式计算:
μ=γw(Z-hw) (6-16)
符号意义同前。此种方法要预估ξ值。
(2)图解法 由于
图6-10 交点法求P0值
(据王长科)
根据P-S曲线特征,开始的曲线段因受土的扰动所致,直线段表示土处于末扰动状态的似弹性段。作曲线段的初始切线与直线段的延长线相交,其交点对应的压力即为P0值。其物理意义较明了,是扰动土和原状土接触点,表示土的原位水平应力值。该法考虑了成孔扰动的影响,合理简便。经检验,P0值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和理论计算值基本相符合。而又比理论计算更符合实际,不用估算ξ值,完全由旁压曲线即可求得P0值。只不过该法要求在试验初期采用小等级加荷,以便所测的旁压曲线能准确地反映原状土和孔周扰动土的应力变形特性。
2.似弹性变形阶段及区临塑压力Pf值的确定
指P-S曲线上的近似直线段,压力由
临塑压力Pf可按下列方法之一确定:
(1)直线段的终点所对应的压力为临塑压力Pf;
(2)可按各级压力下的30 s 到60 s 的测管水位下降值增量 ΔS60~30(或体积增量ΔV60~30),或30 s到120 s的测管水位下降值增量ΔS120~30(或V120~30)同压力P的关系曲线辅助分析确定,即P-ΔS60~30或P-ΔS60~30,其曲线拐点所对应的压力即为临塑压力Pf。
3.塑性变形发展阶段和水平极限压力PL值的确定
指孔壁压力大于Pf以后的曲线段。曲线呈上凸形,斜率由大变小,表明土体中的塑性区的范围不断发展和扩大。从理论上讲,当曲线斜率趋于零时,即使压力不再增加,体变也会继续发展,表明土体已完全达到破坏状态,其相应的压力称为极限压力PL。实测时,由于测管水量限制,常常不出现这种情况,而是用体变增量达到或超过某一界限值时所对应的压力PL表示。PL称为名义上的极限压力。极限压力PL按下列方法之一确定:
(1)手工外推法:凭眼力将曲线用曲线板加以延伸,延伸的曲线应与实测曲线光滑而自然地连接,并呈趋向与S(或V)轴平等的渐近线,其渐近线与P轴的交点即为极限压力PL。
(2)倒数曲线法:把临塑压力Pf以后的曲线部分各点的测管水位下降值S(或体积V),取倒数1/S(或1/V),作P-1/S(或P-1/V)关系曲线(近似直线),在直线上取1/(2S0+Sc)或(1/(2V0+Vc))所对应的压力,即为极限压力PL。
(3)在工程实践中,常用双倍体积法确定极限压力PL。
VL=Vc+2V0 (6-17)
式中:VL为PL所对应的体积增量(cm3);Vc为旁压器中腔初始体积(cm3);V0为弹性膜与孔壁接触时的体积增量,即直线段与V轴交点的值(cm3)。
国内常用测管水位下降值S表示,即:
SL=Sc+2S0 (6-18)
式中:SL为PL所对应的测管水位下降值(cm);Sc为与中腔原始体积相当的测管水位下降值(cm);S0为直线段与S轴的交点所代表的测管水位下降值(cm)。
VL或SL所对应的压力即为PL。
在试验过程中,由于测管中液体体积的限制,使试验往往满足不了体积增量达到(2V0+Vc)即相当孔穴原来体积增加一倍的要求。这时,需凭眼力用曲线板将曲线延伸,延伸的曲线与实测曲线,应光滑自然地连接,取SL(或VL)所对应的压力作为极限压力PL。
四、影响旁压测试成果精度的主要因素
旁压试验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有资料表明:影响旁压试验成果的主要有钻孔质量、加压方式、旁压仪构造和规格、变形稳定标准及地下水等因素。
1.钻孔质量
由于预钻式旁压测试要预先钻孔,然后在钻孔中做测试,所以成孔质量对保证测试的精度及成果的获取甚为重要,是旁压测试成败的关键。
预钻式钻孔试验要求钻孔垂直、光滑、横截面呈完整的圆形才能运用弹性理论和轴对称问题,来研究有关计算公式,否则应力分布不均匀,影响测试的结果;同时还应特别注意钻孔大小必须与旁压器直径相匹配,钻孔孔壁土体要尽可能少受扰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测试成果可靠;否则,将使测试结果——旁压曲线无法应用(图6-11)。图中只有一条旁压曲线是正常的,其他曲线,由于成孔质量不合格而反常:缩孔曲线反映钻孔太小或有缩孔现象,旁压器被强行压入钻孔中。旁压曲线前段消失,是因为测试前孔壁已受到挤压,同时孔壁挤压旁压器,只有施加一定压力后,旁压器三腔体积才能恢复到原始状态,所以只有压力增加而无体积增量,求不出P0值;当孔壁被严重的扰动时,会形成较厚的松动圈,加荷后反映在曲线上有一长段呈弧形的上弯,说明扰动土层被压密,此时因旁压器的膨胀量所限,使试验达不到要求,逐呈现图中的曲线形态;若孔径太大,曲线上形成一长段的S0,则测管中的水量有相当一部分用来填补旁压器与孔壁之间的孔隙,造成测管中的水量不足,使试验达不到极限压力值。
