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丽乡村建设经验交流
个人总结美丽乡村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
1、治脏。整治乡镇建成区道路、背街小巷、镇村结合部、集贸市场、河塘沟渠、居民小区、公园广场、公共厕所、建筑工地和学校周边等区域环境卫生,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2、治乱。治理乱搭乱建,严格按规划规范建房审批,加强违法建设整治,依法拆除违法搭建。治理乱停乱放,完善交通标识、导行设施和停车场地,纠正不文明交通行为。治理乱摆乱占,纠正占道摆摊、店外经营现象,清理、规范建筑材料堆场、煤矸石场、废品收购站等。治理乱拉乱挂,整治主次干道杆线,规范店招广告、过街横幅。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提升乡镇建成区通达水平,结合实施县乡公路畅通工程,贯通主干道,修缮破损路,整治低洼路,完善路灯、信号灯等交通安全设施,形成安全、畅通的路网。合理规划新建或改造集贸市场。鼓励开发建设居民小区,满足群众进镇居住需求,提升乡镇品味。因地制宜改造或修建居民文化健身场所,可独立占地,也可与街心绿地、公共建筑、学校体育设施相结合。提升绿化水平,重点强化道路沿线、城镇出入口、空置地块等主要节点绿化,以乡土树种为主,植绿见绿,见缝插绿,大幅增加乡镇绿量。
4、照明建设。可以到潢川利民科技一对一根据你们当地的情况,专门定制生产适合你们当地情况的太阳能路灯。小批,快上的打造环保生态的绿色乡村。
有条件的乡镇在"两治理一加强一建设"的基础上,可以开展生活污水处理、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环境景观综合整治,塑造乡镇特色风貌。
B. 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护的管理办法
一样的房路面咋修从哪里流水
C. 苏州美丽乡村建设有哪些成果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环境 > 美丽镇村建设
2013-10-8 苏州村庄环境整治:把“满意”写进百姓心里·五
2013-10-8 苏州村庄环境整治:把“满意”写进百姓心里·四
2013-10-8 苏州村庄环境整治:把“满意”写进百姓心里·三
2013-10-8 苏州村庄环境整治:把“满意”写进百姓心里·二
2013-10-8 苏州村庄环境整治:把“满意”写进百姓心里·一
2013-9-2 虞山林场三峰管理区全力打造美丽村庄亮丽名片
2013-8-29 吴江召开全区富村美村工作推进会
2013-8-21 我市出台《苏州市美丽镇村(村庄)示范点建设实施意见》
2013-8-8 吴江 围绕“五好”工程 建设“美丽乡村”
2013-8-8 常熟市启动开展美丽镇村建设
2013-8-6 苏州各地掀起打造“美丽镇村”新高潮
2013-8-2 高新区树山村:立足山水优势推进最美山村建设
2013-8-1 吴中区上林村:做强产业支撑做靓美丽村庄
2013-8-1 吴江区北联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
2013-7-31 太仓市三市村:着力塑造古村美丽风貌特色
2013-7-29 相城区清水村:优化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2013-7-29 昆山市金华村:科学发展走上致富路 美丽乡村助推现代化
2013-7-29 常熟市汪桥村:建设美丽村庄 打造生态汪桥
2013-7-29 张家港市金村村:彰显水乡风貌 打造美丽金村
2013-7-29
D. 2019年国家新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要求,现状
第一章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综述
1.1 美丽乡村概述
1.1.1 美丽乡村的概念分析
1.1.2 美丽乡村建设的构成分析
1.2 美丽乡村建设环境分析
1.2.1 政策环境分析
(1)行业相关政策
(2)行业相关标准
(3)行业发展规划
1.2.2 经济环境分析
1.2.3 社会环境分析
1.2.4 技术环境分析
1.3 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机遇与威胁分析
第二章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投融资模式分析
2.1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分析
2.1.1 中国美丽乡村规划投资规模
2.1.2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分布
2.1.3 中国美丽乡村在建项目进展
2.1.4 中国美丽乡村拟建项目概况
2.2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投融资模式分析
2.2.1 美丽乡村建设特点分析
2.2.2 美丽乡村建设资金需求结构
2.2.3 美丽乡村建设主要投融资模式
2.2.4 美丽乡村建设投融资模式优化
(1)美丽乡村生命周期分析
(2)美丽乡村组合投融资模式分析
(3)美丽乡村建设投融资风险防范
(4)美丽乡村建设投融资模式建议
2.3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析
2.3.1 产业发展型模式
(1)模式简介
(2)模式适合地域
(3)模式案例
2.3.2 生态保护型模式
(1)模式简介
(2)模式适合地域
(3)模式案例
2.3.3 休闲旅游型模式
(1)模式简介
(2)模式适合地域
(3)模式案例
2.3.4 文化传承型模式
(1)模式简介
(2)模式适合地域
(3)模式案例
2.3.5 社会综治型模式
(1)模式简介
(2)模式适合地域
(3)模式案例
2.4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招商引资分析
2.4.1 美丽乡村招商引资现状分析
2.4.2 美丽乡村招商引资模式分析
2.4.3 美丽乡村招商引资风险分析
2.4.4 美丽乡村招商引资趋势分析
第三章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细分领域发展分析
3.1 美丽乡村环境治理领域发展分析
3.1.1 美丽乡村环境治理发展概况
3.1.2 美丽乡村垃圾处理市场发展分析
(1)乡村垃圾产生量分析
(2)乡村垃圾处理现状分析
