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这个烟叫什么 供不供免税店
不会是出口版的将军吧,
之前见过一款将军的雪茄,
上面也没有一个中国字,
不过对于这个烟,
可以非常负责任的告诉你,
确实在国内的免税店肯定是没有的。
如果有人告诉你是在国内的某个免税店购得之后转让的,
一定要提高警惕。
⑵ 浦东机场免税店出境和入境是一个吗
都有日上免税店,但不是同一个。
上海浦东机场的免税店,在T1航站楼的出境区和入境区以及T2航站楼的出境区和入境区都有,但是出境区的免税店内商品种类比入境区的要多。
浦东机场T1出境免税店分布图:
(2)免税店转让扩展阅读:
日上免税店购物须知:
1、凡进、出上海国际机场(浦东、虹桥)的旅客在日上免税店购买免税品均需出示登机牌,国际航班机组人员购买免税品需出示有效证件。
2、在出境免税店还向旅客提供预定免税品,入境时在进境免税店提货的服务。提货购买时与进境免税店购买免税品一样,需出示回程登机牌。
3、若在境外转机,请向销售人员说明(因部分国家和地区限制转机旅客携带液态和胶状物品)。
4、免税店所有商品均以人民币标价,可用人民币、美元、港币、欧元和日元现钞支付,也可用各种信用卡支付。
⑶ 我每月都会出国1-2次,每次都会从免税店带回2瓶洋酒,其中有2瓶皇家礼炮21年蓝和绿色准备转让,假一罚百!
找你家附近的酒行最靠谱!
⑷ 从国外机场免税店买的东西,在中国入关时还需要申报缴税吗
在中国入关时看情况是否需要交税。
1、对旅客携运进境限量表的第一类物品——衣料、衣着、鞋、帽、工艺美术品和价值人民币1000元以下(含1000元)的其他生活用品,在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海关予以放行;其中价值人民币8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物品每种限免税1件。
2、对旅客携运进境限量表的第三类物品,即价值人民币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含5000元)的生活用品,驻境外的外交机构人员、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和访问学者、赴外劳务人员和援外人员,连续在外每满180天,远洋船员在外每满120天任选其中1件免税。
上述所列人员在外工作、学习期满回国时最后验放期限不满180天(船员120天),但超过150天(船员90天)的,也按180天(船员120天)验放。上述旅客免税带进的第三类物品,同一品种物品每公历年度内不得重复,其他旅客每公历年度内进境可任选其中1件征税。
(4)免税店转让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监管办法》规定
第十一条旅客携运属下列情形的物品,海关不予放行,予以退运或由旅客存入海关指定的仓库。物品所有人应当在三个月内办理退运、结案手续。逾期不办的,由海关依照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处理。
(一)不属自用的;
(二)超出合理数量范围的;
(三)超出海关规定的物品品种、规格、限量、限值的;
(四)未办理海关手续的;
(五)未按章缴税的;
(六)根据规定不能放行的其它物品。
第十二条旅客应在旅客行李物品监管时限内,依照本办法和根据本办法制订的其它管理规定,办结物品进出境的海关手续。
第十三条海关依照本办法和根据本办法制定的其它管理规定免税放行的物品,自物品进境之日起两年内,出售、转让、出租或移作他用的,应向海关申请批准并按规定补税。
按规定免税或征税进境的汽车,不得出售、转让、出租或移作他用。在汽车运进使用两年后,因特殊原因需要转让的,必须报经海关批准;其中免税运进的,应按规定补税。
第十四条进境旅客携带“境外售券、境内提货”单据进境,应向海关申报,海关办理物品验放手续时,连同其随身携带的实物合并计入有关征免税限量。
第十五条涉及特定地区、特定旅客和特定物品进出境的管理规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授权有关海关依照本办法的原则制订,经海关总署批准后,予以公告实施。
⑸ 日上免税店可以开增值税发票吗
根据相关规定,营改增后个体商户被默认为小规模纳税人,可以申请的发票只有两种:定额票或者增值税普通发票,只能从中选择一种。
增值税普通发票可以用税控设备自行开具。因此个体商户不可以自主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可以先在网上申请然后前往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一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向索取增值税专用发 票的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 票,并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分别注明销售额和销项税额。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一)向消费者个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
(二)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适用免税规定的;
(三)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
(5)免税店转让扩展阅读:
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的管理。
1、基本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包括视同销售货物在内)、应税劳务,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应当征收增值税的非应税劳务,除另有规定外,必须向购买方开具专用发票。
2、特殊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有下列情况,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1)向消费者销售应税项目;
(2)销售免税项目;
(3)销售报关出口的货物、在境外销售应税劳务;
