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刘心武点评红楼梦
最好是看哪一个人的吧!我是看了刘心武的,又看了周汝昌的,两人讲的有些地方不一样,看得纠结死了!老实讲,真接受不了贾宝玉和史湘云这一对。
B. 刘心武的《红楼梦》研究有什么独特的观点
不止很多没有得到所谓的“红学家”的认可,还惹来许多的非议.
不过里面有许多的见解是非常特别、独特,通过他的一些分析我发现了许多以前读《红楼梦》中疏忽的地方,而且有的也能说服人。不过有些见解也有些牵强附会。
但是那些所谓“红学家”的意见不能左右我的看法,因为我会觉得他们是红学家,可是他们研究了这么长的时间他们的研究成果是什么,为什么不像刘心武先生一样在电视这样的媒介里宣传,他们的研究只是著书而已。感觉他们像是闭门造车,如果都是研究红楼梦的大师,我欢迎刘心武先生这样的红学研究者。
C. 请看了刘心武解读红楼梦什么感觉
我觉得他讲的大多是不合理的,从逻辑上说,他的推理大多是书中文字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或"充要条件".举例来说吧,他最主要的成果"秦可卿是皇室遗孤"就是这样的,如果先行假设出这个结论,再到文中咬文嚼字,还是有一丝可能成立的,但绝不能因为这样就可以认为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就好比一件凶杀案,我们如果得知凶案发生时恰巧有一个人在现场,我们只能说他有嫌疑,绝不能因此认定他就是凶手.
但是,我觉得他是功大于过的,原因有几点:一,他最大的功劳就是引起了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和普通人对<红楼梦>的兴趣,这对于这部奇书的研究和流传,是有极大裨益的.二,他使很多人了解到了古本红楼梦,了解了红楼梦的成书历史,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好处太大了.三,他上电视去发表自己的意见,绝对无可厚非,正如楼上说的,"每个喜欢红楼的人都有权利去评论和研究."他说的只是一家之言,而且他在评论前早已声明了这一点,结果如此谨慎,还被一些红学家批评,我实在认为他没什么过错,值得同情,反倒是那些红学家的做法,令人不敢苟同.红学家如果不满意,完全可以上电视告诉大家什么是正确的.我想这才是广大群众所希望看到的.
这些仅属我一家之言,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加批评.
D. 刘心武的红学成就
刘心武写《红楼梦》。
内容简介
刘心武说自己之所以续写《红楼梦》,是因为程伟元和高鹗以活字排印方式推出一百二十回《红楼梦》,这使得曹雪芹原创的前八十回《红楼梦》流传至今,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他们对前八十回手抄古本的改动,留下了遗憾。而后四十回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刘心武推论,曹雪芹其实写完了《红楼梦》全书,总共108回,只是后面的28回章节遗失了。现在他所写的《刘心武续红楼梦》,基本上延续了曹雪芹的原意。
续稿杀青
七年之功呕心沥血
著名作家刘心武因多次发表他的大胆探佚说,为原本只有“红学家”才有资格涉足的“红学”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也为草根“红迷”队伍壮大,拉起了大旗。4年前,刘心武就表示高鹗所续写的《红楼梦》后四十回内容和原著精神不符,并称曹雪芹《红楼梦》全本不是120回,而是108回,他打算重新续写后28回。去年3月,他在新书中已经试着列出了他臆想中的后28回目录,并推演出主要情节,但表示还未动笔。
14日晚上6时35分,出版商“凤凰联动”在微博上宣布:“刘心武举七年之功,呕心沥血,根据各类探佚成果和丰富的想象力,重续《红楼梦》后28回,日前已经杀青。港台大陆三地将在4月中旬同日出版。中国各大文学期刊同时间盛大转载。” 同时,凤凰联动总裁张小波也用“确为重大消息”来转帖并助推该条新闻。该公司宣传策划郑雨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刘心武续写的《红楼梦》后28回目前已经完稿,他们正在筹备出版此书,但具体的情况还不方便透露。
