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通过利润表分析来判断企业经营成果与管理水平
利润表评价企业经营成果的指标有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净利率越高、毛利率越高经营效率越高,收入规模越大、净利润越大经营成果越好。
而评价管理水平则可通过指标:营业费用/营业收入;管理费用/营业收入,两个指标越小则管理水平也越高。
㈡ 下列各项中,属于计算和判断企业经营成果及其盈亏状况主要依据的有
ABCD全选,出自书上原文,《基础会计(第三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㈢ 如何通过利润表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
利润表是把企业在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同一期间的销售费用进行配比,以得到该期间的净利润(或净亏损)的情况。由此可知,该报表的重点是相关的收入指标和费用指标。阅读利润表的基本思路是收入费用=利润。 利润表中有5个醒目的会计指标,依表中的顺序为: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在这些指标中应重点关注: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首先看最后一行净利润,然后是利润总额。这就是检查经营成果的第一步:总体把握结果。把握结果的目的是要看一看企业是赚钱还是赔钱,如果净利润是正数,说明企业赚钱;如果净利润是负数,说明企业赔钱。然而,许多人往往只关心净利润情况,认为净利润为正就代表公司盈利,净利润为负就代表公司亏损。实际上,企业的长期发展动力来自于对自身主营业务的开拓与经营。 (2)分层观察。 分层观察的目的是要企业明白到底在哪儿赚钱。 通过观察利润总额中各组成部分的比重,能够说明企业利润是否正常合理。通常情况下,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应是其利润总额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比重应是最高的,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相对来讲比重不应很高。如果出现不符常规的情况,那就需要多加分析研究。分析观察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在利润表中,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和营业利润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得利润,最能说明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如果一个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或者营业利润数额较高,说明企业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如果一个企业确实有很多盈利,但不是主营业务利润,而是通过无法控制的事项或偶然的交易获得的,这不能说明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 阅读利润表不能只看净利润,还要进一步关注发生在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利润及经常性净利润等指标上的增减变化情况。比如甲企业2005年净利润下降
㈣ 计算和判断企业经营成果主要依据是什么
企业经营成果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有效劳动成果的总和。
企业经营成果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它们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成果的计量。
所以是看要与利润相关的收入、费用、利润。
费用泛指成本和费用。支出是成本或费用的方向,与经营成果无关。支出也可以是支付投资、借款、还款、应付账款等等。。。
㈤ [单选题] 下列属于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是( )
一、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是:收入、费用和利润。
二、说明
1、会计要素是指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对财务会计对象所做的的基本分类。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类,其中,前三类属于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后三类属于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在利润表中列示。
2、各项会计要素的含义
(1)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3)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4)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5)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6)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反映收入减去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
3、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会计恒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收入-费用=利润
㈥ 下列各项中,属于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有( )。
正确答案:A,B,D
解析:收入、费用和利润属于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属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故选ABD。
㈦ 计算和判断一个单位经营成果及其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是() 多选
各单位应当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ABDC...6、(CD)都是计算和判断企业经营成果及其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A资产 B负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