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指的是
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指的是: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它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它是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是这些阶级互相博弈的结果。
2、剩余价值理论:在批判地继承古典终济学的研究成果和他所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考察和研究逐步建立起来的。
(1)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认识的成果是扩展阅读:
1、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2、马克思对哲学的最大贡献是将实践概念引入哲学,使哲学同现代无产阶级(工人阶级)的解放联系起来了,将这个哲学彻底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导致了唯物史观的产生。
3、马克思一生四次被各国政府驱逐,最后在英国伦敦定居。他在伦敦最初十年间,度过了一生中生活最艰难的时期。
4、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体系,吸取了他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及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Ⅱ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和指导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讲,历史经验也就是基本规律。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基本规律,应是我们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着力点。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之所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是因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普遍真理。
2. 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中国共产党生生不息的事业。
3. 坚持中国特色与民族风格、时代精神相结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而外来文化只有和本民族的文化融合起来,才能扎下根来,结出果实。
4.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本质要求。
(2)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认识的成果是扩展阅读: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结构设计;第二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原理设计。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各个时代的生产关系,尤其是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其前身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马克思阐明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指出资本积累必然造成社会两极分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更为尖锐。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同资本主义私有制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从而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要让位于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则要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来实现社会革命,以此社会科学为指导来建设共产主义。由此一切唯心的迷妄都不复存在,人们由此才真正能够正确地认识人类社会本身。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教,但却能够取代宗教。
正如科学取代迷信一样,宗教的迷信终究是要消亡的,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信仰终究是要随着共产主义的建立而普遍建立的。
Ⅲ 马克思的杰出的成就有什么
马克思的杰出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发起科学社会主义,创立马克思主义,创建第一国际,发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唯物论),发表《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1、发起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由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社会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组成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
2、创立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的学说。学说的范围包括政治、哲学、经济、社会等广泛的领域。是在批判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有益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
3、创建第一国际
1864年10月5日,国际举行临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代表各国的委员,连同原已选出的委员,共50人;会议选出一个由9人组成的起草章程的专门委员会(小委员会)。马克思出席国际成立大会,并被选入临时委员会和小委员会。
在马克思的努力下,小委员会否定了G.马志尼的秘书P.沃尔弗和老宪章派J.韦斯顿提出的充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精神的纲领文件草案,粉碎了资产阶级分子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企图。
4、发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唯物论)
马克思认为哲学是人类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劳动阶级的生产劳动之上的,劳动阶级造就人类社会的“自然规律”。社会的发展从表面上看像是杂乱无章,其实它同自然界一样也是有内在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论与自己的唯物论做了扬弃,而成就了独出一格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在人类社会进化到资本主义时代以后,经过其自身可以预见的长度的时间的演变,人类必将因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彻底解放,完成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人类的生产模式也随之改变,全人类进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
5、发表《资本论》、《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作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使唯物史观得到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资本论》跨越了经济、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思想指导。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网络全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的建设思想的集中体现。
Ⅳ 马克思主义对我们有什么作用看法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当今时代,
无论是国家的繁荣与昌盛,
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还是个人的全面发展与自我
的认知探索,都与马克思主义有着极其深刻的联系。马克思主义研究热潮依旧
那么,
马克思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
其后由各个时代、
各个
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完善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
方法论,
是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是关于资本在发展及其转变为社
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
是极其深刻和丰
富的。
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呢?
