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成果去向

成果去向

发布时间:2021-08-09 08:51:39

Ⅰ 李景镇的主要研究方向与成果

1964年以来,一直从事瞬态光学成像技术和光子学的研究工作: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国际领先水平的超高速等待型分幅摄影机,我国第一台每秒2000万幅摄影频率的转镜同步型超高速分幅摄影机,我国第一台铍转镜超高速扫描相机,我国第一代机载集成点阵头间歇式高速相机,开创我国大型火箭发射起飞段漂移量高速摄影测量仪研制系列,为“两弹”试验、大型火箭发射、“神州”系列飞船的发射等国家重大科研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提出了极高速摄影的概念、形成机理和全息相干快门技术、光栅编码技术、色散编码技术,国际上首次实现每秒万亿幅的极高速摄影。作为课题负责人获国家奖6项,省部级奖9项,发明专利2项;出版著作6部(有3部为主编撰),其中《光学手册》和《激光测量学》有较大影响;论文120篇。在深圳大学期间,完成国家级科研课题6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项和“全国优秀科技图书”暨“科技进步(科技专著)二等奖”1项;曾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授予“20世纪成就奖”。
2012年3月8日,我校李景镇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深圳市政府、深圳大学的支持下研制成功的“SSF超快过程分幅扫描同时成像记录仪”,在西安通过了成果鉴定。该成果是由深圳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共同完成。
鉴定会是由广东省教育厅受广东省科技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委托组织,鉴定委员会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国藩为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炳琨、薛永祺、姚建铨、林尊琪、刘颂豪、吴培亨、李同保、沈绪榜、魏子卿为副主任委员,及多名专家组成。
鉴定委员会认为,SSF超快过程分幅扫描同时成像记录仪是研究高速流逝过程的精密科学仪器,能提供瞬变现象的时间—空间信息、光学信息,是研究爆轰物理和冲击波物理的关键光学测试设备,在高密度能量传递、高温等离子体物理、高电压放电、喷气燃料化学和高超音速风洞实验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研究设备。该成像记录仪指标先进、性能稳定可靠,是一台具有原创思想和技术的先进设备,其整体性能指标与国外同类仪器相比,居国际领先地位。
据鉴定意见书,该仪器具有多项在原理和技术应用上的原始创新,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包括分幅成像系统时间及空间二个方向的本征空间分辨率、高速摄影时空信息率、相邻分幅时间原理误差,和扫描成像系统的最大扫描速度等均优于同类仪器的国际先进水平;同时突破了国际学术界认为的分幅扫描同时成像记录系统不能达到单功能超高速摄影机高空间分辨率的结论。
据了解,深圳大学李景镇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历时八年的协同作战,锐意创新,坚忍不拔,终于摘取了这颗超高速转镜成像领域“皇冠上的珍珠”,也是继二00五年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之后的又一重要成果。

Ⅱ 黄介生的主要研究方向及成果

长期从事水利工程规划与管理、农田排水与水环境、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节水灌溉与农业综合技术研究”、国家863重大专项“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节水灌溉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专题、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灌区农田排水与再利用技术”、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农业综合节水技术集成”、澳大利亚国际农业基金课题“灌区灌溉系统水管理研究”、国家948“控制排水田间工程及水管理成套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农田节水灌溉的增产及环境影响效应的应用基础研究”、“宜昌市东风渠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重庆市西山灌区水库群联合调度及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广州市番禺区水利综合发展规划”等40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了《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农田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等多项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10余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低丘红壤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二等奖“有物理基础的LL分布水文模型集成与应用”、农业节水科学技术一等奖“北方半干旱地区农业节水系统理论与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研究型大学水利类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等多项奖励。

Ⅲ 伍鹏程的研究方向及成果

主要研究整函数、亚纯函数值分布理论中的亏值理论和函数的增长性质,多次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获贵州省首届青年科技奖,被评为贵州省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管专家。在美国数学会主办的《数学进展》、《复分析理论及其应用》、罗马尼亚的《数学杂志》、新西兰的《数学杂志》以及国内的《中国科学》、《数学学报》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Ⅳ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认识

1.2.1 取得的主要成果

1)系统地划分了四川盆地及周缘构造体系类型:纬向构造体系、华夏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及弧形构造体系等,各构造体系之间形成斜接,反接、叠加及穿切等复合联合关系,构造体系演化具四大明显特征;第一古构造体系控制构造-沉积迁移作用;第二构造体系叠加复合作用;第三构造体系差异性,即:同一个构造断裂带两端活动性及强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2)深化了单一构造体系或多构造体系的复合控油源区及生、储、盖组合分布,如川西上三叠统及侏罗系油气区主要受控于华夏构造体系和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复合作用。

