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培养与成果

培养与成果

发布时间:2021-08-03 22:06:50

A. 培养下属成果怎么写

培养下属成果,怎么写?培养下属应该上级对下属对他以身作则的教育帮她,这样才能把下属培养成一个有未来的好同志

B. 成果、成绩和成就有什么区别

一、意思不同

“成果”意思是:指成全,成立。是收获到的果实,常用于指工作或事专业方面的成就属。也可指指学习、工作、劳动上的成效和成绩。

“成绩”意思是:本意指麻和棉搓捻成线,后来指成功的业绩,成效;也指工作或学习所取得的成就、收获。

“成就”意思是:指成绩;业绩;成就非凡。

二、用法不同

1、成果:通常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

例句:林先生在商场奋斗多年,现在终于有了一番成果。

2、成绩:通常在句子中作宾语。

例句:小明的学业成绩十分优异,每学期都是全班第一名。

3、成就:通常在句子中作谓语、宾语。

例句:由于李大婶的热心牵线,终于成就了一桩好姻缘。

(2)培养与成果扩展阅读

“成就”的近义词:

1、造就

拼音:zào jiù

意思是:指培养使有成就。

例句:他创办学校的目的,是希望能为国家社会造就更多人才。

2、功绩

拼音:gōng jì

意思是:指功业与劳绩。

例句:由于打了胜仗,他获得了很大的功绩.

C. 人才培养成果的英文

教师要以身作则
用圣贤教诲教育下一代
做人先于做事

D. 如何培养和训练提高人的成就追求

首先明确自己的目标,想追求的是什么?然后按照自己的追求目标去学习,看书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E. 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的成果简介

一、正确认识“倾听”,形成“倾听”氛围。 当今的孩子,每一位都是家庭的中心,家庭中常常是大人围着孩子转。因此,很多学生从出生到学龄期,没有人对他提出“倾听”这一要求。或者说父母会要求孩子“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而在生活中很少要求孩子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这就造成孩子内心对“倾听”缺少足够的认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首先要让孩子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 (一)让倾听成为一种道德修养。 由于年龄特点,小学生不能认真倾听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表现欲太强,只注重自己的表现,而不去理会其他同学的发言。我们在课堂中要想让学生认真的倾听,首先要加强学生自身的修养。有一句话非常经典——听别人说是一种修养,让别人听是一种艺术。 首先,我从道德修养角度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我常常对学生说:“认真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会认真倾听是有修养的表现,打断别人说话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我还从人际交往的角度引导孩子们善于倾听:“学会倾听的人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人,才能关心欣赏别人,人际关系就会更融洽,朋友也会越来越多。老师想和善于倾听的同学交朋友。”很多孩子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由于长久形成的习惯难以一下子改掉,他们往往还会不由自主地打断别人的话,对此,我习惯采用眼神与这样的孩子沟通,制止插话的孩子,这样既不损伤这个孩子的自尊心,也不会不影响其他孩子的发言。 (二)把倾听看作一种学习能力。 倾听习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常常对学生说:会倾听的人才会学习,只有听清了别人的观点,才能集众所长成为最棒的人。以此让学生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但是有很多同学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没有认真倾听。所以,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具体的,细化了的,可操作性的要求: 1、倾听时要注视老师或同学的眼睛; 2、倾听时不打断对方的话,把对方的话听完; 3、集中注意力聆听,要能听懂对方的意思,并能与自己的观点比较,等对方说完后再提出问题,或纠正错误。 伴随着明确的要求,孩子们会在课堂上时常听到这样的话语:“他是个会学习的孩子,因为老师讲课时,他的目光一直跟随着老师。”“老师真高兴,我们大家都认真倾听了这位同学的发言,真是一群会学习的孩子!” “你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因为你刚才边听边进行了思考!”……不断地意识强化,使学生慢慢地在心中将“倾听”与“学习能力”画上了等号,一种关注“倾听”的群体氛围悄然在班级中形成。 二、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与表达和交流能力不同的是,书面表达能力形成于文字,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形成于声音,而倾听能力却没有独立的物质外壳,似乎难以捕捉,这就为其培养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倾听”虽无形,却往往交融于口头表达和各种交流活动之中,借助“倾听“的这一特点,我在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活动中,做了一些小小的尝试。 (一)活动——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有时,我给学生设计互动练习,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比如:学完了表内乘法,我在班上组织“乘法口诀连连看”游戏,我先出题,任意挑选学生回答。然后这个同学再当小老师出题,他再挑选同学回答,如此连续提问下去,5分钟后,没有被卡住的小组给予加分鼓励。 有时候,课堂上有噪音的时候,有些教师往往不由自主地提高音量,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结果噪音反而更大。针对此情况,我与孩子们交流:“噪音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老师大声喊叫着讲课,那其实就是噪音。老师对为大家带来噪音这件事深感愧疚,这是没有修养的表现。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倾听,为老师提供安静的环境,让老师用优美的声音讲课。”孩子们是纯真善良的,我真心与其交谈,他们也真情回报,接下来的课堂就安静了很多。 我把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当成我的一项长期的教学目标来完成。倾听的前提是守纪,有时候,我充分利用已有的环境引导学生做守纪的孩子。比如,听着走廊里别的班嘈杂的站队声,我抓住时机开展5分钟主题班会,让孩子们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孩子们在议论别人的过程中认识到:吵吵闹闹很不文明,不是优秀的学生。认识到这个道理,一些不太守纪的孩子对自己的言行就有了些收敛。 (二)评价——促进倾听能力形成 任何一种情况下,评价做得好,都会成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一个非常有效的秘密武器!在小学生的“倾听”习惯培养中同样如此。 1、即时的评价,在学生心理上形成一种行为倾向。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有时教师使出浑身解数,既“诱”又“哄”就是不奏效,学生还是各顾各,课堂犹如一盘散沙。就如前面提到的现象,这样的课堂效率低下。因此,课堂上的“倾听”习惯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的,课堂评价在这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倾听”习惯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了不起!”“你听得最认真了,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是帮了他的大忙!”……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2、设立“认真倾听小标兵”,形成长效培养机制。 全班有60名同学,我就制作了60张“认真倾听小标兵”卡片,对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发言的同学,发放卡片予以表扬。每节课开始,我先统计已经成为“认真倾听小标兵”的同学人数,感谢他们的优秀表现,激励他们别辜负自己的称号。然后鼓励还没成为“认真倾听小标兵”的同学争取本节课荣获标兵卡。一个阶段过后,班级慢慢安静了下来,随意插话的人明显少了,对还没成为“认真倾听小标兵”的同学,我采取个别谈话激励的方式促进其转变。 (三)问题——展示学生倾听成果 我们要设计问题让学生交流倾听的成果。如“谁听懂了他的意思?请你来解释一下。”“刚才某某是这样想的,与他想法差不多的有吗?”“还有与他们不一样的方法吗?”“对于他的方法,你有什么地方需要问的吗?”“你能把他说的话复述一遍吗?”不断地引导,使学生在解读伙伴意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意见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完善,从而使教学向更深层次推进。学生的成长需要倾听伙伴的声音、解读伙伴的见解,需要相互交流、互相评价,需要经历从浑沌到清晰的过程,经历正确与错误的考验。因此,为学生创设倾听、解读、交流的机会和学习氛围,是学生所需要的帮助。 其次,作为教师,我们要用我们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我们要提高自身的修养,自身的素质。使自己的课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使自己的课堂成为一种艺术,使孩子们爱听乐于参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每节课都能有意识的进行训练,使学生有效地听讲,就一定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F. 滕星的培养成果

