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九克的研究成果
《用PowerPoint2003制作教学课件》;
《PowerPoint2003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
《Word 2003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
《Excel 2003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均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丛书已作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向全国推荐的“教师教育技术应用培训教材”。该系列丛书分别由张民生主任、刘雍潜(中央电化教育馆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教授和黎加厚(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英特尔未来教育中国项目专家组专家,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项目特邀专家,著名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专家,上海师范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教授作序。刘雍潜教授在本丛书的序言中写到:“……该系列丛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化繁为简,更重要的是能为我们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难题。其内容几乎覆盖了日常应用的所有需求……。学习了这套丛书,你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工作变得轻松了;你的教学也可以挥洒自如……”。作为教育科研项目,已获得闵行区重点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现已经被批准立项为上海市教育科研项目。上海市闵行区一百多所学校的中小学全体教师已经进行PowerPoint深度应用的全员培训,并全部通过了考试。Word和Excel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培训,也已经列入十二五教师培训计划。在全国及上海的各级各类学校、培训机构(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教育部骨干教师等各类培训班)做培训报告近百场,福建省教育学院已经把该项目作为在省教育学院培训的全体学员的基础课程进行培训。目前不少省、市、学校、培训单位都在按照该书进行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一些师范院校已经将该书作为学生教材用书。华东师范大学和闵行区分别把该研究成果作为“教育部在全国开展的‘国培计划’培训课程资源征集、遴选、推荐活动”的推荐项目,上报到上海市教师教育资源专家委员会,已经过上海市组织统一评选,现已上报教育部作为‘国培计划’培训课程资源。
2. 卢家楣的研究成果
1.《中国当代青少年情感素质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
3.《心理学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
4.《心理学研究方法导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
5.《青少年心理与辅导的理论和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
6.《学习心理与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
7.《情感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8.《心理学——基本理论及其教育应用》(修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9.《以情优教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0.《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教学实践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11.《情感教学心理学》(第二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12.《青少年心理与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13.《心理学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14.《学习心理与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13.《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4.《愉快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5.《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
16.《高校教与育的心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
17.《现代青年心理探索》,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年 1.情绪智力的基础:情绪觉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心理科学,2013,3.
2.青少年负性情绪事件性质判断偏向的情绪弹性与性别效应.心理科学,2013,2.
3.情境真实性对移情的调节——基于客体引起的认知评价.心理科学,2012,6.
4.情绪调节的理论观点、相关模型及其展望.心理科学,2012,6.
5.外倾个体何以有更多正性情绪体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学,2012,3.
6.情感教学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2012,3.
7.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of MaternalLove in Mothers.Brain Topography, 2012,4.
8.Late positive potentials in affective pictureprocessing ring adolescence.Neuroscience Letters,2012,5.
9.Time course of automatic emotion regulationring a facial Go/Nogo task.BiologicalPsychology, 2012,6.
10.我国青少年理智情感现状调查研究.教育研究,2012,1.
11.心境对未来事件发生概率的影响.心理科学,2012,1.
12.我国中等职业学校青少年学生情感素质现状调查研究.心理科学,2011,6.
13.青少年气质对其情绪调节的影响:教师情感能力的作用.心理科学,2011,4.
14.青少年情绪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心理科学,2011,3.
15.我国当代青少年道德情感现状调查研究.教育研究,2010,12.
16.我国当代青少年人际情感现状调查研究.心理科学,2010,6.
17.国外现代气质研究的理论取向与展望.心理科学,2010,5.
18.大学生情绪归因模式建构的实证研究.心理科学,2010,3.
19.初中生写作效能感研究.心理科学,2010,2.
20.青少年弹性问卷的研究报告.心理科学.2010,1.
21.我国当代青少年情感素质现状调查.心理学报,2009,12.
22.高职生压力源及应付方式特点研究.心理科学,2009,6.
23.论青少年情感素质.教育研究,2009,10.
24.对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状态的聚类分析.心理科学,2009,5.
25.情绪社会分享与情绪趋同的关系.心理科学,2009,4.
26.对网络成瘾大学生注入情感因素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9,3.
27.教师职业活动幸福感的调查研究.心理科学,2009,2.
28.大学生情绪社会分享的公众观.心理科学,2009,1.
