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形容取得了丰富成果的词有哪些
形容取得了丰富成果的词有哪些。
硕果累累,功绩卓著,丰功伟绩,春华秋实。
满意请采纳。
祝你学习进步。
Ⅱ 自己努力的成果被人拿走,用什么古诗词表达
我觉得肯定可以用这一个古来万事东流水,这一句话来形容吧,啥意思呢?就是很多东西,最终都付诸东流,就像把一切交给着河水的样的
Ⅲ 建国后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哪些积极的成果和走过哪些弯路
积极成果: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加快了建设步伐。
弯路:大跃进损害了国民经济、人民公社化运动打击饹农民积极性、文化大革命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建设。
Ⅳ 成果简述是什么意思
阶段性,是证明你做这是是有分阶段分步骤的,
阶段性成果,你这阶段的成果专或发现,
然后简述出来属。简述:简单的叙述。你可以这样说:xxx事情,的第几阶段(或初级阶段,中期阶段后期)的成果是,1,2,3~(或成果是发现什么,得到什么)
例如;
写论文,计划第一阶段是,市场调查。这个阶段性的成果是:1。xxx得到什么数据
2。什么问题完成3.~~~
简述最好分点说明~
Ⅳ 主要成果及初步认识
(一)Cu的相态分析成果
Cu的总量与相态分析结果见图4.33~图4.35所示。由图可见,该区Cu的背景主要有两个级次,其中每一级背景属正常背景,其浓度低,变化小。第二级背景属异常背景,浓度较高,变化明显,有一定方向性,多与矿床、岩体、构造及其一特殊层位吻合,详见表4.128。
表4.128 铜地球化学背景特征表
从表4.128可见,Cu异常背景较正常背景在相态上的突出特征是硫化物相与氧化物相浓度及其在总量中占有率高,衬度大,从而可体现出正常背景与异常背景的本质区别。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Cu硫化物相与氧化物相异常背景较总量的异常背景发生明显变异,突出表现在该区东部Cu全量有两个明显的二级异常背景带(其中北侧带与地层有关)。但在硫化物与氧化物相图中,这两个异常背景带消失,成为一个与Cu矿床分布相吻合的异常背景区或局部异常。说明东部两个Cu异常背景带不存在硫化物相与氧化物相异常背景,系由岩性或环境因素形成的以结合相为主,即是由非成矿因素形成的二级背景,一般情况下不应作为Cu的找矿远景带看待。此外,在该区西部Cu氧化物相沿狮子岭闪长岩体呈环形展布,与断裂关系也十分密切。纵观全区Cu的硫化物相、氧化物相较Cu的全量与Cu或含Cu矿床、火成岩、断裂的空间关系更为密切,进一步说明该区Cu的相态分析成果可以更客观地反映Cu矿化分布富集规律。
Cu的硫化物相是反映Cu成矿作用的直接信息,由于Cu在表生作用中属活动元素,Cu原生硫化物易氧化成氧化物,Cu氧化物相也是反映Cu成矿作用的直接信息,因此Cu氧化物相与硫化物相合量与总量比值即
相态分析与地质找矿
式中:w(OCu)为氧化物相铜的质量分数,10-6;w(SCu)为硫化物相Cu 的质量分数,10-6;w(TCu)为全铜的质量分数,10-6。
ACu也是反映Cu成矿作用的重要信息,图4.36 即为ACu值图,由图可见ACu高值带(>0.5)与上述Cu异常背景一致,区内已发现的Cu矿床或含Cu矿床均分布在ACu高值带内,且ACu高值带的展布与断裂、火成岩体空间关系也十分密切,从而更清晰地反映出该区Cu的富集规律。
综上可见,Cu的全量结果只能在量上反映出Cu地球化学场变化特征及展布规律,但不能反映其内在特点与性质,而Cu的相态分析结果则可以揭示出Cu地球化学场变化的内在特征和规律,并对其作出深入解释评价,区分出有找矿意义的异常背景带,以更准确地圈定找矿远景区或带。
依据上述对Cu的全量与相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1)Cu的不同级次背景有本质区别,各自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意义。Cu的正常背景硫化相与氧化相浓度低,变化小,定向性差,与成矿控制因素空面关系不明显,应属区域地球化学本底。Cu的异常背景则相反,与成矿作用有关,属成矿区带的地球化学本底,可作为圈定找矿远景区(带)的地球化学依据。
(2)下列地段应作为该区找Cu的主要远景地段:①二台子至大西沟一带,该地带Cu硫化物相有较明显显示;②太白花岗岩体东侧四方台一带,该地带Cu硫化物相与氧化物相均有明显显示;③东江口岩体南接触带及西延,该地带Cu全量与Cu氧化物相均明显富集;④狮子岭岩体接触带及外侧,该地段Cu氧化物相有明显显示。但从总体看,该区Cu全量、氧化物相、硫化物相浓度较低,初步认为该区浅表部Cu的找矿远景不很大。
(二)Pb的相态分析成果
Pb的结果如图4.37~图4.39。
由图可见该区Pb的地球化学背景也具有两个明显的级次。
1.Pb的正常背景
全量值为30×10-6,变化范围为3×10-6,以中部、东部最清晰。硫化物相为0~2×10-6,东部与西部有明显差异,东高西低,西部为0,东部为2×10-6。氧化物相为0~7×10-6,西部偏高(5×10-6),东部偏低(0~3×10-6),可见Pb的正常背景也具有硫化物相很低,氧化物相较低,Pb的存在形式以结合相为主(>70%)的特征。
2.Pb的异常背景
