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数据分析能给企业带来哪些成果
1.积极主动和预测需求
企业机构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它们不仅需要获取客户,还要了解客户的需求,以便提升客户体验,并发展长久的关系。客户通过分享数据,降低数据使用的隐私级别,期望企业能够了解他们,形成相应的互动,并在所有的接触点提供无缝体验。 为此,企业需要识别客户的多个标识符(例如手机、电子邮件和地址),并将其整合为一个单独的客户ID。由于客户越来越多地使用多个渠道与企业互动,为此需要整合传统数据源和数字数据源来理解客户的行为。此外,企业也需要提供情境相关的实时体验,这也是客户的期望。
2.大数据对精细化运营的价值
大数据对于企业提供的营销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同样大数据给予企业做精细化运营也会提供很多帮助。比如,企业可以根据收到的大量用户数据构建一些关于用户体验的检测模型,用来分析关注企业用户的属性。并且利用这些模型分析出用户使用产品或者购物行为的关键接触点,然后检测每个接触点相互间的转化率。
3.缓冲风险减少欺诈
高效的数据和分析能力将确保最佳的欺诈预防水平,提升整个企业机构的安全:威慑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以便企业快速检测并预测欺诈活动,同时识别和跟踪肇事者。将统计、网络、路径和大数据方法论用于带来警报的预测性欺诈倾向模型,将确保在被实时威胁检测流程触发后能够及时做出响应,并自动发出警报和做出相应的处理。数据管理以及高效和透明的欺诈事件报告机制将有助于改进欺诈风险管理流程。
4.通过大数据能让企业有效激活用户
企业做运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老用户的激活,但是怎样激活老用户,以及和用户更好的进行有效沟通,几乎是企业都挠头的问题。但是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让企业对用户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和挖掘,让企业对不同生命周期的用户进行标签化的管理,让企业及时把相关运营信息推送给不同生命周期的用户。
5.个性化服务
公司在处理结构化数据方面仍然有些吃力,并需要快速应对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客户交互所带来的不稳定性。要做出实时回应,并让客户感觉受到重视,只能通过先进的分析技术实现。大数据带来了基于客户个性进行互动的机会。这是通过理解客户的态度,并考虑实时位置等因素,从而在多渠道的服务环境中带来个性化关注实现的。
Ⅱ 省级成果汇总
根据农用地分等的工作程序和技术方法,按照《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国土资源大调查专用)的规定,农用地分等先进行等别划分和确认,然后进行汇总,形成全省农用地分等成果。分等成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字部分,包括《农用地分等工作报告》、《农用地分等技术报告》、《标准样地设置报告》;二是图件部分,包括各级农用地经济等别图、利用等别图、自然质量等别图、标准样地分布图;三是数据部分,包括农用地分等指数计算数据、面积统计数据、标准样地属性数据等。
(一)乡(镇)级农用地等别汇总
根据计算得出乡(镇)级(农场、林业局)农用地各分等单元的等别指数,按照已确定的分等间距分值及黑龙江省农用地等别划分表(表 3-10)中所列出的农用地等别间距指数,将属于同一间距值的分等单元归为一类,再对照有关农用地等别指数所对应的农用地等别,最终确定该分等单元的农用地等别,并将其汇总。
按照上述方法,根据各分等单元的农用地等别指数,逐一确定每个分等单元的等别,然后将同一等别内的单元合并,形成农用地分等成果图。
(二)县(市)级农用地等别汇总
在乡(镇)级(农场、林业局)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基础上,将县(农垦分局、森工管局)行政区内的各乡(镇)级(农场、林业局)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形成县(市)级农用地分等成果。县(市)级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要求如下。
1. 县(市)级农用地等别确定