29.诱发负性情绪时人际情绪调节与个体情绪调节对前瞻记忆的影响,心理学报2008,12.
30.情绪调节策略对推理的影响.心理科学,2008,4.
31.上海市青少年心理适应性研究.心理科学,2008,6.
32.情绪智力结构的实证研究.心理科学,2008,5.
33.不同情绪调节方式对记忆的影响.心理学报,2007,6.
34.教学领域的情感目标的形成性评价研究.教育研究,2007,12.
35.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测评.心理科学,2007,6.
36.中小学生情绪表达方式认知及其与同伴接纳关系.心理科学,2007,5.
37.初中生数学焦虑的调查及其调控研究.心理科学,2006,3.
38.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分类.心理科学,2006,6.
39.论情感教学模式.教育研究,2006,12.
40.焦虑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心理学报,2005,6.
41.对情绪智力的探讨.心理科学,2005,5.
42.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研究.心理学报,2005,3.
43.儿童道德情绪归因研究的进展及未来展望.心理科学,2005,6.
44.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的编制及其调查.心理科学,2004,6.
45.教学基本矛盾新论.教育研究,2004,5期.
46.绿白两种颜色纸对学生心理影响的对比研究.心理科学,2003,6.
47.对中学教学中教师运用情感因素现状的学生调查.课程·教材·教法,2002,10.
48.超出预期策略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2,4.
49.情绪状态对学生创造性影响.心理学报,2002,4.
50.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策略,教育研究,2002,12.
51.认知匹配策略和形式匹配策略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2001,6.
52.发掘情感因素策略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1,6.
53.中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的情况调查.教育研究,2001,8.
54.教材内容的情感性分析及其处理策略.心理科学,2000,1.
55.学习的苦乐观新论.教育研究,2000,10.
56.师范专业基础课心理学教学改革.课程·教材·教法,2000,10.
57.对教材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策略——赋予情感策略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0,6. 1.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青年情感素质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2.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社会建构背景下的青少年情感素质研究》
3.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我国青少年情感素质现状、发展及培养的研究》
4.主持全国教育科学 “十五” 规划国家级课题《情感教学的模式、策略和评价体系》
5.主持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课题《教学的情感目标及其评价体系的研究》
6.主持全国教育科学 “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从情感维度系统优化中学教学的研究》
7.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当代青少年情感素质现状的研究》
8.主持上海市教育科研课题《教学中学生的情绪状态对其创造性影响的研究》
9.主持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情感教育心理学博士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10.主持上海市课程建设重点项目《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课程改革》 1.主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建设学科《情感教育心理学》
2.主持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全国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8)
2.全国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
3.全国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
4.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9)
5.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
6.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3)
7.全国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3)
8.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998)
9.全国首届曾宪梓教育基金优秀教育奖(1993)
10.全国首届宝钢优秀教师奖(并获特等奖提名)(1994)
11.全国首届朱智贤心理学奖(2004)
12.上海市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6)
13.上海市育才奖(2001)
14.上海市教育科研个人先进(2005)
15.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2011)
16.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
17.上海市优秀教材二等奖(2000)
18.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3)
19.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
20.上海市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
3. 孙雅静的科研成果
1、2000年7月,主持并如期完成“中日中小企业改革比较研究”子课题;
2、2000年10月,主持并如期完成“中国中小企业白皮书”子课题;
3、2001年4月,主持并完成“关于近代河北农村市场研究”子课题;
4、2001年3月,参与天津市意大利风情区整体策划课题
5、2001年7月,主持并完成“我国近代西部开发研究工作”中的“甘肃省”子课题;
6、2001年12月,主持并完成“有效启动和扩大天津内需研究”子课题;
