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复旦老师陈果把“耄耋”念成“毛至”,该理解吗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三千年的诗韵,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就是穷其一生,也无法成为“活字典”或是无所不知的“国学大师”。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可能把汉字认全。1990年徐中舒撰写的《汉语大字典》,现有汉字至少有54678个。如此之多,况且汉字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的也挺多。常用的则能记住,而少用的因忘记则有可能会出洋相。
人红是非多,好事者将陈果之前的授课视频翻出来,骂她三观不正、教给学生的东西没用,甚至质疑她误导年轻人走向歧途,否认她以前的一切科研成果。
陈果哲学出身,中国汉文字并非她的强项,有不认识的字也情有可原,即便是学富五车,面对无穷尽的知识,也难免会遇到盲区。面对网络暴力,她自始至终都没有辩解过,依旧带着恬静贤淑的笑容给学生们授课。
❷ 复旦女神陈果老师:曾备受学生追捧,如今为何销声匿迹
几年前,复旦的一位美女老师凭借其良好的口才在网络上火了。她没有平日里我们对于教师的刻板印象。在校园中,她总是将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学生们,喜欢穿着笔挺的小西装,凸显身材的裙子,画着精致的妆容。一米七的身高加上绝佳的身材,走起路来还让人以为是超模在街拍。
然而更加让人敬佩的是她的智慧,她在复旦大学主讲的是思修课,这在大学中可以说是最无聊的一门课了,然而她的课却是座无虚席,很多人都是慕名前来,想一睹女神的风采,听听她犀利的言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她的思修课,与别的不同,她会讨论生命的意义、讨论爱情、讨论孤独和自由,这是大学学生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她也因此成功,并遭受了无数质疑。
结语
即使是被拉下神坛,但再怎么贬低,她也比我们普通人厉害得多。在被人指出她的错误和无用的话语后,她没有极力反驳,没有理会那些骂战,然而她也的确低调了很多,现在已经很少出现在网络上了,充分体现了她自己说的“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除了她那些虚浮的语录,她也是实打实的哲学博士,的确激励了很多大学学子和网络上看过她课的人,她能在大学课堂满里注水现象的情况下认真地准备课程,从心底里喜爱学生,这也是十分难得的。人无完人,把她拉高和把她贬低的都是别人,她始终是自己,宠辱不惊。
❸ 如果要在复旦大学当老师,需要什么学位,做到什么成果
文科的情况不是很清楚,理科么,国外读的博士并且做过博后,或者国内知名院校的博士并且有国外博后的经历。基本上如果只是国内的博士是没希望的,除非你的老板是大牛,并且愿意推荐你,并且与复旦有关系。
❹ 复旦大学最出名的老师
这几个条件都满足?貌似比较困难吧,不过程度不同了。
王德峰,哲学学院,满足1、3条,2、4、5有没有不知道;但是1、3是绝对满足的,只要听过一次他讲课就都知道
陆谷孙,外文学院,《英汉大词典》主编,1、2、3都满足(最喜欢的话也可以有几个吧,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栏目采访过,是不是专访不知道;演讲应该肯定是拍过的
其他的,杨福家?葛剑雄?陈思和?