(3)乡村垃圾处理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4)乡村垃圾处理发展趋势与规划分析
3.1.3 美丽乡村污水处理市场发展分析
(1)乡村污水产生量分析
(2)乡村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3)乡村污水处理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4)乡村污水处理发展趋势与规划分析
3.1.4 美丽乡村环境治理发展趋势预测
3.2 美丽乡村清洁能源领域发展分析
3.2.1 美丽乡村清洁能源发展概况
3.2.2 美丽乡村清洁能源发电市场发展分析
(1)美丽乡村清洁能源发电现状分析
(2)美丽乡村清洁能源发电细分市场分析
(3)美丽乡村清洁能源发电市场前景与趋势分析
3.2.3 美丽乡村生物能利用市场发展分析
(1)美丽乡村生物能利用现状分析
(2)美丽乡村生物能利用细分市场分析
(3)美丽乡村生物能利用市场前景与趋势分析
3.2.4 美丽乡村太阳能利用市场发展分析
(1)美丽乡村太阳能利用现状分析
(2)美丽乡村太阳能利用细分市场分析
(3)美丽乡村太阳能利用市场前景与趋势分析
3.2.5 美丽乡村天然气利用市场发展分析
(1)美丽乡村天然气利用现状分析
(2)美丽乡村天然气利用细分市场分析
(3)美丽乡村天然气利用市场前景与趋势分析
3.3 美丽乡村休闲旅游领域发展分析
3.3.1 美丽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规模分析
3.3.2 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经营效益分析
3.3.3 美丽乡村休闲农业市场发展分析
(1)休闲农业市场发展规模
(2)休闲农业市场收入结构
(3)休闲农业客户资源分析
(4)休闲农业主要分类分析
(5)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1)农家乐开发模式
2)现代观光农业连片开发模式
3)农民与市民合作模式
4)带动产业模式
5)融合新农村建设模式
3.3.4 美丽乡村旅游市场发展分析
(1)乡村旅游市场发展规模
(2)乡村旅游市场收入结构
(3)乡村旅游客户资源分析
(4)乡村旅游主要分类分析
(5)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1)个体农业经营模式
2)农户+农户经营模式
3)公司+农户经营模式
4)公司+社区+农户模式
5)政府+公司+农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
6)股份制模式
3.3.5 美丽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前景与趋势预测
E. 如何建立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长效机制
今年以来,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各级党委政府倾注了大量心血,换取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殷实成果。然而,美丽乡村建设不是一日之功,唯有依靠长效机制让美丽乡村的打造一直在路上,才能避免来之不易的成果付诸东流。为了更好的巩固滕庄子乡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我们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和深入的思考,探索了乡村环卫一体化的长效运行机制,扎实推进了乡村环卫一体化的开展实施。
一、关于开展乡村环卫一体化的现实意义
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是美丽乡村建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巩固和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就当前全市大多数农村的环境卫生来看,情况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农村环境卫生基础不佳。由于受到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多年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村环境卫生一直处于一个较差的状态,柴草垃圾乱堆乱放,生活垃圾乱倾乱倒,没有整齐的房屋和干净的街道,有些村庄还有很多低矮破旧的土屋和坑洼不平的土路,“风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越来越差。
2、农村环境卫生秩序不好。大多数农村没有明确的环境卫生清理秩序,或者制定了相关秩序也并没有去执行,只是在过年过节或遇有重大事件时对村庄进行简单的清扫。这种简单的清扫虽能在短时间内使村庄环境卫生状况有所好转,但并不能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环境状况,而且极易反弹,不能长期保持。
3、农村环境卫生意识不强。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多年形成的生产生活习惯,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仍然不强。村民虽然渴望整洁干净的生活环境,但是却不情愿或者没有条件摒弃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甚至有时会下意识地造成环境污染,给村庄环境整治带来一定难度。
二、关于开展乡村环卫一体化的几点认识
实施乡村环卫一体化是美丽乡村建设长效运行的一个重要保障,对于彻底改变农村环境面貌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确保乡村环卫一体化的顺利开展,要基于以下几点认识。
1、净化环境是推进乡村环卫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村庄净化本就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应有之义,然而“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已经成为一些农村生活环境的写照。繁重的农村垃圾的清理整治给美丽乡村建设高效推进带来一定负担。开展乡村环卫一体化就是探索建立一种工作机制,一方面通过行之有效的乡村环卫管理模式使农村干净起来,另一方面通过鼓励市场运作、全民参与,让干净保持长久。