图6-11 旁压曲线的几何形状
当土质较硬(如硬粘土、中密以上的砂、风化或半风化岩石以及某些砂砾石混合土)或钻孔深度较大(如15m)时,使用人力手钻有困难,可以采用机械钻进。钻进方法可分干法和湿法两种。用干法钻进,要钻进一个回次提一次土,适用于稳定性较好的土层;对稳定性差的土层须用湿法钻进,并用泥浆护孔。
2.加压方式
加压方式主要指加压等级与加压速率两方面。
加压等级的选择和设计,是个重要的技术问题。试验中,加压等级选择不当:如过密,则会延长试验时间;如过稀,则不易在旁压曲线上准确获得P0及Pf值。
加压等级要根据土质情况而定。土的力学强度越低,加压等级越小:反之,则越大。
考虑旁压曲线首段变化较大的特点。为准确确定P0值,应在首段加密观测点,即一般土的临塑压力前,压力级差要小一点,压力增量适当减小。这样可明确地确定P0和Pf值,待超过Pf值时,要适当放大级差,否则将影响工作效率。
3.稳定变形标准的影响
旁压试验的加压稳定变形标准不同,对试验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水平极限压力的影响较大。1min和5min产生的孔隙水压力是不相同的,土体排水的不同,其效果也不尽相同。国内规范规定了稳定时间为1min、2min为标准。
4.旁压测试临界深度影响
在均质土层中进行旁压测试中,Pf或PL自地表随埋深加大而明显增加;但到某一深度之后,随埋深加大基本上保持不变、或增加趋势明显减缓。这一深度,称为旁压测试的临界深度。临界深度随砂土密实度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在砂土中表现明显,一般临界深度为1~3m。在粘性土中还未发现,应继续研究。
产生临界深度的原因是旁压时有垂向变形,在临界深度以内垂向变形明显。在临界深度以下,因上覆土压力加大,限制了旁压的垂向变形,基本上只有径向变形。
应该指出,地下水位的变化和旁压仪构造和规格的不同,也会影响测试成果的精度。水位的波动影响到压缩模量的变化。所以,对这样的地区进行旁压试验时就要考虑到地下水位的影响。
『叁』 测试一个人一生的成就
一个人的成就决定因素很多,是测不出来滴,只要你努力往好的方向发展,你的成就也会慢慢的增大的。不断的完善自己本身也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
『肆』 做完一个性能测试后是什么成果物
性能测试用例、性能测试报告
『伍』 前人相关测试成果
根据Finkelman(1993)、Swaine(1990)、Dale等(1993)、Spears(1999)和Клер(1988)的资料,表2-12列出了美国煤、澳大利亚煤、英国煤、前苏联煤、世界褐煤及世界煤中As等17种有害微量元素的含量。
可以看出:①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前苏联煤中多数有害微量元素总体含量水平与世界范围平均含量同在一个数量级,只有Cd,F,Cl等少量元素的差异较大;②同一种元素的平均含量水平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差异极大,某些元素含量水平的差别可达几个数量级;③在同一国家或地区,同种元素含量的变化也十分显著,不同地点的差别可达上千倍,且远远偏离全球平均值,显示出明显的有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异常。
表2-12 国外煤中As等17种有害微量元素的含量(wB/10-6)
注:美国煤据 Finkelman(1993);世界煤①据Swaine(1990),②据Valkovic(1983);澳大利亚煤据Dale(1993);英国煤据Spears等(1999);前苏联煤据Клер(1988)。
在国内,赵继尧等(2002)、Ren等(1999)对我国部分矿区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含量作过研究,本书的部分资料来源于前人的这些研究成果。数据显示,与国外煤相似,我国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含量分布也呈现出显著的非均一性特征,这是不同地区、不同时代成煤地球化学背景和煤化作用条件存在差异的必然结果。
『陆』 软件测试是做什么的
软件测试的工作内容很多,山东省软件评测中心从4各方面阐述
1)
信息系统规划与选型
