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老和马思唯什么梗
#马思唯#马思唯是说唱界的一位实力派人物,说唱界其实是一个不大的圈子,所以在说唱界有着一定地位的人几乎都是认识的,所以说马思唯虽然没有参加《中国新说唱》,但是他依旧是导师级别的人物。因为《中国新说唱》的大火,像马思唯这样的嘻哈歌手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而且关于马思唯还出现了很多梗,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下。
1马思唯是什么梗
马思唯是什么梗主要和马思唯的一些事情有关联,因为走红,马思唯的很多事都被网友们玩成了梗,所以网络上关于马思唯的梗比较多,这也就导致了大家好奇马思唯是什么梗,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马思唯的梗。
2马思唯法老什么梗
马思唯法老这个梗跟马思唯突然公布恋情有关,马思唯突然公布恋情后让很多粉丝感到心碎,不过心碎过后大家第一个想到的竟然是法老,评论区都在艾特法老,连法老都疑惑到连发三个问号的微博。评论区有人说法老失恋了,难不成两人之间关系太好是好基友吗?并非如此,两人之前可是有beef的,经常写歌互怼,只不过两人之间与其说是有敌意不如说是相爱相杀,表面上很傲娇实际上很服气对方的。水火不容的两个人怼着怼着竟然走了cp感,这个梗在说唱界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老梗了,导致连马思唯公布恋情大家都觉得法老会吃醋。
3穿过挪威的森林马思唯是什么梗
穿过挪威的森林让我走进你梦里的语音梗,这个梗其实就是rapper马思唯的语录,由于每句里面都有时间,所以又叫马思唯整点报时,作为说唱歌手马思唯有自己的音乐电台,而这个梗来自马思唯电台的一系列报时音频,首先受到关注是因为马思唯的声音很温柔,其次就是格式固定容易模仿。音频文案的固定格式一般是两个,一个是“一句话+我是马思唯+现在是×点”,另一个是“一句话+现在是×点+我是马思唯”。
马思唯整点报时语录:
1、穿过挪威的森林,让我走进你的梦里,夕阳落在我的铠甲,王子不一定骑着白马,黑马王子四海为家,现在是晚上18:00,我不是马思唯,也没有王子陪。
2、莫得问题,你肯定可以做的更好,更出色,相信自己很快就会有收获的,我是马思唯,现在是下午两点。
3、青蛙都有机会变成王子,你也可以变得出类拔萃,现在是下午三点,我是马思唯。
4、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是白马王子,但是这有啥关系喃,巴巴掌送给正在努力中的你,我是马思唯,现在是下午四点。
4我不是马思唯是什么梗
因为穿过挪威的森林那首歌全篇用了很多我是马思唯,但是想要模仿并运用相同的格式也要改一下词,毕竟又不是每个人都叫马思唯。于是乎,大家脑洞奇出,把我是马思唯改成不是马思唯,然后添上了我是×,后面这句自由发挥,任意组合。其实马思唯的梗被大家频繁使用使得马思唯的名气提高了,很多之前不知道马思唯的网友也开始慢慢了解这个说唱歌手,然后就发现,这是个宝藏歌手哎,爱了爱了。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本篇文章对你来说有帮助的话,别忘了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哦
㈡ 谁可以告诉偶法老的军队名称与拉美西斯的成就
1.名称分别为阿蒙(Amon)、布塔(Ptah)、拉(Ra)和塞特(Seth)。
2.貌似他亲自率领```
3.古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法老是一位强大的国王,一位战无不胜的将军,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一位不知疲倦的建设者。头顶着这些光环的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Ⅱ, Ramesses II, Ramesses the Great)在位67年(统治时间1279 BC ~1213 BC),直至今日,他依然享有这些盛誉。敌人惧怕他,臣民爱戴他,神灵保佑他。生活在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拉美西斯的出生日期至今仍是一个谜,我们只大致知道他是在1290BC年左右出生于孟斐斯(Memphis)。他的父亲塞提一世(SetiⅠ)娶了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的女儿杜雅(Tuya)为王后,他们共生有四个儿女,两男两女。但大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这使拉美西斯顺利地登上王位。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法老学校”学习:10岁时在军中任职,15岁时父亲带他参战,以保证他将来成为一味智勇双全的国王。
拉美西斯没有花费太长时间就学会了很多东西,特别是作为国王所必需的两项技能:以军事手段征服敌方和建造王宫。无论是在征战还是在建筑方面,他都取得了成功。如今,在埃及没有一处土地不带有他的足迹。
㈢ 埃及有几代法老
前面几位年代过于久远,王后是谁,妃子几何无从知晓。后面的基本都是有的。
佐赛尔,第三王朝法老,现存的古埃及第一座金字塔的主人。
胡夫,第四王朝法老,现存的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的主人。
哈夫拉,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孙子,狮身人面像和第二大金字塔的主人。
雅赫摩斯一世,古埃及帝国时代的开启者,第十八王朝法老,古埃及从此开始对外扩张。
图特摩斯一世,十八王朝,将古埃及领地延伸至幼发拉底河西岸。王后阿赫摩斯,生下的是哈特谢普苏特。王妃姆特诺弗雷特生下的是图特摩斯二世。
图特摩斯二世,十八王朝,王后是哈特谢普苏特(Hatshepsut)(他们2人是同父异母亲兄妹),二世死后哈王后当上了女法老,是人类文明史上已知的第一位大帝国的女王。
图特摩斯三世,十八王朝,(他是图特摩斯二世的儿子,但不是哈女王生的)古埃及的强盛在他手中达到顶峰,领地已经越过了幼发拉底河。王后有2为第一位萨提娅(Satiah)第二位也叫哈特谢普苏特(Merytre-Hatshepsut),被认为是哈女王的女儿。