2、转变观念是推进乡村环卫一体化的关键内容。美丽乡村建设在大力改善村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必须实现农民群众生活观念、生活习惯和卫生意识的转变。引领他们摒弃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面貌。
3、制度建设是推进乡村环卫一体化的有力保障。机制是实现各项工作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没有机制的保障,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就不能巩固,甚至村庄环境出现反弹。因此,乡村环卫一体化的有效运用要建立在健全的机制基础上。
4、上下联动是推进乡村环卫一体化的重要形式。村庄环卫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单靠村级实施由于受到观念和认识的局限,不可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这就需要形成上下联动的有效形式,通过上级政府和村级自身的共同服务和引领既而实现农民生活习惯和卫生意识的变革,真正实现村庄环境的“净”。
5、典型带动是推动乡村环卫一体化的有效措施。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要通过多种方式,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进而将示范典型的做法化民成俗,使之成为农民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自觉行动。
三、关于开展乡村环卫一体化的几点做法
基于以上几点认识,我乡按照“乡村统筹、资源整合、动态管理、商业运作”的原则,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整合、人员的配备、制度的建设和在长效机制方面的不断探索,基本实现了我乡城乡环卫一体化开展的正常运行。
1、强化宣传,促进村民卫生意识转变。村民卫生意识是否转变是环卫一体化工作能否长效运行的关键,因此我乡加大了环卫一体化的宣传力度,以促进村民卫生意识的转变。一方面,以乡村公共广播为平台突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农村大喇叭的宣传作用,定期宣传我乡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乡村环卫一体化工作的主要做法,让乡村环卫一体化工作深入村民的生产和生活,通过耳濡目染的宣传教育改变村民落后的卫生意识。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和评比活动,在学校开展“乡村是我家,爱护靠大家”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充分发挥“妇女带家庭,孩子促父母”的作用,到达“全家齐动员”的目的,激发村民参与环卫一体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完善制度,创新环卫工作管理方法。为了使乡村环卫一体化工作更有保障,我乡制定了“户集、村收、乡管理”的环卫一体化工作方法,专门出台了《关于滕庄子乡乡村环卫一体化的实施方案》,在方案中对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开展方式、资金来源、长效机制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同时,为了乡村环卫一体化的顺利实施,我乡还制定并完善了保洁员定责定薪制度、“三包”保洁制度、公众评议制度,落实了一清扫、二收集、三养护、四保洁的责任制度,并写入了《村规民约》和《村卫生公约》,为了突出监督考核确定了“一记二查三评四考”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各村环卫一体化工作的规范运行。
3、强化基础,确保环卫工作有效开展。首先,在基础建设方面,我乡将北王曼、岭庄、东道安等9个美丽乡村建设村先期纳入乡村环卫一化实施范围,配置了3辆垃圾清运车,设置了39个地坑式垃圾站,布置了300余个垃圾箱,并根据村域面积、人口分布进行了合理布局。第二,在人员配备方面,我乡专门成立了滕庄子乡环卫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开展,进行保洁人员的日常管理、培训、考核与垃圾清运工作。并按常住人口每100户人配备一名保洁员的标准,依据村域面积和人口分布配备专业保洁员43名负责9个环卫一体化村庄的日常卫生清扫和垃圾收集工作。第三,在资金筹集方面,按照“上级扶持资金争取一点,乡财政支持一点,村级自筹一点,村民承担一点”原则,多方面、多渠道筹措。在环卫一体化顺利运行一段时间后,适时将环卫一体化工作推向市场,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解决资金筹集问题。
4、示范带动,形成环卫工作连线扩面良好局面。首先,选择了一批环境卫生基础好、环卫工作开展佳的村和户进行倾力打造,通过培树典型让其他村民看到开展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好处,切实得到环境卫生转变的实惠,并通过典型的带动和示范作用让其他村民更有改变的目标和动力。其次,通过开展评比活动,选出了洁净、德润、文明、爱心、和谐为主题的45户美丽家庭典型进行表彰和宣传,传递正能量,引领村风民风良性发展导向,并通过召开现场会、观摩会实行示范带动,抓点连线成片带面,综合推进乡村环卫一体化的实施步伐。