根据县(市)级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要求,确定全县(农垦分局、森工管局)范围内农用地的等别,即在全县(农垦分局、森工管局)范围内将农用地划分成几个等别。
2. 县(市)级农用地分等面积统计
按各乡(镇)级(农场、林业局)农用地各等别的面积,汇总全县(农垦分局、森工管局)农用地各等别的面积。农用地分类的面积应和全县(农垦分局、森工管局)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中涉及的农用地分等的地类面积一致。如农用地分类中地类为耕地,则通过农用地分等所划分的各等别的耕地面积总数应和全县耕地面积总数一致。
3. 县(市)级农用地分等图
县(市)级农用地分等成果图包括自然质量等别图、利用等别图、经济等别图。
(三)省级农用地等别汇总
在县(市)级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的基础上,形成省级农用地等别汇总成果,其中,市级农用地等别汇总可以作为省级农用地等别汇总的中间成果。
1. 省级农用地分等成果确定
根据县(市)级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全省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形成全省农用地分等成果。经过省级成果汇总,黑龙江省农用地经济等别划分为 2 10 等共 9 个等别。
2. 省级农用地分等面积统计
省级农用地分等面积统计主要是根据全省各县(市)及各农垦分局、森工管局农用地分等的面积,逐级统计汇总情况。在统计全省农用地分等面积时,应采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变更的数据,以便使全省农用地分等面积和全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变更的有关数据一致。
3. 省级农用地分等图
在县(市)级农用地分等图的基础上编绘全省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图、利用等别图和经济等别图,其中,农用地经济等别图是全省农用地分等的主要图件。
(四)农用地分等成果数据库
1. 建立电子表格数据库
为了使农用地分等的各项数据得以完善保存和应用,按照《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国土资源大调查专用)统一的要求和格式,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了电子表格数据库,内容包括分等单元原始属性数据表、分等基本参数、“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记分规则表、分等的基本参数表、土地利用系数表、土地经济系数表、样点产量-投入调查表、指定作物分等计算结果表、分等面积统计表、标准样地属性数据表等。并将以上各种数据统一存入软盘,以便保存和应用查找。黑龙江省在农用地分等中,已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电子表格数据库,表格统一采用 Excel 格式。
1)数据库的内容
(1)农用地分等基本参数表,包括国家下达的农用地分等指定作物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省统一计算的产量比系数、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等。
(2)农用地分等指标区因素体系及权重值表。
(3)各指标区的“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关系表。
(4)省级农用地分等结果和省、市、县三级农用地分等面积汇总表。
(5)农用地分等结果地类面积汇总表。
(6)省级标准样地属性数据表。
2)表格格式要求
为了建立统一的农用地分等数据库,便于查找和应用,全省按统一的格式填写表格,输入计算机进行保存。
(1)汇总单元编号采用“省级行政代码(2 位)+地级市行政代码(2 位)+县级行政代码(2位)+单元流水编号(4位)”。行政代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GB/T 2260-2002)执行。
(2)面积。农用地分等面积一律以公顷为单位,小数点后保留 2 位。
(3)提交的格式。电子表格除要求提供 Excel 格式的表格外,其他表格一律采用 DBF 格式。
2. 省级农用地分等数据库
