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2015年口腔医学界最新成果

2015年口腔医学界最新成果

发布时间:2021-08-07 18:05:01

❶ 2015国家口腔医师资格分何时查

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2014年12月31日会议讨论决定,2014年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合格分数线为:
口腔执业医师:359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178

❷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学院成就

科研工作成绩进步显著,2001年至今,全院共获得各级科研项目48项,其中国家级内2项,省部级8项,局容级38项,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5部,获卫生局医学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2项。2005年口腔临床医学被列为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❸ 再生牙,研究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很重要对我。

保存乳牙到底有没有用?专家发现,乳牙中含有的干细胞是间充质干细胞,而间充质干细胞在国际医学界对其价值早有肯定,从2010年~2015年的数年间,国际医学杂志中刊载有诸如“脱落乳牙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改善了红斑狼疮小鼠模型的骨密度和骨结构,抑制了骨质疏松的发生。”“对比人脱落乳牙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发现,脱落乳牙干细胞具有远优于骨髓干细胞的免疫调节能力”“牙齿干细胞的免疫调节特性使其成为自身免疫疾病和炎症相关疾病细胞治疗的重要干细胞来源,其获取远比骨髓干细胞容易”等多种理论。
2011年,翟永标、凌均棨也在《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第38卷2期刊登了其研究成果:“乳恒牙替换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从脱落的乳牙牙髓中分离培养出干细胞用于储存是建立干细胞库的简单、较易被接受的方法,并为日后治疗机体外伤和病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来源。更重要的是,用个体化的干细胞进行自体移植再生性治疗,能最大限度降低免疫排斥和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
那么,口腔医学专家们又是如何看待口腔干细胞的呢?
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研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际知名的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专家金岩教授说:“口腔干细胞在骨头再生、神经再生、组织再生等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增殖能力很强,功能也非常强大。”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葛立宏医师说,口腔干细胞取材方便,将来它对治疗全身性疾病、癌症、老年性痴呆都有重要价值,这将开拓一个未来。据悉,北大口腔医院已开展相关研究。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彦恒说:“小孩牙齿的干细胞活性非常好,储存下来,对于将来我们家里人、包括自己的一些疾病可以进行治疗,是非常好的。”
口腔干细胞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北京已有口腔干细胞库
中国妇女报记者近日来到了位于北大医疗产业园的“口腔干细胞库”,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口腔干细胞库,因为有“世界口腔干细胞之父”施松涛教授主持相关研究工作,中国口腔干细胞的研究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该口腔干细胞库建立于2015年7月,并由科技部立项“基于口腔干细胞库的临床转化平台建立及应用”项目。其负责人张建国介绍,口腔干细胞库的业务之一就是储存牙齿干细胞,他们已与拜博口腔、赛德阳光等全国各地的口腔医院和牙科诊所开展牙齿收集工作。
主持口腔干细胞工作的施松涛教授则与北大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南京鼓楼医院等开展了牙齿干细胞的临床实验探索工作。其中施松涛教授的合作者、第四军医大学的金岩进行了牙周干细胞一期临床试验,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牙周干细胞做的临床实验。
施松涛教授不但是国际口腔医学界知名科学家、再生医学研究权威,同时还担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牙医学院口腔分子生物系系主任,美国牙髓病学协会顾问委员。早在2000年,施松涛教授与他的合作研究者共同在牙髓中发现了间充质干细胞,它比自体骨髓干细胞的活性强3倍,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活性最强的干细胞。其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一流学术杂志——美国科学院学报。同年该发现被维基网络列为年度干细胞研究领域的里程碑。美国《时代周刊》还专门于2003年做了题为《牙仙新魔法》的专访,报道了施教授的研究成果,建议人们早日保存牙齿中的干细胞。
鉴于口腔干细胞在医疗领域重要的战略地位,各国纷纷抢占这一高地。乳牙又是口腔干细胞中最有生命力和活性的,在我国台湾和日本早已开展了乳牙储存工作,并从中提取干细胞。施松涛教授回国主持口腔干细胞库工作,也随之在中国内地掀起了口腔干细胞热。
间充质干细胞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其与造血干细胞是不同类型的细胞
此时远在美国的施松涛教授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他对微信圈里被“黑”一事并不十分意外,他认为,科技总是在不断发展,新的东西出现时大家不可能会瞬间都认同,有质疑有误解也是很正常的。实际上,中国政府一直承认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效果,比如南京鼓楼医院的孙凌云教授、第四军医大学的韩英教授等,多年来一直在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救治患者,他们的工作就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很多专家还因此成为世界知名专家,获得许多学术奖项。毕竟临床研究结果是需要时间的,往往要等上5年、8年才会最终获得政府批准正式推向临床。我们为了避免在此期间一些人错过保存干细胞的机会,到了未来需要使用干细胞时陷入无资源可用的窘境,口腔干细胞库才开放个人储存业务,为有需要者保管这一珍贵资源。
那么,口腔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有区别吗?施松涛教授对记者说:大多数人对于干细胞的认知都是停留在造血干细胞的阶段,因为造血干细胞的自体保存开展很久,但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超强,一份脐血中的造血干细胞不足以供体重超过30公斤的儿童使用,而一份牙齿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充分增殖后的数量能多到差不多堆成一个儿童的整个身体大小。另外,造血干细胞异体使用时需要配型,因此自体保存免除了配型的风险;间充质干细胞异体使用时不需要配型,因此自体保存的最大意义在于:避免在真正需要时找不到优质而廉价的干细胞来源。
施松涛教授强调说:“最重要的是,造血干细胞用来治疗血液系统疾病,而间充质干细胞目前应用的主要研究方向则是组织再生和免疫调节,两者的适应证南辕北辙。但是神奇的是,造血干细胞可以和间充质干细胞联手,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比如将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共同移植给血液病患者,能够极大增加移植成功的概率。”
记者还了解到,间充质干细胞已经开始进行临床实验,在治疗牙周疾病、牙周再生、口腔骨缺损再生和免疫调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除了用于牙周等与牙齿有关的疾病治疗以外,间充质干细胞还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肝硬化、骨和肌肉衰退性疾病、脑和脊髓神经损伤、老年痴呆及红斑狼疮和硬皮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已取得良好临床试验结果。
今后口腔干细胞到底能不能应用到临床?施松涛教授严肃地说:“我们不能只是为病人存下虚无的希望,而是存下实实在在的健康。”据悉,口腔干细胞库已经与北京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全国顶级口腔医院——北大口腔医院设立了研究基金,资助临床科室开展数项口腔干细胞的临床研究。
施松涛教授展望,保存乳牙干细胞将会成为一项重要的医疗资源,口腔干细胞库的愿景是结构性改变临床医学的治疗方式,解决更多病患疾病缠身之痛苦,用创新贡献造福人类。