四月出书
起印就是100万册
昨天上午,张小波在微博上说,他此次签下了一个大单子,压力很大,起印就100万册。他为自己加油:“我要努力啊!”如此举动,是否看好的是刘心武的市场号召力?但张小波强调,刘心武的续写之举不是别人能够影响的,他绝对没有做“推手”。
张小波说,90年代初,刘心武发表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时曾说:“这只是一种基本上用现代语体写的小说,与所谓的‘续作’、‘补作’还有重大区别。我以为那是必须摹拟‘曹体’的;我目前还没有那样的能力和勇气。”由此可见,刘心武早就怀有重续红楼梦的心愿。在重续中,宝玉、黛玉等主要人物都将有新的“归宿”。刘心武认为,《红楼梦》以大悲剧收场:在党派纷争篡权夺位斗争中,贾王史薛及甄家一败涂地,凤姐儿不堪凌辱投江自尽,元春被人诬陷害死,贾母死后黛玉愈发没了靠山,于月圆之夜步入湖中。黛玉死后,宝玉和宝钗完婚,宝钗因内外交困染病而亡,卫若兰临死前又将湘云托付给宝玉。宝玉湘云二人一路行乞,虽不断有下人好心收留,但湘云溘然而逝,宝玉大彻大悟,回归天界恢复神瑛侍者身。
先前构思有出入
15日晚,出版商的微博又披露了刘心武续写的前五回目录:“第81回:中山狼吞噬薄命女河东狮吼断无运魂。第82回:睿探春安民止谣诼,达宝玉婚礼赠麒麟。第83回:史太君失语难瞑目,金鸳鸯守志宁玉碎。第84回:倪二哥庙会遇知音,冷三爷村肆警旧雨。第85回:玻璃大围屏酿和番,腊油冻佛手埋奇祸”。对比来看,刘心武最终完稿的回目和几年前的构思有些出入,说明他在写作中,对最初的构想是做了调整的。记者查阅《〈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一书的最后部分,当时的28回回目中,第82回标题是“谣诼四起官中大乱,封园闭户胆战心惊”、第84回是“平安州事发不太平,洒泪亭鹤唳难洒泪”、第85回是“暖画破碎藕榭削发,冷月荡漾绛珠归天”。
此前,刘心武猜测曹雪芹后28回最后5回的目录是:第104回,哭向金陵凤姐命断,疾走江南宝玉神昏。第105回,瓜州渡口妙玉献身,金山寺下悍王殒命。第106回,空茫大地中秋诗否,白首双星能聚几时。第107回,饥怡红寒冬噎酸齑,病枕霞雪夜围破毡。第108回,神瑛顿悟悬崖撒手,石归山下情榜俨然。
八十回后回目
以下为刘心武2006年提出的八十回后回目: 八十一回 中山狼吞噬薄命女 河东狮吼断无运魂 九十五回 玻璃大围屏酿和番 腊油冻佛手埋奇祸 八十二回 谣诼四起官中大乱 封园闭户胆战心惊 九十六回 潢海铁网山虎兕搏 樯林智通寺香魂断 八十三回 史太君无奈大厦倾 金鸳鸯有志宁玉碎 九十七回 宁国府旧帐成首罪 荣国府新咎遭抄拣 八十四回 平安州事发不太平 洒泪亭鹤唳难洒泪 九十八回 月落乌啼寒霜满天 食尽鸟泣奔腾流散 八十五回 暖画破碎藕榭削发 冷月荡漾绛珠归天 九十九回 良儿误窃真相大白 凤姐扫雪痛心疾首 八十六回 勉为其难二宝成婚 似曾相识枕霞出阁 一 百 回 狱神庙茜雪慰宝玉 拢翠庵贾芸感诗仙 八十七回 椿灵抗旨远走高飞 司棋殉情殃及池鱼 百零一回 巧姐儿遭骗临绝地 刘姥姥报恩如涌泉 八十八回 薛宝钗借词含讽谏 王熙凤知命强英雄 百零二回 傅秋芳妙计赚令牌 红衣女巧言阻金荣 八十九回 贪高位雨村昧良知 顾大局袭人舍声名 百零三回 靓儿弃前嫌护灵柩 卍儿释新怨守绝密 九 十 回 蒋玉菡偏虎头蛇尾 花袭人确有始有终 百零四回 哭向金陵凤姐命断 疾走江南宝玉神昏 九十一回 霰宝玉晨往五台山 雪宝钗夜成十独吟 百零五回 瓜州渡口妙玉献身 金山寺下悍王殒命 九十二回 甄宝玉送回贾宝玉 甄士隐默退贾雨村 百零六回 空茫大地中秋诗否 白首双星能聚几时 九十三回 卫若兰射圃惜麒麟 柳湘莲拭剑赏梅瓶 百零七回 饥怡红寒冬噎酸齑 病枕霞雪夜围破毡 九十四回 蘅芜君化蝶遗冷香 枕霞友望川留余憾 百零八回 神瑛顿悟悬崖撒手 石归山下情榜俨然 探佚的红楼人物命运 人物 刘心武拟定 高鹗续书 宝玉 回到赤瑕宫恢复神瑛侍者身份 出家 黛玉 中秋之夜沉湖自尽 宝钗成亲之日病逝在潇湘馆 