1)数据库内容
数据库内容必须与表格数据一致。数据库成果包括图形数据库、表格数据库和数据软件系统,对通用软件和国家要求格式的数据库,仅要求提供数据内容。对于图形数据库,其内容应包含提交的所有成果图件的数据;对于表格数据库或属性数据库,应与图形数据相关联;对于不需要图形对应的表格,可以仅提交电子表格。
(1)分等单元电子图的属性必须包括单元编号、地类代码、指标区名称、面积属性等。
(2)自然质量等别图属性必须包括单元编号、地类代码、各单元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产量比系数、自然质量分、自然质量等指数。
(3)利用等别图属性必须包括利用等单元编号、实际产量调查、二级区最高产量、土地利用系数和利用等指数等。
(4)经济等别图属性必须包括单元编号、投入、产量、土地经济系数和经济等指数等。
(5)农用地标准样地分布图与样地属性表相对应。
(6)综合数据应包括单元图形库和与单元相连接的综合数据表。
2)数据库要求
(1)分等单元、自然质量等、利用等、经济等、注记、主要道路等不同信息应分别保存。
(2)要求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相关联,满足图属互查的要求。
(3)成果图件的电子图颜色、注记、图例、图廓等必须设置完整。
(4)应建立电子文本文件,对电子图作出必要的说明。
(5)不同的地理信息颜色不同,可根据有关参考色标进行调整。
3)数据格式
基础数据库的点、线、面及注记层编码的规则,对照《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农用地分等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2005 年 6 月)、《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国土资源大调查专用)执行。
Ⅲ 成果概述
项目全面收集了研究区内松湖铁矿、式可布台铁矿等典型矿床的地物化遥各方面资料,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内的区域地质背景、构造特征、岩浆活动,全面总结了区内各个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环境、控矿地质构造、有利成矿因素,建立了研究区火山岩型铁矿的成矿要素表、预测要素模型。确定研究区内松湖铁矿预测要素为:构造环境为阿吾拉勒石炭纪裂陷槽(岛弧环境);含矿岩系和围岩主要为安山质火山碎屑凝灰岩及大理岩、钠长斑岩质火山凝灰岩、石榴子石矽卡岩、辉石闪长玢岩、闪长玢岩 、石英闪长玢岩等;含矿地层为火山活动中心地带;赋矿地层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第三亚组;区域地物化特征为分布在重力梯度带上;在局部剩余重力异常高或附近,剩余重力异常值在1~3mg/s·m之间;分布于北侧磁异常梯度带,异常值大于200nT的剩余磁异常分布区;磁异常平面特征以正值为主,正负极值超过±25000nT。异常可分为低缓异常及高磁异常两类。高磁异常主要分布在穹隆两侧的高山区及穹隆北东端的高山区。总体特征是高强度(大于5000nT);大哈拉军山组强磁异常区是寻找铁矿的主要标志。预测必要要素为双峰式火山岩建造、成矿时代(C)、火山沉积盆地、大哈拉军山组;重要因素为已知矿床(点)、近东西向断裂旁侧、大于200nT或600nT磁异常;次要要素为铁锰累加异常、1~3mGal重力异常、晚石炭世中酸性岩体附近。
以火山岩型铁矿床为主攻目标,以ESRI的空间数据库描述框架、UML和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为依据,采用面向对象建模技术,在空间数据模型研究的基础上,以探索研究区与主要成因类型铁矿密切相关地质体及地质现象之间的关联性为主要内容,以ArcGIS为平台,建立研究区的多元信息空间数据库。针对研究区预测矿种的成因类型,在保证满足资源潜力评价要求的前提下,快速、简练的定义了各数据库要素类,大量减轻了属性数据入库的工作量,这样即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以数据库为基础的空间分析也保证了数据精度的一致性。根据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ArcGIS空间数据库和典型矿床成矿模式,确定成矿预测类型和找矿标志,建立区域成矿要素表,明确两大类型铁矿的控矿构造和找矿标志,通过地质、矿化、物探(主要是磁法)等综合信息提取,建立典型铁矿床定性和资源量定量评价的预测模型,并确立各个预测要素与数据库中属性字段的对应关系,建立以 ArcGIS空间数据库为基础的预测区提取模型,为快速、准确、高效进行成矿有利因素的提取奠定基础。
