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水利科技成果

水利科技成果

发布时间:2021-08-02 16:51:12

❶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的科技成果

·光照水电站抄分层取水进水袭塔快速施工技术研究获集团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8)
·滩坑水电站高土石过水围堰保护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获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8)
·陡倾角斜井轨道运输安全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获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9)
·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长斜井综合施工技术研究获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9)
·滩坑水电站深厚覆盖层高面板堆石坝快速施工技术研究获股份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2010)
·高寒地区不对称峡谷深覆盖层上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施工技术获股份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2010)
·引水钢管顶管施工工艺获股份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
·三板溪水电站高面板坝快速施工技术研究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6)
·抽水蓄能电站土工膜防渗技术研究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6)
·福建水口水电站2×500吨级垂直升船机建设及运行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7)

❷ 我想获得水利科学进步奖,怎么做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奖励的激励和导向作用,鼓励和引导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献身水利科学技术事业、勇攀水利科技高峰,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水利事业的发展,在水利部科技进步奖取消以后,根据水利行业内各有关单位和众多专家的意见,按照国家《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管理办法》的规定,由学会牵头申请设立的“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于2002年3月28日获得国家批准。“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是面向全国水利行业的行业科学技术奖。它突破了以往部门科技进步奖的地区、部门界限,将奖励对象确定为凡为水利事业发展和水利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奖励经实践证明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科技成果。学会以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和联系广泛的特点,以五湖四海的胸襟和海纳百川的气度,通过通畅而严格的申报渠道,将那些创新力度大、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对水利技术创新与行业科技进步有重要贡献的重大成果推荐上来,进入评审程序。学会始终将科学、公正作为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的生命线,把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办成水利行业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科技奖。

❸ 中国水利学会的科技奖励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奖励的激励和导向作用,鼓励和引导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献身水利科学技术事业、勇攀水利科技高峰,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水利事业的发展,在水利部科技进步奖取消以后,根据水利行业内各有关单位和众多专家的意见,按照国家《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管理办法》的规定,由学会牵头申请设立的“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于2002年3月28日获得国家批准。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是面向全国水利行业的行业科学技术奖。它突破了以往部门科技进步奖的地区、部门界限,将奖励对象确定为凡为水利事业发展和水利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奖励经实践证明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科技成果。学会以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和联系广泛的特点,以五湖四海的胸襟和海纳百川的气度,通过通畅而严格的申报渠道,将那些创新力度大、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对水利技术创新与行业科技进步有重要贡献的重大成果推荐上来,进入评审程序。学会始终将科学、公正作为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的生命线,把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办成水利行业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科技奖。

❹ 中国处在世界上处于顶尖水平的技术

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制造和应用十万亿次级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❺ 刘宪亮的科研成果

1.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三峡大型压力钢管结构分析方法及伸缩节等技术研究。合同金额8万元,1990年-1994年。伸缩节研究项目主持人,总项目第三完成者。水利部鉴定,国际先进。94年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大连理工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水利部基金共同资助项目:地下埋管抗外压弹塑性失稳屈曲破坏的机理分析及有限元计算。合同金额8万元,1991年-1995年。主要完成者,水利部鉴定,国际先进。96年获水利部科技进步应用成果二等奖,95年获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3.南水北调工程中线U形薄壳渡槽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共四项系列研究成果。该系列研究成果1996年12月通过水利部鉴定,与会专家认为结构稳定性分析及优化设计填补了国内空白,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总经费30万元,本人为项目负责人。1997年获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4.广东省水利厅科研项目:广东省东江--深圳供水改造工程渡槽方案优化设计及整体稳定分析。项目经费15万元。该研究成果2003年3月通过河南省鉴定,与会专家认为:该项研究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5.河南省电力局科研项目:安阳电厂丰安桥贮灰场灰坝动静力分析。项目经费19.8万元。该研究成果2003年3月通过河南省鉴定,与会专家认为:该项研究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6.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水工结构计算机智能自动化设计研究。项目经费12.0万元。
7.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优化及智能CAD设计。
8.黄河水利委员会科研项目:黄河坝岸工程导流功效、冲刷机理、及新型结构研究。项目经费10万元。
9.水利部科技重点项目: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后评价。项目经费23.0万元。
10,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科研项目:子牙新河口纳潮冲淤水流泥沙数学模型。项目经费6.0万元。
11.国家电力公司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招标阶段高压岔管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项目经费10万元。

