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世纪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1、不锈钢。1903年前,钢不仅易锈,而且易被腐蚀。 1903年到1912年间,不锈钢一出现便成了杰出的工业金属。而今,不锈钢已不仅仅用于工业,还广泛地应用于医疗与人体。
2、汽车。1913年,美国汽车制造商亨利·福特正式启用他的汽车组装流水线,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使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了这个世纪拥有决定性影响的一件大事。
3、飞机。1901年8月14日,第一架动力飞机开始飞行。 1933年,世界上第一条正规航线开通,大大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
(1)施乐公司三项成果扩展阅读:
1942年核武器:原子时代开始于1942年。为了打败轴心国法西斯,美国最高当局决定启动旨在研制原子武器的“曼哈顿工程”。年底,作为“曼哈顿工程”的一部分,第一个核反应堆在芝加哥大学一个体育设施下面建成并开始运行。
1945年的7月16日,一团蘑菇云从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原子能研究中心腾空而起,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年的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将两颗取名为“胖子”和“小男孩”的原子弹投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日本天皇随后宣布无条件投降,原子弹似乎为赢得二战的胜利立了大功,但是人类从此便生活在可怕的原子武器的阴影中。
② 黄健的荣誉成就
1. 主持“造就专业竞争优势——专业人才持续专业发展研究”‚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项目‚2010-2013。
2. 主持“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上海市教委委托资助项目‚2009-2011。
3. 主持“职业培训师培训能力发展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06-2010。
4. 负责“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子课题——学习型政府的研究‚教育部重大课题‚2004-2008。
5. 主持“成人教育学专业建设研究”‚ “十五”教育部重点项目‚2002-2007。
6. 主持“组织培训和制度创新研究”‚上海市财政局委托项目‚2006-2007年。
7. 主持“上海市培训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上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委托项目‚2004-2005。
8. 主持“成人教育课程理论与课程开发的研究”‚ “九五”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1997-2001年。
9. 负责“面向21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子课题——终身学习立法的比较研究‚“九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997-2002年。
10. 主持“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上海市教委“九五”重点项目‚1997-2000年。
11. 主持“成人学校校长、管理干部、教师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课程的研究”‚上海市教委“九五”重点项目‚1997-1999年。
12. 主持“成人中等学校校长岗位培训的研究”‚上海市成人教育科学研究指导委员会项目‚1995-1997年。
13. 主持“成人实务课程开发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上海市成人教育科学研究指导委员会项目‚1994-1995年。
14. 负责《中国岗位培训制度研究》子课题“美国培训制度的研究”‚ “八五”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1993-1995年。
15. 负责《企业教育综合改革》子课题“美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八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1993-1995年。 1. 黄健(第一译者、审校). 成人期的学习综合导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 黄健(编委会委员、理论研究篇副主编). 成人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三十年.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 黄健(独立作者).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导读. 教育新视野. 上海: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8.
4. 黄健(独立作者). 一种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概念框架.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成人教育的使命.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 黄健(主编). 助理培训师.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
6. 黄健(主编).培训师(讲师).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
7. 黄健(主编).培训师(管理师)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
8. 黄健副(总主编). 中国成人教育研究进展报告2000-2005.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7.
9. 黄健(主编). 卫生人员培训管理指导手册.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10. 黄健(副主编).社区青少年教育与就业工作研究.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1. 黄健(第一作者). 学习型组织研究. 现代社区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12. 黄健(主译). 成人学习理论的新进展.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3. 黄健(第一作者).员工培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4. 黄健(第一作者).造就组织学习力.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
15. 黄健(独立作者).学习型企业的兴起与构建模型.成功的源泉.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
16. 黄健(独立作者).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技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17. 黄健(副主编).面向21世纪中国成人教育法规建设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8. 黄健(独立作者).成人实务课程开发的原理与方法.上海成人教育研究文集(第1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19. 黄健著(独立作者).美国培训制度研究报告.中国岗位培训制度研究.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
20. 黄健(独立作者).战后美国课程改革思潮与生物课程变革及启示.国外课程改革透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1. 黄健‚吴刚‚刘德恩.工作场所学习: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石.开放教育研究‚2011(17-1):22-32.
2. 黄健.专业化: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学刊‚2010(12):35-42.