对区内的松湖铁矿、式可布台铁矿等典型矿床的进一步剖析,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并取样分析,结合前人研究程度,总结提炼松湖铁矿成矿模式、成矿规律,并结合西段航磁、重力等多源信息数据,共圈定该区域内9个找矿靶区进行预测资源量评价,并对找矿靶区进行优选和排序。
在全面收集研究区以及相似区域成矿条件,主攻矿床类型的品位吨位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已知矿床(点)品位-吨位模型,进行数理统计,总结其统计规律,建立了研究区主攻矿床类型的品位吨位数据模型,从而评估、修正各个未见矿区的品位和吨位数值,为研究区资源潜力评价提供可靠的评价参数。圈出预测区确定预测类型:采用综合信息法,依据一定的地质规律,确定各预测类型模型区,圈出预测区,综合各典型矿床建立比例尺对等的概念模型,根据不同预测类型的概念模型,确定各预测区的预测类型。求体重:计算模型区、预测区的体重D1和D,其中D1为各模型区的平均体重,D为各典型矿床的平均体重(预期探明资源量加权求得)。求含矿率:计算模型区、预测区的含矿率K1和K。确定预测深度:模型区工程控制铁矿出露深度约为800m,按二分之一工程控制矿体深度向下推深,即400m,故松湖预测区预测总深度为1200m。置信度:应根据模型区的资源产状勘探情况来定:(1)勘探程度高,对矿床深部外围资源量了解清楚(90%);(2)勘探程度较高,对矿床深部外围资源量及含矿地质体分布了解一般(50%);(3)勘探程度一般,对矿床深部外围资源量及含矿地质体分布了解较差(10%)。计算资源量:由于模型区和预测区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因此二者将分开计算。将上面求出的数据分别带入绝对体积法和相对体积法计算公式,对模型区、预测区矿产资源进行定量预测。模型区采用绝对体积法计算,预测区采用相对体积法计算。
利用资源潜力评价公式,以ArcGIS数据库为平台,结合主攻矿床类型的品位吨位数据模型,对阿吾拉勒成矿带西段各个典型矿床进行了铁矿资源量的估算。
Ⅳ 成果数据查询
资源评价工作完成以后,便形成了资源评价成果数据,成果数据查询主要针对评价成果的资源量参数数据,以常规油气、煤层气、油砂、油页岩四个资源序列为查询资源类型主体,以评价单元为查询对象目标,进行成果数据的查询。成果数据查询同时还包括对查询结果的汇总和汇总结果的统计分析。查询结果和汇总、统计结果并列显示。
在资源评价成果查询界面,选择查询主体和查询目标。
查询设置选择完成后,进行成果查询,生成查询结果,并且同时对查询结果进行汇总,显示汇总统计信息(图5-72)。
Ⅳ 基础参数和成果
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第四系岩性和厚度、浅层地温能资源条件分区、潜水位、岩土体温度、变温层厚度等数据(成果),是由北京地区多年的地质水文地质成果资料整理、分析而来的。这些数据是计算浅层地温能资源量的必不可少的。这些资料是北京地区多年多次的地质、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工作成果,其勘探精度均在1:50000以上,个别地区达到了1:10000的水平。这些成果很好地指导了大量的地源热泵工程项目。根据大量的精度较高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可以比较准确地对北京地区进行地源热泵适宜性进行分区,合理规划地源热泵发展,通过这些资料(成果)也能较为准确地评价计算北京地区浅层地温能资源储量。
以往工作的开展均执行了相关的规范、标准,其工作是扎实可靠的,取得的成果资料具有可行性、实用性。通过以上资料可以获知北京地区地层区结构、地下水赋存状况、第四系岩性组合特征、及其富水性、地下水动态、岩土体温度等,为评价计算区域浅层地温能储量提供了比较可靠的基础数据。浅层地温能资源勘查还没有相应规范,这里参照资源条件比较相近的《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11615—89)》,北京地区现有的地质、水文地质、物探资料用于浅层地温能勘查方面,应达到普查水平,部分地区已达到详查水平。这些资料用于区域性评价计算浅层地温能资源量是足够的。
Ⅵ 成果数据统计
(一)统计原则
专题因子分布现状统计数据:以1975年MSS基准数据、多监测周期卫星数据1∶25万专题因子分布现状遥感解译图为基础。
