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三改一拆”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目标:全面开展对城市规划区内旧住宅区、旧厂区和城中村的改造,拆除全省范围内违反土地管理和城乡规划等法律法规的违法建筑。通过三年努力,旧住宅区、旧厂区和城中村改造全面推进,违法建筑拆除大见成效,违法建筑行为得到全面遏制。在“三改一拆”行动中,要充分体现促发展、拓空间、优环境、保稳定、惠民生的要求。
任务:
第一阶段:制订方案、明确目标。2013年3月份前,各市、县(市、区)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区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情况和各类违法建筑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由各市政府核实汇总后上报省政府。省政府根据摸底情况制定全省“三改一拆”行动总体目标和工作方案,向各市政府下达年度任务指标。各市、县(市、区)政府同步研究制订“三改一拆”行动具体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落实措施、全面推进。2013年4月至2015年底,各市、县(市、区)政府全面开展“三改一拆”行动,建立健全“三改一拆”行动项目台账,分阶段、分区域、分子项列出重点项目和制定政策措施,省政府定期进行督查与通报。省级有关单位根据职责分别制定出台支持“三改一拆”行动的政策意见,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巩固成果。2016年上半年,省政府对全省“三改一拆”三年行动进行总结表彰,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扩大“三改一拆”行动成果。
要勇于担责,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拿出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头的韧劲,解难题、攻难关,全力以赴加以推进。
❷ “三改一拆”依靠谁
要紧紧依靠政策法律。三改一拆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必须牢牢把握政策法律的生命线。怎么改、改哪些,怎么拆、拆哪些,都要坚持原则,遵循程序,拿法律来说话。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把道理和政策讲清楚,最大程度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此基础上,依法推进,善于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来解决问题,对拒不拆除的要坚决依法强制拆除,让违法建设的单位和个人感到执行拆不如自行拆、迟拆不如早拆。 要紧紧依靠党员干部。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攻坚意识、能力水平和工作作风,是三改一拆工作平稳有序推进的关键所在。全县党员干部要身先士卒作好表率,坚决做到三带头三不准,当好宣传员,自觉承担起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责任。要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千方百计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好措施、好办法,努力形成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生动局面。 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三改一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也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让群众认同改、拆的重大意义,了解改、拆的方案、目标和举措,看到改、拆带来的变化,享受改、拆取得的成果。有了群众的理解支持,就能拆得更快,改得更好。 要紧紧依靠舆论监督。要全面推进三改一拆,舆论宣传引导很重要。要发挥媒体、网络的作用,及时挖掘、总结和宣传三改一拆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曝光力度,对违法建房形成人人喊打的舆论高压,让违建必拆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着力形成违建可耻、违法必究的社会风尚。
❸ 三改一拆是什么意思
三改一拆,就是指在城区中开展的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简称三改一拆。通过三年努力,旧住宅区、旧厂区和城中村改造全面推进,违法建筑拆除大见成效,违法建筑行为得到全面遏制。
❹ 三改一拆和无违建概念一样吗
不是一个概念。
前者是已经建筑很久的不一定违法,后者是正在进行的或者违反城市规划建设的已经建筑的违法建筑或者行为。
三改一拆,是指浙江省政府决定,自2013年至2015年在全省深入开展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简称“三改一拆”)三年行动。通过三年努力,旧住宅区、旧厂区和城中村改造全面推进,违法建筑拆除大见成效,违法建筑行为得到全面遏制。
❺ 三改一拆的阶段划分
“三改一拆”行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制订方案、明确目标。2013年3月份前,各市、县(市、区)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区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情况和各类违法建筑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由各市政府核实汇总后上报省政府。省政府根据摸底情况制定全省“三改一拆”行动总体目标和工作方案,向各市政府下达年度任务指标。各市、县(市、区)政府同步研究制订“三改一拆”行动具体工作方案。第二阶段:落实措施、全面推进。2013年4月至2015年底,各市、县(市、区)政府全面开展“三改一拆”行动,建立健全“三改一拆”行动项目台账,分阶段、分区域、分子项列出重点项目和制定政策措施,省政府定期进行督查与通报。省级有关单位根据职责分别制定出台支持“三改一拆”行动的政策意见,建立工作推进机制。第三阶段:总结表彰、巩固成果。2016年上半年,省政府对全省“三改一拆”三年行动进行总结表彰,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扩大“三改一拆”行动成果。
要勇于担责,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拿出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头的韧劲,解难题、攻难关,全力以赴加以推进。
❻ 三改一拆的重要意义
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自2013年至2015年在全省深入开展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简称“三改一拆”)三年行动。开展“三改一拆”行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新型城市化、改善城乡面貌、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美丽浙江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城乡规划建设、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加以推进。
在“三改一拆”行动中,要体现促发展、拓空间、优环境、保稳定、惠民生的要求。
❼ 三改一拆的一拆指什么
三改一拆,是指浙江省政府决定,自2013年至2015年在全省深入开展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简称“三改一拆”)三年行动。通过三年努力,旧住宅区、旧厂区和城中村改造全面推进,违法建筑拆除大见成效,违法建筑行为得到全面遏制。 一拆指拆除以下违规建筑: (一)非法占用土地建设的建筑。 (二)未取得相关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相关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设的建筑。 (三)违反公路、河道等有关法律、法规建设的建筑。
