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水土流失划分成果

水土流失划分成果

发布时间:2021-08-05 18:16:53

A. 水土流失的类型是什么

根据产生水土流失的“动力”,分布最广泛的水土流失可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3种类型。①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②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的沟壑和陡坡上,在陡坡和沟的两岸沟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被水流淘空,由于土壤及其成土母质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能继续保留在原来的位置,分散或成片地塌落。③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的沙漠、沙地和丘陵盖沙地区,其次是东南沿海沙地,再次是河南、安徽、江苏几省的“黄泛区”(历史上由于黄河决口改道带出泥沙形成)。它的特点是由于风力扬起沙粒,离开原来的位置,随风飘浮到另外的地方降落。

B. 水土流失类型分区结果

在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分区的指导下,参照有关土地、农业、林业等规划和区划,按照同一类型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水土流失特点具有明显的相似性、生产发展方向和防治措施布局基本一致并且集中连片的原则,考虑到水土流失分布及其对丹江口水库的影响程度,利用聚类分析法将水源区划分为3 个水土保持类型区,分区结果见表3.3。

表3.3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土流失类型分区

续表

规划区位于我国中西部的结合部,土壤、植被、气候和社会经济水平的区域差异不大,地貌类型多样,有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和坝地,地形复杂。人口与植被分布不均衡,秦岭南麓植被较好,人口相对较少,丹江口库周及丹江上中游、老灌河及祁河干流沿岸区,人口相对集中,坡耕地较多。按照同一类型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水土流失特点具有明显的相似性、生产发展方向和防治措施布局基本一致并且集中连片的原则,根据规划区自然概况、水土流失现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趋势,考虑到水土流失分布及其对丹江口水库的影响程度,将水源区划分为3个水土保持类型区。另外,为突出各区的水土流失特点,结合分区指标,以地理位置、地貌类型、水土流失强度等给各区命名。结果如下:

Ⅰ区——丹江口库周低山丘陵强度水土流失区:本区域仅包括丹江口库周,涉及南阳市淅川县的老城镇、香花镇、厚坡镇、九重镇、盛湾镇、金河镇、仓房镇、上集镇、马蹬镇、大石桥乡、滔河乡,以及南阳市内乡县桃溪镇12个乡镇,总面积2223.52km2。该区水土流失严重,受人为影响大。

Ⅱ区——丹江口上中游中低山中度水土流失区:本区域包括丹江口水库上中游部分地区,以老灌河、淇河流域为主,涉及南阳市淅川县的荆紫关镇、寺湾镇、西簧乡、毛堂乡4个乡镇,以及南阳市西峡县西坪镇、双龙镇、回车镇、丁河镇、桑坪镇、米坪镇、五里桥镇、太平镇、重阳镇、田关乡、寨根乡、石界河乡、军马河乡、二郎坪乡14个乡镇,共计18个乡镇,总面积3800.09km2。该区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破碎,成土母质松散,极易遭受侵蚀,区内坡耕地面积大,沟蚀和面蚀都比较普遍。

Ⅲ区——秦岭南麓中低山轻度水土流失区:包括洛阳市栾川县叫河乡、冷水镇、三川镇3个乡镇,以及三门峡卢氏县汤河乡、双槐树乡、狮子坪乡、五里川镇、朱阳关镇、瓦窑沟乡6个乡镇,共计9个乡镇,总面积1409.03km2。该区植被较好,人口密度较小,水土流失程度较轻,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保护应多以自然修复为主。

分区结果如图3.1所示。

C. 水土保持治理类型区划分

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15772—2008),本研究“河南水源区小流域水土流失规律研究”将河南水源区划分为3个不同的水土流失类型区(详见表5.1),以利于水土保持治理中采取不同的措施。

表5.1 河南水源区水土保持治理类型分区

综合项目区水土流失特点,河南水源区水土流失均以水力侵蚀为主,且主要为面蚀,局部地区存在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侵蚀。水土流失主要来自坡耕地、荒山荒坡和疏、幼、残林地,其中坡耕地流失最为严重。根据已有的水土保持治理成果及经验的基础,以及“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成果,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以坡耕地改造和坡面水系建设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建立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防治体系,是水源区水土保持治理的根本措施。