专题因子动态变迁统计数据:以1975年MSS基准数据与第一监测周期,第一监测周期与第二监测周期,1975年MSS基准数据与末次监测周期等多监测时段1∶25万动态变迁遥感监测成果图件为基础。
统计单元:全国、省域(国家最新发布)和流域。
单位:km2。
(二)统计因子
现代冰川雪线、海岸线、沙质荒漠化土地、盐碱质荒漠化土地、水蚀荒漠化土地、石漠化、河流湖泊、湿地及城市扩展等专题因子。
(三)面积统计明细表
1.现代冰川雪线
中国现代冰川变化类型面积统计,附录B表1、表2。
中国雪线高度统计,附录B表3。
2.海岸线
中国海岸线变化类型面积统计,附录B表4、表5、表6。
中国海岸线变化类型面积汇总统计,附录B表7。
3.中国荒漠化
中国荒漠化土地类型面积统计,附录B表8、表9、表10。
中国石漠化土地类型面积统计,附录B表11、表12、表13。
中国荒漠化土地变化类型面积统计,附录B表14、表15。
中国石漠化土地变化类型面积统计,附录B表16、表17。
4.中国河流湖泊、湿地
中国湿地类型面积统计,附录B表18、表19、表20。
中国湿地类型变化面积统计,附录B表21、表22。
5.中国城市扩展
中国城市扩展变化面积统计,附录B表23。
Ⅶ 基础参数和成果资料
区域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第四系岩性和厚度、浅层地温能资源条件分区、潜水位、岩土体温度、变温层厚度等数据(成果)是由北京地区多年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成果资料整理、分析而来的。这些数据是计算浅层地温能资源量必不可少的。这些资料是北京地区多年多轮次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工作成果,其勘探精度均在1∶5万以上,个别地区达到了1∶1万的水平,在北京城市区域地质调查、工程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勘查、环境地质勘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城市建设贡献了力量。近些年这些勘探成果用于大量的地源热泵工程项目,使这些项目得以迅速发展。根据大量的精度较高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可以比较准确地对北京地区地源热泵适宜性进行分区,合理规划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通过这些资料(成果)也能较为准确地评价计算北京地区浅层地温能资源储量。
Ⅷ 数据成果的检验
数据成果是分等成果在数据表格上的聚合,具有结构复杂、记录数多、涵盖面广的特点。数据成果有严格的数量特征要求,是图件成果承载的空间及描述特征信息的基础和补充。数据成果检验的主要内容分为基本情况、指标体系及权重、分等相关参数、系数成果、分等指数成果、等面积和标准样地。主要采用专家经验法、实地校验法、查阅文献资料法、野外施测验证法、相关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等方法。
(一)综合分析验证
对数据成果中的基本情况、指标体系及权重、分等相关参数、系数成果等采用综合分析验证,即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咨询农业部门专家,检验其合理性,再通过实地校验及专家验证,最终达到数据的可靠。
(二)野外实测验证
野外实地验证着重检查分等各参数和阶段性成果与实际相符的程度。自查工作人员按照农用地分等成果检查内容进行实地核查,主要是针对分等指数的检验。
在所有分等单元中随机抽取不超过总数 5%的单元进行野外实测,将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如果与实际不符的单元数小于抽取单元总数的 5%,则认为计算结果总体上合格,但应对不合格单元的相应内容进行校正;如果大于 5%,则应按工作步骤进行全面核查、校正。
以九龙坡区为例,在所有分等单元中抽取 144 个单元,占分等单元总数的 6%,进行野外实测,以标准样地为标准,根据主观判断确定农用地的等别。对野外实测等别结果和计算出来的分等结果进行两个独立样本的检验,所得的相关系数为 0.84,故可以认为这两种分等结果无显著性的差异,分等成果总体上合格。
表 3-29 随机抽取的野外实测分等单元的分布状况表