u系统规划咨询:协助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系统实施方案编写咨询、系统可行性报告编写咨询、系统可行性评估等;
u应用系统方案评估:在应用系统建设方案论证时,对方案中的系统架构、可靠性、可扩展性、兼容性、风险、投资成本等内容进行评估,以明确系统建设的风险和可行性,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同时,针对方案中的不足给出改进建议。
u应用系统成本估算:对系统中的应用软件根据其规模、结构、技术含量等估算其成本,为项目投资预算或决算提供参考。
u比对测试:结合客户的系统应用规划,建立统一的测试基准,对备选产品进行基准测试,出具权威测试报告,为应用系统选型提供量化判定依据。
2)信息系统建设与开发
在信息系统建设与开发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具体可分解为以下方面:
u需求工程咨询与阶段评审:参与系统需求调研与分析、协助构建需求管理与开发规范、需求分析技术与工具的指导等;对阶段性需求分析成果进行评审与验证。
u设计与开发技术咨询与技术评审:协助建立编码规范、系统分析设计方法与工具的指导等;对系统设计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技术评审和验证,并对规范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意见并提出改进措施。
u软件测试咨询与过程测试:改进及构建软件测试体系、协助建立缺陷管理规范;对软件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性的开发产品进行测试和确认。根据软件开发合同或计划,针对各个阶段的产品进行严格的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
u技术评审与质量保证:对工作成果进行技术评审、定期对工作成果进行质量检查并提供质量保证报告;
u项目管理咨询:协助构建项目管理规范、项目管理工具应用指导等;
u配置管理咨询:协助构建配置管理规范、配置管理工具应用指导等;
u质量管理咨询:协助构建质量保证规范、质量管理工具应用指导等;
u软件过程改进咨询:构建软件过程规范、协助实施软件过程改进。
u文档体系咨询: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协助构建各类项目文档的结构体系,提供可行性文档撰写模板及案例。
3)信息系统交付与验收
在软件项目的后期,软件项目经过试运行等工作,表明软件的开发等工作已基本完成,此时,可以着手准备软件项目的验收。软件开发项目验收是对整个开发项目的结果的评价,是软件交付使用前对项目进行评估、认定和总结的过程,包括费用、质量、服务等多个方面。通过验收工作,来找出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最后的修正,以使项目成果完美的交付到最终使用人员手中。
u验收测试:依据软件开发商和用户之间的合同、软件需求说明书以及相关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法律法规等对软件的功能、性能、可靠性、易用性、可维护性、可移植性等特性进行严格的测试,以找出软件的缺陷和不足,并提成修改意见,完善项目成果。
u项目成本评估:为需要对项目成本进行审计、核算的用户提供项目成本评估,对软件的成本给出参考性意见。
u文档测试:对软件开发商提供的相关文档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以便于软件或系统的使用、维护和移植。
u履约情况检查:对合同中规定的进度、服务等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保障双方的利益。
4)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
u应用系统风险评估:对应用系统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包括系统的功能、可靠性、性能、安全性、风险、需投入成本等项目的测试、评价与估算,并给出有针对性改进建议。
u信息系统性能测试与故障诊断:我们采用应用系统性能、服务器监测、网络分析等工具实现网络应用系统故障定位和管理,分析关键应用的响应时间在客户端、网络、服务器的分布,汇总关键应用的吞吐量和网络带宽占用率,揭示引起应用系统故障的真正原因。