阿蒙霍特普四世,十八王朝,后来自己改名为阿肯纳顿,宗教改革家,一神论的创立者。王后是娜芙蒂蒂(Nefertiti),1912年,一位考古学家发现了她的七彩半身像后,随即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封面女郎,并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图坦卡蒙,十八王朝,没什么大事迹,19岁就死了,但是他的陵墓是保存的最完整的,他的黄金面具鼎鼎大名,还有他的法老的诅咒,“谁扰乱了这位法老的安宁,展翅的死神将降临他头上”。他的王后是安荷森纳蒙(Ankhesenamun),她是阿肯纳顿的三女儿,虽然比图坦卡蒙大四岁,但是感情很好,可惜他们的孩子死于难产。
拉美西斯二世,十九王朝,王后是尼菲尔塔丽。他的阿布辛拜勒神庙和王后的哈索尔神庙至今屹立,神庙中的“日光神迹”至今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和朝拜者。 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是一段传奇,拉美西斯二世给尼菲尔塔丽的爱情宣言刻在哈索尔神庙的墙壁上,保存至今:
我的爱是唯一的
没有人能和她相提并论
她是最美丽的女子
仅仅从我身边经过
她就偷走了我的心
㈣ 古埃及的所有法老王的名字及朝代还有他门在位间的重大事件和成就分别是
前王朝时期(前3500-前3050)
蝎王(King Scorpion)
偌
卡
纳尔迈(King Narmer)
*古朝时期(前3050-前2686)
第1王朝(公元前3050-2890年)
阿哈—美尼斯(Menes (Aha))
迪尔(Djer (Itit))
瑞内博(Wadj)
德闻(Den (Udimu))
安迪耶布(Anendjib)
瑟么凯特(Semerkhet)
伽阿(Qa'a )
第2王朝(前2890-前2686)
赫特普塞凯姆威(Hetepsekhemwy (Hotepsekhemwy))
瓦迪耶
尼涅提耶尔(Ninetjer (Nynetjer))
塞尼德
泊西布森(Peribsen (Seth-Peribsen))
塞凯密布
卡塞凯姆威(Khasekhemwy)
*古王国或孟斐斯帝国(前2686-前2135)
第3王朝(前2686-前2575)
尼布卡一世(Sanakhte (Nebka) 2650 - 2630)
左塞(Netjerykhet (Djoser) 2630 - 2611)
斯奈夫鲁(Sekhemkhet (Djoser Teti) 2611 - 2603)
卡巴(Khaba 2603 - 2599)
胡尼(Huni 2599 - 2575)
第4王朝(前2575-前2465)
斯奈夫鲁(Snofru 2575 - 2551)
胡夫(Khufu (Cheops) 2551 - 2528)
拉迪耶迪夫(Radjedef 2528 - 2520)
哈夫拉(Khafre (Chephren) 2520 - 2494)
尼布卡二世
门卡乌拉(Menkaure (Mycerinus) 2490 - 2472)
赦普塞卡夫斯奈夫鲁(Shepseskaf 2472 - 2467)
第5王朝(前2465-前2323)
乌塞尔卡夫(Userkaf 2465 - 2458)
萨胡尔(Sahure 2458 - 2446)
尼夫里尔卡尔(Neferirkare Kakai 2477-2467)
赦普塞斯卡尔(Shepseskare Ini 2426 - 2419)
尼夫日夫尔(Raneferef 2419 - 2416)
尼乌塞尔(Niuserre Izi 2416 - 2392)
门考胡尔(Menkauhor 2396 - 2388)
杰的卡尔(Djedkare Izezi 2388 - 2356)
乌纳斯(Wenis 2356 - 2323 )
第6王朝(前2323-前2150)
特提(Teti 2323 - 2291)
佩皮 珀辟一世(Pepy I (Meryre) 2289 - 2255)
莫润尔一世(Merenre Nemtyemzaf 2255 - 2246)
佩皮二世(Pepy II (Neferkare) 2246 - 2152 )
莫润尔二世
尼托克丽丝王后
第7王朝、第8王朝(前2150-前2135)
伽卡尔(Djedkare)
尼夫考尔(Netrikare)
尼夫考胡尔(Neferkahor)
尼夫里尔卡尔二世(Neferkare II)
*第一中间期(前2135-前1937)
第9王朝、第10王朝(前2135-前1986)
莫伊伯
科提(Kheti)
莫里卡尔(Merikare)
伊提
第11王朝(前2134-前1937)
门图霍特普一世
伊涅特夫一世(Inyotef I (Sehertawy) 2074 - 2064)
伊涅特夫二世(Inyotef II (Wahankh) 2064 - 2015)
伊涅特夫三世(Inyotef III (Nakhtnebtepnefer) 2015 - 2007)
尼布赫泊特尔
门图霍特普二世(Montuhotep II (Nebhepetre) 1986 - 1956)
门图霍特普三世(Montuhotep III (Sankhkare) 1956 - 1944)
门图霍特普四世(Montuhotep IV (Nebtawyre) 1944 - 1937 )
*中王国或底比斯第一帝国(前1937-前1668)
第12王朝(前1937-前1784)
阿门内姆哈特一世(Amenemhet I (Sehetepibre) 1937 - 1908)
森乌塞特一世(Senwosret I (Kheperkare) 1917 - 1872)
阿门内姆哈特二世(Amenemhet II (Nubkaure) 1875 - 1840)
森乌塞特二世(Senwosret II (Khakheperre) 1842 - 1836)
森乌塞特三世(Senwosret III (Khakaure) 1836 - 1817)
阿门内姆哈特三世(Amenemhet III (Nimaatre) 1817 - 1772)
阿门内姆哈特四世(Amenemhet IV (Maakherure) 1772 - 1763)
塞布科尼夫露王后(Neferusobek (Sobekkare) 1763 - 1759)
第13王朝(前1784-前1668)
116年里65位国王在世
*第二中间期(前1668-前1560)
第14王朝、第15王朝、第16王朝(前1720-前1565)
约有40位法老,其中有几位名叫塞贝霍特普。一些法老同时在埃及的北部、中部和南部统治。 从公元前1730年开始,这些国王不过是喜克索法老的封臣。 威格夫(Wegaf)
安特夫四世(Antef IV)
郝(Hor)
叟伯克侯特普二世(Sobekhotep II)
汗杰(Khendjer)
叟伯克侯特普三世(Sobekhotep III)
耐夫侯特普一世(Neferhotep I)
叟伯克侯特普四世(Sobekhotep IV)
艾(Ay)
耐夫侯特普二世(Neferhotep II)
塞斯(Sheshi)
亚库赫(Yakubher)
基安(Khyan)
阿波比一世(Apopi I)
阿波比二世(Apopi II)
艾纳斯(Anather)
亚考班(Yakobaam)
第17王朝(前1668-前1570)
