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孙中山为挽救革命决定依靠哪些新力量
先是依靠南方军阀的力量,结果后面被南方军阀排挤掉了,后面自己培养了个陈炯明当军阀,结果人家反叛他。最后是共产党,国共一次合作。
『贰』 延安革命红色基地有哪些
1、凤凰山革命旧址
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凤凰山脚下。他是第一代领导人挽救革命成果,进行抗战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了解当时抗战历史的主要历史遗址之一。
中共中央1937年1月13日至1938年11月20日的所在地, 在此期间,中共中央实现了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度过了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
2、杨家岭革命旧址
位于延安城西北2公里处,为国家AAAAA级景区。 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
于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礼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
3、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
1939年2月至1949年6月,除转战陕北一年外,陕甘宁边区政府一直驻守这里。起先边区政府在山上土窑洞里办公,后来迁至现址。正面有5孔窑洞,中间窑洞是边区政府会议室,上书"办公厅"3个大字。左右两边各有13孔石窑洞,临街一侧有20间小青瓦房。山坡上有林伯渠的旧居。
4、王家坪革命旧址
位于延安城北,隔延河与城相望,是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的所在地;1937年到1947年期间,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在这儿居住;旧址分为南北两院,南院是政治部,北院是司令部;
北院分为前院和后院,前院有军委会议室和彭德怀旧居,后院有朱德、叶剑英旧居及军委参谋部和后勤部旧址,南院有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等中央领导的旧居,院子中央是中央军委礼堂,礼堂修建于1943年。
5、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
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经多次维修、复原,在王家峪村建有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纪念馆。砖壁村现还存有总部防卫工事、地堡、哨洞、炮兵阵地等遗迹。
『叁』 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
辛亥革命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开始的。”辛亥革命的领袖们,则认识到要救国必须革命,要想救亡图存,只能是推翻封建皇权。
辛亥革命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笼。自汉代董仲舒以来的中国思想文化,君臣关系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威,也是文化中诸多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与合法性的来源。
辛亥革命不但从行动上坚决地打倒皇帝,并从舆论上对君权神授观念和皇权思想进行鞭挞和批判,极大地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为探索救国兴邦的道路打开了新的思想境界
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习俗的除旧布新。辛亥革命的实际政治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政治体制的革故鼎新带来了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面貌为之一新。正是这些新的变化,打开了中国通向现代化的闸门。
(3)挽救革命成果扩展阅读:
历史背景
以清道光二十年到二十二年(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辛酉政变后,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清廷政局逐渐稳定下来,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也日趋巩固。1895年中日战争后,英、俄、美、日、法、德等国争先恐后地夺取侵华权益,迅速形成了瓜分中国的局势。
1894年11月(光绪二十年十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1895年2月,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规定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个纲领。
『肆』 拿破仑一生最主要的功绩是捍卫了法国大革命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是什么
法国大革命成果如下:
对国内
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从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到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五年的历程,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在三次起义中,人民群众都显示出伟大的力量,一再把革命从危机中挽救过来,并推动它进一步向前发展,它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对世界
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期间所颁布的《人权宣言》和拿破仑帝国时期颁布的《民法典》(后改名《拿破仑法典》)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革命也为此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此具有世界意义。
如满意,请采纳,哈哈!!
『伍』 辛亥革命失败后,革命党人为挽救辛亥革命成果,继续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斗争有(多选 )
A错误,广州起义发生于革命前。(注意:革命党人领导的广州起义有两次,一是1895年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反清武装起义。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广州起义失败,此役牺牲的烈士葬于黄花岗。此次起义因此又称黄花岗起义)
B二次革命发生于1913年。1913年2月,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进行首次国会选举,国民党得票最多,预备由宋教仁组阁。3月20日,宋教仁遇刺,两天后身亡,孙中山号召讨袁,即为“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终失败。
C发生于1915—1916年,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是为“护国运动”。最终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暴毙。
D护法运动是指1917年7月-1918年5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主要是段祺瑞)独裁统治的斗争。所谓“护法”指的是护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E直奉战争指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在中国北方进行的两次战争。第一次(1922年)以直军获胜告终,第二次(1924年)则以直系遭到了惨败而结束。很明显这是军阀之间的混战。
因此此题答案为:BCD
希望能帮到你!