『柒』 静力载荷测试资料的整理及测试成果
1.压力-沉降量关系曲线
(1)首先,应对载荷测试的原始数据进行检查和校对,整理出荷载与沉降量、时间与沉降量汇总表。然后,绘制压力P与沉降量S关系曲线(图4—3)。该曲线是确定承载力、地基土变形模量和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重要依据。
(2)在载荷试验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使P-S曲线偏离坐标原点。这时,应对P-S关系曲线加以校正,也就是校正沉降量观测值。其方法有:
图4—3压力与沉降量关系曲线
P0—比例界限;PL-极限界限;Ⅰ—压实阶段;Ⅱ—剪变阶段;Ⅲ—破坏阶段
①图解法:在按原始试验数据绘制的P-S关系曲线上找出比例界限点。从比例界限点引一直线,使比例界限前的各沉降点均匀靠近直线,直线与纵坐标交点的截距即为S0。将直线上任一点的S、P和S0代入下式,求得P-S曲线直线段的斜率C。
因S=S0+CP
故
②最小二乘法:其计算式如下:
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解(4—2)方程组,得:
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式中,N为直线段加荷次数;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以上两式中,除S为变数外,其余均可预先计算成现成表格,用时可查表4—1、表4—2。
表4—1每级荷载间隔为100kPa时的有关值
表4—2每级荷载间隔为50kPa时的有关值
③求得P-S曲线直线段截距S0及斜率C后,就可用下述方法对原始沉降观测值S进行校正。对比例界限以前各点,根据C,P值按(4—5)式校正:
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对于比例界限以后各点,按(4—6)式校正:
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式中,S′为沉降量校正值;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3)根据校正后的S′值绘制P-S′(压力-沉降量)关系曲线,即一般称的P-S曲线。
2.曲线特征值的确定
(1)当P-S曲线具有明显的直线段及转折点时,一般将转折点所对应的压力定为比例界限值,将曲线陡降段的渐近线和横坐标的交点定为极限界限值(图4—3)。
(2)当曲线无明显直线段及转折点时(一般为中、高压缩性土),可用下述方法确定比例极限。
①在某一级荷载压力下,其沉降增量△Sn超过前一级荷载压力下的沉降增量△Sn-1的2倍(即△Sn≥2△Sn-1)的点所对应的压力,即为比例界限。
②绘制lgP-lgS(或
3.计算变形模量E0
土的变形模量是指土在单轴受力,无侧限情况下的应力与应变之比。由于土是弹塑性体,其变形包括土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故可称为总变形模量,其值可由载荷试验成果P-S曲线的直线变形段,按弹性理论公式求得,仅适用于土层属于同一层位的均匀地基。当承压板位于地表时:
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式中:P,S——分别为P-S曲线直线段内一点的压力值(kPa)及相应沉降值(cm);
B——承压板的宽度或直径(cm);
μ——土的泊松比,其值见表4—3;
ω——承压板形状系数。刚性方形板,ω=0.886;刚性圆形板,
表4—3土的泊松比μ值(侧膨胀系数)
当承压板位于地表面以下时,应乘以深度修正系数I1:
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式中,I1为承压板埋深h时的修正系数;当h≤B,
对非均质土层,可用小承压板于不同深度处进行载荷测试,将承压板影响范围内的土层作为均质土处理。
『捌』 怎样使测试工作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请大家给点建议)