3. 黄健.论终身教育的功能与目标.终身教育与学习‚2010(11A):22.
4. 黄健.走出“黄昏”的阴霾.终身教育与学习‚2010(10A):26.
5. Huang‚ J. & Henning S. Olesen (Editors‚ 2010). East and West: Explorations in Research on Work and Learning. Frontiers of Ecation in China‚ Vol.5(3): 310-408.
6. 黄健.论终身教育体系及其建构.终身教育与学习‚ 2010(9A):24.
7. 黄健.论大力加强继续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上海成人教育‚2010(9-10):17-18.
8. 黄健.终身学习时代成人教育的“名”与“实”.终身教育与学习‚2010(6A):24.
9. 黄健.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基于终身教育的视角.中国教师教育‚2010(4).
10. 黄健.终身教育时代的到来.终身教育与学习‚2010(5A):24.
11. 黄健.论大力加强继续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上海国际终身学习论坛中国专家论文汇编‚2010:78-81.
12. 黄健.专业化: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远程教育‚2010(4):99-103
13. 马颂歌‚欧阳忠明‚黄健.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学拓展与反思.山东社会科学‚2010(3):117-121.
14. 黄健.工作本位学习:实现人力资源竞争优势的利器.终身教育与学习‚2010(3A):32-33.
15. 马颂歌‚黄健‚俞佳飞.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导师队伍建设的思考.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21-24.
16. 黄健.我国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学科的思考.兰州学刊‚2009(9):96-99.
17. 黄健.从教育发展的边缘走向舞台中心.终身教育(福建)‚2009(2):6-17.
18. 黄健.社区人力资源开发-成人教育的新使命. 上海社区教育‚2009(3):22-25.
19. 黄健.学分银行:实现终身学习理想的重要途径. 终身教育与学习(上海)‚ 2009(17):49-51
20. 黄健.学习型社会中成人教育的发展. 教育发展研究‚2009(9):34-35.
21. 黄健.成人学习——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教育发展研究‚2009(1):87.
22. 俞佳飞‚黄健. 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报‚2009(4):20-23.
23. 黄健.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上海成人教育‚2009(4):10-11.
24. Huang‚ J. & Ma‚ S. (2009).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China: Several Fundamental Issues. Bahrain: Proceedings of 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cadem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Asian Charpter.
25. Huang‚ J. & Shi‚ W. (2008). Policies and practices of lifelong learning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cation‚ Vol.27(5): 500-508.
26. Huang‚ J.(2008)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Areas:Chinese Policies Process and Issues.Korea:Th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Korea Association for Saemaul Undong(New Community Movement)Studies.
27. 黄健.迫在眉睫:论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人力资源开发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研究‚2008(4):1-4.
28. 黄健. 终身学习视域中的当代成人教育范式. 终身学习研究. 2008(2): 56-58.
29. 黄健. 多元、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高校成人教育机构自主创新刍议. 高等函授学报(哲社版). 2007(1): 9-11‚ 19. 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学刊转载. 2007(6): 30-33.
30. 韩艳艳、黄健. 瑞典成人教育政策的回顾与评析.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报‚ 2007(1): 60-63.
31. 黄健. 社区教育课程问题的若干探讨‚《中国社区教育》2006年第3期
32. 黄健. 自主创新与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人高等教育》2006年第4期
33. 黄健. 车轮模型:一种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概念框架‚《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第12期
34. 黄健. 学习型组织真谛之探究‚《成人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
35. 黄健. “成人教育变革与学习型社会建设”‚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7期。
36. 黄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兼谈当前学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发展研究‚2005(5):78-84.