14位法老统治底比斯及其周围地区。他们是喜克索的封臣。最后3位法老塔阿 (Taa)一世、二世和卡莫西斯( Kamosis),开始与北方的 喜克索人斗争。
叟伯克沙夫(Sobekemsaf)
安特夫七世(Antef VII)
塔阿一世(Taa I)
塔阿二世(Taa II)
卡莫西斯( Kamosis)
*新王国或底比斯第二帝国 (前1560-前1070)
第18王朝(前1570-前1293)
阿赫摩斯一世(Ahmose (Nebpehtyre) 1539 - 1514)
阿蒙霍特普一世(Amenhotep I (Djeserkare) 1514 - 1493)
图特摩斯一世(Thutmose I (Akheperkare) 1493 - 1481)
图特摩斯二世(Thutmose II (Akheperenre) 1481 - 1479)
海特西朴苏特(Hatshepsut (Maatkare) 1473 - 1458)
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 (Menkheperre) 1479 - 1425)
阿蒙霍特普二世(Amenhotep II (Akheperure) 1427 - 1392)
图特摩斯四世(Thutmose IV (Menkheperure) 1392 - 1382)
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 (Nebmaatre) 1382 - 1344)
埃赫那吞(Amenhotep IV / Akhenaten 1352 - 1336)
斯门卡尔上(Smenkhkare (Ankhkheperure) 1337 - 1336)
图坦哈蒙(Tutankhamun (Nebkheperure) 1336 - 1327)
阿伊(Ay (Kheperkheperure) 1325 - 1321)
荷伦希布(Horemheb (Djeserkheperure) 1323 - 1295 )
第19王朝 (前1293-前1185)
拉美西斯一世(Ramesses I (Menpehtyre) 1295 - 1294)
塞蒂一世(Sety I (Menmaatre) 1394 - 1279)
拉美西斯二世(Rameses II (Usermaatresetepenre) 1279 - 1213)
莫尼普塔(Merenptah (Baenrehotephirmaat) 1213 - 1203)
阿门麦遂(Amenmesse (Menmire) 1203 - 1200)
塞蒂二世(Seti II (Userkheperuresetepenre) 1200 - 1194)
斯普塔(Siptah (Akhenresetepenre) 1194 - 1188)
塔沃斯塔王后(Tausert (Sitremeritamun) 1188 - 1186)
第20王朝(前1185-前1070)
塞塔克特(Setakht (Userkhauremeryamun) 1186 - 1184)
拉美西斯三世(Ramesses III (Usermaatremeryamun) 1184 - 1153)
拉美西斯四世(Ramesses IV (Hekamaatresetepenamun) 1153 - 1147)
拉美西斯五世(Ramesses V (Usermaatresekheperenre) 1147 - 1143)
拉美西斯六世(Ramesses VI (Nebmaatremeryamun) 1143 - 1136)
拉美西斯七世(Ramesses VII (Usermaatresetepenre) 1136 - 1129)
拉美西斯八世(Ramesses VIII (Usermaatreakhenamun) 1129 - 1126)
拉美西斯九世(Ramesses IX (Neferkaresetepenre) 1126 - 1108)
拉美西斯十世(Ramesses X (Khepermaatresetepenre) 1108 - 1099)
拉美西斯十一世(Ramesses XI (Menmaatresetepenptah) 1099 - 1069)
*第三中间期(前1070-前767)
第21王朝、第22王朝、第23王朝、第24王朝(公元前1070-前767)
塔尼斯和底比斯的君王们包括斯孟迪斯(Smedes)、苏森尼斯(Psusennes)、朔申克一世
利比亚统治者,共12位法老,舍松契(Sheshonq)一世至五世、奥索尔孔(Osorkon)一世至四世、塔克罗特(Takelot)一世至三世。
底比斯僧侣王
小王国
*伊索比亚和萨伊斯的复兴(前767-前525)
第25王朝(公元前767-前656)
匹耶
沙巴阔(Shebaka 712-698)
摄比特库(Shebitku 698-690)
塔哈卡(Taharqa 690-664)
坦沃塔玛尼(Tantamani 664-657)
第26王朝(公元前672-前525)
萨姆提克一世(Psammetichus I (Psam-tik) 664-610)
尼科二世
阿玛西斯(Amasis 570-526)
萨姆提克二世(Psammetichus II 610-595)
*波斯王朝(前525-前332)
第27王朝、第28王朝、第29王朝、第30王朝(前525-前332)
冈比西斯(Cambyses 525-522)
大流士一世(Darius I 521-486)
薛西斯(Xerxes I 486-466)
阿尔塔薛西斯(Artaxerxes I 465-424)
大流士二世(Darius II 424-404)
阿米尔泰乌斯(Amyrtaios 404-399 )
哈克里斯(Hakoris 393-380)
奈科坦尼布一世(Nectanebo I 380-362)
杰德霍尔(Teos 365-360)
奈科坦尼布二世(Nectanebo II 360-343)
阿尔塔薛西斯三世(Ochus (Artaxerxes III) 343-338)
阿尔塞斯(Arses 338-336)
大流士三世(Darius III Codomannus 335-332 )
*希腊王朝(前332-前30)
马其顿王朝(前332-前323)
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332-323)
菲利普(Philip Arrhidaeus 323-316)
阿黑大由斯(Arrhidaeus)
亚历山大四世(Alexander IV 316-304)
托勒密王朝(前323-前30)
托勒密(Ptolemy)一世到托勒密十一世
克利奥帕特拉(Cleopatra)二世
托勒密十二世
尼欧斯·狄奥尼索斯(Neos Dionysos 80-58 & 55-51)
伯利尼斯四世王后(Berenice IV 58-55)
托勒密十三世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埃及艳后)(Cleopatra VII)