全量异常背景浓度一般为40×10-6,衬值为1.3~1.5,走向多与地层一致。但硫化物相与氧化物相异常背景较全量发生明显变异,突出表现为:全量异常背景有的消失,有的解体(如西部),有的变大,并出现新的异常背景带。硫化物相与氧化物相异常背景展布规律也有明显变化,与火成岩体、构造、铅锌矿床的空间关系更为密切,较全量更为清晰。确切地展示了该区Pb的富集规律。Pb硫化物相与氧化物相异常背景基本一致,前者浓度均大于5×10-6,衬值>2.0,后者为5×10-6~10×10-6,衬值一般大于2.0,可见Pb的异常背景,硫化物相与氧化物相浓度也明显高于正常背景,衬度也明显高于全量值。
由于Pb硫化物相与氧化物相都更确切地反映了Pb的分布富集规律,且二者为正相关(线性相关系数为0.8870,n=212,故APb值:
综合上述结果,下述地段在该区铅锌矿找矿工作中应予以注意:①东江口岩体南接触带外侧至二台子一带;②凤太地区狮子岭岩体外接触带;③铅硐山西部至陕甘边界。
(三)Zn的相态分析成果
Zn的地球化学背景也分为两个明显级次,详见图4.41~图4.44。
1.Zn正常背景
全量值具有明显的分区性,东部(东江口岩体以东)为低Zn正常背景区,一般为85×10-6,西部为高Zn正常背景区,其值一般为100×10-6。Zn硫化物相正常背景在全区均一,稳定,一般为1×10-6~4×10-6,浓度很低;氧化物相正常背景在全区也无明显差异,较均一,浓度较低,一般为4×10-6~8×10-6。可见Zn全量正常背景值在东部与西部差异应与岩性或表生环境因素有关。Zn正常背景同样也具有硫化物相与氧化物相浓度很低之特征。
2.Zn异常背景
Zn全量异常背景呈近东西及北东向带状,浓度一般为110×10-6~140×10-6,西高东低,与正常背景具有一定的渐变关系。衬度较低,一般都小于1.5。硫化物相异常背景展布规律与Zn全量相似,但其衬度明显变大,一般大于2.0,较全量更为清晰,与铅锌矿床、断裂,火成岩空间关系更为密切,并出现新的异常背景带或区域异常。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表生作用下Zn活动性强,原生闪锌矿易氧化为Zn2+而迁移分散,因此Zn氧化物相地球化学场呈现出明显的多级次渐变的特征,与Zn地球化学性质一致(见图4.42),其第一级属正常背景,浓度为4×10-6~8×10-6,与前述硫化物相正常背景一致。第二级背景介于正常背景与异常背景之间,浓度为10×10-6~15×10-6。第三级为异常背景,浓度大于15×10-6,梯度变化较大,与硫化物相异常背景基本吻合。并在中部、西部出现新的异常背景。但在全量图中并无显示,因此也应注意研究其找矿意义。可见,考虑到Zn在表生作用下具有活动性强的特点,对Zn氧化物相异常背景更应予以注意。
综合上述Zn的相态分析结果,下列地带在该区Zn的找矿工作中应予以注意:①狮子岭岩体外接触带;②东江口岩体南侧外接触带;③凤镇—山阳大断裂南侧;④大西沟—桐木沟矿带。
(四)对成果的初步认识
综合上述区域样品Cu、Pb、Zn的相态分析结果可见,相态分析结果既能反映出全量结果的主要地球化学特征,又较全量结果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主要表现为:
(1)能更清晰地区分出地球化学场不同级次,提高了异常场的地球化学衬度,更确切地展示元素分布富集规律,区内已发现的多金属矿床均分布于相态分析异常中。
(2)相态分析结果具体体现了元素产出模式,可对全量地球化学场做出较深入的评价,揭示其内在特征。尤其能区分出可能由岩性或环境因素产生的异常背景(即非矿信息)和可能由成矿作用产生的异常背景,从而使成矿地球化学区(带)乃至成矿远景区(带)圈定更为准确,以减少失误,还能圈出全量结果未能圈出的有找矿意义的异常背景区(带)及区域异常,避免漏掉有意义的找矿地段。此外,还增强了某些弱异常,起到了强化异常的作用。这就使化探工作由量的研究转入到质的研究。
(3)对不同级次地球化学背景及其找矿意义的本质区别了更深入的认识:①正常背景,以结合相为主,硫化物相与氧化物相浓度很低,在总量中占有率低,反映出其基本未受矿化影响。②异常背景,以硫化物相与氧化物相为主,反映出其受到成矿作用影响。
(4)Zn、Cu在表生作用中属活动性强易分散元素,应注意氧化物相研究。
(5)该区Cu、Pb、Zn异常背景与断裂火成岩、多金属矿床空间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应注意构造、火成岩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Ⅵ 与成果有关的成语
不劳而获 获:获取,得到。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出处:《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春花秋实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活·梦幻·永和银杏》:“杨州钞关官署东隅,有银杏树一株,其大数围,直干凌霄,春花秋实。”
春华秋实 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出处:《三国志·魏志·刑颙传》:“而桢礼遇殊荣,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后汉书》卷五十二:“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
付之东流 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出处:唐·高适《封丘作》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事尽付东流水。”