D. 水土流失事件如何何分级、分类

水土流失是土壤的流失造成的岩石裸露,主要是水力侵蚀和风蚀。其中水土流失的分级分类等主要以土壤侵蚀等级为主要指标,其中水土侵蚀可分为:微度侵蚀、轻度、中度、较强、强、极强侵蚀,其中主要的指标是坡度,其中0至5°为微度,5-8为轻度,8-10为轻度,10至15为中度,15至20为较强,20-25为强,大于25为极强。

E. 水土流失“两区”是指什么水土流失“两区”划分有什么意义

1、水土流失“两区”是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的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水土流失调查结果划定并公告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福建省水土保持条例》第九条规定:“水土流失潜在危险较大,对防洪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应当划定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生态环境恶化,水旱风沙灾害严重,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等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应当划定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2、水土流失“两区”的划分,主要目的是为水土保持工作分类指导提供依据,即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主要采取以预防保护和生态修复为主的对策,而在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主要采取实施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的对策,以避免水土保持工作的盲目性。

F. 水土流失分布概况

坡面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有①面蚀:坡面上面状水流侵蚀坡面表土并将其带到坡麓地带堆积,形成坡积物与坡积裙。②沟蚀:坡面水流在坡面低洼处形成线状水流,侵蚀力增加,在坡面冲蚀切割出沟谷:细沟、切沟、冲沟、坳沟等。③崩岗:随着沟谷不断扩大,大面积坡地崩塌形成崩岗。花岗岩风化壳,石灰岩地区溶积层等崩岗最为严重。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主要是:黄土高原、红壤丘陵、东北黑土漫岗丘陵等地区。

黄土高原表土流失以沟蚀为主。由于黄土中粉砂占70%以上,土层深厚而松散,具有大孔隙、大节理和湿陷性等特性,很容易被流水或风力所侵蚀搬走,致使黄土高原呈现出七沟八梁的破碎地表。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则由于人为活动频繁,缺乏水土保持措施,加上南方降水量较多,降水强度大,表土很容易被地表流水侵蚀流失,面蚀、沟蚀与崩岗等侵蚀类型都很发育。东北黑土漫岗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耕作活动频繁,坡地利用以顺坡耕种为主,松散的黑土层也容易被流水和风搬走,侵蚀类型以面蚀为主。

G. 求辽宁省水土流失划防治划分图

求辽宁省水土流失华防治滑分化砖头,这个你得上专业的土地流失那里去找,或者是找专业的老师来给你换个头。

H. 水土流失类型区分区过程

本书采用系统聚类方法进行分区。系统聚类利用SPSS(Statistical Program for Social Science)软件的聚类分析功能来实现分区的方法步骤为:首先按区划单元收集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数据标准化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生成各要素的聚类树状图,并对聚类结果加以合理的调整,最后生成区划图。

I. 水土流失灾害事件如何何分级、分类

分级和分类可能会在《重大水土流失灾害事件调查基本规定》有说明,但目前这个规定还处于征求完意见阶段,待发布,请耐心等待。

J. 水土流失有哪些类型

水土流失的形式包括水的损失(蒸发损失、径流损失、深层渗透损失)及土体损失(或称土壤侵蚀)。土体损失又可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混合侵蚀、风力侵蚀、化学侵蚀等形式。

(一)水力侵蚀

由水力作用引起的土壤侵蚀。因侵蚀作用表现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面蚀、沟蚀及河沟侵蚀3种。①面蚀:包括溅蚀、片蚀及细沟侵蚀。面蚀的速度一般较缓慢,难以被人发觉。它使土层变薄,土地退化。面蚀又可分为耕地面蚀与非耕地面蚀(即鳞片状面蚀)。②沟蚀:又称线状侵蚀,包括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切沟侵蚀和冲沟侵蚀。③河沟侵蚀(也叫荒溪侵蚀):在山区小河沟,由于山洪暴发而产生的侵蚀作用。河沟侵蚀作用并不一定每年发生,但河沟侵蚀的强度大,危害大。河沟侵蚀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流水对河沟底部的下切侵蚀、侧向侵蚀以及山洪、泥石流的破坏作用。