37. 黄健. “培训师——21世纪的职业新宠”‚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3期。
38. 黄健. “宝钢作业长培训课程探密”‚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第24期。
39. 黄健. “成人教育工作者能力建设的摇篮——来自丹麦的经验”‚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12期。
40. 黄健. “变化、学习、发展——培训领域发展展望趋势”‚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12期。
41. 黄健. “新世纪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展望”‚现代企业教育‚2003年第9期。
42. 黄健. “成人教育最需要理论创新”‚中国教育报‚2002年11月24日。
43. 黄健. “远程教育课程本质及其开发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12期。
44. 黄健. “成人教育哲学流派及其课程观探悉”‚成人教育‚2002年第11期。
45. 黄健. “入世对企业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9期。
46. 黄健. “关于复合技能培训的理论思考”‚中国培训‚2002年第8期。
47. 黄健. “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困境及其对策研究”‚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2年第2期。
48. 黄健. “目标理论及其在培训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工业职工教育‚2001年第3期。
49. 黄健.“论成人教育课程的基本特点”‚成人教育报‚2001年3月。
50. 黄健. “企业网上培训若干问题的思考”‚工业职工教育‚2001年第2期。
51. 黄健. “WTO与成人教育新使命”‚成人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52. 黄健. “国际视野中终身学习和成人教育立法研究”‚陕西师大继续教育学报‚2000年3期。
53. 黄健. “第五届世界成人教育大会汉堡宣言”(译)‚成人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54. 黄健. “论成人教育课程的本质和特点”‚成人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四期。
55. 黄健. “国外成人教育课程模式初探(上)”‚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第1期。
56. 黄健. “国外成人教育课程模式初探(下)”‚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第2期。
57. 黄健. “关于变革我国扫盲教育观的若干思考”‚第三届亚洲扫盲论坛论文集‚1999年10月。
58. 黄健. “世纪之交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人教育发展态势”‚教育研究‚1999年第7期。
59. 黄健. “数字化时代的成人教育”‚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第4期。
60. 黄健. “企业培训课程开发初探”北京成人教育1997年第7期。
61. 黄健. “美国现代企业教育的特点与发展动向”‚中国成人教育‚1997年第5期。
62. 黄健. “人力资源开发—企业兴业之道”‚上海成人教育1997年第1期。
63. 黄健. “美国工商界的职业资格培训”‚新职教‚1996年第8期。
64. 黄健. “学习型企业的兴起和构建模型”‚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第3期
65. 黄健. “人力资源开发的界定和实践”‚成人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
66. 黄健. “企业培训课程的开发模式”‚工业职工教育‚1996年第2期。
67. 黄健. “试论现代企业教育本质及改革方向”‚中国成人教育‚1995年第3期。
68. 黄健. “继续教育的一种模式——终身学习与稳定就业的一种联系”(译)‚成人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
69. 黄健. “澳大利亚的能力培训计划”(译)‚成人教育研究‚1994年第4期。
70. 黄健. “在远距离教育中发展成人学习者的评论性思维”(译)‚成人教育研究‚1994年第3期。
71. 黄健. “美国施乐公司的再培训与稳定就业策略”公关信使报‚1994年12月20日。
72. 黄健. “美国IBM公司的培训对策”‚公关信使报‚1994年9月10日。
73. 黄健. “美国爱伦-希瑞德雷公司的用户培训”‚公关信使报‚1994年8月12日。
74. 黄健. “美国贝尔公司的技能银行与生涯开发”‚ 公关信使报‚1995年7月18日。
75. 黄健. “美国GE公司颇具特色的工程师培训”‚公关信使报‚1994年7月12日。
