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给博导第一次写信,博导这样回复的!请各位大侠帮忙看看,博导什么意思!接下来,应该怎么做谢谢谢谢!
应该回复电话,去感谢他,请教他。既然博导的研究领域你不理解,那么你就应该去搜索一下,自己掌握一点。无论怎样,都该回个电话,这是最起码的礼貌和尊重。
B. 教授评博导条件
问这个问题说明你是外行。
C. 关于考博博导的回复
考博士,学校出身不是那么重要。他的回答说明他没有拒绝你嘛。但是看起来有一定难度的。竞争比较激烈。至于要论文,这很正常,他想了解你的具体方向,还有发论文的能力。如果有SCI EI 或者中文核心之类的。就发给他咯。积极联系导师,是制胜的法宝——过来人的经验
D. 教授评博导条件是什么
教授评博导条件
1.有培养研究生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硕士研究生。
2.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实际指导博士生的责任。
3.有协助本人指导博士生的学术队伍,培养的研究生质量较好。
4.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或硕士生课程。
5.对年轻的教授(1972年以后大学毕业)申请担任博士生导师,除具备上述条件外,一般应具博士学位。至少培养过一届硕士研究生或在国内外协助指导过博士生的学位论文。
论文、课题、科研项目具体要求
1.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不少于8篇(第一作者或本人指导的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正式出版过学术专著。所发表的论文或专著曾被同行多次引用或曾获得过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奖励。
2.目前承担有国家或部(省)级的重点科研项目或攻关项目,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其他有重要价值的研究项目,在研的经费不少于3万元(个别基础研究项目不少于1.5万元)。
3.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不少于5篇(第一作者或本人指导的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正式出版过学术专著,或有重要的技术成果发表的论文或专著曾被同行多次引用或曾获得过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奖励,获省部或国家级成果登记2项或发明专利(授权)2项。
4.目前承担国家或部(省)级的重点科研项目或攻关项目,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其他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项目,在研的经费不少于6万元。
博士生导师应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内处于前列,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般为教授职称,也有特别优秀的副教授、讲师担任博士生导师。
E. 很多人说比博士更难的是博导,为何会有这样的说法
首先,博士生导师是用来培养博士生的,他们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然后帮助他们进行答辩。那么为什么现在大家都会说博士生导师比博士越来越难了,主要是因为在培养博士生的时候,我们博士生导师他们常常是一种被动的形态,他们也是在夹缝里面求生存。虽然那看起来说博士生导师听起来是非常的光鲜亮丽的,但是他们也有很多的压力,比如说在一个评价的体系内,如果要是一个科研成绩比较突出的老师和一个潜心教学的老师进行对比,那么科研成绩突出的老师肯定,肯定是有一些明显的优势,而很多的老师他们为了完成自己的科研任务,也为了带好自己的学生,就会变得非常的忙碌,而且博士生导师这些教授们,他们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有一些博士生导师可能就会选择对博士生们的教学就不是那么的认真仔细了。
虽然考上博士之后每天要做研究,毕业还要进行答辩,每天还要面对很多方面的问题,但是博士生导师们也是非常的忙的,他们要一个人带很多学生,帮助很多学生解决问题,他们还要做科学研究,会导致精力不够使用,而且一般我们的博士生导师的话,年龄都不是特别年轻,所以他们一边在做科研,还要帮学生解决问题,老师指导学生们在精力时间这些方面都是不够用的,所以说现在很多人都开始说不博导比博士更难。
F. 博导是什么
“博士生导师”即“博导”是一个对指导博士生的教师的中国化称呼。在中国,不管是做行政的还是做教师的,大多希望自己当了教授(或研究员)以后能够过把“博导”瘾,也不管自己有没有真正的学问以及能否真正指导学生。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博导”已经越来越成为比教授更牛的称呼,有着更好的待遇,不管是校内的福利待遇还是校外的公开招聘,“博导”似乎成了高于教授的一级“伪职称”。可以说,“博导”已经越来越从一种学术称呼上升为荣誉称号,似乎越来越神圣化。这是中国特色?还是走向误区?! 在美国,没有“博导”这一称谓,他们把中国所谓的“博导”都称之为“指导博士生的教授”(professor supervising doctoral students),教授一般分为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和正教授(full professor),通常一个人博士毕业并且成果较好的话就可以申请到助理教授,也就具备了指导博士生的资格。指导博士生的教授必须要有成果发表,不同大学要求不一,就我所在的UMKC而言,每年必须至少发表论文2篇,从助理教授到副教授5-7年间达不到考核要求,就不能晋升,也就无缘于终身教授(Tenure),并且意味着必须走人!就是晋升为终身教授的,如果没有成果发表也不能指导博士生。因此,在美国大学当博士生指导教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拥有博士学位,二是不断创造新成果。并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指导博士生的教授只是一种考核的指标,没有任何与之相关的特殊待遇。 也许有人认为,在中国,博导称呼的神圣化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表征,我个人非常赞同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和进步的表现。但这种神圣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弊端,使不少人忘记了博导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指导博士生!所以我认为,目前中国必须尽快走出误区,给博导称呼去圣化,还其学术的本来面目!而作为第一步,必须淡化职称职务门槛,强化学历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不断创新的高水平成果问世!当然,作为博导,还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和热情给予博士生适切地指导!
G. 大学硕博导的项目指的是什么
作为一个大学老师是要科研的,但是研究什么东西要有项目来决定,项目是外界某部门(个人《国内很少》、企业、研究所、政府、国家)出资找大学老师让他们研究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
H. 博士期间录用的论文,博导不是一作算成果吗
可以完成的二个i
I. 博士生导师的主要工作
根据博士生学习的定位,博士生导师的主要工作不在于为学生开出几门课,而在于引导学生学习。或者说,导师的主要工作不在于“教”而在于“导”。
1. 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
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这是进入博士生学习和研究的一个前提性的条件。由于博士生自身学科背景、学术水平的差异,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工作极为重要。没有对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研究状况的基本了解,不熟悉本学科的学术规范,不会运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和解决问题,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就没有一个科学的基础。
2.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其研究能力
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把读书、思考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提升学术品位和研究水平。
J. 刚选完博导,导师让写个计划,怎么写
针对选择的专业列学习计划,大致就是准备研究的方向或者有兴趣涉猎的方向,这个可以依据你所报导师所在团队的发展来写,计划完成的论文质量和数量,计划几年毕业,计划阅读量,计划项目完成度或者出多少成果,最后讲点官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