薛宝钗 染病抑郁而终 独守空闺,抱憾终身 王熙凤 不甘屈辱投水自尽 贫病而死,草席裹尸而葬 迎春 悬梁自尽 被丈夫虐待而死 探春 远嫁岛国 远嫁异乡,后随夫回京续职 贾母 受惊吓中风而亡 年老体衰生病而死 鸳鸯 被逼婚刺喉自尽 殉贾母上吊而死 元春 政变中被缢死 病殁 李纨 被封为诰命夫人时喜极而亡 年轻守寡,晚年母以子贵 妙玉 和忠顺王同归于尽 被强盗掳走,不知所终 史湘云 与宝玉结发,贫贱夫妻 丈夫早死,立志守寡 巧姐 被卖入妓馆,后嫁板儿为妻 欲卖潘王,刘姥姥设计施救 袭人 被忠顺王父子霸占,后嫁蒋玉菡 王夫人作主嫁给蒋玉菡 司棋 自焚而亡 撞墙而死 自2005年4月2日起,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大型系列节目《刘心武揭秘〈红楼梦〉》,邀请刘心武主讲。
该节目先后推出了秦可卿系列、贾元春系列、妙玉系列、林黛玉系列、薛宝钗系列、贾宝玉系列、史湘云系列及“80回后真故事”等,至2010年3月27日止,共计播出61期。此间,亦相继推出四部同名书籍和《〈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一书。
该讲座基本囊括刘心武通过文本细读和原型研究,对《红楼梦》进行探索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心得,是刘心武研究成果的重要汇报。节目内容涉及《红楼梦》概况总说、曹雪芹家世与历史背景、各种探佚线索与分析等,并解读出书中数十位人物命运轨迹,由此提出诸多认知《红楼梦》的新的高级精神内涵。 (01)刘心武谈红学(上)
(02)刘心武谈红学(下)
(一)
(03)贾府婚配之谜(04)秦可卿抱养之谜
(05)秦可卿生存之谜
(06)秦可卿出身之谜
(07)帐殿夜警之谜
(08)曹家浮沉之谜
(09)日月双悬之谜
(10)蒋玉菡之谜
(11)北静王之谜
(12)秦可卿原型大揭秘(上)
(13)秦可卿原型大揭秘(下)
(二)
(14)秦可卿被告发之谜(上)
(15)秦可卿被告发之谜(下)
(16)贾元春原型之谜
(17)贾元春判词之谜
(18)贾元春死亡之谜
(三)
(19)妙玉排序之谜(上)
(20)妙玉排序之谜(下)
(21)妙玉身世之谜
(22)妙玉情爱之谜
(23)妙玉结局大揭秘
(四)
(24)林黛玉血缘之谜
(25)林黛玉眉眼之谜
(26)黛钗合一之谜
(27)林黛玉险境之谜
(28)林黛玉结局大揭谜
(五)
(29)薛宝钗选秀之谜
(30)薛宝钗指婚之谜
(31)薛宝钗情爱之谜
(32)薛宝钗与贾母关系之谜
(33)薛宝钗情障之谜
(34)薛宝钗结局大揭秘
(六)
(35)玉石之谜
(36)贾宝玉人格之谜
(37)贾宝玉意淫之谜
(38)贾宝玉多重人格之谜
(39)贾宝玉结局大揭秘
(七)
(40)史湘云出场之谜
(41)史湘云寄养之谜
(42)史湘云定亲之谜
(43)金麒麟之谜
(44)史湘云结局大揭秘
(八)
(45)全本《红楼梦》之谜
(46)《红楼梦》结构之谜
(47)贾迎春之谜
(48)香菱之谜
(49)贾家获罪之谜
(50)贾惜春之谜
(51)袭人、麝月之谜
(52)贾探春之谜
(53)王熙凤、巧姐之谜
(54)李纨之谜
(55)狱神庙之谜
(56)金陵十二钗副册之谜
(57)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谜
(58)“情榜”之谜
(59)八十回后回目之谜(上)
(60)八十回后回目之谜(中)
(61)八十回后回目之谜(下)
曹雪芹是写完了《红楼梦》的,共108回,可惜80回后迷失。现在大家所看到的120回通行本的后40回,是1791年萃文书屋老板程伟元和文人高鹗联手攒出来的,那时曹雪芹辞世已近30年。程高本用活字摆印后流布甚广,使曹雪芹前80回得以普及,功不可没,但所续后40回背离曹雪芹原意,历来多有读者不满。120回通行本流布后,续作叠出,但绝大多数都从120回后续起,离曹雪芹原笔原意更远。当代有作者从80回后续写,各有特点,但大都是自由发挥。