❹ 口腔学的历史概况

中国近代口腔临床治疗诊室的建立,最早始于晚清皇宫太医院中的牙医室。在1898年间或稍后,清皇朝建立了宫庭式的牙医室,首届主持人陈镜容牙医师。在此牙医室中,已应用西方的口腔科药品和材料来治疗口腔疾患和修复牙齿缺损及牙列缺失。民间建立近代口腔临床治疗诊室的时间稍晚一些。1908年,英美教会人士在四川成都开设了专门的牙科诊所,为平民医治口腔疾病,此为我国最早建立的近代牙科诊所之一。清末年代,我国口腔医学发展虽比较缓慢,但临床上治疗的病种已涉及牙体病、牙髓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口腔炎症、口腔肿瘤、颜面神经疾患以及涎腺与颞颌关节疾病等。
中国近代口腔医学的发展,除一批传教士医师起着积极作用外,早期中国即有少数学者出国学习西方口腔医学,回国以后应用近代口腔医疗技术开展临床治疗工作,他们发挥了重要作用。徐善亭牙医师,是较早时期从事西医口腔科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于1900年前去澳大利亚学习外科与牙科,归国以后,在广州和香港开业医牙疾,并著有《新发明牙科卫生书》(1904年出版)。 辛亥革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38年中,中国口腔科学有了明显的发展,特别是临床方面比前半个多世纪有较大的进步。从1911~1946年间,先后建立的10所牙医本科与专科开设的口腔临床课程及实习内容分析,口腔外科、冠桥与托牙修复,牙颌正畸、儿童牙科、口腔X线诊断等诊治内容,基本上与国外近代口腔医学相类似。
旧社会经济基础很落后,儿童牙科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仅在少数口腔教学医院中设有专门为儿童进行牙病诊治的治疗室。19世末,Anggle氏对牙颌畸形防治方法提出一些理论,发表了错颌分类法,对中国口腔正畸学很有影响。我国一些留学的牙颌正畸学家,回国后率先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由于条件的限制,仅局限少数青少年中的患者,很不普及,只能算奠定基础而已。中国在20~30年代开始重视防龋工作,但由于条件所限,仅在少数小学的儿童中开展,牙病预防尚处于荫芽阶段。
1914年刘东生编《中国牙科大会记》所载每百万人中,仅有牙科医师一人。因为在1914年以前,中国尚无培养中国学生的牙医学校。至1949年,已建立的几所牙医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总共不足700人(另一统计数为500名左右),而且只分布于几所院校的口腔教学医院及少数大中城市医院的口腔科中。就全国而言,口腔医学的“缺医少药”情况相当严重。由于旧社会政治经济落后的影响,口腔医学界少于交流,缺少统筹,更为导致其本身发展缓慢落后的结果。