❽ 三改一拆是什么
三改一拆,是指浙江省政府决定,自2013年至2015年在全省深入开展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简称“三改一拆”)三年行动。
全面开展对城市规划区内旧住宅区、旧厂区和城中村的改造,拆除全省范围内违反土地管理和城乡规划等法律法规的违法建筑。在“三改一拆”行动中,要充分体现促发展、拓空间、优环境、保稳定、惠民生的要求。
寸土寸金的街道及商圈已使得区域发展难以容纳更大的空间,新近引进的产业面临无处安放的境遇。旧村、旧住宅区、旧厂房的改造保障了重大工程项目的有序推进,发展空间瞬时延伸,为海曙区老城焕发新活力、改善民生福祉装上了新“引擎”。
通过‘三改一拆’逐步淘汰档次较低、产业相对落后的企业,会迫使企业转型升级,这对于整个区域亦有‘大浪淘沙’的作用,从这个方面来说,‘三改一拆’可倒逼落后企业转型升级。
(8)三改一拆成果扩展阅读:
“三改一拆”行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制订方案、明确目标。2013年3月份前,各市、县(市、区)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区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情况和各类违法建筑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由各市政府核实汇总后上报省政府。
省政府根据摸底情况制定全省“三改一拆”行动总体目标和工作方案,向各市政府下达年度任务指标。各市、县(市、区)政府同步研究制订“三改一拆”行动具体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落实措施、全面推进。2013年4月至2015年底,各市、县(市、区)政府全面开展“三改一拆”行动,建立健全“三改一拆”行动项目台账,分阶段、分区域、分子项列出重点项目和制定政策措施,省政府定期进行督查与通报。
省级有关单位根据职责分别制定出台支持“三改一拆”行动的政策意见,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巩固成果。2016年上半年,省政府对全省“三改一拆”三年行动进行总结表彰,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扩大“三改一拆”行动成果。
❾ 什么是七改三清五治三改一拆一增
农村的七改三清政策分为两块,一块是七改重点针对的是农村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七个方面: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另一块就是三清: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
五治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三改是改造旧住宅区,改造旧厂区,改造城中村。一拆是拆除违法违章建筑。一增是大面积增加城市绿化。
(9)三改一拆成果扩展阅读:
为了让云岭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宜居,当好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新一轮提升城乡人居环境5年行动计划,通过在城市全面实施“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在农村全面开展“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行动,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2016年8月26日,云南省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云南省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下称《计划》)。《计划》明确,将筹措150亿元专项用于设施建设。
即2016—2020年,省、州(市)、县(市、区)三级政府各筹措50亿元资金,专项用于乡镇和村庄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公厕建设及乡镇自来水供水设施建设。其中50亿元省级专项资金,将通过竞争性评审,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各地区。
❿ “三拆一改”的内容是什么
『"三改一拆"』
开展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三年行动——称为“三改一拆”
『内容』
(一)明确工作责任。“三改一拆”行动实行块抓条保、分级负责,综合执法、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市、县(市、区)、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是“三改一拆”行动的责任主体。各市、县(市、区)都要成立领导小组,并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职、加强协调、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二)强化规划管理。各地要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相关规划为依据,科学合理推进“三改一拆”相关工作。要进一步整合和提升相关规划,加强规划间的相互衔接,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的指导调控作用。
(三)坚持依法行政。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违法建筑认定和分类处理办法的指导意见与政策措施,有效规范“三改一拆”行动各项工作。省级有关部门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抓紧做好我省“三改一拆”相关立法工作,并制定具体的配套实施办法。各市、县(市、区)政府要通过依法行政确保社会稳定,要规范处理违法建筑的行政裁量权,细化违法建筑的认定标准和分类处理的具体办法,明确违法建筑拆除的主体、程序、保障措施,制订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的具体举措,并报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四)创新工作方法。要坚持以改带拆、以拆促改、改拆结合、惠及群众。要坚持重点突破、有序推进,将违法违规占用农耕地、影响公共安全和重大建设、严重影响城乡规划、交通干线两侧的违法建筑作为重点率先拆除。要坚持因地制宜、融合推进,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注意“三改一拆”与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生态浙江和美丽浙江建设、改善城乡群众住房条件与居住环境、优化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紧密结合。
(五)严格督查考核。将“三改一拆”行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省政府每年将下达具体年度工作责任书,实行每月上报工作进度、季度督查通报、年度实施考核等制度,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考核奖惩相挂钩。对“三改一拆”工作不力的市、县(市、区),将采取通报批评、新闻媒体曝光及组织处理等措施。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订相关监督考核办法。
(六)加强舆论引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制定“三改一拆”行动宣传方案,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作用,开辟专栏、专题,及时报道工作推进情况,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引导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参与“三改一拆”行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通过现场会等形式,大力推广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促进全省“三改一拆”行动健康扎实、有力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