说实话,经过媒体包装,不少老师都可以达到同样的高度……
❺ 复旦历史学系42岁女教授去世,生前取得了哪些成果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英文授课,注重英文原始资料的应用,出版多部学术著作,发表多篇论文 。
❻ 复旦大学陈果老师出过什么书吗
复旦大学陈果老师出过《懂你——论道德教育的语言艺术》、《黑格尔辩证法的起点与秘密——青年黑格尔哲学思想》。2017年4月,《好的孤独》出版。2018年4月,《好的爱情》出版。
陈果,女,1981年2月出生于上海,中共党员。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加拿大温哥华UBC大学Regent College访问学者。
2005年2月-2008年6月在复旦大学哲学系基督教哲学专业攻读博士。2008年6月至今在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工作。现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任课教师。在复旦bbs有很高人气,是北区研究生公寓三宝之首--"酋长"。
(6)成果老师复旦扩展阅读:
一、陈果简介
陈果,1981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现任复旦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在学生中拥有极高人气,被称为“麻辣教师”,她的课也被学生评为“我最喜爱的复旦课程”。
2010年,她的课堂视频被学生上传到网络,迅速传播开来,广受好评,一周内播放超过3000万次,《人民日报》《新京报》《南方日报》《三联生活周刊》《中国青年报》、凤凰卫视等媒体平台疯转推荐。她的付费音频课程一个月内点击破百万。
二、研究成果
2005年7月,撰写的“‘光’(理性) 与‘影’(非理性) 编织的绮丽——评奥托的《论神圣》”,发表于《基督教学术》(第三辑)。
2007年1 月,翻译的“学校教育的核心:论道德的形成和大学的教育 (美)迈克·贝梯(Mike Beaty)”以及因此撰写的“面对繁多的一种坚持:展望大学中的道德教育”,发表于《基督教学术》(第五辑)。
2008年,撰写的《耶稣为何如此言语?》发表于《基督教学术》(第六辑)。2007年1月,上海基督教新教教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调查报告(梗概),发表于《基督教学术》(第五辑)。
❼ 复旦女教授陈果走红网络,却遭学生“炮轰”,后来怎样了
现在科技发达,人们在网上就可以了解天下事,在网上能学到的知识比现实当中还要多,就比如有老师在讲课,所讲内容会被学生拍下发到网络上,让其他的学生也能够学到更多知识,因此,也就出现了不少学生喜欢的“网红教师”,这些教师她们各有各的特点,有的是因为颜值比较高走红,有的就是讲课方式生动有趣,或者是发表的观点能让更多人表示赞同,这才会让更多人去关注。
虽然说鸡汤能够让一部分学生着迷,但是长时间下来还是没办法解决实质性的问题,所以最后难免被打脸,大家觉得呢?
❽ 复旦大学网红教师陈果,将“耄耋”读成“老至”引来众人诋毁,后来怎样
对于一时间成为网红教师,陈果自己也觉得很意外。她并没有因为一时扩大的名气而迷失了自己,动摇自己的立场,依旧在大学中做着她教师的本职工作。对于她而言,教书育人才是她的毕生追求。在遭到各种抨击时,她也虚心道歉,对外没有反驳一句话,这是她内心自然而然拥有的自信和成熟。
陈果曾经的同学评论她说:“她是我见过的最洒脱通透的人。会化妆打扮,穿很妩媚的衣服,会喝酒划拳,蹦迪跳得最美。会突然消失几个月去教英语,回来之后说这是很有趣的经历。会在深夜里写长长的文字,字里行间都是才气,会用漂亮的小楷给人写圣诞卡片。”
陈果如今38岁,即将步入不惑之年,她的岁月里,风情万种是真的风情万种,宠辱不惊是真的宠辱不惊。作为老师,她也在不断地提升自己,而她的美好是一束光,照亮无数前行者。
❾ 复旦大学老师陈果讲课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她如此红
我告诉你因为陈果活在这个有网络鸡汤的时代。你知道吗?她活是因为有人爱看鸡汤文,听鸡汤。还有就是陈果身后肯定会有团队为陈果做宣传啊!是吧。要不那么多名人为什么没或就她火了。
陈果作为心理学教授,她的视频和讲社会广泛关注,非常正常!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博大精深,但并没有形成各种学科。心理学和哲学都是西方的舶来品,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问题,与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密不可分,综合复杂,穿透力强。肤浅点,表面上可以是心灵鸡汤,展示一般人性;深刻点,揭示人类灵魂深处,到底谁在支配我们行为,潜意识?三观?信仰等等。陈果作为留洋心理学博士,她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名师指点,重要的是她具备优秀的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有很高的认知水平,达到融会贯通,能够抓住事情的本质,告诉你真相,
如果问她为什么在一些人群中会受欢迎,那么请你想一想,春节期间,车厘子也能受追捧。炒呗……
我很尊重陈果老师的学识和表达能力,我觉得她讲的东西很家常,平平淡淡,犹如一碗开水。为什么那么受欢迎呢?想必是大家喝鸡汤太多,很想喝些开水。教授弄的开水,不凉不烫,适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