76. 黄健. “美国托马斯公司的管理培训对策”‚公关信使报‚1994年3月26日。
77. 黄健. “美国科宁公司的全面质量培训”‚公关信使报‚1994年3月10日。
78. 黄健. “美国旅行保险公司的培训对策”‚公关信使报‚1993年10月2日。
79. 黄健. “论培训需求的本质及其测评”‚上海成人教育‚1993年第9期。
80. 黄健. “摩托罗拉公司的培训对策”‚公关信使报‚1993年9月1日。
81. 黄健. “学习是工作的一部分”‚公关信使报‚1993年7月31日。
82. 黄健. “美国成功企业的培训对策”‚公关信使报‚1993年6月16日。
83. 黄健.“企业培训需求的测评研究”‚职工教育研究‚1993年第7-8期。 1. 独立撰写的专著《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技术》获教育部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
2. 参与并负责子课题的“八五”国家哲社重点项目“中国岗位培训制度研究”获教育部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
3. 主持的上海市教委“九五”重点项目“成人学校校长、管理干部、教师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课程的研究”‚获上海市第六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8)。
五、国际交流
1. 2010年11月‚作为大会中方执行主席主办第九届国际人力资源开发学会年会(亚洲分会)
2. 2010年5月‚组织中国成协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委员会部分高校成人(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赴台湾考察与交流
3. 2010年5月‚参加上海国际终身学习论坛‚并发表论文题为“论大力加强继续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的论文
4. 2009年6月‚参加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第六届国际工作与学习研讨会‚并受邀作为会议嘉宾在会上作了题为:Workplace learning: an Emerging Field in China的主题发言
5. 2008年11月‚参加在泰国曼谷举行的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七届年会(亚洲分会)
6. 2008年11月‚参加在韩国首尔举行的“全球化世界中的新农村运动”2008年国际研讨会‚发表题为“新农村建设:中国的政策、进展与问题”的论文
7. 2008年5月‚参加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举行的第四届国际质性研究大会
8. 2008年3月‚参加在美国纽约举行的全美教育大会2008年年会
9. 2008年2月‚参加在美国佛罗里达举行的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2008年年会
10. 2007年9月-2008年8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高级访问学者
11. 2007年度美国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
12. 2005年11月‚赴韩国参加“知识社会中成人教育的发展”国际研讨会‚并做主题发言及发表论文
13. 2005年10月‚参加在中国澳门举行的两岸四地“学习型社会”研讨会‚并发表论文
14. 2004年8-9月‚丹麦罗斯基德大学短期访问学者
15. 2003年8-9月‚丹麦罗斯基德大学短期访问学者
16. 2003年8月5-14日‚参加在丹麦罗斯基德大学举行的“终身学习与性别”国际研讨会‚并发表论文
17. 1997年6月‚参加在中国台湾举行的“海峡两岸终身学习理论研讨会”‚并发表论文
③ 淄博施乐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淄博施乐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2015-06-08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张店新村西路227号26号楼8层809。
淄博施乐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703033342523716,企业法人齐燕玲,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淄博施乐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生物制品(不含疫苗)、肥料研发(不含生产)、销售;化工产品、化工原料、农药(以上三项不含危险、监控及易制毒化学品)、氮肥、磷肥、钾肥、叶面肥、中微量元素肥、复合肥、复混肥、掺混肥、有机肥、水溶性涂料(不含油漆)、种子、初级农产品、包装制品、玻璃制品、塑料制品、橡胶制品、机电产品、机械设备销售;网上贸易代理;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山东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778776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和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3909家。
