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给一些中国人家境并不贫穷,却取得巨大成就的天才的例子
二楼,毛家里是穷的(县里的小地主,到大城市就被歧视,至于上学还是他和他父亲经过激烈吵架后父亲才同意的)。周父母双亡只有叔叔,环境也不是很好。
如果说民国那时期,蒋介石和孙中山吧。尤其是孙中山,到英国留学,后来也常常在国外生活,一直生活得都比较奢侈。
其实以前的作家,如曹雪芹等等,大多数都是家境好的人,不然谁能够供养他们在家写书呢?
像老舍,鲁迅等等,虽然家境后来落下来,但是小时候是还可以的。
Ⅱ 当今社会出身贫穷的成功人士有哪些
1、曹德旺
曹德旺9岁才上学、14岁就被迫辍学的曹德旺,在街头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经年累月一日两餐食不果腹,在歧视者的白眼下艰难谋生,尝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那是精神和肉体蒙受的双重苦难,但他并未逆来顺受,而是不断地与命运抗争。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集团,目前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制造商。
Ⅲ 周星驰以前的家境
周星驰小时候家境贫困。
周星驰父母在他七岁的时候离婚。离婚以后,凌宝儿(周星驰母)独自抚养三个孩子,为了养家糊口,凌宝儿曾经同时打三份工。
虽然家境不好,但凌宝儿坚持要给孩子买体面的衣服,带他们上街也避免去鱼龙混杂的地方,就是希望孩子们有个好的榜样,终有一天成为体面人。
周星驰出身寒微,他不只一次提及年幼时家境穷困,母亲凌宝儿含辛茹苦养育儿女,而这一切都拜周星驰7岁时父母离异所赐。星妈于2006年首次爆出离婚因由,“记得一次与孩子们到戏院看《埃及妖后》,当时只有三四岁的星仔突然指着前排座位大喊:‘妈妈,爸爸在那里!’往前一看,我发现丈夫与一名女子在一起。”
(3)成果家境扩展阅读
周星驰演艺记录:
1980年,周星驰成为丽的电视台的特约演员,从而进入演艺圈。1981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IQ成熟时》。
1983年,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后,周星驰正式成为无线电视台的签约艺员;同年,他开始担任儿童节目《430穿梭机》的主持人。
1992年1月,主演的喜剧片《家有喜事》在香港上映后最终票房为4899万港元,位列香港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二名。
Ⅳ 你认为家境对一个人的成功起很大的作用吗
就我个人而言,家境对一个的成功不一定会起很大作用,但家境一定对一个人做事起了很大作用,如果家境好的人,创业也好,投资也罢,至少资金这块不缺,有底气去造,如果家境不好的人,创业和投资都是一件非常难得事,只能靠自己那点微薄薪水一点一滴的攒起来,哪怕有了创业资金都不敢随便造。
所以,我认为家境对一个人成功没有很大作用,只能说家境好的人底子非常好,起步会快一些,至于成不成功还得看自己造化,家境不好的人起步非常慢,只能靠自己,至于成不成功也是自己造化。
Ⅳ 五位科学家的事迹与成果
【牛顿】
事迹:牛顿1661年入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65年获文学士学位。随后两年在家乡躲避瘟疫。这两年里,他制定了一生大多数重要科学创造的蓝图。1667年回剑桥后当选为三一学院院委,次年获硕士学位。1669年任卢卡斯教授直到1701年。1696年任皇家造币厂监督,并移居伦敦。1703年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706年受女王安娜封爵。他晚年潜心于自然哲学与神学。
成果:牛顿在科学上最卓越的贡献是微积分和经典力学的创建。
------------------------------------------
【爱因斯坦】
事迹: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并入瑞士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苏黎世工业大学、布拉格德意志大学教授。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长和柏林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国国籍。
成果:他创立了相对论宇宙学,推动了现代天文学的发展。
------------------------------------------
【居里夫人】
事迹:出生于波兰,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世界著名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成果: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
------------------------------------------
【爱迪生】
事迹: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诞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米兰镇。他一生只在学校里读过三个月的书,但他勤奋好学,勤于思考,并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等一千多种成果,为人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发明大王”。