刘心武研究《红楼梦》已有20余年,他通过原型研究、文本细读,探佚出了曹雪芹写成又迷失的后28回的内容,在探佚的基础上,试图复原出曹雪芹后28回的大致面貌,历时7年完成了这部《刘心武续红楼梦》。刘续试图进入曹雪芹的文本语境,对前80回中所有“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大、小、明、暗伏笔逐一进行了照应,并对古抄本中所有脂砚斋、畸笏叟批语中透露、逗漏的后28回的情节、细节、文本用语、回目等也逐一加以了兑现。
这本书自问世以来,一直遭人质疑,凡续撰经典作品者,被人质疑,也属常理。不可否认,刘心武的红楼梦给读者以另外角度去看红楼梦。
刘心武续红楼梦里主要人物命运
贾宝玉
与宝钗结为连理,后因不愿入仕而出家,经甄宝玉提点还俗,历经贾家彻抄、牢狱等大惊大险后,大彻大悟,悬崖撒手,回归天界,恢复神瑛侍者身份。
林黛玉:
绛珠仙草黛玉夙愿已还,泪尽血现,遁水仙去,沉湖而死。
薛宝钗:
与宝玉成婚后,想尽一切办法引导丈夫走仕途经济之路,未成想反而逼走了宝玉,宝钗心力交瘁,染病而亡。
王熙凤:
被贾琏贬为侍妾,且于贾家被抄后沦为阶下囚,在押回金陵老家途中,不堪凌辱,投江自尽。
史湘云:
嫁给如意郎君卫若兰,但好景不长,丈夫不幸于虎兕最后一搏中遇难,临死前将史湘云托于宝玉,成就金麒麟之缘,后湘云与宝玉携手红尘……
妙玉:
忠顺王追查贾府宝物,妙玉为掩护贾宝玉,和忠顺王同归于尽。 根源
刘心武是上小学的时候,发现父亲睡觉的那个床的枕头特别高就掀开枕头发现里面就有这个《红楼梦》,还不是线装的,但是印刷年代非常古老,里面还有绣像,刘心武就觉得挺有意思,刘心武的父母他们觉得他小,是不提倡他看,但是真发现刘心武从枕头底下薅出来看吧,他们也没有谴责。刘心武最早看《红楼梦》应该就是在上小学,大概那个时候应该是十二岁。
在青年时期,应该说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后期,那个时候看《红楼梦》就很安全,因为毛主席对《红楼梦》发表了他的一些意见,后来评红是一件非常安全的事情,而且《红楼梦》又重印了,所以这个时候读《红楼梦》。但是刘心武有自己的心得,就是那种人生的那种沧桑感。可是刘心武觉得好像经历了很多事情以后,人与人之间,人情,就开始琢磨这些东西,刘心武觉得那个时候就开始读出味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发表些许研红文字后,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来信赞其“善察能悟”,大受鼓舞,后与周老开始研红通信,2003年二人通信获《文汇报》﹝ 长江杯﹞征文优秀作品奖。
到现在刘心武觉得仍然还保持着一份敬畏之心,不敢说自己把《红楼梦》就读懂读通了。刘心武觉得越这样倒越好,因为如果都觉得自己就完全读懂读通了,就正确了,刘心武现在在这儿讲《红楼梦》就是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的了,那刘心武也就不会再去读了,他就会觉得还读干吗啊?现在刘心武还要读,还仍然充满了新鲜感,觉得可能还会有新的收获。 刘心武先生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具有自传性、家族史特点的作品,其中的许多人物在生活中都有原型。而秦可卿则是解读《红楼梦》的一把总钥匙,破解了秦可卿的生活原型,才能了解曹雪芹真正的创作意图。他认为,秦可卿的真实出身是清朝康熙时期废太子胤礽藏匿在曹府的女儿,也就是一位尊贵的公主级人物。有关她的所有疑团都与她的这个真实身份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从《百家讲坛》播出刘心武讲《红楼梦》的节目后,叫好声一片,骂声也不少。所有的声音中,最令他气愤的一种声音,来自红学家冯其庸和李希凡,“有人说我扰乱了社会文化的方向,感觉在给我扣帽子”。但刘心武说,自己是一个性格特别的人,不会生气,“这些红学专家的批评确实对我研究红学产生了干扰,但同时也是对我的一种激励,我甚至从中获得了一种动力。在这些质疑和尖锐的批评声中,我获益匪浅,还得到了一种启发”。
E. 刘心武先生对红楼梦最近有新的研究发现吗若有,那是什麽
应该有,
红学家
对红楼梦的研究是不会停止的,但有什么研究我就不太清楚了,你可以继续提问。