通过爱企查查看淄博施乐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④ 富士施乐的品牌介绍
切斯特卡尔逊(Chester F. Carlson)——一个专利事务律师和业余发明家,于1938年10月22日,在纽约市的阿斯多利亚(Astoria ,Queens ,New York City)的简易实验室中,首次成功地制作出了第一个静电复印图像。他用了几年的时间,试图出售这个发明专利,但未能成功。当时的公司管理人员和企业家们不相信有了碳素复写纸, 复印机还会有什么市场,况且当时复印机的原型产品是那么地笨重难看。哈罗依德公司又创造出了另一个单词"Xerox"(施乐)作为新的复印机的商标。"静电复印术"(用于形容复印过程)和"施乐"(标识产品)这两个词在1948年同时推向了市场。在最初浅尝施乐复印机的成功之后,哈罗依德公司于1958年改名为"哈罗依德施乐公司"。1961年,当全世界都接受了首台使用普通纸的自动办公复印机-施乐914复印机的时候,公司又再次改名为"施乐公司(Xerox Corporation)"。
1999年9月是施乐914(因为它所使用的纸张为9x14英寸而得名)复印机的四十周年庆典。从1959年到914复印机停产的1976年,施乐公司一共生产了超过200,00台这个型号的复印机。1985年,推出914复印机的26年之后,施乐公司宣布不再续签914复印机的全保维修合同。对于仍然在运行之中的6,000台914机器,施乐公司将采取材料和人工单独收费的维修服务方式。今天,施乐914复印机已经成为Smithsonian中的展示品,成为美国历史的一部分。在世界的有些地方,914机器仍然在客户的公司中使用,在南美洲,施乐公司还在维修着若干台914复印机。
从1980年起,施乐公司和富士施乐在世界20个国家获得了25个国家质量大奖,其中包括世界上最高级别的三项质量奖项:在美国,施乐公司两次荣获美国国家质量大奖(Malcolm 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Award),第一次是1989年施乐商业产品和系统,第二次是1997年施乐商业服务;1992年,施乐欧洲解决方案集团(前身是兰克施乐)荣获第一个欧洲质量大奖(European Quality Award);1980年,富士施乐获得了日本的最高质量大奖戴明奖(Deming Prize)。
⑤ 施乐sc2020怎么设置网络扫描
施乐sc2020设置网络扫描的方法:
1、在计算机客户端添加一个命名为SMB的共享文件夹,点击“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夹”和“允许网络用户更改我的文件”。
5、注册目的成功提示,点击“确定”即可。到此,扫描功能客户端目的地注册成功,在使用多功能办公设备的时候,将可以使用扫描功能,把扫描的文件,回传到“SMB”的文件里。
施乐(Xerox)是美国施乐公司一个著名商标和品牌。施乐公司于1906年成立于美国康涅狄格州费尔菲尔德县。作为商标,"施乐"只用来标识施乐公司的各种产品和服务。"施乐"商标放在名词的前面起到形容的作用:如施乐复印机、施乐打印机等。
1999年9月是施乐914(因为它所使用的纸张为9x14英寸而得名)复印机的四十周年庆典。从1959年到914复印机停产的1976年,施乐公司一共生产了超过200,00台这个型号的复印机。1985年,推出914复印机的26年之后,施乐公司宣布不再续签914复印机的全保维修合同。
对于仍然在运行之中的6,000台914机器,施乐公司将采取材料和人工单独收费的维修服务方式。今天,施乐914复印机已经成为Smithsonian中的展示品,成为美国历史的一部分。在世界的有些地方,914机器仍然在客户的公司中使用,在南美洲,施乐公司还在维修着若干台914复印机。
施乐公司的质量。施乐产品一直被许多独立的测试机构评定为"世界最佳品质"。从1980年起,施乐公司和富士施乐在世界20个国家获得了25个国家质量大奖。
其中包括世界上最高级别的三项质量奖项:在美国,施乐公司两次荣获美国国家质量奖(Malcolm 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Award)。
第一次是1989年施乐商业产品和系统,第二次是1997年施乐商业服务;1992年,施乐欧洲解决方案集团(前身是兰克施乐)荣获第一个欧洲质量奖(European Quality Award);1980年,富士施乐获得了日本的最高质量大奖戴明奖(Deming Prize)。施乐公司是第一家从日本竞争对手手中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的大型美国企业,这正是全公司致力于改进质量所产生的结果。