(4)将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5)将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6)提供非应税劳务(应当征收增值税的除外)、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向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应税项目,可以不开具专用发票。
3、专用发票填开的时间规定。专用发票必须按以下时间要求开具:
(1)采用预收货款、托收承付、委托银行收款结算方式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2)采用交款提货结算方式的,为收到货款的当天;
(3)采用赊销、分期付款结算方式的,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4)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为收到委托人送交的代销清单的当天;
(5)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按规定应当征收增值税,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6)将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7)将货物分配给股东,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⑹ 韩国两大免税店撤出航站楼,多少人将面临失业
2021年3月1日,韩国两大免税店乐天和新罗正式撤出仁川国际机场最主要航站楼。原免税店员工中有500人面临失业。仁川国际机场是韩国最大的机场,一号航站楼占据了机场两大航站楼总客流量的七成。两家免税店占地面积达4千多平方米,占免税区域总面积的三成。尽管机场三度招标、多次降租,但目前仍然无人接手。
此前有分析认为,韩国免税店外国消费者的消费额超过90%,这种过于依赖海外游客的经营模式存在风险。疫情爆发之后,去年韩国的国际旅客量同比骤减八成,韩国免税店遭遇了有统计11年以来的首次亏损。其中,仁川机场免税店销售额暴跌约95%。
(6)免税店转让扩展阅读
韩国旅行社开启“自救”
据相关数据称,韩国1.76万家旅行社当中有4500多家停业,相当于每四家旅行社就有一家关门,去年全年韩国旅游业至少是有4.5万人失业或是处于休假的状态。面对疫情的长期化,韩国的旅行社是纷纷展开自救,有的小旅行社就充分利用店面空间增设投币洗衣机等设备,还有的旅行社,是将目光转向国内着重开发当下非常流行的露营项目。
目前多家旅行社已经开始预售今年下半年的海外游套餐,为了吸引消费者,有的旅行社是提供旅游补助,有的则把定金由原来商品价格的10%降至约合人民币12元,甚至表示可以将旅游产品自由地转让他人或转化为国内的旅游套餐。
⑺ 有经过大亚免税店,日本观光公社免税店, 麻烦你了~~最好可以给我店的名字
欢迎来日本,最好不要去免税店购物,建议去日本老百姓买东西的地方购物,秋叶原的ヨドバシカメラ还可以,而且也有退税服务,在秋叶原大街上到处都是动漫店,不必担心,在日本正式商店买的东西都有保修期的,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可以咨询商店或者在国内的相同厂家修理,如果实在不认识路的话建议打出租车,比换电车要实用。
⑻ 越南免税店的血脉通8元一克骗人。如何维权
1、双方协调,当发生旅游被骗购物时,可以先和旅行社进行交涉,共同协商解决途径。
2、如果双方协商不成,可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或者有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可根据与旅游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出国旅游,在旅游的过程中遭受了类似诈骗行为,这种情况首先可以跟当地的旅游局,旅游部门去反应情况,让他们介入调查。其次,你也可以回国,然后去举报该旅行社。最后你也可以去到消费者保护协会去投诉该行为。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相关规定,旅行社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游客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游客有权请求旅行社承担责任。未经游客同意擅自转让旅游业务的,游客还有权请求转让方和受让方承担连带责任。
二、国外旅游买东西被骗维权提交的证据
根据消费者权益争议纠纷特点,应着眼于以下几方面的证据收集。
⑼ 在免税店买的免税商品再卖出去,犯法么
如到中国后付了税金应该不犯,但没有付税金的话犯了国际法,本来所有国家免税的东西只许自己用的,再卖出去是有一个贸易规则,
⑽ 免税店国家不吃亏吗 外国的东西放中国卖 国家没有税收 不理解
免税店可以帮助国家经济增长。
免税运进专供其免税店向规定的对象销售、供应的进口商品。免税店经营的免税品品种,应由经营单位统一报经海关总署批准。免税店销售的免税进口烟草制品和酒精饮料内、外包装的显著位置上均加印“中国关税未付”中、英文字样。
每个国家的免税店购物方式都不太一样,比如在韩国免税店购物,就要提供护照和回程机票,买完东西如果是韩国品牌可以带走,如果是外国品牌则不能带走,要在回程时在机场提货,有金额限制。在日本就可以出示护照和机票直接购买免税品。
香港免税店实际是假的,因为香港本身就是自由港,没有关税,所以不需要任何手续。在欧洲任何店都可以购买商品,然后凭发票到机场退税。美国只有国际机场有免税店,买完后在登机口领取。
(10)免税店转让扩展阅读
发展状况
经国务院批准,决定自2016年2月18日起,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合理扩大免税品种,增加一定数量的免税购物额。
2019年5月17日,中国财政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口岸出境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规范管理口岸出境免税店。
据日本时事通信社7月20日报道,中国人2010年在全球各国免税店的消费额达到13亿欧元,比2009年增长了95%,超过俄罗斯、日本和美国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此外,该消费额同比增长率韩国为97%,泰国和巴西分别为96%和48%。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占全球免税店的消费额比例快速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