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伐战争的主要成果是
选择B,因为消灭如吴佩孚和孙传芳两大军阀势力。
A:北伐战争是1926——1928,而第一次国共内合作于1927年结束。
C:东北易容帜正确,但完成国家统一错误,北伐战争的胜利使得国家在形式上取得统一,但实际上国民政府内外仍有不同势力割据,造成日后发生中原大战等连串内斗冲突。[
D:自主地位是相对于中华民国在世界局势中的评估,北伐战争是针对国内局势所采取的军事行动,不能说对民国的自主地位有何影响。
注:这是我自己解释的,可能不是那么标准和官方,望采纳~
2. 北伐战争何时取得的胜利
孙中山先生去世后的第二年,即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令十万国民革命军北伐,经9个月奋战,打垮了湘、鄂。赣、闽、浙、皖、苏数省军阀,取得了北伐胜利。
3. 诸葛亮北伐有什么成果
北伐成败的量化指标:
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北伐的几种结果,我们认为可以归纳为以下七种:
1. 大胜,即围歼对方主力或斩杀敌军统帅,如关羽水淹七军,如击毙司马懿。得5分。
2.小胜,即击溃或歼灭敌方一部,取得物质上的收获,或者斩杀对方大将,取得士气上的收获。得1分。
3.无功,即双方战果基本一样。得0分。
4.小败,部队受到小的损失,伤亡数千人。得-1分。
5.大败,部队损失超过数万人。得-5分。
6.完胜,即攻取长安并站住脚,大大改善蜀汉的战略态势。得20分。
7.完败,即主力覆没,甚至于丢失汉中等重要据点,大大伤及蜀汉的元气,得-20分。
二.诸葛亮六次北伐的战果:
第一次:先胜而后败,折了马谡,失了孟达,但收了姜维,双方扯平,0分。
第二次:由于魏将郝昭筑城固守,蜀军粮尽退兵。但魏延斩了敌大将王双。还是0分。
第三次:攻下武都、阴平,胜郭淮。算小胜,+1分。
第四次:战退司马懿、曹真等,应为小胜,+1分。
第五次:射杀张合,小胜,+1分。
第六次:小胜数场,但自己积劳成疾,死于五丈原,1-5=-4分。
这样,诸葛亮六次北伐的总战果是-1分,平均每次-0.16分,总体上是失败的。
诸葛亮在前四次北伐时,是采取西出阳平关,走平坦大道,用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术来蚕食魏国。这样虽然易于用兵,加上诸葛亮在战术水平方面要高于对方,每次都能取得局部战役的小胜。但不能否认的是,魏与蜀的综合国力相差甚远,而战线太长,旷日持久,粮草供应不继。其结果就是次次因粮草不济而退兵,胜利成果又拱手相让。
第五次北伐诸葛亮终于想通了,直接出斜谷进入陇东,效果大为改观,但由于诸葛亮之前已多次北伐,魏国处于高度警惕状态之中,再加上诸葛亮阳寿将尽,只能留下遗憾了
4. 北伐重要成果
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一场革命的、正义的战争。两党团结合作、一致对敌,北伐军专将士英勇奋战,属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辉煌战果。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北伐军从广州打到武汉、上海、南京,打垮两大军阀,歼敌数十万,一场规模空前广大的人民革命战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5. 1926年北伐战争取得的胜利果实有哪三个
北伐的对象是: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 北伐的时间是:1926年至1927年 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 北伐的主战场是:湖南、湖北。(浙江、福建、上海、苏南为次要战场) 北伐的主要战役有:汀泗桥、贺胜桥、武昌等战役。 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1、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 2、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带动作用。 3、各地农民群众、工人阶级的大力支持和支援。
6. 1926年7月到1927年初,北伐胜利进军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北伐的胜利使得中国割据的局面基本结束,国民党基本统治了全国,到28年张学良了东北易帜后.国民党形式上完成了统一.
7. 北伐战争的最主要成果
选A
B项要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完成;
C项在“东北易帜”后才算基本完成;
D项当时的华北、东北都还在张作霖手下,不能算推翻了。
8. 北伐战争 胜利 是 国共第一次合作 的 成果 吗
北伐是失败了……你们是怎么学的。北伐战争虽然打倒了北洋军阀,但是回社会性质还是半封建答半殖民社会。
失败原因:
①由于当时帝国主义势力和中国的封建军阀、买办、豪绅阶级相勾结,使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
②由于当时革命阵营内的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在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阶级支持下背叛了革命,使革命力量顿时遭到极大的损失,敌强我弱的局面更加严重;
③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对中国革命的规律懂得不多,特别是北伐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错误在中央领导机关占了统治地位,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在反革命势力向革命势力发动突然进攻的时候,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
9. 北伐战争胜利成果是什么
结束军阀战乱,实现国家统一!
10. 北伐战争的成果有哪些,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是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建立起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