⑥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的介绍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成立于1962年,总部设在东京。小林阳太郎先生是公司董事会主席。有马利男先生是公司的总裁。 富士施乐在全球共有60多家子公司或销售分公司,共有员工约34,000人。2003财年,富士施乐全球收入首次达到10,020亿日元(100亿美元)。 富士施乐是日本富士胶卷株式会社和美国施乐公司各占75%和25%股份的合资企业。富士施乐是日本国内和亚太地区开发、生产以及销售世界级的办公和印刷设备/系统,数码单色及彩色多功能设备,以及文件管理软件、解决方案和服务的业界领袖。 同时富士施乐也向全球其他市场提供数码复印机、多功能一体机以及打印机。富士施乐对于研发的关注使其在业内不断有所突破,获得大批专利,并成为全球技术的领导者。富士施乐以其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大价值,并促进其生产力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施乐公司和富士施乐有着长期的技术分享协议。协议允许双方相互享用研究成果和技 术。这使得施乐和富士施乐的服务、解决方案以及产品能够从双方的科研成果中获益。 富士施乐在中国深圳、上海、台湾的桃园;日本海老名、铃鹿、竹松、和富山,以及韩国仁川设有工厂。
⑦ 施乐的公司质量
施乐公司的质量。施乐产品一直被许多独立的测试机构评定为世界最佳品质。从1980年起,施乐公司和富士施乐在世界20个国家获得了25个国家质量大奖,其中包括世界上最高级别的三项质量奖项:在美国,施乐公司两次荣获美国国家质量大奖(Malcolm 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Award),第一次是1989年施乐商业产品和系统,第二次是1997年施乐商业服务;1992年,施乐欧洲解决方案集团(前身是兰克施乐)荣获第一个欧洲质量奖(European Quality Award);1980年,富士施乐获得了日本的最高质量大奖戴明奖(Deming Prize)。施乐公司是第一家从日本竞争对手手中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的大型美国企业,这正是全公司致力于改进质量所产生的结果。
⑧ 成果显示(一篇读后感)
《请给我成果》读后感]读完这本书,很有感想,《请给我成果》读后感.它用一系列的小故事,道出了职场中的深入情理.其中我以为最深刻的一个小故事是对于艾森豪威尔打牌的:发牌由上帝决定,打好你手中的牌.每个人诞生的身材天赋、生涯条件都不一样,帽峰山,这些可能是你父母决定的,也可能是社会决议的,new lv bags,总之是你不能主导的,a&f women.假如先天前提好,废弃尽力,毕生衣食无忧,是否就是实现了本人的价值?如果先天条件差,3岁前必须重视纠正的幼儿行为,放弃努力,一世潦倒,是否就值得同情?个人如斯,公司也一样,读后感《《请给我成果》读后感》.如果公司先天条件好,放弃努力,是否就能保障在当前的竞争中持续当先?施乐的案例实在的告知咱们,就算是复印机的发现者,如果不能适应潮流跟竞争局势,照样会落到被竞争对手收购的田地.如果公司先天条件差,是否就必定不翻盘的机遇?事实世界中各种以小胜多,以弱胜强的商战案例,举不胜举.职场人生,christian louboutin sale,同样如此.受到公司引导的重视,就能得意洋洋?不被公司器重,Common Friends really friends,就该自强不息?打好你手中的牌,其余由上帝决定!正如运发动一样,如果想赢怕输,施展就不会好,只有打好每个球,才干取得最后的成功.〔《请给我成果》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⑨ 富士施乐
富士施乐公司是全球第四大数字与信息技术产品生产商,施乐公司在其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无数个发明:
Windows下拉菜单
鼠标
个人电脑
图形用户接口(GUI)
静电复印机
普通纸复印机
桌面传真机
彩色复印机
激光打印机
以太局域网系统
第一套商用数字出版系统
第一台全彩色网络激光打印机
世界最快的数码彩色复印机
施乐公司简史
切斯特卡尔逊(Chester F. Carlson)——一个专利事务律师和业余发明家,于1938年10月22日,在纽约市的阿斯多利亚(Astoria ,Queens ,New York City)的简易实验室中,首次成功地制作出了第一个静电复印图像。他用了几年的时间,试图出售这个发明专利,但未能成功。当时的公司管理人员和企业家们不相信有了碳素复写纸, 复印机还会有什么市场,况且当时复印机的原型产品是那么的笨重难看。当时有大约20家公司,包括IBM和通用电器公司,都以卡尔逊称之为"毫无兴趣"的态度拒绝了这项发明。最后在1944年,俄亥俄州的巴特尔研究院(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和卡尔逊签订了合同,资助他改进这项被他叫做"电子图像复制技术 "(electrophotography) 的发明。三年后,纽约州罗彻斯特一家生产相纸的哈罗依德公司来到了巴特尔,购买了开发并销售卡尔逊发明的复印机的许可。哈罗依德公司后来获得了卡尔逊这项发明的全部专利权。卡尔逊和哈罗依德公司都认为"电子图像复制技术"这个词过于晦涩难懂。于是他们接受了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位古典语言教授的建议,将其改为"静电复印术(xerography) ",这个词源于希腊词根"干"和"书写"。哈罗依德公司又创造出了另一个单词"Xerox"(施乐)作为新的复印机的商标。"静电复印术"(用于形容复印过程)和"施乐"(标识产品)这两个词在1948年同时推向了市场。在最初浅尝施乐复印机的成功之后,哈罗依德公司于1958年改名为"哈罗依德施乐公司"。1961年,当全世界都接受了首台使用普通纸的自动办公复印机-施乐914复印机的时候,公司又再次改名为"施乐公司(Xerox Corporation)"。