3)建立了3种构造体系控油模式:①新华夏构造体系与纬向构造体系联合控制广福坪气田模式;②反“S”型构造体系控制下的永宜气田,石油沟-东溪油气田及相国寺气田等;③纬向系与经向系联合作用下形成纳叙气田。

4)总结了四川盆地油气分布规律:①各时代古隆起控制油气田分布,如乐山-龙女寺、泸州、开江、大兴、江油-绵竹等古隆起及周围是油气田分布重要地区;②各时代区域性不整合面控制油气分布,如震旦系与寒武系、寒武系与奥陶系、奥陶系与志留系、志留系与泥盆系、泥盆系与石炭系、中三叠统与上三叠统等,这些区域性不整合面经历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和淋滤作用,造就了程度不同的碳酸盐岩缝、洞、孔储集体,有利于油气富集成藏;③沉积相控制油气田分布,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和侏罗系碎屑岩的三角洲相,及石炭-二叠系的礁滩相,均是油气田分布有利地区(带);④多期不同方向应力作用形成多组裂缝是油气有利聚集地区(带)。

5)指出了四川盆地油气勘探有利地区和勘探方向:①5个古隆起及周围地区(乐山-龙女寺、泸州、开江、大兴及江油-绵竹);②石炭系-中三叠统碳酸盐岩礁滩相带;③上三叠统和侏罗系碎屑岩三角洲及河道砂体区;④多个区域性不整合面碳酸盐岩缝、洞、孔发育层(带);⑤各时期多应力方向形成的多组裂缝区(带)是油气聚集的重点,如川西和川中须家河组。

1.2.2 创新点

1)首次系统地划分了盆地及周缘地区构造体系类型,即华夏构造体系、纬向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经向系及弧形构造体系及其复合、联合关系。

2)首次恢复了在构造体系控制下的各时代盆地原型,即元古宙裂谷盆地、震旦-奥陶纪裂陷克拉通盆地、志留-泥盆纪挤压、克拉通盆地、石炭纪-中三叠世克拉通内坳陷盆地、晚三叠世-新近纪前陆盆地。

3)建立了3类构造体系控油模式:①纬向和新华夏体系复合型;②反“S”型;③纬向构造体系与SN向构造复合型。

Ⅳ 课题申请表中的“预期成果形式、去向和效益”这一项 应该怎么写啊 知道的说下哟 谢谢啦 急呀-

论文的预期结果一般在开题报告里面,也就是论文的研究对象预期中版期望能带来的理论意义(比权如开创性的理论研究方法,对某个理论或者计算方法的优化等)、经济效益等。

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没有完成。


(5)成果去向扩展阅读:

科研立项申请立论依据注意事项:

一般指重要科学意义或国民经济重要科技问题。选题决定其科学意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应用问题,重大地质事件的形成机制,新理论与新方法。

这是此部分的关键点,也是整个立项申请书的特色与灵魂。问题重要是前提,研究创新是基础。要有明显创新。

Ⅵ 调研成果去向什么意思

调研成果去向有预计去向和最终去向,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
二是为同行研究者提供研究参考;
三是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借鉴。

Ⅶ 如何写研究成果的预计去向及使用范围

去向应该指的是应用的价值。
可以这样写:
课题可以为XX领域的其他科研人员提供参考,为同行提供决策指导。

Ⅷ 政研论文申报表中的成果转化情况怎么填

预期成果形式、去向和效益
就是说让你填课题最后能产生什么成果。
成果一般是发表SCI论文几篇、申报专利几项等

Ⅸ 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有何区别

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的区别是概念的内涵不同,含义不同,转移方向不同。版
一、概念的内涵不权同
科技成果转化重在"化",即科技成果或技术形态的变化,而技术转移重在"移",即技术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
二、含义不同
科技成果转化指的是将前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也就是从纸上谈兵,到真刀真枪的实战,而技术转移,是将技术转移给其它机构。
三、转移方向不同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技术转移指某种技术(包括成熟技术和处于发明状态的技术)由其起源地点或实践领域转而应用于其他地点或领域的过程。按其转移方向,一般可分为地理空间位置上的双向传播和不同实践领域的单向扩散两大类;按转移方式,可分为有偿转移和无偿转移;按转移的范围,可分为国际转移和国内转移。
科技成果转化要选择专业的机构,客观、全面、科学的技术评价报告,有利于项目融资、合作开发、成果推广转化及产业化。广东文华氏是专业的第三方平台,可根据客户提供的想法,提供专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指导。

Ⅹ 成果形式,使用去向及预期社会效益等.怎么填

阅读全文

与成果去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