(三)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一般是假定因变量为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而自变量为无概率分布的非随机变量。因此,在作回归分析之前必须对每一个数据做正态检验。最直观的正态检验就是 P-P 概率图。P-P 概率图是根据变量的累积比例对所指定的理论分布积累比例绘制的图形,它是一种直观的探查样本数据是否与某个概率分的统计图形相一致的方法,如果被检验的数据符合所指定的分布,则代表样本数据的点簇在一条直线上。以九龙坡区为例,其结果见图 3-31。
图3-31 重庆市九龙坡区样点利用等指数P-P概率图
1. 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前提条件,只有两变量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时回归分析才有意义。因此,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先进行相关分析。下面以九龙坡区标准粮产量和利用等指数为例,利用 SPSS11.5 对两变量作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 3-30,标准粮产量与利用等指数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
表 3-30 重庆市九龙坡区标准粮产量与利用等指数相关性分析表
** 说明在 0.01 的显著性水平下的双尾验证为显著性相关。
2. 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可以采用线性或非线性回归方法,在分析过程中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做出合理的解释。同样以九龙坡区为例,以标准粮产量作纵轴,利用等指数作横轴,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如图 3-32。对回归分析作 F 检验,结果见表 3-31。
图3-32 重庆市九龙坡区标准粮产量与利用等指数相关关系图
表 3-31 重庆市九龙坡区回归分析 F 检验表
Ⅸ 什么叫档案数据化成果数据
企业和其他组织,会计档案保管期
会计证书类
证书原件15年2。优惠券15年3。汇总凭证15年
会计账簿类
4。莱杰15年(包括簿记)5。击穿15年6。日记账为15年(包括该日的现金及银行存款占25年)7。卡报废固定资产清理保管5年。 15年的辅助书籍
财务报告类
(汇总的财务会计报告,包括各级政府)9。月度,季度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下属单位的月度,季度财务会计报告),3年(包括文字分析)10。永久年度财务报告(包括文字)
4个其他类
盘点15年12会计记录库存保持永久13 11会计文件传输。存货会计档案永久14的破坏。法案银行的资产负债附表15。银行5年
[编辑本段]会计档案的概念
会计档案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会计,专业材料,它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信息和证据。第45条“规范”会计档案管理要求。
[编辑本段]会计文件
会计档案内容一般是指四个部分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 (1)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的书面证明,明确经济责任。它包括的自制原始文件,超出了原来的文件,原始凭证汇总表,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3),记账凭证的汇总表,银行存款(借款)报表,银行对帐表, (2)会计账簿。通过一定的格式,相互关联的帐户页面组成,会计凭证的基础上,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经济和商业帐簿的会计账簿。它包括一组帐户,总帐,各种明细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辅助注册以备将来参考用书等。 (3)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以反映企业的会计总结,主要的关键财务指标快报,月,季度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财务状况。 (4)其他会计资料。其他会计资料属于经济和商业领域,以及密切相关的会计监督,会计部门负责数据。如:经济合同,财务数据统计,财务库存汇总数据核准的资金,固定的数据,存货会计档案,会计,记录保存库存,会计档案销毁库存的转移。会计数据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程序文件和其他会计资料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被视为会计档案管理。