❺ 齐鲁晚报2015年专升口腔医学有多少考生

50人

❻ 几年,几十年后的牙科医学发展情况

牙科肯定是越来越发展得好唷,但发展到成年人摔掉牙还会长出来,需要一段时间,2007年1月份《世界牙科论坛》报道牙齿干细跑再生已经成功。

❼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的标志性成果

建院80年来,口腔医抄学院获得多项国家级科研与教学奖励和成果。
教学成果
国家精品课程
《口腔颌面外科学》(负责人:张志愿)
《口腔黏膜病学》(负责人:周曾同)
《口腔解剖学》(负责人:郭莲)
国家级教学团队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团队(负责人:张志愿)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口腔正畸学》(负责人:沈刚)
科研成果
199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项目名称:游离前臂皮瓣软腭再造术
主要完成人:邱蔚六,唐友盛,刘世勋,沈国芳
199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四等奖
项目名称:经关节镜滑膜下硬化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脱位
主要完成人:邱蔚六、杨驰、哈綨、胡勤刚
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名称: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形态与功能重建
主要完成人:张志愿,邱蔚六,张陈平,孙坚,郑家伟,竺涵光,张志勇,胡永杰,季彤,徐立群
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名称: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临床治疗研究
主要完成人:张志愿,赵怡芳,周国瑜,郑家伟,秦中平,范新东,赵吉宏,竺涵光,张陈平,王延安

❽ 怎么查询国外期刊上关于口腔的最新研究成果

我记得前两年是在一区上课,后来就主要在山下儿童公园那的5区上课了。 佳木斯大学口腔医学院原系佳木斯医学院口腔医学系,成立于1974年,是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口腔医学院校之一。三十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学院得到了长足发展。现拥有口腔医学、口腔修复工艺学两个本科专业,医学整形与美容、口腔修复技术两个专科专业。其中口腔医学专业是我校的一表招生专业,口腔修复工艺学专业是省内第一个、国内仅有的几个培养口腔修复工艺方面高级新型实用人才的专业之一。 口腔医学院现拥有一个省级重点学科(口腔医学学科)、二个校级重点学科(口腔基础医学学科、神经病学学科),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口腔临床医学、神经病学、口腔基础医学),一个省级重点课程(口腔内科学),一个校级重点课程(口腔修复学),四个院级重点课程(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整形美容外科学),三个科研机构(黑龙江省口腔医学研究所、佳木斯大学医学材料研究所、佳木斯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是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最大的口腔医学医疗、教学、科研基地。 学院现有13个教研室,3个综合实验室(包括8个专业实验室,建筑面积大约700平方米),8个实习基地,24个医疗科室。现有教学、科研设备总价值931万元。新建成的附属医院大楼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内设有9个学生生产实习教室,一个多媒体教室,6个学生生产实习专用诊室。 学院图书资料室藏书1500册,专业期刊2.5万余册。 学院现有教师87名。其中专任教师23名,包括教授9名,副教授4名,讲师3名,助教7名。兼职教师64名,其中教授13名,副教授22名,讲师11名,助教18名。教师队伍中有博士学位教师3人,在读博士学位教师4人;有硕士研究生学位教师12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教师8人。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81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为102名,口腔医学专业学生319人,口腔修复工艺学专业学生102人,医学整形与美容专业学生113人,口腔修复技术专业学生183名。 建院以来,学院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始终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师队伍的结构建设,吸引高学历人员来院工作,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学历结构;二是学院重视科研工作。在牙体牙髓病学和口腔粘膜病学、关节病学、口腔颌面整形外科学和肿瘤外科学、口腔材料学和种植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多项科研成果填补了省内外空白,进入了国内先进行列;三是近几年共发表科研论文220篇,其中国家级杂志68篇,省级杂志152篇;承担课题3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教育部课题1项,省自然基金课题2项;获科研成果30项,其中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出版专著13部;获专利3项;获各级科研经费五十多万元;四是重视教学环境的改善,不断增加教学设备,为教学工作的发展提供保障。2005年随着23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教学医疗大楼的投入使用,学院的发展进入了崭新阶段。 学院除完成教学任务、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以外,还承担着繁重的医疗保健任务。学院加强了医护队伍建设和设备投入力度。设有床位320张,牙科综合治疗机88台,有美国GE公司的全身螺旋CT,美国惠普公司的彩色超声仪,日本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西门子公司的牙科曲面断层X光机等大型设备。广大医护人员始终以精湛的医技水平和良好的医德医风服务于广大患者,治愈了无数疑难病症,赢得了上级领导的好评和广大患者的信赖。先后被授予黑龙江省卫生系统先进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百家信得过”单位,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现在,全院教职员工正决心以一流的工作、一流的业绩为开创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❾ 2015武汉大学口腔医学

八年制是直接读八年制,毕业后拿到口腔医学博士学位,这个是学校的精英教育,对考生要求比较高,适合成绩非常好的同学报考。5+3年(“5+3”一体化培养)这个要求稍微低些,先完成五年的本科教育,根据历年成绩在择优选择同学继续完成以后三年的教育,毕业后拿到口腔医学博士,只是在学校培养方案有所差别,整体来说,报考都是要求很高的成绩。

阅读全文

与2015年口腔医学界最新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