您好我来解答您的问题1.你的理念和宏愿上讲出了产品质量第一位是首当其冲的,版也是理所当然权要为核心的问题点。这点必须要做到很好。2.从我了解的贵公司的测试人员的不完整性及技术方面的缺陷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不知贵公司是否有可行的培训研究计划。3.选择合适的软件测试也是要解决的问题,不能识别只能说明你没找到合适的,而不是没有。4.本人不是从事软件测试的,但是研发产品和测试产品都是家常便饭,良好的工作态度是能把事情做好的首要素质。所以每天都要保持微笑。给自己一个好的心情喔!回答完毕。请给分。
『玖』 旁压测试成果整理
旁压试验的主要成果是旁压P-S、P-V曲线,可从曲线上求出一些和土的性质有关的参数。
1.数据校正
在绘制P-S曲线之前,须对试验记录中的各级压力及其相应的测管水位下降值进行校正:
(1)压力校正,其公式为:
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式中:P——校正后的压力(kPa);
Pm——压力表读数(kPa);
Pw——静水压力(kPa);
Pi——弹性膜约束力曲线上与测管水位下降值对应的弹性膜约束力(kPa)。静水压力,可采用下式计算(图5—22):
无地下水时
有地下水时
式中:h0——测管水面离孔口的高度(m);
Z——地面至旁压器中腔中点的距离(m);
hw——地下水位离孔口的距离(m);
γw——水的重度(10kN/m3);
(2)测管水位下降值,其校正公式为:
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图5—22静水压力计算示意图
式中:S——校正后的测管水位下降值(cm);
Sm——实测测管水位下降值(cm);
α——仪器综合变形校正系数(cm/kPa);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2.绘制压力P与测管水位下降值S曲线
(1)先定坐标。国外多以纵坐标为压力P(kPa),横坐标为测管水位下降值S(cm)。和一般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绘制格式相同。比例尺选用1cm代表100kPa或1cm测管水位下降值,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定。对于坐标系,也可以规定横坐标为压力P,纵坐标为水位下降值S,与载荷曲线绘制格式类似。对于同一个勘测或研究单位,最好统一格式,以便比较,但格式的差异不影响试验成果的解释。
(2)绘制曲线时,先连直线段,再用曲线板连曲线部分,曲线与直线的连接处要圆滑。
另外,有时用P-V曲线代替P-S曲线。设Vm为测管内的体积变形量(cm3),其换算公式为:
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式中:A——测管内截面积(cm2);
S——测管水位下降值(cm)。
从S换算到V后,按下式对体积V进行校正:
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式中:V——校正后的体积(cm3);
Vm——Pm+Pw所对应的体积(cm3);
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校正后,即可绘制P-V曲线。
3.曲线特征值的确定和计算
利用旁压试验确定地基土参数,首先要从旁压试验的P-S或P-V曲线上求取特征值。下面先分析一下典型的预钻式旁压曲线特征。
(1)旁压器在逐级受压的情况下,孔壁土体相应经历了三个变形阶段,反映在P-S(或P-V)曲线上,可以明显划分为三个区,见图5—23。
图5—23预钻式旁压曲线及特征值
①恢复区:该区压力逐渐由零增加到P0m,曲线下凸,斜率△P/△V由小变大,直到在P0m处趋于直线段。其原因是:开始时旁压器弹性膜膨胀,不受孔壁土体的阻力,只填充了膜与孔壁之间的空隙,进而将成孔后因应力释放而向孔内膨胀的土体挤压回原来位置。这个阶段的终点压力为P0m(对应的体积增量为V0m)。
从理论上讲,曲线中直线段的起点P0m应相当于测试深度处土的静止侧压力P0。但是,由于预先钻孔,因孔壁土体受到了扰动等,P0m值一般都大于P0值。Baguelin(1973)等比较了P0m和P0(P0由自钻式旁压曲线求得)随深度变化的情况。在粘土层的各个深度上,P0m都大于P0,但两条曲线基本平行,故它们的差值接近于一个常值。
②似弹性区:指P-S曲线上的近似直线段,压力由P0m增至Pf,直线段的终点压力称为临塑压力Pf(也称屈服压力或比例极限),对应的体积增量为Vf。该区段内的土层变形,可视为线性变形阶段。各类土预钻旁压曲线的这一直线段,都比较明显。