2004级:博士
艾力·伊明,宝乐日,马效义(北师大博后)
2005级:博士
巴战龙,张霜(北大博后),李素梅,张苗苗
2006级:博士
欧群慧,罗吉华(中国社科院博后),赵淑岩,李红婷
2007级:博士
杨红,彭亚华,王洪玉,张爱琴,班红娟
2008级:博士
吴杰,萨玮玲,温润芳
2009级:博士
张天军,冯汝林,王金星
博士后
海路 (语言学方向)
2010级:博士
陈学金,刘卓雯,石心
2011级:博士
章光洁,虎技能
2012级:博士
周兰芳,杨小英

G. 培育成果搭配对吗

收获,检验更好吧。成果是做过的某事的结果,不是果实。

H. 美感的培养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美感培养的基础,成果和目标

美育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三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重点是艺术美育、社会美育、自然美育和教育美育。
艺术与美育各有侧重,艺术以创作与文化的理解为主,美育则以美感的培养为主。
[8]
社会主义美育的基本任务是:①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
要求在培养他们敏锐的感觉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高尚的审美情感;
还要求培养学生审美的比较及分析能力,以区别真善美与假丑恶;
培养他们审美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以掌握艺术形象。
②使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善于欣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知识与能力;
形成他们对于美和艺术的爱好。
为了使学生具有艺术修养,就要使他们掌握各门艺术的基本知识,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点和审美标准;
还要让学生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和社会上的美好事物,以培养他们审美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感,抵制各种精神污染。
③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才能和兴趣。
要使学生学会按照美的法则建设生活,养成美化环境以及生活的能力和习惯。
要注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发展他们创造艺术美的才能和兴趣,尤其要注意发展有艺术才能的学生的特长。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
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狭义的美育,极端的定义是认为美育专指“艺术教育”;
其一般的定义是认为美育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
广义的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

美育定义由狭义而广义的过程中夹杂的另一个维度的变化就是:由形式美育走向了实质美育。
所谓“形式美育”指的是以培养对象的审美素养(如审美观、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而“实质美育”则以上述目标为手段,追求美育的精神实质:人生的美学趣味和教育的审美境界。
强调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已成为现代美育的核心。
这样,美育概念就应在从狭义走向广义的同时,也实现由形式向实质的革命。

阅读全文

与培养与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