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医如何治疗石淋、膏淋、血淋、气淋、热淋、劳淋
石淋、膏淋、血淋、气淋、热淋、劳淋都属淋证范畴,其治疗如下:
1、石淋: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为主,方用石苇散。如气血亏虚者用二神丸合八珍汤;阴虚者用六味地黄丸合石苇散。
2、膏淋:实证宜清热利湿、分清泄浊,方用程氏萆薢分清饮;虚证宜补虚固涩,方用膏淋汤。
3、血淋:实证宜清热通淋、凉血止血,方用小蓟饮子合导赤;虚证宜滋阴清热、补虚止血、方用知柏地黄丸加旱莲草、阿胶、小蓟等。
4、气淋:实证宜利气疏导,方用沉香散;虚证宜补中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等。
5、热淋:以清热利湿通淋为主,方用八正散。
6、劳淋:治法宜健脾益肾,方用无比山药丸加减。
Ⅱ 求中医治疗淋症(西医叫尿道炎)的药方
病情分析:
这个情况中医学的淋证不仅仅是尿道炎,
指导意见:
中医学的五淋包括小弟弟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肾结石,膀胱炎等等,中成药可以用八正颗粒或者宁泌泰,
Ⅲ 中医中的“淋”是什么意思
淋分为气血石膏劳热六种,主要特点就是小便疼痛,加上上述兼夹症状,比如血淋就是尿血加疼痛,膏淋就是尿白浊加疼痛
相当于西医的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肾结石等
Ⅳ 中医:淋证指的是什么呢
您好:
淋证定义:
淋证是指小便频急,淋漓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脐中为特征。
淋证亦名淋漓、五淋、简称淋。
根据其临床表现又分为热淋、血淋、石淋(砂淋)、膏淋、劳淋、及冷淋等。
若起病急骤者,名曰卒淋、暴淋。女性妊娠,产后患淋者称子淋、产后淋。
Ⅳ 淋证-热淋中医如何治疗
病机概要: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代表方剂:八正散。
常用药物:瞿麦12g扁蓄12g车前子9g滑石6g大黄3g黄柏6g蒲公英6g紫花地丁6g
Ⅵ 什么是淋证,是指什么
淋证是中医病名。
淋证是指以小便频数、淋沥涩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疾病。
根据病因和症状特点可分为热淋、血淋、石淋、气淋、膏淋、劳淋六证。基本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病理因素为湿热。病位在肾与膀胱。多见于已婚女性。
辨证时首辨淋证类别,再审证候虚实,三别标本缓急。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慢性尿路感染,泌尿道结核,尿路结石,急、慢性前列腺炎,化学性膀胱炎,乳糜尿以及尿道综合征等。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类似于西医学所指的急、慢性尿路感染,泌尿道结核,尿路结石,急、慢性前列腺炎,化学性膀胱炎,乳糜尿以及尿道综合征等病,凡是具有淋证特征者,均可参照淋证辩证论治。
(6)淋证中医证书扩展阅读:
淋证病因:
1、外感湿热 因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从下侵入机体,上犯膀胱,或由小肠邪热、心经火热、下肢丹毒等它脏外感之热邪传入膀胱,发为淋证。
2、 饮食不节 多食辛热肥甘,或嗜酒太过,脾胃运化失常,积湿生热。下注膀胱,发为淋证。
3、情志失调 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膀胱气滞,或气郁化火,气火郁于膀胱,导致淋证。
4、 禀赋不足或劳伤久病 禀赋不足,肾与膀胱先天畸形,或久病缠身,劳伤过度,房事不节,多产多育,或久淋不愈,耗伤正气,或妊娠、产后脾肾气虚,膀胱容易感受外邪,而致本病。
Ⅶ 颈部淋巴结肿大中医的辩证论治,中医叫什么
颈部淋巴结炎相当于中医外科的“颈痈” 病因病机 一、不同引流区域远端外伤染毒或疮疡火毒炽盛,循经脉流窜所致。二、颈痈责于风温风热或肝胃火毒夹痰上攻;诊断 一、一般情况:常有不同引流区域远端原发病灶的存在。二、局部表现:初期,仅有局部淋巴结肿大,轻微压痛,一部分人常能自愈;一部分人则淋巴结红肿热痛,此时治愈则留下一小硬结;严重者,肿大的淋巴结互相粘连成团,疼痛更加明显,呈暗红色,出现波动感,脓肿形成。三、全身表现:可有发热、畏寒等热毒表现。治疗 一、内治:初期颈痈宜疏风清热,化痰消肿,方用牛蒡解肌汤加减;组成:牛蒡子10克 薄荷10克 荆芥12克 连翘12克 山栀子10克 丹皮10克 石斛10克 元参15克 夏枯草10克
功效:解肌清热,化痰消肿。 主治:头面风热,或颊项痰毒,风热牙痛等。二、外治:积极治疗原发病灶。西医的治疗主要是以抗生素消炎,药物:如:青霉素G、丁胺卡那霉素肌注。具体用量按医嘱。如果对青霉素过敏,可以用克拉霉素。与“瘰疬”的鉴别! 多数发生于颈部淋巴结的慢性疮痨性疾病;因其结块累累如串珠状故名之。二、西医病名:淋巴结核,主要是颈部淋巴结核。三、临床特点: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主要发生于颈部淋巴结。起病缓慢,局部淋巴结肿大,不红不热不痛,坚实而不硬;数月或1年后,形成寒性脓肿;溃后流出稀薄的夹有败絮样的脓液,淋漓不断,形成窦道;部分病人有全身阴虚内热表现。
Ⅷ 中医淋证的共同特征有哪些各类淋证临床上有何特征
以小便频数量少,尿道灼热疼痛,排出不畅,或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淋证多因嗜酒太过,或多食肥甘之品,酿成湿热,结于下焦,或情志不畅,郁怒伤肝,气火郁于下焦,或年老体弱,久病不愈,导致脾肾亏虚,中虚气陷为气淋,遇劳即发者为劳淋,肾亏精室不固者为膏淋,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者为血淋。临床虽将淋证分为五科(即气淋、血淋、膏淋、石淋、劳淋),但辨证时应详辨虚实。气淋实证,兼胸胁胀满,舌青脉弦。虚证多兼气短面白,舌淡脉细。分别治以利气行水和补中益气,方用沉香散加味和补中益气汤加减。血淋除尿中带血外,实证尿色紫红,苔黄脉滑。虚证则尿血色淡,舌淡脉细,分别治以清利湿热,凉血止血和滋阴清热。方用小蓟饮子和知柏地黄丸。膏淋尿如泔水,实证兼舌红脉数。虚证则舌淡脉细。分别治以清利湿热,分清泌浊和补肾固涩。方用萆薢分清饮和六味地黄丸加减。石淋:尿中挟砂石,甚则带血,舌红苔黄脉数。治以清热利湿排石,用八正散加味。劳淋:淋久不愈,遇劳即发,舌淡脉弱。治以健脾益肾,方用无比山药丸加减
Ⅸ 一病人淋雨后,感觉头疼如裹,体重身软,舌苔白腻,大便希溏,脉濡�辩证论证是什么,中医证候诊断是什
问题分析:
一病人淋雨后,感觉头疼如裹,体重身软,舌苔白腻,大便希溏,脉濡,多是风寒湿困阻。
意见建议:
可以使用霍香正气散加减进行调理治疗,药物组成包括霍香,紫苏,桔梗,白止,半夏,茯苓白术,大腹皮,厚扑等。
Ⅹ 淋证的中医辨证施护
主要是用 清热利湿 解毒兼活血 的药方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