[编辑本段]会计文件绑定和存储要求
(1)会计档案的整理归档。本财年结束后,整理归档的会计信息。会计档案的整理,一般采用“统一??”的方针:统一的分类标准,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文件,需要一个统一和分类,根据大量的订单号。 ①分类标准的统一。一般到一个类的书籍,第二级证书,三种类型的报表,书面材料和其他四种类型的财务和会计信息。 “②文件形成一个整体。案例专辑封面,文件夹,储物柜和存储序列的统一。 ③统一管理。书的财务和会计信息,会计数据文件目录创建一个文件,会计凭证装订成册,报告和提交的其他零星的数据,在年度基础上排序汇编装订成册的文本分类。 (2)结合的会计文件。会计档案的装订主要包括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文本数据绑定。 (1)会计凭证装订。一般结合每年每月一次装订凭证保管档案。 A.会计凭证装订前的准备工作:1。排序的顺序,检查的天数,这个数字是完整的;在凭证汇总归集(如按上,中下旬汇总归集)确定装订成册的数量;的日期。整理检查凭证序列号去除大页面或附件被折叠成规模的凭证,以避免阴沟里,读,以保持完整的数字证书的金属物体(如订书钉,大头针,回形针); ,如果任何颠倒重新排列,发现缺号为查明原因。附件,然后检查是否有差距,征收,入库单,工资,奖金,单随附的完整;?券是完全密封的相关人员(如首席财务总监,审查,记账,制单等)。 B.会计凭证约束力的要求:a。结合,与一个三针引线具法律约束力的凭证应使用棉线,在左上角的三个针眼标记,执行的三个第一线结,结还活着,并在证书上覆盖的内,装订尽可能狭窄的被占领地区的凭证及其附件保持尽可能大的揭示表面,以便于后续的参考凭证外盖的牛皮纸封面还印盖规格略大于附带的优惠券;绑定凭证厚度为1.5厘米,方可保证结合牢固,美观大方。会计凭证装订票据。一。填写封面的证书类型,开始和结束的会计人员和有约束力的工作人员签名的编号,证书编号;良好的卷号编入柜的封面上,按编号顺序露显着的证书类型,以方便访问到。 ②会计账簿约束力。退房的各种会计账簿的一年,除了除夕使用的书,书应整理归档。其基本要求是:A.首先由之前的书籍装订的书籍,让使用的表页的各种账目是否一致的帐户页面是完整的,连续的序列安排是否,然后按会计账簿封面,书籍启用表,帐户目录,会计帐簿被安排在一些页面顺序的帐户页面,会计账簿绑定的顺序装订封底。 B.活页书约束力的要求:a。保留使用的帐户页面,填写完整的页面数量的帐户,删除空白页,删除帐户文件夹,做质量好牛皮纸封面,封底,装订成册。二。多列,三列,数量金额散叶的帐户帐户的活页活页帐户,不得混合操作的,应该是同一种业务,类似的帐户“页装订在一起。 C。封面上的这个帐户,填写好类型的帐户,编好卷号,会计人员和有约束力的(经办人)的签名。 C.其他书籍的装订要求:1。会计账簿应牢固,平整,无折角,崩了错误的页面,关闭页面,这种现象加上空白纸。二。会计账簿的密封应严密,密封加盖的印章。 C。盖应完整,光滑,并注明各年度的书籍名称,数量,编译的编号顺序为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借来的),杂志,和一个破裂的家庭。四。会计账簿保存分别准备的卷号,一年四季订单量的现金日记账,分类账,不同类型的故障,辅助帐户一年四季的卷号的准备。 (3)结合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完成后及时提交的报告保留按月装订成册谨防丢失。小型企业季度装订成册。首先,之前的会计报表是按照文件管理器目录下检查装订完成后,刷新报告页面,顶部和左对齐,压平,以防止关节受损部位修复,如果完整的约束力;会计报表装订顺序:封面的会计报表,会计报表说明各种会计报表,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后盖,保留编制的卷号的数字顺序排列。 (3)会计档案保管。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即使是会计档案,本财年结束后,可暂时保留的单位的财务会计部门,一年,期满后原则应该是发展的一个盘点财务会计部门移交的单位档案部门保管。 “根据上述规定,会计文件的存储需求:(1)会计档案移交手续。