F. 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最近重新续写了《红楼梦》的后四十回,引起极大的反响。请谈谈你对续写内容的看法
从有关资料中可以看出,刘心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采用历史考证法、原型研究法进行《红楼梦》的研究。采取文本细读的方式进行《红楼梦》的精细研读。二十多年来可以说是成果多多,著有《红楼望月》《刘心武揭秘〈红楼梦〉》1-4部《〈红楼梦〉八十回后的真故事》等专著;还对《红楼梦》中的诸多人物进行详细研究与论述,著有《赵姨娘》《秦可卿之死》《贾元春之死》《妙玉之死》等中篇小说。从2005年到2010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陆续录制播出61集关于《红楼梦》的系列节目,对于《红楼梦》中的宝黛钗等主要人物都进行了评述与分析,结合脂砚斋的批语对《红楼梦》八十回后作者曹雪芹创作意图进行了具体的推断,在广大的听众和红学爱好者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极大地震动了红学界,褒贬不一。从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出,刘心武为续写红楼梦可谓是煞费苦心,按他自己的话讲是蓄谋已久。
刘心武续写红楼梦可以说是他人生的目标之一,或许是他的终极目标。对于一个作家来讲有这样的奋斗目标真可谓难得、可贵、伟大,非常人所想。刘心武自费研究《红楼梦》说明老作家自愿地并出自真心地热爱《红楼梦》。他的研究可算是正规而且专业,他对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考证,对《红楼梦》中主要人物进行考证与研究,对红楼梦后八十回的内容进行探佚,结合脂砚斋的批语大旦总结出了曹雪芹完整的写作构思,阐明了出了明确的自我研究结果。其过程中张显出作家本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文学造诣,也表现出了作家本人严谨细质的作风和学风,在当今一切向钱看的年代有这种作风和学风的学者不多了,刘心武的确是个榜样。说到红学界中的学者们对于这一草根红学者产生非议实属正常现象,这些学者们也确是不及他,他对红楼梦的历史考证原型研究以及丰富的成果对红学界是一个巨大的震动,也深刻地影响到了成千上万的《红楼梦》的爱好者们,可以说丰富了红学研究并对推动红学研究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不朽之作,毛泽东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地大物博,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有一部《红楼梦》”。一个举世公认的伟人将《红楼梦》与江山、历史文化相提并论,虽说我个人觉得有些言过其实,但是也确实表明了《红楼梦》之不同反响和在伟人心中的崇高地位。《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文稿丢失是一件极大憾事,这一憾事被现代人们比喻成为断臂维纳斯。二百多年来许多热爱《红楼梦》的文人墨客都参与到了弥补这一憾事当中,试图还原其完整的真善美,产生了多种版本的续写《红楼梦》,据考证约存在过三十六种不同的版本,其中流传下来的正规的版本就是1791年文人高鹗续写后四十回、翠文书屋老板程伟元组织印刷出版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维纳斯断臂之美人所共识,但是维纳斯能否被续接断臂吗?欧洲从古至今不乏雕塑高手,其技艺精湛绝伦,怎么就没有一个出来进行断臂续接的呢?曹雪芹的《红楼梦》和法国卢浮宫中的断臂维纳斯是不同形式的艺术珍品,都是残缺的。曹雪芹的《红楼梦》可续写,卢浮宫中的断臂维纳斯也能续接断臂,没什么不可能的。可是不得不说的是如此做法的结果必然是改变原创并误导真相,造成对艺术珍品的丑化和破坏。