托勒密十四世(恺撒里安)
*罗马王朝(公元前30-公元395)
公元前30年,渥大维(Octave) 征服埃及。不过从公元前59年开始, 埃及其实已是罗马的保护国。
*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占领埃及 注:法老在古王国时代仅指王宫,从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三世起作为颂词开始用于国王自身,并逐渐演变成对国王的一种尊称。
㈤ 古埃及的现存文明成果是什么
古埃及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其建筑分为3个主要时期:①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代表。古埃及的建筑师们用庞大的规模、简洁沉稳的几何形体、明确的对称轴线和纵深的空间布局来体现金字塔的雄伟、庄严、神秘的效果。②中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石窟陵墓为代表。这一时期已采用梁柱结构,能建造较宽敞的内部空间。建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曼都赫特普三世墓是典型实例。③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神庙为代表。它主要有围有柱廊的内庭院、接受臣民朝拜的大柱厅和只许法老和僧侣进入的神堂密室 3 部分组成 。其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和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古埃在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等领域,都有辉煌的成就。
埃有人想信人死后可以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过活”。就像植物在冬季死去,来年可以再生一样。他们崇拜的大神之一——执掌“阴司”的奥西利斯,就同时掌管着给植物带来苏生的洪水,而奥西利斯本身,也曾是给敌人杀死,后来经他的妻儿的法术才得以重生的。所以埃及的祭司们相信:只要把法老王的遗体保存起来,他们就可以在墓室内和墓室外继续“生活”。这样产生了著名的“木乃伊”(经药物泡制、包扎和密封的尸体)以及装饰豪华的棺匣和牢固的金字塔。
古埃及人的宗教思想还宣扬人的灵魂无所不在,金字塔越是庞大稳固,法老王也就可以永生不朽。有力学上说,这个底边广阔,体积宏大的方锥体,的确最为稳固,而在心理的感受上它也确实让人觉得“不可动摇”。
在卡夫利法老王的金字塔旁边,伏卧着高达二十米的巨大石雕“司芬克斯”——人首狮身像,这个怪物在战乱和风沙的侵袭下,其面部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神秘感,所以人们常把“司芬克斯的笑容”作为一种神秘表情的同义语。
古埃及的雕刻和绘画的独特面貌,令人一眼就能看得出,而且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神和君王的崇拜,要求按照“应有”的样子,而不是实际看到的,把他们表现为尽可能地充分和完满,由此而造成了一定的格式。比如,法老王的立像常是左脚在前,坐像则必是两手搁在膝上,右手握拳左手平伸,并且保持着丝毫没有转侧的所谓“正面律”。
作品《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是古埃及双人坐像的最初代表,按照古王国时期人像雕刻的惯例,用石灰岩制作的雕像通常是着色的。因男子常在户外活动,风吹日晒,故躯体涂以棕色。女子深居简出,躯体涂以淡黄色,这两尊雕像线条柔和,舒展。为追求人物相貌的逼真,埃及雕像善于运用各种材料突出人物眼睛的生动性,用铜做眼睑,乳白石英作角膜,透明水晶作虹彩,并嵌以磨光的微粒黑檀木作瞳孔,使之在透明的水晶中发生光辉。
《涅菲尔蒂王后像》是埃及新王国时期具有革新精神的代表作,强调艺术要从理想化的表现中解放出来,真实地描绘人及其周围的世界,作品摆脱了长期以来的神化倾向,努力表现出人的特性,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古代东方美丽女性的形象,自然生动,脸部洋溢着活力和女性的美,完全摆脱了过去王后雕像只是强调其高贵地位的旧手法。
古埃及人由于崇奉太阳神“拉”和地方神“阿蒙”,所以各地为“拉”和“阿蒙”神建造了许多神庙,卡纳克阿蒙神庙便是其中最著名的。建于公元前1800多年,占地24.28公顷,由许多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柱厅,站在大厅中央,四面森林一般的巨大石柱,给人造成一种神秘而又幽深的感觉。
阿布辛贝勒神庙是埃及石窟神庙的代表作,是在尼罗河岸的一个悬崖上开凿的。神庙前耸峙着四尊高21米的摩崖巨像,这是新王国时期拉美西斯二世自己的雕像。雕像面向东方倚山而坐,好像是从山崖中长出来的。
㈥ 埃及的历代法老及作为
古埃及历代法老一览表 *前王朝时期(前3500-前3050) 蝎王(King Scorpion) 偌 卡 纳尔迈(King Narmer)*古朝时期(前3050-前2686) 第1王朝(公元前3050-2890年) 阿哈—美尼斯(Menes (Aha)) 迪尔(Djer (Itit)) 瑞内博(Wadj) 德闻(Den (Udimu)) 安迪耶布(Anendjib) 瑟么凯特(Semerkhet) 伽阿(Qa'a )第2王朝(前2890-前2686) 赫特普塞凯姆威(Hetepsekhemwy (Hotepsekhemwy)) 瓦迪耶 尼涅提耶尔(Ninetjer (Nynetjer)) 塞尼德 泊西布森(Peribsen (Seth-Peribsen)) 塞凯密布 卡塞凯姆威(Khasekhemwy)*古王国或孟斐斯帝国(前2686-前2135) 第3王朝(前2686-前2575) 尼布卡一世(Sanakhte (Nebka) 2650 - 2630) 左塞(Netjerykhet (Djoser) 2630 - 2611) 斯奈夫鲁(Sekhemkhet (Djoser Teti) 2611 - 2603) 卡巴(Khaba 2603 - 2599) 胡尼(Huni 2599 - 2575)第4王朝(前2575-前2465) 斯奈夫鲁(Snofru 2575 - 2551) 胡夫(Khufu (Cheops) 2551 - 2528) 拉迪耶迪夫(Radjedef 2528 - 2520) 哈夫拉(Khafre (Chephren) 2520 - 2494) 尼布卡二世 门卡乌拉(Menkaure (Mycerinus) 2490 - 2472) 赦普塞卡夫斯奈夫鲁(Shepseskaf 2472 - 