F.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结合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就做好生态家园建设,打造美丽乡村“亮点”,我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一是抓规划引领。在规划设计上,应立足实际,使规划具有可操作的指导性。在项目建设中,要严格按规划实施。二是抓示范带头。今年的“共建生态家园、打造美丽乡村”行动,有4个污水治理试点村、1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先行先试,在试点中总结经验,为全面推开做好准备。三是抓环境整治。环境卫生整治是“共建生态家园”行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30个重点村推广“贺田模式”,提高农村垃圾整治向纵深推进。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共建生态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抓工程质量。“共建生态家园”要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工作量大、要求高,应抽调相关单位的技术骨干组成工作组,对工程的方案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等进行全程管理,确保各项工程有序推进。五是抓监督检查。将“共建生态家园”行动纳入乡镇(街道)、部门的年终考核,坚持“一月一抽查、一季度一督查、一年一考评”,对发现的问题全面整改。主持人:金灵丽嘉宾:徐亮(县人大代表、球川镇人大主席)要建设“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美丽乡村,我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以科学规划为统领,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始终贯彻规划先行的理念,将规划的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作为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关键。二是以加快发展为动力,夯实美丽乡村经济基础。要将加快产业发展,发掘经济增长潜力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在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中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三是以环境整治为重点,展现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村容村貌改善是美丽乡村创建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村民享受美丽乡村创建成果的主要内容,要彰显村庄特色,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精品村。四是以创新服务为目标,建立美丽乡村长效机制。要创新社会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强化监督检查。五是以繁荣文化为抓手,浓厚美丽乡村和谐氛围。要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积极组织文化活动,将群众融入到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中,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六是以强化领导为保障,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要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领导精力、人员力量、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G. 对建设美丽乡村有何建议
一、要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
二、要坚持保护为重,结合各村的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村中老房子,建设一座小型的村史馆,展示村子的历史,陈列村中的风物,让年轻人和后来者记得住乡愁。
三、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村子进行合理的设计打造,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彰显美丽乡村的魅力,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四、村中的墙绘内容要因村而异,不需要的绝对不能盲目的乱画。村头的标志墙也要有特色,不要搞成清一色的徽派建筑马头墙,以免破坏了村子的古朴自然与北方建筑风格。
五、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和自然休闲特色生态旅游,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带动村中的经济发展,使村民增加收入。
六、在做好传统古村落保护的同时,特别要注重村中红色资源。按照习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积极挖掘村中的历史,打造红色村庄,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
(7)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扩展阅读:
农村规划与基础设施:
(一)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
(二)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顺利召开,会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 )“十一五”期间,全国很多省市按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要求,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纷纷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并付之行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出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提出10年左右时间,把安吉县打造成为中国最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