③塑性发展区:指孔壁压力大于Pf以后的曲线段。曲线呈上凸形,斜率由大变小,表明土体中的塑性区的范围不断发展和扩大。从理论上讲,当曲线斜率趋于零时,即使压力不再增加,体变也会继续发展,表明土体已完全达到破坏状态,其相应的压力称为极限压力PL。实测时,由于测管水量限制,常常不出现这种情况,而是用体变增量达到或超过某一界限值时所对应的压力PL表示,PL称为名义上的极限压力。
(2)根据预钻式旁压P-S曲线的特征,可以求取三个特征值:
①静止侧压力P0:可以用计算法或图解法求取P0值。
i.计算法:
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式中:ζ——静止土侧压力系数,按土质而定;一般砂土、粉土取0.5,粘性土取0.6,淤泥取0.7;
γ——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为饱和重度(kN/m3);
h——测试点深度(m);
u——测试点的孔隙水压力(kPa);正常情况下,它极接近于由地下水位算得的静
水压力,即在地下水位以上,u=0;在地下水位以下,按下式计算:
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符号意义同前,此种方法要预估ζ。
ii.图解法:由于P0m值一般都大于P0值,因此基于图解法求P0的基本想法均是往小的方向修正P0m。应用较多的方法有:
a.将旁压曲线直线段延长,与S(v)轴相交,由交点作P轴平行线与P-S曲线相交,其交点对应的压力即为P0。
b.上述作图法受成孔质量影响很大,一般无规律性。现又提出一种新的作图法(图5—24)。
图5—24交点法求P0值(据王长科)
根据P-S曲线特征,开始的曲线段因土的扰动所致,直线段表示土处于未扰动状态的似弹性段,作曲线段的初始切线和直线段的延长线相交,其交点对应的压力即为P0,其物理意义比较明确(扰动和原状土接触点),表示土的原位水平应力值。该法考虑了成孔扰动的影响,合理简便。经检验,P0值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和理论计算值基本符合,而又比理论计算更符合实际,不用估算ζ值,完全由旁压曲线即可求得P0值。该法要求在试验初期采用小等级加荷,以便所测的旁压曲线能准确反映原状土和孔周扰动土的应力变形特性。
②临塑压力Pf:可按下列方法之一确定:
i.直线段的终点所对应的压力为临塑压力Pf。
ii.可按各级压力下的30s到60s的测管水位下降值增量△S60-30(或体积增量△V60-30),或30s到120s的测管水位下降值增量△S120-30(或△V120-30)同压力P的关系曲线辅助分析确定,即P-△S60-30或P-△S120-30,其折点所对应的压力即为临塑压力Pf。
③极限压力PL:按下列方法之一确定:
i.手工外推法:凭眼力将曲线用曲线板加以延伸,延伸的曲线应与实测曲线光滑而自然地连接,并呈趋向与S(或V)轴平行的渐近线时,其渐近线与P轴的交点即为极限压力PL。
ii.倒数曲线法:把临塑压力Pf以后的曲线部分各点的测管水位下降值S(或体积V取倒数1/S(或1/V),作P-1/S(或P-1/V)关系曲线(近似直线),在直线上取1/(2S0+Sc或(1/(2V0+Vc))所对应的压力即为极限压力PL。
iii.在工程实践中,常用双倍体积法确定极限压力PL。
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式中:VL——PL所对应的体积增量(cm3);
Vc——旁压器中腔初始体积(cm3);
V0——弹性膜与孔壁接触时的体积增量,即直线段与V轴交点的值(cm3),国内
常用测管水位下降值S表示,即:
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式中:SL——PL所对应的测管水位下降值(cm);
Sc——与中腔原始体积相当的测管水位下降值,PY型国产旁压仪为32.1cm;
S0——直线段与S轴的交点所代表的测管水位下降值(cm)。
VL或SL所对应的压力即为PL。
在试验过程中,由于测管中液体体积的限制,使试验往往满足不了体积增量达到2V0+Vc(即相当孔穴原来体积增加一倍)的要求。这时,需凭眼力用曲线板将曲线延伸,延伸的曲线与实测曲线应光滑自然地连接,取SL(或VL)所对应的压力作为极限压力PL。
以上P0、Pf、PL的单位均为kPa。
『拾』 测量结果与测量成果有什么区别
测量结果是你测出来的数据 (没有经过验证) 测量成果 是你测出来的数据 根据要求转换成规定的格式(经过验证无误的) 做成标准格式 签上你的公司 和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