2467) 第5王朝(前2465-前2323) 乌塞尔卡夫(Userkaf 2465 - 2458) 萨胡尔(Sahure 2458 - 2446) 尼夫里尔卡尔(Neferirkare Kakai 2477-2467) 赦普塞斯卡尔(Shepseskare Ini 2426 - 2419) 尼夫日夫尔(Raneferef 2419 - 2416) 尼乌塞尔(Niuserre Izi 2416 - 2392) 门考胡尔(Menkauhor 2396 - 2388) 杰的卡尔(Djedkare Izezi 2388 - 2356) 乌纳斯(Wenis 2356 - 2323 ) 第6王朝(前2323-前2150) 特提(Teti 2323 - 2291) 佩皮 珀辟一世(Pepy I (Meryre) 2289 - 2255) 莫润尔一世(Merenre Nemtyemzaf 2255 - 2246) 佩皮二世(Pepy II (Neferkare) 2246 - 2152 ) 莫润尔二世 尼托克丽丝王后 第7王朝、第8王朝(前2150-前2135) 伽卡尔(Djedkare) 尼夫考尔(Netrikare) 尼夫考胡尔(Neferkahor) 尼夫里尔卡尔二世(Neferkare II)*第一中间期(前2135-前1937) 第9王朝、第10王朝(前2135-前1986) 莫伊伯 科提(Kheti) 莫里卡尔(Merikare) 伊提 第11王朝(前2134-前1937) 门图霍特普一世 伊涅特夫一世(Inyotef I (Sehertawy) 2074 - 2064) 伊涅特夫二世(Inyotef II (Wahankh) 2064 - 2015) 伊涅特夫三世(Inyotef III (Nakhtnebtepnefer) 2015 - 2007) 尼布赫泊特尔 门图霍特普二世(Montuhotep II (Nebhepetre) 1986 - 1956) 门图霍特普三世(Montuhotep III (Sankhkare) 1956 - 1944) 门图霍特普四世(Montuhotep IV (Nebtawyre) 1944 - 1937 ) *中王国或底比斯第一帝国(前1937-前1668) 第12王朝(前1937-前1784) 阿门内姆哈特一世(Amenemhet I (Sehetepibre) 1937 - 1908) 森乌塞特一世(Senwosret I (Kheperkare) 1917 - 1872) 阿门内姆哈特二世(Amenemhet II (Nubkaure) 1875 - 1840) 森乌塞特二世(Senwosret II (Khakheperre) 1842 - 1836) 森乌塞特三世(Senwosret III (Khakaure) 1836 - 1817) 阿门内姆哈特三世(Amenemhet III (Nimaatre) 1817 - 1772) 阿门内姆哈特四世(Amenemhet IV (Maakherure) 1772 - 1763) 塞布科尼夫露王后(Neferusobek (Sobekkare) 1763 - 1759) 第13王朝(前1784-前1668) 116年里65位国王在世 *第二中间期(前1668-前1560) 第14王朝、第15王朝、第16王朝(前1720-前1565) 约有40位法老,其中有几位名叫塞贝霍特普。一些法老同时在埃及的北部、中部和南部统治。 从公元前1730年开始,这些国王不过是喜克索法老的封臣。 威格夫(Wegaf) 安特夫四世(Antef IV) 2、第二中间时期 公元前1640年-公元前1550年 第十五(希克索斯)、第十六和第十七王朝 公元前1640年-公元前1550年 (在国家分裂的情况下,这些王朝的统治同时存在) 中王国不知道什么原因也逐渐没落了。埃及再次陷入了混乱之中,王冠在一个又一个法老的头上飞快地轮换。与此同时,来自巴勒斯坦地区的希克索斯人占领了三角洲地区并创建了第十五王朝,他们统治整个国家长达数十年之久。最终底比斯的第十七王朝向他们宣战。在来自近东的军事装备马和战车的帮助下,他们把三角洲地区从外国统治者的手中解放了出来,从而创建了新王国。 新王国时期 公元前1550年-公元前1070年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550年-公元前1307年 吐特摩斯三世 哈舍苏特 阿蒙霍特普三世 埃赫那顿 图坦卡蒙 哈列姆黑布 第十九王朝 公元前1307年-公元前1196年 塞提一世 拉美西斯二世 第二十王朝 公元前1196年-公元前1070年 拉美西斯三世至十一世 新王朝的法老们决心再也不能让埃及遭受外来入侵者的蹂躏,他们努力建设自己的强大帝国。随着他们不断从近东抢得战利品和俘虏,埃及再次变得富有和国际化。他们放弃了一些原有的生活方式。在少年国王图坦卡蒙的陵墓中发现的珍宝就证明了这一时期的辉煌。在绘画和建筑方面出现了艺术复兴,大部分作品刻画的都是底比斯人的上帝阿蒙。但他的权威性在异端国王埃赫那顿统治时期遭到了挑战。 第三中间时期 公元前1070年-公元前712年 第二十一王朝 公元前1070年-公元前943年 第二十二王朝 公元前945年-公元前712年 第二十三王朝 公元前828年-公元前712年 (利比亚人统治) 第二十四王朝 公元前724-公元前712年 第二十五王朝(努比亚和底比斯地区) 公元前770-公元前712年 (这个时期埃及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多个叛乱王朝交迭存在) 来自北方和东方的入侵者从新王朝的手中夺回了巴勒斯坦王国,与此同时埃及国内帝王的权力再次衰弱下来,而地方官僚又一次大权在握,武装士兵在人口密集地区制造着恐怖。最终埃及分成了两个部分:军人得到了上埃及的统治权,而原来的君主则统治三角洲地区。接着,利比亚人占领了全埃及,直到他们被南方的另一个国家努比亚击退。第二十五王朝的国王为自己的王冠加上了双蛇形标志,这象征着埃及和努比亚的联合统治。 后期埃及 公元前712年-公元前332年 第二十五王朝(努比亚及整个埃及) 公元前712年-公元前657年 第二十六王朝 公元前664-公元前525年 第二十七王朝 公元前525年-公元前404年 第二十八王朝 公元前404年-公元前339年 第二十九王朝 公元前339-公元前380年 第三十王朝 公元前380年-公元前343年 尼克坦内布二世 第二次波斯人统治时期 公元前343年-公元前332年 在公元前7世纪,亚述人入侵埃及,他们占领并摧毁了许多大城市。此后他们在埃及建立起了第二十六王朝。在战争的间歇,他们也积极鼓励商业和艺术的发展。但是到了公元前525年,波斯人大举进犯边界,把埃及并入波斯帝国并创建了第二十七王朝。第二十八王朝到第三十王朝(包括尼克坦内布二世)的统治者当中包括最后一批独立的埃及的统治者。波斯人彻底粉碎了埃及的独立局面,但是尽管波斯人十分强大,他们在伟大的亚历山大国王面前却不堪一击。亚历山大在公元前332年征服了波斯帝国以及埃及,标志着史诗般伟大的古埃及文明走到了终点。
麻烦采纳,谢谢!