『陆』 辛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革命成果而进行的斗争主要有
辛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革命成果而进行的斗争主要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1、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即称讨袁之役、癸丑之役、赣宁之役。1913年3月20日,国会开会前夕,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
4月,袁世凯又非法签定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
2、护国运动
护国运动(1915年-1916年,又称护国战役、护国战争、护国之役、洪宪之役),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
护国运动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
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
3、护法运动
护法运动是指1917年7月到1918年5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
又称护法战争。所谓“护法”指的是护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打倒北洋军阀专政的虚假共和,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统。
(6)挽救革命成果扩展阅读:
1、二次革命开端
1913年7月12日,在袁世凯的步步紧逼下,被免职的李烈钧在孙中山指示下,从上海回到江西,在湖口召集旧部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正式宣布江西独立,并发表电告讨袁。
1913年南京,组织讨袁,宣布江苏独立。推举江苏都督程德全为南军司令,但程弃职,逃遁上海。随后安徽柏文蔚、上海陈其美、湖南谭延闿、福建许崇智和孙道仁、四川熊克武亦宣布独立。
浙江朱瑞、云南蔡锷中立。7月18日,陈炯明响应孙中山号召宣布“广东独立”。1913年7月22日,江苏讨袁军在徐州地区与冯国璋北洋第二军和张勋武卫前军会战失利,退南京。
7月22日至28日,上海讨袁军屡攻江南制造局未克。指挥部被上海租界当局解散。7月28日,黄兴看到大局无望,遂离宁出走,讨袁军全局动摇。
8月11日,何海鸣率南京第八师部分下级军官及士兵重新举旗讨袁,宣布恢复独立,2000多名士兵们与北洋军展开血战。
1913年8月13日,拥袁桂军龙济光部攻占广州。1913年占领南昌。9月1日,张勋率武卫军攻克南京,各地宣布取消独立。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被通缉,相继逃亡日本,二次革命宣告失败。
2、护国运动意义
护国运动是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单独领导的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运动。从云南开始的护国战争粉碎了封建帝制的延续阴谋,恢复了共和制。 但是,护国运动并未最终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护国运动的结果,推翻了“洪宪”帝制,推翻了袁世凯,而最终迫使段祺瑞宣布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因此,护国战争是一次胜利的革命战争。
但是护国运动的胜利果实终于归于北洋军阀段祺瑞,国家政权并没有发生革命性转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仍然没有改变。
护国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打倒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制止封建帝制死灰复燃,再造了共和,挽救了国家,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它的功绩永载史册。
3、护法运动结果
孙中山看透了西南实力派名为护法、实为争夺地盘的面目,认识到依靠军阀不可能达到护法救国的目的,遂于次日离开广州,前往上海。护法运动宣告失败。
『柒』 拿破仑战争的多面性是什么造成的
我个人觉得是c
一开始他代表的是法国资产阶级,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战争,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后来对外征战他打败了欧洲大陆上各个封建国家,推行了资产阶级所以这些都是正义的。
到后来他面对的不再是封建主义的旧军队而是资产阶级组成的新军队,进行的是侵略战争是不正义的战争。
『捌』 革命派在辛亥革命失败后怎样挽救革命果实
先是走合法斗争道路。1912年,孙中山联合几个小党派改组为国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孙中山任代理指挥员,宋教仁任实际指挥员,希望通过内阁的权力限制袁世凯的独裁。
袁世凯企图收买宋教仁,但宋教仁不为高官厚禄所动,仍然到全国各地宣传民主共和,于是袁世凯派人刺杀在上海火车站刺杀宋教仁,由此引发护国运动,但护国运动还是失败了。
『玖』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救中国,发动了什么革
辛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革命成果而进行的斗争主要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后,建立了反动的北洋军阀政府,中国再次落入黑暗的深渊。宋教仁被刺后,革命派看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毅然发动了“二次革命”。随着袁世凯野心的膨胀,他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悍然复辟帝制。为了挽救共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发动了护国运动。袁世凯复辟失败后,皖系军阀段祺瑞执掌了北洋政府,他继续独裁统治,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在这种情况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举起了“护法”的旗帜,发动了护法运动。
辛亥革命含义: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一系列的努力。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从此他们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3)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4)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拾』 辛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共和而进行的斗争
辛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革命成果而进行的斗争主要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辛丑条约》的订立,使许多进步的中国人对中外反动势力互相勾结的关系,开始有了新的认识。首先觉醒的是知识分子。这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纷纷发起反帝爱国运动,建立革命书刊,传播民主革命思想,但后来都被清政府镇压。
目前国内的形势是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孙中山也成立同盟会,发出十六字纲领,也就是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推翻清朝,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民权主义即推翻封建专制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是个不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虽然主张民族主义,但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帝的号召;它主张民权主义,但没有利用广大工农群众的力量,这也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它主张民生主义,但农民并没有获得实际的土地。从中可见,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敢肆意地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叫嚣。
在建立同盟会之前,孙中山便成立了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所以说,兴中会是同盟会的组织基础。
(10)挽救革命成果扩展阅读
辛亥革命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笼。自汉代董仲舒以来的中国思想文化,君臣关系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威,也是文化中诸多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与合法性的来源。
辛亥革命不但从行动上坚决地打倒皇帝,并从舆论上对君权神授观念和皇权思想进行鞭挞和批判,极大地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为探索救国兴邦的道路打开了新的思想境界。
其次,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思想。早在兴中会成立前后,孙中山和其他革命志士仁人就重视学习和传播民主思想和自然科学,特别是进化论、天赋人权学说、共和政体和自然科学。
他们通过宣传天赋人权的学说,使人民能理直气壮地争取民权;通过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使人们了解“自由、平等”的涵义;通过介绍西方政党制度,倡导发挥新型政党的作用。
这些有关民主和科学的学说,成了人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反对传统封建文化和进行暴力革命、推翻帝制的思想武器,提高了人们的民主主义觉悟,为建立民主共和国做了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