成果:一生约有两千种发明成果
在网上一个一个查的,然后自己提取了一些精炼部分。。希望可以对您有帮助~
Ⅵ 家境好又很有成就的例子
比尔盖茨
Ⅶ 科学家的成就背后的故事
牛顿
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开创者牛顿,在科学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三大成就——光的分析、万有引力定律和微积分学,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牛顿为什么能在科学上获得巨大成就?他怎样由一个平常的人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禁要联想到他刻苦学习和勤奋工作的几个故事。 “我一定要超过他!” 一谈到牛顿,人们可能认为他小时候一定是个“神童”、“天才”、有着非凡的智力。其实不然,牛顿童年身体瘦弱,头脑并不聪明。在家乡读书的时候,很不用功,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属于次等。但他的兴趣却是广泛的,游戏的本领也比一般儿童高。平时他爱好制作机械模型一类的玩艺儿,如风车、水车、日晷等等。他精心制作的一只水钟,计时较准确,得到了人们的赞许。 有时,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盏灯笼挂在风筝尾巴上。当夜幕降临时,点燃的灯笼借风筝上升的力升入空中。发光的灯笼在空中流动,人们大惊,以为是出现了彗星。尽管如此,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还是经常受到歧视。 当时,封建社会的英国等级制度很严重,中小学里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歧视学习差的同学。有一次课间游戏,大家正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借故踢了牛顿一脚,并骂他笨蛋。牛顿的心灵受到这种刺激,愤怒极了。他想,我俩都是学生,我为什么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过他!从此,牛顿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早起晚睡,抓紧分秒、勤学勤思。 经过刻苦钻研,牛顿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不久就超过了曾欺侮过他的那个同学,名列班级前茅。 篱笆下的乐趣 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的家境是清贫的。他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都曾与困苦的境遇作过顽强的斗争。牛顿少年时代的境遇也是十分令人同情的。 牛顿一六四二年出生在英国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在牛顿出生前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在他两岁那年改嫁了。当牛顿十四岁的时候,他的继父不幸故去了,母亲回到家乡,牛顿被迫休学回家,帮助母亲种田过日子。母亲想培养他独立谋生,要他经营农产品的买卖。 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多么不愿意离开心爱的学校啊!他伤心地哭闹了几次,母亲始终没有回心转意,最后只得违心地按母亲的意愿去学习经商。每天一早,他跟一个老仆人到十几里外的大镇子去做买卖。牛顿非常不喜欢经商,把一切事务都交托老仆人经办,自己却偷偷跑到一个地方去读书。 时光渐渐流逝,牛顿越发对经商感到厌恶,心里所喜欢的只是读书。后来,牛顿索性不去镇里营商了,仅嘱老仆人独去。怕家里人发觉,他每天与老仆人一同出去,到半路停下,在一个篱笆下读书。每当下午老仆人归来时,再一同回家。 这样,日复一日,篱笆下的读书生活倒也其乐无穷。一天,他正在篱笆下兴致勃勃地读书,赶巧被过路的舅舅看见。舅舅一看这个情景,很是生气,大声责骂他不务正业;把牛顿的书抢了过来。舅舅一看他所读的是数学书,上面画着种种记号,心里受到感动。舅舅一把抱住牛顿,激动地说:“孩子,就按你的志向发展吧,你的正道应该是读书。” 回到家里后,舅舅竭力劝说牛顿的母亲,让牛顿弃商就学。在舅舅的帮助下,牛顿如愿以偿地复学了。 在暴风中研究和计算风力 时间对人是一视同仁的,给人以同等的量,但人对时间的利用不同,而所得的知识也大不一样。 牛顿十六岁时数学知识还很肤浅,对高深的数学知识甚至可以说是不懂。“知识在于积累,聪明来自学习”。牛顿下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攀上数学的高峰。在基础差的不利条件下,牛顿能正确认识自己,知难而进。他从基础知识、基本公式重新学起,扎扎实实、步步推进。……
Ⅷ 马克思和恩格斯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存在很大差别,为什么俩人友谊能长达40年(马哲课)
主要是因为两人互相尊重和都从事着共同的事业——共产主义。
1、珍视友谊,热爱共同的事业,是弥合矛盾的根本思想动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结成深厚友谊的战友,绝非那些为一时意气和庸俗利益而苟且一起的同伴;
而且他们的友谊经受了漫长而复杂的革命斗争的考验,具有坚实的阶级基础和共同理想、伟大事业的前提。