(二)重力侵蚀

土壤、成土母质或风化岩体在土体水(或入渗水)和重力作用影响下发生的侵蚀现象,例如,滑坡、崩塌、泻溜等。

(三)混合侵蚀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外营力引起的土壤侵蚀作用。在水力与重力作用下引起的混合侵蚀形式有泥石流、崩塌等。

(四)风力侵蚀

以风力作用为侵蚀动力,破坏地表土壤、母质或其他组成物质,并使之转运和堆积的过程。

(五)冻融侵蚀

在水的冻结和解冻的物理变化作用下造成的水土流失,多发生在冰川地区。

根据外营力在某一区域作用的大小,可将中国划分为三大水土流失类型区。

1.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发生于气候干旱、雨量较少的沙漠地区。大部分年降水在200毫米以下,气候变化剧烈,蒸发量大,一般在1400~3000毫米,风力强劲,造成强大的风力侵蚀。中国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宁夏、陕西、内蒙古、东北西部等地的风沙地区。

2.冻融为主的类型区

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和新疆、甘肃、四川、云南等有现代冰川的高原、高山地区。

3.水力侵蚀(包括重力侵蚀和泥石流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除以上两个类型外,所有山区、丘陵地区均为此类型区。中国水力侵蚀严重的土地面积约有150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5.6%。大体分布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青藏高原东缘连成一条线的以东广大地区,包括有西北黄土高原、东北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北方山区丘陵、南方山地丘陵、四川盆地及其周围地区丘陵和云贵高原。其中的黄土高原区绝大部分处在黄河中游,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分布很广,以下述4个地区较为重要:①西北黄土地区:这个地区位于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陕北长城以南,秦岭以北,人们称为黄土高原。它的面积约有58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3万平方千米。黄土具有质地匀细,组织疏松,大孔隙构造和迅速分散等特性,加之地形破碎,植被稀少,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因此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这不仅给黄土高原的农、林、牧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也给黄河的开发利用带来很大的困难。每年流经三门峡的泥沙有16亿吨,其中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使河床每年淤高约10厘米。黄河下游的大堤每10年要加高1次。黄土高原按照水土流失类型和侵蚀地貌特征等因素,又可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阶地区、土石山区、风沙区等。②南方红壤丘陵山区:主要分布在南方12省、自治区,水系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即热带、亚热带地区。植被较好,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雨林。土壤主要为红黄壤。现有红黄壤坡地约1.8亿亩。这个地区由于人多、耕地少、山大坡陡,雨量充沛且多暴雨,植被一旦破坏,在高雨量的冲击下,就会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大幅度减产。例如,湖南省每年大约要流失表土1.7亿吨,相当于冲走了80万亩耕地的耕作层。红黄壤丘陵山区又可按母质侵蚀程度分为花岗岩侵蚀区及紫色页岩侵蚀区。③东北黑土漫岗丘陵地区:分布在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黑土土质肥沃,宜于作物生长。但是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水土流失也十分严重。黑土层年平均冲刷深,一般在0.3~1.0厘米,风蚀地区年吹蚀表土0.2~0.3厘米。黑土地区的漫岗,坡度多在10°以下,大部分为1°~5°,坡长300~500米。④华北土石山区:包括北方的土石山区,例如,太行山、五台山、燕山、沂濛山等,水系为海河及淮河流域。海河流域山区面积约占流域面积的53.2%,丘陵山区大都是光山秃岭,植被稀少,尤其以永定河流域植被为最少。加之山高坡陡,降雨集中,降雨强度大,水土流失较严重。海河水系每年平均总输沙量约1.6亿吨,年平均侵蚀模数1130吨/平方千米。官厅水库至今已淤积库容25%。据有关观测资料,永定河官厅水文站多年平均含沙量44千克/立方米。

阅读全文

与水土流失划分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