㈦ 古埃及共有几代法老
31个
在古埃及的31个王朝中,第18王朝是延续时间最长,版图最大,国力最鼎盛的一个朝代,而图特摩斯三世则是这个王朝的集大成者。通常认为,是图特摩斯使埃及完成了从一个地域性王国向洲际大帝国的质变。
在从中王国向新王国过渡的第二中间期中,埃及遭受到喜克索斯人的入侵,陷于四分五裂,第十八王朝的创建者雅赫摩斯领导了驱逐喜克索斯人的战争,在共同奋战的过程中,埃及重归一统,并在尚武精神的激励下,将这场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成大规模的对外扩张。从雅赫摩斯开始,历经阿蒙霍特普一世、图特摩斯一世,埃及的兵锋南达尼罗河第三瀑布,北指叙利亚北部、幼发拉底河上游,埃及王国成为一块越吹越大的蛋糕。
到了图特摩斯三世的父亲图特摩斯二世在位时期,这个短命的法老没有留下多少业绩,却留下了一个能干的妻子——哈特谢普苏特,哈特谢普苏特不但把持朝政22年,而且还曾正式戴上王冠,是世界上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女帝王。图特摩斯三世是父亲同次妃伊西斯的结晶,从小生活在哈特谢普苏特的阴影中,在对嫡母恐惧、敌视而又带有几分崇拜的复杂心境中逐渐长大成人。
哈特谢普苏特尽管在内政方面颇有手段,但对外则几无建树。公元前1482年,女法老突然死亡,到她的父亲阿蒙神那里报告去了,年已32岁的图特摩斯终于得以亲政。图特摩斯上台后立即展开对这位嫡母政敌的报复,企图将她留下的痕迹从埃及大地上抹去,到处破坏她的纪念性建筑物。虽然从长期的郁郁不得志中解脱出来,享受到了掌握权柄的快感,但他初期面临的形势还是很严峻的,国内新旧交替之际政局不稳,而叙利亚南部的卡迭什王国正企图组织反埃及同盟。图特摩斯在稳定了国内局势之后,立马发动了他执政后的第一仗,进军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他在军事会议上力排众议,冒险越过一条峡谷,突然出现在敌方大本营美吉多城下,迫使卡迭什王国投降。这个纸糊起来的反埃及同盟也就烟消云散了。
初战的完美胜利大大刺激了图特摩斯的野心,何况他血脉中还流淌着祖宗留下的不安分的因素。他执政期间对外扩张的重点是西亚叙利亚的诸城邦。在首战告捷之后,图特摩斯又花了近20年的时间反复多次征讨,才最终确立了对叙利亚的统治,而他对叙利亚的征服严重刺痛了西亚大国米坦尼,强强相碰终不能免。米坦尼王国的悲哀在于它的对手是如日中天的埃及第十八王朝杰出军事家图特摩斯三世。数次大战埃及都取得了压倒性优势,其中公元前1472年图特摩斯还一度渡过幼发拉底河追击对手。最后米坦尼屈服,并成为埃及的盟友,这使整个西亚地区大为震动,亚述和巴比伦都同埃及修好,巴比伦还将一位公主送给图特摩斯为妃。两个历史最久远的文明中心第一次以联姻的形式相结合。
随着图特摩斯的威名暂行暂远,越来越多的地头蛇向他称臣纳贡。他的舰队同样所向无敌,东地中海成了他的势力范围,爱琴海诸岛、克里特岛、塞浦路斯岛都在他的海上帝国之中。
向北扩展是他的战略重点,但图特摩斯也没有忘记埃及以南的热土,尽管这些地区的文明程度稍逊一筹。南方的边界在图特摩斯时代被推进到尼罗河第四瀑布(今埃塞俄比亚境内)。
为了巩固新征服地区的统治,图特摩斯三世在西亚驻扎精悍的军队,并派驻总督进行治理,同时也利用当地土著王公进行统治。每征服一国,他便将其王公的子弟带到埃及,一方面作为人质,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接受埃及的教育,培养对埃及的感情。这一招为世界各地的征服者所惯用,而图特摩斯三世显然为原创。
晚年的图特摩斯逐渐倾心于享受富贵尊荣。他让其子阿蒙霍特普二世成为他的共治者。图特摩斯三世去世之后,他的前三个继承者继续保持了埃及军事上的强势,但只限于巩固祖先留下来的成果,而鲜有扩展。或许图特摩斯三世所征服的地盘,在他那个时代的生产力和交通状况下已是极限。
图特摩斯三世因他的征服而被誉为“第一个曾经建立了一个具有任何真正意义的帝国的人,也是第一位世界英雄”、“古埃及的拿破仑”。先进的中东诸文明第一次被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图特摩斯三世在本排行榜中位列第26,影响图特摩斯三世在本排行榜中排在更高的位置的,一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强盛是经过许多代人的积累而成的,图特摩斯三世只是其间一个中间环节,二世他在内政建设方面留下的记载不
㈧ 埃及史上最伟大的法老王
图特摩斯三世
在古埃及的31个王朝中,第18王朝是延续时间最长,版图最大,国力最鼎盛的一个朝代,而图特摩斯三世则是这个王朝的集大成者。通常认为,是图特摩斯使埃及完成了从一个地域性王国向洲际大帝国的质变。
在从中王国向新王国过渡的第二中间期中,埃及遭受到喜克索斯人的入侵,陷于四分五裂,第十八王朝的创建者雅赫摩斯领导了驱逐喜克索斯人的战争,在共同奋战的过程中,埃及重归一统,并在尚武精神的激励下,将这场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成大规模的对外扩张。从雅赫摩斯开始,历经阿蒙霍特普一世、图特摩斯一世,埃及的兵锋南达尼罗河第三瀑布,北指叙利亚北部、幼发拉底河上游,埃及王国成为一块越吹越大的蛋糕。