因此,他们能在因不幸遭遇的影响而导致感情裂痕后,仍能以事业为根基,视友谊为生命,很快清醒过来,理智地陈述原委,检讨错误和过失,及时修补裂痕,弥合矛盾。
因此,恩格斯在1月26日信中说:“我感到高兴的是,我没有在失去玛丽的同时再失去自己最老的和最好的朋友。”。
马克思在1月18日信中说:“最近这几个星期我受尽了一切压抑,但是再也没有比担心我们的友谊发生裂痕的忧虑那样使我感到沉重。”。
2、披肝沥胆,坦诚相见,是协调关系、弥合矛盾的重要原则。
恩格斯在爱妻去世后巨大的悲痛中,接到了马克思寄来的“冷冰冰”的信,在冷静思考5天后毅然对马克思提出了批评和指责,这是客观的、坦诚的,是人们可以理解的。
马克思受到恩格斯的指责,在经过沉痛思考和自责后,诚恳地承认自己“写那封信是个大错,信一发出我就后悔了。”
并且向恩格斯具体描述了近来的不幸遭遇和痛苦心情,说明“晚上给你写信的时候,则是处于完全绝望的状态之中”“决不是出于冷酷无情”。
这也是客观的、坦诚的,没有半点虚伪,不加任何掩饰。因此,他们很快能够被对方理解、原谅,深厚的感情最终恢复常态。
3、积极的交流与疏通是弥合矛盾、增进友谊的重要途径。
马恩之间感情裂痕的修补与弥合,没有借助任何外部作用,是他们双方靠着远大的抱负、共同的志趣、宽广的胸怀、真诚的态度、积极的疏通情况,交流思想,化解矛盾的结果。
在前后40天中,恩格斯曾经给马克思在经济上、生活上予不遗余力的关心和无私的帮助,他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冒着被指控犯罪的危险,千方百计接济马克思,连马克思寄发文稿所需的邮票,恩格斯都要买好寄去。
面对丧妻后,马克思“冷冰冰”的态度,恩格斯克制自己不满情绪,冒着极大的风险“弄到100英镑”给马克思寄去,这是何等深切的关怀!又是何等恢弘的气度!
而马克思在认清自己“大错”之后,也给予了恩格斯细致如微的关心。他连续几封信中都以轻松调侃的语气安慰恩格斯。
“如果你心里有什么疙瘩,那就像个男子汉那样坦率地说出来,你要相信,世上没有一个人这样真心地关心你的忧乐,除了你的摩尔(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谑称)”。
马克思在1月28日给恩格斯信中,甚至不厌其烦地讲述什么是“工具和机器的区别”等等,并不是讨论学术问题,而是为了让恩格斯“分分心,使你忘却你那痛苦的遭遇。”。
4、具有伟大的革命情谊和宽广博大的胸怀。
总之,工作中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兄弟般的感情,共同创立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两位伟人的感情波折中,马克思表现出了伟人的真诚坦率和自责精神,而恩格斯则展现出了伟人的宽宏大度和自我牺牲精神。
伟人宽广的胸怀铸就了伟大革命事业的成功和理论成果的辉煌,也成为我们今天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8)成果家境扩展阅读:
马克思和恩格斯冷淡的初次会面。
马克思在大学时期因结识鲍威尔兄弟而加入青年黑格尔派,他们经常在柏林的一家小酒馆内举办博士俱乐部,就哲学理论和普鲁士现实展开辩论。
马克思则由于非凡的才智、渊博的知识和雄辩的口才,很快被大家认可。恩格斯也熟识鲍威尔兄弟,1841至1842年间他在柏林服兵役期间经常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却几乎不参与讨论。
可不巧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在聚会活动上碰过面。但是,恩格斯从他的好友埃德加·鲍威尔、莫泽斯·赫斯那里知道了马克思的名字,并由于赫斯对马克思的高度评价而盼望结识马克思。
1842年9月底,恩格斯服兵役期满,他回家与父母相聚了两个月后,父亲派他去曼彻斯特经商,恩格斯特意取道科隆去拜会马克思。然而就在这两个月中,柏林的青年黑格尔派发生了严重的分化。
布鲁诺·鲍威尔创建了一个称为“自由人”学术组织,该组织根本不关注现实生活,不去考察人们的实际生活状况,而是整天醉心于抽象的哲学论证。
1842年10月15日,因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高超技巧使《莱茵报》的销量激增,马克思升任该报主编,从此开始了与“自由人”的斗争,拒绝了他们的稿件,导致马克思和鲍威尔兄弟的关系彻底破裂。
恩格斯虽然与鲍威尔兄弟经常通信,并不十分清楚马克思和“自由人”之间因《莱茵报》用稿事宜产生的纠纷,当恩格斯走进编辑部见到马克思时,他显然是提及鲍威尔兄弟来寻找深入交流的话题。
此前,马克思对自学成才的恩格斯则是十分陌生的,恩格斯没有柏林大学的正式求学经历,柏林大学的哲学博士大多与马克思相识,恩格斯发表的关于谢林的文章和小册子也都使用了“奥斯渥特”的笔名。
于是,马克思缘于鲍威尔兄弟和“自由人”的缘故,对恩格斯没有任何好感,只是表现出不耐烦地应付几句了事。
恩格斯后来说这是“十分冷淡的初次会面”,并且鉴于鲍威尔猛烈批判宗教神学的重大影响,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观点甚至还表示怀疑。这样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初次会面显然是不成功的。
Ⅸ 5位数学家的简介与主要成果
1、祖冲之
祖冲之,曾经算出月球绕地球一周为时27.21223日,与现代公认的27.21222日几乎没有误差。月球上许多火山口中的一个被命名为“祖冲之”。祖冲之还曾经计算出圆周率应该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法国巴黎的“发现宫”科学博物馆中也有祖冲之的大名与他所发现的圆周率值并列。在莫斯科国立大学礼堂廊壁上,用彩色大理石镶嵌的世界各国著名的科学家肖像中,也有中国的祖冲之和李时珍。