1999年9月是施乐914(因为它所使用的纸张为9x14英寸而得名)复印机的四十周年庆典。从1959年到914复印机停产的1976年,施乐公司一共生产了超过200,00台这个型号的复印机。1985年,推出914复印机的26年之后,施乐公司宣布不再续签914复印机的全保维修合同。对于仍然在运行之中的6,000台914机器,施乐公司将采取材料和人工单独收费的维修服务方式。今天,施乐914复印机已经成为Smithsonian中的展示品,成为美国历史的一部分。在世界的有些地方,914机器仍然在客户的公司中使用,在南美洲,施乐公司还在维修着若干台914复印机。
施乐公司的质量。施乐产品一直被许多独立的测试机构评定为"世界最佳品质"。从1980年起,施乐公司和富士施乐在世界20个国家获得了25个国家质量大奖,其中包括世界上最高级别的三项质量奖项:在美国,施乐公司两次荣获美国国家质量大奖(Malcolm 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Award),第一次是1989年施乐商业产品和系统,第二次是1997年施乐商业服务;1992年,施乐欧洲解决方案集团(前身是兰克施乐)荣获第一个欧洲质量大奖(European Quality Award);1980年,富士施乐获得了日本的最高质量大奖戴明奖(Deming Prize)。施乐公司是第一家从日本竞争对手手中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的大型美国企业,这正是全公司致力于改进质量所产生的结果。
施乐公司的形象
"施乐(Xerox)"是一个著名商标和品牌。作为商标,"施乐"只用来标识施乐公司的各种产品和服务。"施乐"商标应在名词的前面起到形容的作用:如施乐复印机、施乐打印机等。施乐商标不可用作动词。"施乐"同时还是企业全称"施乐公司(Xerox Corporation)"的简称。为了更好地体现施乐的核心业务-文件管理,1994年,公司采用了新的企业标识"The Document Company Xerox"。施乐还采用了像素化的"X"进行市场推广活动。这个标记右上角的马赛克图案表示数码成像技术以及文件在纸张和电子世界的运动。XEROX、施乐、"The Document Company"和像素化的"X"标记是施乐公司的注册商标。
施乐公司的研究和技术开发
为了帮助客户在现有和未来的市场中进行竞争,施乐公司必须开发多种技术专长。这就是施乐研究和技术部(XR&T)的任务。在一个不断变化的数字化、网络、基于知识的世界中,XR&T研究并开发施乐客户所需的新技术。XR&T研究的范围包括四个主要的领域:材料、纸张成像、数字式成像和系统。其主要技术包括普遍存在的彩色、网络和先进的数字式技术。XR&T的很多发明都是源于那些为了理解人们如何使用技术和文件所进行的研究工作。XR&T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基于文件的知识管理解决方案,该方案能够有效地促进机构中知识的形成、捕捉和沟通。XR&T的研究内容具有以下的特点:风险,从高度不确定性到确定的数量时间,从支持现有产品的技术,到未来多年以后才能应用的技术业务需要,从在当前的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到在未来的市场中树立领导地位。
XR&T的研究是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研究中心中,与富士施乐在日本和帕洛阿图的研究合作进行的。尖端技术的开发在四个技术中心中展开。在1999年,施乐公司在研究和开发中投入了超过9.79亿美元-即1999年总营业额192亿美元的5.1%。加上富士施乐在研究和开发上所投入的5.55亿美元,施乐公司1999年在研究开发方面总共投入了超过15亿美元。通过许可证协议,XR&T的研究和技术成果也正在不断对其他公司开放。 1970年,施乐公司建立了帕洛阿图研究中心,这个中心以其简称PARC闻名全球。PARC所面临的挑战是构造出未来的办公室,并建立施乐的领导地位。该中心的科学家接收了这个挑战:他们开发出了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user interface)、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和以太网络,从而改变了计算机的本质。随着激光打印技术的问世,他们革命性地改变了文件打印的方式,并为施乐公司创造出一个数十亿美元的激光打印业务。
今天,PARC仍然保持着她创新的传统,在以下几个领域中继续其研究工作:Smart Matter,探索设计和生产多种设备的新方式。新近出现的文件类型(Emerging Document Types),研究生成、查看、和使用文件的新技术。知识生态学(Knowledge Ecologies),研究文件中的知识如何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有效地促进机构和个人获取知识。网络设备和文件服务(Network Devices and Document Serices),利用施乐公司在纸张文件和数码文件领域的专长,扩展文件解决方案和服务。文件信息组织(Document Information Fabric),建立标准和协议,定义未来的国际互联网络,并形成施乐数码产品和服务主干的运算结构。