❻ 黄立文的科研成果

近年来主要从事了航运安全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数值模拟、水域通航环境安全评估、航海仿真与计算机软件系统开发等研究工作,在水上交通安全与环境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东部海域中尺度海-气耦合模式研究”、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预测预警系统研究”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军工项目10多项;主持了“长洲水利枢纽工程通航安全技术论证研究”、“天津港4#锚地通航环境和锚泊安全评估研究”、“万向石油储运舟山岙山油库码头水域通航环境安全评估研究”、“鑫亚东浪咀20万吨级修船基地工程通航环境安全评估研究”、“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大型顶推船队下水安全过桥实船试验及通航条件评估研究”“长江水上交通安全指标体系研究”、“长江三峡过闸船舶安全管理对策研究”、“中石化巴陵分公司煤代油配套原料码头改造工程通航环境安全评估”、“中山市桥梁工程通航环境安全评估”、“舟山辖区溢油监测综合信息系统研究”和“桥巩水电站工程通航安全技术论证”等30项横向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成功研制了“船用防避台风决策系统”、“溢油模拟信息系统”、“环境动力预报系统”、“中国南方致洪暴雨预测预警系统”、“中国海海-气-浪耦合模式系统”以及“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等,多项成果在企事业单位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先后获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浙江省气象局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青岛海洋大学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二等奖(甲)、舟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50多篇,三大检索收录10篇。指导并培养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方向的博士、硕士生30多人。指导论文在2003-2005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湖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并获得“华为奖”。

❼ 郑贵林的学术及主要科研成果

专著:《现代继电保护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11
论文:发表SCI检索论文8篇,EI检索l论文52篇,国内核心期刊35篇,共计已发表95篇文
专利:国际发明专利2项,国内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国内软件著作权8项 (1) 已完成的国家部委项目
已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其中: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
参加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
承担并完成国家电力公司重点项目2项;
承担并完成水利部重点推广项目2项,948项目2项;
主持完成国际合作项目1项;
广东省海洋局专项1项;
国家海洋局海洋能发电专项1项;
其余横向各类自动化、仪器、传感器课题超过200项。特别是:
领先开发并完成了基于物联网平台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项目,基于物联网的大型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大型水库自动化系统、大型闸门自动化系统80多项,获得水利部重点推广先进技术7项。
创新发明了海洋差动波浪能发电技术,自取能源的移动海洋观测平台和船舶智能微电网供电、用电系统,船舶微电网补偿稳定技术装备等先进技术和装备,引领着海洋能源综合利用和提升船舶电气系统向智能化、人性化、网络管理透明化及优化节能的前沿。
创新发明了基于交流电过零点核心技术的只能系列、网络化开关,为智慧城市和智慧大厦的构建奠定聊装置平台、通讯平台,同事有效融合了消防安全监测、管理及其消防设施状态诊断,是新一代的电源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重大突破。
合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自动化项目经费逾7800万元
(2) 主持国家部委科技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国家电力公司专项3项;
水利部科技专项2项;
广东省海洋局专项1项;
国家海洋局专项1项;
广州市重大科技专项2项。
(3)多年来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电力能源优化管理及负荷智能控制技术
风光互补野外设备电源技术
高可靠分布式直流后备电源技术
网络化环境、水情无线遥测技术及传感技术
基于INTERNET平台的信息共享和OA技术开发
脉冲负载高速交流过零点无功补偿装置及谐波治理装置
智能系列数字传感器(全系列水文仪器、全系列多功能智能电表)新技术
离岸海洋波浪能差动能量高效发电技术及装备
SPOOP自主动力的海洋观测平台装备开发与制造
智能微电网技术及装备
智能高速局域用电侧电网补偿稳定技术及装备
管道智能机器人
交流过零点智能高速开关及电动机智能双向控制器
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微处理机并行可编程控制器PLC装备开发及应用
小型旋翼飞机制造技术

❽ 中国最近的科技发展成就有哪些

中国近些年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科技方面更是如此,成就较多,简单举几个例子。

①超级计算机。在大数据广为应用之下,超级计算机越来越受重视,而且应用场景越来越多,这使得超级计算机成为“国家科技体现的标配”,毕竟国家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准,而实现这个标准的物质基础,就是超级计算机。近些年,我国的超级计算机发展速度极快,目前综合实力仅次于美国,遥遥领先于第三名,在全世界范围之内形成了中美争霸的局面,这本身就说明中国科技的崛起。

事实上,核电技术是我国未来要发展的方向,也是未来“出海”的主力产品之一,我个人认为他要比超级计算机更具变现力和战略性。

❾ 罗兴锜的研究方向及科研成果

主要从事水力机械流动理论、优化设计、振动与稳定性研究,以及水力机组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研究。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及大型企业科研项目100余项。
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陕西省水利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教育厅科技一等奖1项。