2、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汉族,籍贯江苏金坛,祖籍江苏省丹阳。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3、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
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享年77岁,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享有“数学王子”之称。
高斯和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并列为世界四大数学家。一生成就极为丰硕,以他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达110个,属数学家中之最。他对数论、代数、统计、分析、微分几何、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力学、静电学、天文学、矩阵理论和光学皆有贡献。
4、阿基米德
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网络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确立了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给出许多求几何图形重心,包括由一抛物线和其网平行弦线所围成图形的重心的方法。阿基米德证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它所排开液体的重量,这一结果后被称为阿基米德原理。他还给出正抛物旋转体浮在液体中平衡稳定的判据。
5、勒内·笛卡尔
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现笛卡尔,因笛卡尔得名),1650年2月11日逝世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世界著名的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
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且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堪称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Ⅹ 有关科学家的成果(简要举例)
1 哥白尼 Nicolaus Copernicus 波兰名:Mikolaj Kopernik (1473~1543)
现代天文学创始人,日心说的创立者
2 诺贝尔 诺贝尔奖 以瑞典著名化学家、工业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 尔 弗雷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
3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他是 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4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汉族。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括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历法,与今天的阳历相似。在物理学方面,他记录了指南针原理及多种制作法;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阐述凹面镜成像的原理;还对共振等规律加以研究。在数学方面,他创立「隙积术」(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法)、「会圆术」(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长的方法)。在地质学方面,他对冲积平原形成、水的侵蚀作用等,都有研究,并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医学方面,对于有效的方药,多有记录,并有多部医学著作。此外,他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如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金属冶炼的方法等,皆详为记录。
5 郭守敬——中国古代天文学家
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朝的大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汉族。生于元太宗三年,卒于元仁宗延二年。郭守敬为修历而设计和监制的新仪器有: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玲珑仪、仰仪、立运仪、证理仪、景符、窥几、日月食仪以及星晷定时仪12种(史书记载称13种,有的研究者认为末一种或为星晷与定时仪两种)。