7、2002年7月,主持 “河北省小城镇规划”课题,完成七个重点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8、2002年-2003年7月,主持完成“辽西区域经济发展中锦州的中心作用研究”课题;
9、2004年,主持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决策课题“辽宁省城市群及中心城市互动发展问题研究”;
10、2005年度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城市群形成机理与互动发展研究”
11、2005年,锦州市社科重点课题:“锦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1、 专著《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年
2、 主编《西方经济学》中国地图出版社 1、矿业城市转型模式国际比较研究 《开放导报》 2004年第1期
2、城镇化与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中央党校党报》2004年第2期
3、矿业城市转型模式研究《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5期
4、小城镇发展的理论与对策探讨《改革与发展》2004年第1期
5、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分析《经济论坛》2004年第8期
6、跨越“绝色贸易壁垒”《中国市场》2002年7月
7、“债转股”绩效分析《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8、我国的就业形式分析及对策《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0期
4. 丛玉豪的科研成果
主要从事微分方程数值解法的研究,曾到美国加洲洲立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做访问学者。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参加项目若干,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篇。出版英文专著一部,主编教材一本。主持市教委重点课程项目、教改项目等10余项,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上海市优秀教材二等奖各一项,上海市第十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等。
5. 范国睿的科研获奖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七届高等院校优秀教师奖(研究类)(2000年)。
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研成果著作类二等奖(《教育生态学》,2001年);
国家图书奖(《教育生态学》,2004年);
全国教育图书一等奖(《教育生态学》,2004年);
上海市第八届教育科研成果教育理论创新奖二等奖(《多元与融合——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2005年3月);
上海市高等教育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2005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9月);
“2009年中华读书报年度图书之100佳”图书(《美国公众眼中的公立学校——1969-2007年卡潘/盖洛普教育民意调查报告》,2009)。
6. 全国教育科研成果网展示哪些内容
一、参展成果形式
申报本届基础教育科研成果,须提内交主件1份(必须提交)、附件若容干(自选提交)。
主件形式包括:专著(不包括编著、译著)、教材、论文(需公开发表)、研究报告(包括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
附件形式包括:音像制品、照片、研究工具、ppt、图表等
二、申报要求
(一) 申报者须为基础教育的一线干部、教师,各级中小学教师培训、干部培训、科研、教研机构的干部、教师,高等院校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以及基础教育行政部门从事中小学教育管理的工作人员。
(二) 申报者作为第一作者限报一项成果参加网络博览会,多人合作的研究成果,只能由第一作者提出申报,合作者最多填写9人。
7. 于广锁的主要教学科研成果
获奖:新型水煤浆气化喷嘴,获199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 上海市育才奖,2001年新型(多喷嘴对置)水煤浆气化炉开发,科技部、财政部、计委、经贸委评为“九五”攻关计划优秀成果。200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中国市场协会金桥奖和2001年上海市育才奖、2003年上海市启明星、2002~2003年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8. 教育科研成果有哪些表现
1.用事实来说明问题(报告)
v 教育观察报告、教育测量报告、教育调查研究报告、教育经验总结报告、教育实验研究报告
v 要求:材料具体、典型,格式规范,科学客观地呈现研究过程和方法,合理解释结果
2.著作、论文类:专著、编著、论述、评述、综述等
v 要求:观点鲜明,论据确凿,论述严密,清楚展示理论观点和体系的形成过程
3.政策咨询类:政策建议、发展规划方案等
4技术产品类:工具书、教材、资源库、数据库、音像、视听、课件、网络课程、软件、实物模型、仿真系统、网络环境、学习平台等
我们一线教师的课题的成果更侧重于哪些形态?
主要的有研究报告、成果报告、调研报告、科研论文、案例,其次还有经验总结、反思记录、教育故事、教育日志、教育随笔、示范课、教具、校本课程开发等。
比如:《某某中学校本教研有效活动方式研究》预期研究成果:
1、调研报告:某某中学校本教研现状调查
2、研究报告:某某中学校本教研有效活动方式研究
3、专著:某某中学校本教研有效活动方式研究经验集
4、教学案例:某某中学校本教研有效活动方式研究案例集
5、典型课例:某某中学校本教研有效活动方式研究典型课例
6、活动实录:某某中学校本教研有效活动方式研究活动实录
7、某某中学校本教研网站:课件。
9. 王昌国的科研成果
主持编写的教材“风力发电机组装配与调试”获教育部教指委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建设的“新能源应用技术实训基地”获首届全国机械职业教育优秀实践性教学成果一等奖,参与中国高教学会重点课题“构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项目已结题。主持省高教教改课题“基于ISO9000系列标准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休息系构建和持续改进路径研究”,主持省建设厅“中小型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新能源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创新实训基地”、“汽车服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南通市现代制造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南通市汽车服务工程公共服务平台”、“南通市新能源重点实验室”等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