付诸东流 付:交给;诸:之于。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出处:唐·高适《封丘作》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事尽付东流水。”
毁于一旦 于:在;一旦:一天。在一天的功夫全被毁掉。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一下子被毁掉。
出处:《后汉书·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交能易作 指交换各业的劳动成果而互相获益。
开花结果 原指经播种耕耘后有了收获。现比喻工作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开花结果自馨香。”
坐享其成 享:享受;成:成果。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
出处:清·叶廷琯《鸥陂渔话·葛苍公传》:“欲使他人干事,彼坐享其成,必误公事。”
坐享其功 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的成果。
出处:晋·袁宏《后汉纪·章帝纪下》:“鲜卑奉顺威灵,斩获北单于名王已下万计,中国坐享其功,而百姓不知其劳。汉兴功烈,于斯为盛。”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不进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担风险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Ⅶ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哪些成果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第三次技术革命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领域的重大革命.空间技术的利用和发展是这次技术革命的一大成果.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空间技术发展的新纪元,也极大地刺激了美国.1958年,美国也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但1959年苏联就取得了一项新成就:她发射的“月球”2号卫星成为最先把物体送上月球的卫星.正在美国人瞠目结舌之时,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又在1961年乘坐飞船率先进入太空.美国不甘落后,开始了60年代规模庞大的登月计划,终于在1969年实现了人类登月的梦想.70年代以来,空间活动由近地空间为主转向飞出太阳系.1981年4月12日,美国第一个可以连续使用的哥伦比亚航天飞机试飞成功,并于2天后安全降落.它身兼火箭、飞船、飞机3种特长,是宇航事业的重大突破.1970年以来,中国宇航空间技术迅速发展,现已跻身于世界宇航大国之列.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成果还表现为原子能技术的利用和发展.1945年美国成功地试制原子弹后,1949年苏联也试爆原子弹成功.1952年美国又试制成功氢弹.1953年~1964年间,英国、法国和中国相继试制核武器成功.原子能的技术首先被应用于军事领域,和平利用原子能工业也有一定发展.1954年6月,苏联建成第一个原子能电站.1957年苏联第一艘核动力破冰船下水.到1977年,世界上有2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核电站反应堆229座.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利用和发展是另一重大突破.40年代后期的电子管计算机为第一代计算机.1959年出现晶体管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在100万次以上.1964年达到300万次.60年代中期,出现许多电子元件和电子线路集中在很小的面积或体积上的集成电路,每秒运算达千万次,它适应一般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的需要,使用方便.70年代发展为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1978年的计算机每秒可运算1.5亿次.80年代发展为智能计算机.90年代出现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等.大体上每隔5年~8年,运算速度提高10倍,体积缩小10倍,成本降低10倍.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银河”大型计算机每秒也可计算上亿次.从1980年开始,微型计算机迅速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科技手段现代化和国防技术现代化,也推动了情报信息的自动化.以全球互联网络为标志的信息高速公路正在缩短人类交往的距离.同时,合成材料的发展、遗传工程的诞生和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发展,也是这次技术革命的结晶.