财务和会计部门的会计文件转移到档案部门的单位,按照下列程序办理:A.上市库存,填写交接清单; B.使用中的日期字段的书,填写移交日期; C.人员转移库存的转移和交接清单项目后检查的签名。②保持要求的会计应选择在干燥防水的地方,远离易燃转储文件。A.会计档案室,消防设备应围绕适应B.使用透明的塑料薄膜作为防尘罩,防尘布,覆盖所有文件架和塞老鼠洞; C.会计档案室内不断喷洒消毒剂,经常保持在一个干净卫生的条件下,以防止污染; D.会计档案室,以保持空气和光线,并有足够的空间,渠道和访问的地方,以便于检查,并防止潮湿;五集存档寄存器,寄存器文件目录,文件借用登记,以防止破坏的损失,损失和泄漏; F.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系统的安全防盗措施,如注意,抗磁性。③会计文件的借用。A.会计文件所提供的使用,原则上,贷款,特殊需要,须经上级主管单位或单位领导,会计主管人员的批准。B.外部借款的会计档案,举行一个正式的介绍信,由会计人员或单位领导批准,以办理借阅手续;单位的内部人员借会计档案,应办理借用手续,由会计主管人员或单位领导批准。借贷人应填写贷款登记簿,借来的姓名,单位,日期,数量,内容,返回日期登记。C.借会计档案的人员,案卷中涂抹,纪念分手的原始卷的文件可能不必须改变交换的原件或复印件(如果有特殊情况,须经领导批准在出行前,或复制原)。D.借出会计档案,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安排悉数偿还,并取消借阅手续。④期间内的会计文件。各种会计档案的期限内,根据自己的特点,可分为两种类型的永久和定期。形成垂直的文件单位会计,考虑和反映会计,会计档案工作的总结与长期使用的价值,审视和研究的经济活动,应永久保存。定期保管期限为三年,五年,10年来, 15年,25年五种。会计档案的期限内,本财年结束后的第一天算起:1996年12月5日结束,的保留年1月1,。1997年,在文件中,以充分反映会计档案部门应设置会计文件以供将来参考表保存的会计档案,及时记录,借用的数量和归档编号,做到心中有效,不出差错。
[编辑本段]会计档案销毁规定
(1)会计,记录保存期满后,需要由单位档案机构会同会计机构被破坏的破坏认为,在结合的财务和会计部门鉴定,严格审查,编造会计档案销毁库存。 (2)机关,团体,机构和非国有企业会计文件被破坏,破坏的单位的领导批准;国有企业,企业领导审查,并提交批准的主管单位销毁。 (3)会计档案保管期满,但悬而未决的债务的原始凭证,否则应分别提取的文件档案部门保管,清理债权债务,建设单位在建设期间的会计文件不被破坏。 (4)之前销毁档案,会计档案应销毁库存的每个清单中列出的项目检查,各单位销毁会计档案由档案部门和会计部门派遣主管引脚,会计档案销毁,主管机关应该由各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的考勤监控引脚经理签名的“存货销毁后销毁会计档案,标记”已损坏“,并销毁日期,勇于承担责任,而监测销经验写一份书面报告,一式两份,单位领导的报告,和一份机密文件,以备将来参考。
Ⅹ 预测成果数据库
利用预测模型即单元矿化指标回归模型和单元含矿性估计模型对未知区符合边界条件 的单元的矿化指标(Pb、Zn、PbMet、ZnMet与IOre)均进行了预测估值,预测结果存放 在预测成果数据库中。
预测成果数据库是在立体单元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计算及边界条件限制后得到 的预测估值结果的存储数据库,包括矿化指标Pb的已知值Pb和预测值PPb、矿化指标 Zn的已知值Zn和预测值PZn、矿化指标PbMet的已知值PbMet和预测值PPbMet、矿化 指标ZnMet的已知值ZnMet和预测值PZnMet、含矿性指标IOre的已知值IOre和预测值 PIOre。
同时,为了便于对预测成果进行统一制图与可视化,还对矿化指标的已知值和预测值 进行统一合并处理,矿化指标的已知值和预测值合并后用LPb、LZn、LPbMet、LZnMet、 LIOre属性表示。合并原则为:如果单元为已知单元,则LPb、LZn、LPbMet、LZnMet、 LIOre取已知值;如果单元为预测单元,则LPb、LZn、LPbMet、LZnMet、LIOre取预测值(如果小于0,则取0)。
预测成果数据库的数据表结构如表9.1所示。
最终,预测成果数据库中存放了丁家山铅锌矿床中大于边界品位的已知和大于边界品 位的未知预测单元的矿化指标、含矿性指标的计算结果和预测结果,共有立体单元18441 个,其中已知单元5404个、预测单元1303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