6 洪堡 德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也是自然地理学的先驱。他用了5年时间,行程近万里,对中南美洲的动植物及地理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此后又花费13年时间分析和整理考察结果,撰写了达30卷本的《新大陆亚热带区域旅行记》,这套巨著为后人开发中南美洲提供了翔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洪堡一生进行了许多科学研究,涉及自然地理学、近代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以及地质学等许多领域。他也完成了许多著述,如《自然全貌》、《中部亚洲山系与比较气候学研究》,还有驰名中外的自然地理学巨著《宇宙》
7 伽利略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也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17岁进入比萨大学攻读医学,后来转攻数学,毕业后任大学教授。他是为维护真理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战士。恩格斯称他是“不管有何障碍,都能不顾一切而打破旧说,创立新说的巨人之一”。
8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在化学、电化学、电磁学等领域都做出过杰出贡献。他家境贫寒,未受过系统的正规教育,但却在众多领域中作出惊人成就,堪称刻苦勤奋、探索真理、不计个人名利的典范,对于青少年富有教育意义。
“磁电感应”。实现了“磁生电”,宣告了电气时代的到来。
9 阿基米德(Archimedes,约公元前287~212)是古希腊物理学家、数学家,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
他正确地得出了球体、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提出了抛物线所围成的面积和弓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最著名的还是求阿基米德螺线(ρ=α×θ)所围面积的求法,这种螺线就以阿基米德的名字命名。
锥曲线的方法解出了一元三次方程,并得到正确答案。
阿基米德还是微积分的奠基人。他在计算球体、圆柱体和更复杂的立体的体积时,运用逐步近似而求极限的方法,从而奠定了现代微积分计算的基础。力学方面:阿基米德在力学方面的成绩最为突出,他系统并严格的证明了杠杆定律,为静力学奠定了基础。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阿基米德系统地研究了物体的重心和杠杆原理,提出了精确地确定物体重心的方法,指出在物体的中心处支起来,就能使物体保持平衡。他在研究机械的过程中,发现了杠杆定律,并利用这一原理设计制造了许多机械。他在研究浮体的过程中发现了浮力定律,也就是有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几何学方面:阿基米德确定了抛物线弓形、螺线、圆形的面积以及椭球体、抛物面体等各种复杂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推演这些公式的过程中,他创立了“穷竭法”,即我们今天所说的逐步近似求极限的方法,因而被公认为微积分计算的鼻祖。他用圆内接多边形与外切多边形边数增多、面积逐渐接近的方法,比较精确的求出了圆周率。面对古希腊繁冗的数字表示方式,阿基米德还首创了记大数的方法,突破了当时用希腊字母计数不能超过一万的局限,并用它解决了许多数学难题。阿基米德螺旋永动机
天文学方面:阿基米德在天文学方面也有出色的成就。除了前面提到的星球仪,他还认为地球是圆球状的,并围绕着太阳旋转,这一观点比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要早一千八百年。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没有就这个问题做深入系统的研究。但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提出这样的见解,是很了不起的。
10 李时珍 (1518年-1593年)
字东璧,号濒湖,身高约合现今1.63米,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内容极其丰富,是我国药物学的宝贵遗产,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11 孙思邈(541或581~682)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
12 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 (1822年7月22日-1884年1月6日)是“现代遗传学之父(father of modern genetics)”,是遗传学的奠基人。1865年发现遗传定律。
13 门捷列夫(1834.2.8~1907.2.2),俄罗斯化学家生在西伯利亚。元素周期律
14 邓稼先(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位伟大而倍受尊敬的物理学大师,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为祖国奉献出一生的前辈,他为在艰苦的环境下成功为中国造出了中国第一枚原子弹.
15 莱特兄弟
Wright brothers
兄:维尔伯·莱特
弟:奥维尔·莱特
飞 机 的 发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