❿ 王光谦的科研成就

王光谦教授的研究领域为泥沙学科与江河治理,开展了水沙两相流基本理论、流域水沙过程模拟及工程应用等方面研究。建立了水沙两相流的动力学模型,得出泥沙颗粒浓度分布及速度分布公式,揭示了泥沙颗粒运动与清水湍流的不同特性。建立了流域泥沙动力学模型,实现了河道与流域过程的耦合,将泥沙研究从河流拓展到流域尺度。研究成果为解决黄河治理及长江三峡工程泥沙问题发挥了作用。承担“复杂条件下坝堤溃决机理与风险调控理论”973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汶川地震堰塞湖除险中 。 从事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共发表论文370余篇,出版专著8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及省部级奖励10项。
王光谦致力于江河治理事业,1992年博士后出站后在清华大学参加的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三峡工程坝区泥沙模型试验研究。三峡工程泥沙问题是争论时间最长,也是我国工程泥沙研究投入力量最大的课题。王光谦从92年开始直到96年一直参加泥沙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80年的泥沙淤积,三峡水库的库容从刚建成的398亿立方米减少到220亿立方米,达到冲淤平衡,以后能够保持近200亿立方米的有效库容,不会出现泥沙淤积使三峡水库报废的局面。三峡工程建设的高潮是大江截流,要把长江主河道拦腰截段,迫使滔滔江水通过导流明渠。由于大江主槽很深,超过30米,容易引起逐渐合拢的戗堤坍塌,会对施工人员和设备造成重大损失。1997年,受施工单位委托为大江截流施工预测截流口门水流特性,成果及时应用于大江截流实践。
1997年长江三峡大江截流成功是世界水电工程建设的里程碑,关键技术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王光谦有幸成为15位获奖者之一,代表数千位参加大江截流的贡献者分享了这一崇高的荣誉。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文化繁衍源远流长。20世纪70年代以来,沿黄地区对黄河水资源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引用水量剧增,黄河断流频繁发生。断流的原因是用水超过黄河的供水能力,解决的办法是进行黄河全流域统一的水量调度,合理分配使用水资源。王光谦积极参加水量调度系统开发工作,带领清华大学教师和研究生组成的课题组,数十次到郑州黄河水利委员会水量调度局,完成黄河流域水量调度系统,为确保母亲河不断流提供技术支撑。此外,还积极参加南水北调工程的论证,先后4次随全国政协考察团对中线工程进行实地调研,对工程建设及水源保护提出建议,并在2001年“两会”期间作为新闻发言人在人民大会堂回答了中外记者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提问。 王光谦教授的研究领域为泥沙学科与江河治理,开展了水沙两相流基本理论、流域水沙过程模拟及工程应用等方面研究。建立了水沙两相流的动力学模型,得出泥沙颗粒浓度分布及速度分布公式,揭示了泥沙颗粒运动与清水湍流的不同特性。建立了流域泥沙动力学模型,实现了河道与流域过程的耦合,将泥沙研究从河流拓展到流域尺度。研究成果为解决黄河治理及长江三峡工程泥沙问题发挥了作用。承担“复杂条件下坝堤溃决机理与风险调控理论”973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汶川地震堰塞湖除险中。
他对固液两相流尤其是泥沙运动和泥石流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解决了泥沙运动中的一些重要部题。如悬移质浓度垂向分布的类型,并探讨其成因,得到泥沙浓度的统一公式。他所进行的快速颗粒流研究,在高含沙流、泥石流以及固料输运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他还发展了固液两相流的新的双流体模型,对固液两相流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加以总结。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面且在承担重点工程课题中,解决生产问题表现突出。他参加了三峡坝区泥沙模型试验,为1994年7月三峡工程设计审查提供了依据。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2008年;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
国家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年;
教育部国家科技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003年;
钱宁泥沙科学论文奖;
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论文一等奖;
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奖项。
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5年。 王光谦教授共发表论文370余篇,出版专著8部。他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好评,一些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代表性著作:《固液两相流基本理论及其最新应用》、《游荡型河流演变与模拟》、《流域泥沙动力学模型》。 专著 (1) 王光谦,李铁键,流域泥沙动力学模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北京。
(2) 王光谦,张红武,夏军强,游荡型河流演变与模拟,科学出版社,2005,北京。
(3) 王光谦, 刘家宏, 数字流域模型,科学出版社,2006,北京。
(4) 王光谦, 魏加华, 流域水量调控模型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6,北京。
(5) 倪晋仁,王光谦,张红武,固液两相流基本理论及其最新应用,科学出版社,1991,北京。
(6) 倪晋仁,王兆印,王光谦,江河泥沙灾害形成机理及其防治,科学出版社,2008,北京
(7) 王光谦, 胡春宏,泥沙研究进展,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北京
(8) 王光谦,世界调水工程,科学出版社,2009,北京

阅读全文

与水利科技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