到了图特摩斯三世的父亲图特摩斯二世在位时期,这个短命的法老没有留下多少业绩,却留下了一个能干的妻子——哈特谢普苏特,哈特谢普苏特不但把持朝政22年,而且还曾正式戴上王冠,是世界上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女帝王。图特摩斯三世是父亲同次妃伊西斯的结晶,从小生活在哈特谢普苏特的阴影中,在对嫡母恐惧、敌视而又带有几分崇拜的复杂心境中逐渐长大成人。
哈特谢普苏特尽管在内政方面颇有手段,但对外则几无建树。公元前1482年,女法老突然死亡,到她的父亲阿蒙神那里报告去了,年已32岁的图特摩斯终于得以亲政。图特摩斯上台后立即展开对这位嫡母政敌的报复,企图将她留下的痕迹从埃及大地上抹去,到处破坏她的纪念性建筑物。虽然从长期的郁郁不得志中解脱出来,享受到了掌握权柄的快感,但他初期面临的形势还是很严峻的,国内新旧交替之际政局不稳,而叙利亚南部的卡迭什王国正企图组织反埃及同盟。图特摩斯在稳定了国内局势之后,立马发动了他执政后的第一仗,进军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他在军事会议上力排众议,冒险越过一条峡谷,突然出现在敌方大本营美吉多城下,迫使卡迭什王国投降。这个纸糊起来的反埃及同盟也就烟消云散了。
初战的完美胜利大大刺激了图特摩斯的野心,何况他血脉中还流淌着祖宗留下的不安分的因素。他执政期间对外扩张的重点是西亚叙利亚的诸城邦。在首战告捷之后,图特摩斯又花了近20年的时间反复多次征讨,才最终确立了对叙利亚的统治,而他对叙利亚的征服严重刺痛了西亚大国米坦尼,强强相碰终不能免。米坦尼王国的悲哀在于它的对手是如日中天的埃及第十八王朝杰出军事家图特摩斯三世。数次大战埃及都取得了压倒性优势,其中公元前1472年图特摩斯还一度渡过幼发拉底河追击对手。最后米坦尼屈服,并成为埃及的盟友,这使整个西亚地区大为震动,亚述和巴比伦都同埃及修好,巴比伦还将一位公主送给图特摩斯为妃。两个历史最久远的文明中心第一次以联姻的形式相结合。
随着图特摩斯的威名暂行暂远,越来越多的地头蛇向他称臣纳贡。他的舰队同样所向无敌,东地中海成了他的势力范围,爱琴海诸岛、克里特岛、塞浦路斯岛都在他的海上帝国之中。
向北扩展是他的战略重点,但图特摩斯也没有忘记埃及以南的热土,尽管这些地区的文明程度稍逊一筹。南方的边界在图特摩斯时代被推进到尼罗河第四瀑布(今埃塞俄比亚境内)。
为了巩固新征服地区的统治,图特摩斯三世在西亚驻扎精悍的军队,并派驻总督进行治理,同时也利用当地土著王公进行统治。每征服一国,他便将其王公的子弟带到埃及,一方面作为人质,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接受埃及的教育,培养对埃及的感情。这一招为世界各地的征服者所惯用,而图特摩斯三世显然为原创。
晚年的图特摩斯逐渐倾心于享受富贵尊荣。他让其子阿蒙霍特普二世成为他的共治者。图特摩斯三世去世之后,他的前三个继承者继续保持了埃及军事上的强势,但只限于巩固祖先留下来的成果,而鲜有扩展。或许图特摩斯三世所征服的地盘,在他那个时代的生产力和交通状况下已是极限。
图特摩斯三世因他的征服而被誉为“第一个曾经建立了一个具有任何真正意义的帝国的人,也是第一位世界英雄”、“古埃及的拿破仑”。先进的中东诸文明第一次被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图特摩斯三世在本排行榜中位列第26,影响图特摩斯三世在本排行榜中排在更高的位置的,一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强盛是经过许多代人的积累而成的,图特摩斯三世只是其间一个中间环节,二世他在内政建设方面留下的记载不多。
㈨ 有关于古埃及各代法老的故事和传说还有图片
在代表爱情的二月 ,自尼罗河畔归来,不由想起了编织在古代神话传说、与法老群权势起伏的埃及6000余年历史里,除了雄伟的金字塔、瑰丽引人的墓室、数不尽的石像雕塑及如珠串般傍着尼罗河东夺目撼人的神庙外,更留下了许多动人心扉、坚贞爱情与美丽恋人的故事。法老们除将自己立为人间的帝王,更自呼为神或神的后代,以取得人民的敬畏膜拜而巩固王朝。在旅人耳闻目睹的世代相传爱的故事里,就常混入了人及神的变异与互通。
▋艾瑟诗救夫 感天动地
艾瑟诗(Isis)是古埃及主神奥塞雷(Osiris,奥王)心爱的皇后。奥王在父亲去世后,接掌王位治理国政,却被心怀不轨的王弟塞特(Seth)以盛宴诱饮。席间塞特展示一具装饰精美华丽的棺木,扬言将此送给任何能适身卧入棺木的人,且请奥王为首试躺。奥王欣然踏入空棺,塞特即关锁木盖,弃于尼罗河中随水流逝。
皇后知情后,泪流满面,心急如焚。立时将自己变为一只大鹰,环绕属地内外,一遍又一遍夙夜不歇地寻找丈夫的下落。最终听闻棺木被冲入一棵生长在腓尼基地带的树身中,而大树已被砍下运往当地王子宫内做成了大殿的梁柱,同时也听说王子幼子病重群医束手。于是她将自己改妆为通灵人,进入宫内治好了小王子的病。王子夫妇感激赠金赠地,皆被艾瑟诗婉谢,但求大厅木柱一根,并告知原因,王子夫妇感动赠木。