第三次技术革命就其规模、深度和影响来说,远远超过前两次技术革命,它大大加速了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巨大动力之一.
Ⅷ 什么叫成果思维呢
成果思维,简单说,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了成果,而是有了预设成果,才去确定每个人的工作。
首先就是要求一切从成果出发,没有好的成果,多少理由和借口都是徒劳。比如说,有一家工厂,外面有6个厂家帮它做生产加工,于是这家工厂的品控部部长安排时间去外面那6家工厂检测质量。
到了晚上回来,他却看到本厂出现了质量问题,一般情况,他就都会跑去找总经理,说:“经理,你看今天我出去了一天,本厂就出现问题了。”是不是很熟悉?这种情况十分常见。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获得肯定,这位部长的潜台词很明显:我在的时候,能保证没有质量问题;我不在,他们就会出事。
总经理说:“这个品控部是不是你管?无论本厂还是外厂,都是你管的,是不是?不管你出不出去,本厂发生了问题,是不是你的问题?”部长无言以对。
后来,每当他要出去外场检测质量时,便会事先进行规划,自己出去了,留下空档,该由谁接替工作;和生产部达成怎样的共识,对品质有怎样的要求;下达怎样的今日计划,如何按照计划生产;晚上回来,再进行检查。
成果必须是对企业有价值的,它不等于任务,不等于努力,不等于付出,更不等于苦劳。众所周知,有句老话叫“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讲的就是一个人,他做了一件事,不管这件事有没有做成,只要他有这份心,也付出行动了,似乎就是值得被肯定的。但是,在企业中,这种想法往往难以立足。
(8)成果走走扩展阅读:
站在成果思维的角度,如果自己的本职工作没做好,就不应该去帮忙别人的工作。因为自己的工作关联到很多岗位,没做好,大家都会受影响。去帮忙了,万一没帮到,别人还要重做,更浪费时间。何况帮的那个人,也是公司花钱请来的,他理应做好本职工作。
如果忙不过来,需要人帮忙,他可以向上层反映,上层便会对他重视:是哪里忙不过来?是管理问题还是流程问题?是不是设备和工具需要改良?是不是真的一个人完不成,确实需要再加一个人?等等。如此,便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发展。有成果思维在里面,价值就会出来,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做同一件事,思维方式改变了,就能带来不同的效果。好比一条路,你可以走路,可以骑车,还可以开车,不同交通工具速度就会不同。就算是面对很常见的事,只要激发思考,换种思维,说不定就有更好的效果。
Ⅸ 什么是成果
成果:
【拼音】chénɡ ɡuǒ
【解释】
成全,成立。
收获到的果实。常用于指工作或事业方面的成就。
指学习、工作、劳动上的成效和成绩。
【示例】:
他通过多年研究,在这一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Ⅹ 散步怎么能走出成效走出健康
老话说的好“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散步不仅有利于饭后消化,锻炼身体,对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肌肉萎缩都有轻微的治疗作用,对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养成放下手机,拥抱世界的健康生活的好习惯也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要想有效的通过散步变得更健康,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首先你要带着一份好的心情去散步,不要今天跟朋友吵架了,跟父母闹翻了以后去散步,这样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再出去散步。拥有一个好心情之后,选择一个好的时间,最好是饭后,选一个时间充裕的下午,最好不要在早上散步,很多人认为早上锻炼身体好,但是这是不对的。早上的空气不好,污染比较严重,不利于身体健康。下午四点以后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这时候污染小,空气最好。在这个时间去散步效果最好。此外,选择一个好的地点,选择公园,河边,林荫道等人比较少的地方,最好周围有绿色的植物和健身器材,你可以在散步的中间锻炼一下身体,看看绿色,心情都好了,身体就会更健康。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散步,可以跟自己的好朋友,家人去散步,不仅能增加你们之间的感情,跑步的时候会有动力,不会三天晒网,两天打鱼,有一个好同伴会时刻督促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散步的时候,最好穿宽松的衣服,穿运动鞋。饭后要快走,不要低头,头看向远方,同时配合手上的动作。
想要越走越健康,最重要的还是看你自己,一旦开始就要坚持下来,否则方式方法再好,坚持几天就不坚持下去了也没有用,反而浪费你的时间,。时间越久,再配上好的方法,就一定会拥有一个好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