1848
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
,
第一次对无产
阶级的思想体系作了系统的表述,
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是人类
思想史上的不朽丰碑,
但它并没有结束真理的发展,
而是为真理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
路。在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毕生活动中,继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20
世纪初,第一次世
界大战爆发,
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胜利的历史条件,
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
使社会主义
革命首先在俄罗斯取得成功,
实践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
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几代领导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践相
结合后,创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
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
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
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是马克思主义最
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从一切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
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
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是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青
年学生的指导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最有力的推进。
所以,
作为
21
世纪的大学生,
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
场、观点和方法,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学习马克思主义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今世界,
社会快速发展进步,
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大学生是
年轻群体,
还没有形成正确稳定的世界观,
可塑性大,
同时大学生又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消极的社会现实的影响,
形成对社会、
对他人的一些错误观念并导致
错误的行为。
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一名良师益友,
它能教会我怎样积极做人,
教我明确人生
的价值,帮助我学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我在学习、生活中受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指导下树立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真正树立起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自觉地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其次,
学习马克思主义有助于我们认清客观规律,
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
更好地认识世
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
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它不仅正确地揭示了整个世界、
特别是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一
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创造性,更具有
指导实践跟改造客观世界、
指导和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学习马克思主义能让我
们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辨别、抵制各
种错误思潮侵蚀的能力,
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
认清客观规律和事物的本质,
从而更好地发
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去改造世界。
再次,学习马克思主义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它的革命性和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
要
进行创造性活动,必须要有否定旧事物的勇气,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没有批判,就没有
创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坚持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与时俱进,开拓进
取,
在实践中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还表现在它随着时
代的发展,
随着科学的发展,
随着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而发
展的与时俱进的开放的创造精神。由此可见
,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利于创新精神和时代精
神的培养,促进思想解放
,
突破旧的思维方式的束缚,发展和创造新的思想。
最后,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兴,
则国家兴,
科学技术的改革与创新的重担落在我们的肩上,
我们要以此为激
励,
奋发图强。
我们要努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让自己冷静地看世界,清醒地认识世界,不随波逐流,努力发展自身,为将来投身现代化建
设做好准备。
学习掌握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才能更好地坚持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旋律,
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学风,
树立和坚定共产
主义的伟大理想,
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实现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
Ⅳ 为什么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
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的原因:
(一) 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所谓的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并不是强调马列主义内容本身,而是强调运用马列主义分析实际情况,这是马列主义的生命之所在。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指导具体实践,才真正实现了它的价值。它认为人的认识是由实践到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二)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要性(当前形势、指导意义):①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是当今中国的唯一选择。而 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富强、文明、和谐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②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者。
(三)马克思主义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南的内容、性质和方式,对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所从事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得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Ⅵ 谈谈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
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主要是围绕马克思主义对我们的影响写展开。
正文
马克思捍卫了哲学唯物主义 ,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辩证法丰富了哲学,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指明了被压迫阶级摆脱精神奴役的出路,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工人阶级。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它既包括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6)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认识的成果是扩展阅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马克思主义最大的存在意义就是告诉我们,观察任何一件事情一定要从实践开始,实事求是,不怕一切思想束缚,哪怕是曾经认为是正确的,后来被证明是行不通或不合时宜的,都要改正,只要我们的目标不变,采取何种形式都不重要。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不是一种对社会的预测或规范,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时不应当先入为主的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某种社会制度的代言人。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的方法是一流的,用好了它,则无往而不胜。
Ⅶ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也被称为人的解放学,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覆盖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它的精髓是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它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一、简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英文是Marxism,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1、从它的阶级属性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2、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3、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由哪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是什么
1、科学性和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为人类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
2、实践性和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一是它的实践性,全面论证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强调理论依赖并服务于实践,哲学的任务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二是它的阶级性,公开申明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由它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也是它的阶级性所要求的,在实践性和阶级性的基础上,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成为解放全人类,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武器。
Ⅷ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包括哪些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8)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认识的成果是扩展阅读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结构设计;第二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原理设计。
Ⅸ 马克思主要成就
马克思对哲学的最大成就是将实践概念引入哲学,使哲学同现代无产阶级(工人阶级)的解放联系起来了,将这个哲学彻底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导致了唯物史观的产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马克思分析和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从而发现了剩余价值,指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而这个专政又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演变而来。
编辑于 2019-10-26
查看全部2个回答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马克思的杰出的成就有什么
马克思的杰出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发起科学社会主义,创立马克思主义,创建第一国际,发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唯物论),发表《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1、发起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由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社会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组成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 2、创立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的学说。学说的范围包括政治、哲学、经济、社会等广泛的领域。是在批判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有益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 3、创建第一国际 1864年10月5日,国际举行临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代表各国的委员,连同原已选出的委员,共50人;会议选出一个由9人组成的起草章程的专门委员会(小委员会)。马克思出席国际成立大会,并被选入临时委员会和小委员会。 在马克思的努力下,小委员会否定了G.马志尼的秘书P.沃尔弗和老宪章派J.韦斯顿提出的充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精神的纲领文件草案,粉碎了资产阶级分子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企图。 4、发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唯物论) 马克思认为哲学是人类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劳动阶级的生产劳动之上的,劳动阶级造就人类社会的“自然规律”。社会的发展从表面上看像是杂乱无章,其实它同自然界一样也是有内在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论与自己的唯物论做了扬弃,而成就了独出一格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在人类社会进化到资本主义时代以后,经过其自身可以预见的长度的时间的演变,人类必将因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彻底解放,完成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人类的生产模式也随之改变,全人类进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