红学前辈俞伯平先生指出曹雪芹的《红楼梦》不可续,确没说不能续,这是一个资深的学者表现出的特有的有所畏惧。鲁迅先生对续写《红楼梦》也发表过言论:“E.Haeckel说过:人和人的差别,有时比类人猿和原人的差别还远。我们将《红楼梦》续作者和原作者一比较,就会承认这话大概是确实的。”(《坟.论证了睁眼看》),从二百多年前的高鹗到现今的刘心武,“类人猿”确实出了不少,今后可能还会出现。这些个“类人猿”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他们的心思非常人所能想。
G. 刘心武如何评价新红楼梦
刘心武评价新红楼梦:
“我觉得,李少红过分听从红学权威的意见,把120回作为原著,把贾家官复原职拍出来,把它变成了一出喜剧,这样的结局是我不能接受的”。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120回《红楼梦》,前80回大体是曹雪芹写的,是原著,堪称经典;后40回则是高鹗续写的,高鹗所续的后40回不是经典。1987年王扶林执导的《红楼梦》,编剧大体持这样的观点,认为前80回是经典,要尊重,高鹗续的后40回非经典,可以抛开。当时就没有照高续那样,去拍什么“沐皇恩”、“复世职”、“延世泽”,而是根据当时掌握的探佚成果,努力复原曹雪芹的原意,尽管不是很成功,却坚决保持了大悲剧的结局,体现出对曹雪芹及其笔下文字的最大尊重。”
“官方红学权威认为,120回的《红楼梦》是经典,在他们眼中,只有他们以庚辰本为前80回底本的那个交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120回本子才是正宗,才算‘原著’。新版《红楼梦》的投资方请到他们做顾问,指定必须按他们校订的那个本子去拍。李少红只是投资方雇用的一个导演,她只能按官方红学权威的指令去拍,结果拍成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这个样子。”
H. 刘心武品红楼梦好,还是蒋勋说红楼梦好
关于红楼梦众说纷纭,说的都好像有道理,看你喜欢和支持谁的观点了,个人推荐张爱玲,周汝昌,和刘心武品红楼梦。
I. 刘心武讲的红楼梦怎么样
他的揭秘红楼一共四本,我都买了。我觉得不错啊。刘心武的见解大体上和周汝昌的相同,但在很多细节方面还是不同的,犹由于他提出的好多见解和现在大家公认的不一样,所以有很多人接受不了他的想法。说他很会瞎掰。不过我个人还是很喜欢他的揭秘红楼的,他是以秦可卿为线索来一一揭秘的
J.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值得一看吗
1,可以看看。刘心武是一位著名作家,但他的红学很受周汝昌的影响,周汝昌研究红学六十多年,年轻时和胡适好像还有过一次交往,这么多年他有一些研究成果曾很有影响,受过毛泽东肯定。看看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也可,里面是有些见解独到,不过有些确是一家之言,不可尽信,如黛玉之死他说是沉湖,很多其他专家并不赞同,本人也觉太牵强,不可思议,在他所说的红楼原意后二十八回(周汝昌也讲原红楼应108回)情节有些有根据,有些观点也不很严谨。 本人建议你看“多家之言”。如周汝昌,马瑞芳,蔡义江等等书籍和讲座,比较相同之地和不同之地,那样对红楼会有些更深层次的认识 。
2,红楼梦本身虽然甚美,不过有不少人受本身知识结构,个性,素养的影响看不下去,觉得和现实距离很远,没意思甚至觉得脂粉气太重,矫情。其实是他们不理解,毕竟它可能只有用心,用感情才能明白,我觉得这是红楼梦本身的“局限”。于丹本人拥有着很高素养,精神和感情非常的充沛,而且她极擅长表达,语言很美且富有精神内涵,契合人心。当今时代这样懂生活,有素养的学者是很受人欢迎的。易中天更不用说了,他用独特的视角看三国,有意思且很透彻,他对汉史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这些东西。 刘心武在这些方面和他们都有点差距,也受到一些人的怀疑和批评。我认为这些是他不如前两人火的原因。 (个人浅见,不对之处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