为避人耳目,艾瑟诗将木柱暂藏于尼罗河岸的树丛里,正准备救出心爱的皇夫时,不巧被出猎的塞特发现了。盛怒中,塞特将奥王身体分裂为14块,再遍弃埃及的14州府。伤心的艾瑟诗不气馁,再度变为大鹰,不屈不挠含泪振翅飞往各地寻找裂块,但只能拾集到13块拼凑成体。再塑以器官、缠以布帛,使其复生,奥王乃成为地府重生之神,这是埃及史上的第一个木乃伊。自此,在埃及人心中衍生为木乃伊,是为重生而准备。
艾瑟诗奋勇救夫的深情,对奥王重生的希望,都久远地留存于人民心中,埃及人遂称艾瑟诗为永远的爱神。如今在街头巷尾林立的纪念商店中,那双手状似展翅、左右平伸、或弧形上扬的美女或鹰头状的饰像,就是那为爱、为情、为家、为国的爱神Isis。
▋智慧的蒂 皇室写历史
在法老王传世的42代中,第18位法老王阿曼赫托(Amemhotep III)三世,没有承袭王室贵族通婚的成规,坚拒了有皇家血统的女子,娶了一见倾心、美丽聪慧的平民少女蒂 (Tiye)。
在3600年前,埃及女子一如中国古时的妇女,相夫教子常居深闺,不闻外界事务,更不为社会重视。而蒂以聪慧才智,温文通达的人气,成为法老王最佳、也是最诚信最依赖的左右手。国书上,蒂的名字常与法老王并列;活动时,蒂更与法老王并肩同行,为子民所敬仰。
在埃及传统闭塞的社会民风里,蒂是有史来第一位获得如此尊敬的皇后。难得的是因两人彼此深爱,竟为埃及妇女掀开了一页新的历史。
▋美丽娜菲 法老王至爱
古埃及传统中,法老王死后都被奉为天神,后妃不能为神,故帝后死不同穴,亦不为后妃盖庙塑像。皇室妇女的安葬,不论是金字塔或墓室,面积必小于法老的三分之一,且多为群葬。偶尔,在神庙或墓室外,随着法老像旁,会有高仅及膝的后像,以示法老上通天威、下引子民的权威形象。
2300余年前,法老王雷姆斯二世(Ramses II)与清纯秀美的娜菲太蕾青梅竹马的罗曼史,脍炙人口,代代相传。在雷姆斯登基前,两人分别15与13岁时即已成婚。待登基后,法老为表示对娜后的至恋至诚,破例封她为神,且为她建了两个纪念神庙,至今仍耸立于世人眼前,显示法老对娜菲的深情。
在因筑水库而被整体提升着名的“Abu Simbel”雷姆斯二世所筑的神庙近旁,另立有一精致动人献给哈特尔(Hather)女神的庙堂。庙内满墙刻有奉献词句、图像及以娜后头像为女神的浮雕。庙外入口左右各塑有形体相等、法老与娜后的石像。两座神庙面向尼罗河岸并肩而立,这是法老王雷姆斯以此表达对娜菲太蕾的至爱,奉为女神Hather。
娜后逝世后,法老为娜后所准备的墓室,内部宽宏华美;壁上浮刻花叶繁茂,以及连串的历经重生升天为女神的图形。墓内共有八室,各室相连的通道上、亦皆细绘着娜后往生的图文。其占地之广、修筑之美,更超越了一些法老王群的墓葬室。
至今这被人们赞不绝口的美丽皇后,还经常出现在妇女的饰物上;不论是挂坠、胸针,以及磁铁装饰等,都能见到那载有后冠的半身肖像,穿越千余年的时光,展现雍容华贵、高雅端庄的笑容。
▋一代艳后 凄美又动人
埃及皇族纪录里有七位克俐奥派屈女性,而被传闻最广、也最美丽的是第七位,她不仅是埃及史里少有的女统治者,也是埃及史里最后一位女皇。当时、女皇一心图强,盼能脱离历数千年来埃及被环邻强国的频繁入侵。在国力微弱的情况下,她以最简易的方法结强保土。
首先、她以自己艳丽的容颜,结交当时罗马帝国的强人西泽大帝(Julius Caesar),作为国力的保障,且为西泽生育一子,意欲培养为埃及的新帝。但西泽早亡,女皇又结交另一位罗马将领马克安东尼(Marc Antony),在最初怀有互相利用的企图下,两人却很快成为彼此深恋的情人,在育有三个孩子后,更想同心同力统治罗马与埃及两国。
不幸,西泽孩子九岁时死于意外。而安东尼在与罗马政敌反复争战时,接到克俐奥派屈过世的误传,情侣已逝,战事不慎,乃心灰意冷自尽而亡。当安东尼死讯传至克俐奥派屈耳中后,女皇凄绝心碎,且不欲被敌人所掳,乃以毒蛇缠身随恋人而逝。
这段凄美的爱情,曾被好莱坞自1912至1999年,一再搬上银幕七、八次之多。其中以风华正盛时的名星伊丽沙白泰勒的演出最为轰动;当镜头上女皇由毛毯中团团转出、临风玉立的迷人风釆,以及当女皇被毒蛇炙吻凄然结束生命的一刹间,都令人心扉动摇无可言喻。
而今,在尼罗河东的丹德蕾(Dendera)神庙前后墙上,仍可看到女王与亡子的浮雕。而一代艳后与马克安东尼的恋情将永远飘浮在尼罗河畔。
㈩ 秦始皇和法老和相差多少年
相差好几百年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
法老是古埃及国王的尊称,也是一个神秘的名字,它是埃及语的希伯来文音译,其象形文字写作,意为大房屋,在古王国时代(约前2686~前2181)仅指王宫,并不涉及国王本身。
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三世起,开始用于国王自身,并逐渐演变成对国王的一种尊称。第二十二王朝(前945~前730)以后,成为国王的正式头衔。
习惯上把古埃及的国王通称为法老。法老作为奴隶制专制君主,掌握全国的军政、司法、宗教大权,其意志就是法律,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赖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