施乐公司有与其他的领先企业结成企业联盟的良好历史,她将在今天快速变化的高科技全球市场中,更好地服务客户。联盟方式令合作双方都能够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优势,为客户管理复杂的信息需求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些合作确保了商业用户的文件管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一致性,集成性,并实现了信息在纸张和电子形式之间的自由流动。施乐公司拥有300多个第三方合作协议(包括和同一家公司签订的多份协议),涉及多种特定的产品系列、技术、和分销渠道。有的协议超过了单个项目的范围,而包含了广泛的知识产权的互换、合作开发和销售等。
对于未来增长和施乐公司的竞争力有重大意义的关键伙伴关系被称作企业联盟(Corporate Alliances),由企业联盟计划总监负责管理。施乐为这些联盟的企业带来了有关客户如何使用文件、知识管理、文件服务和技术等方面无可比拟的丰富经验。我们与这些企业联盟,施行合作战略,共同开发和推广知识共享解决方案。施乐公司目前与以下的企业联盟:奥多比系统有限公司(Adobe Systems Inc.)。奥多比系统公司是在页面描述语言和文件工作流方面树立标准的行业领导者。这一合作提高了施乐公司为企业中各个级别所使用的文件生产系统的开发能力。
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Inc.)思科公司在互联网络和因特网解决方案领域处于领导地位。思科公司和施乐公司合作,为共同的网络分布式解决方案客户优化集成的产品解决方案。康柏电脑系统 (Compaq Computer Systems)康柏公司是个人电脑、网络服务器、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领导者。施乐和康柏合作,将康柏产品集成到施乐产品中,从而为双方的客户提供工业标准平台上的优化解决方案。IBM公司在硬件、软件、服务、电子商务和网络计算领域具备专长。施乐和IBM正在集成IBM的Lotu Notes/Domino结构和施乐Document Center系列产品的项目上进行合作。英特尔公司(Intel Corporation) 英特尔公司在提供尖端技术的处理器结构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英特尔和施乐合作,为施乐的客户提供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并优化企业中的图像处理。微软公司(Microsoft Corp.) 微软公司在操作系统、商业应用软件和因特网领域具备专长。这个联盟将改进当与微软产品集成时,施乐文件系统和服务的兼容性、可操作性、和拥有者总成本。诺威公司(Novell Inc.)Novell在联网软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她拥有领先业界的目录服务和全球8000万用户。而施乐公司拥有在文件服务、生产等领域的技术专长,这一合作将确保施乐的产品和服务与Novell环境的兼容性。太阳微系统公司(Sun Micro systems,Inc.)Sun公司在企业级客户机/服务器运算、因特网/内部网、和Java编程语言领域具备专长。施乐与Sun之间的广泛而且紧密的互补联盟为客户带来了企业级解决方案。
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月3日,是富士施乐在华的独资控股公司,注册资本为3,900万美元。
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的总部设在北京,目前在上海、广州、成都、深圳、沈阳、武汉、杭州和天津等城市设有分公司及办事处。另外,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亦有一家在上海浦东新区外高桥保税区注册的百分之百控股的子公司-富士施乐实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目前,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有员工1000多名(不包括深圳富士施乐)。
富士施乐在华投资
目前,公司在华有三家生产企业:上海富士施乐复印机有限公司、华昭施乐文件通讯系统武汉有限公司以及富士施乐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上海富士施乐复印机有限公司
上海富士施乐复印机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9月18日。合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为3,000万美元,合资各方为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80%)、上海申贝办公机械总公司(约15.9%)和上海久事公司(约4.1%)。上海富士施乐是我国光学-机械行业中的一家集机、鼓、粉研究生产于一体的合资企业。
上海富士施乐位于上海闵行经济开发区,占地2.8公顷,拥有500多名员工。上海富士施乐现有装配厂、光导体厂和色粉厂3家工厂,公司内部有10个经营管理部门,另外在上海、北京、杭州、广州和成都设有5家分公司。目前,上海富士施乐的年产量为6万台复印机及零部件,及相配套的消耗材料。
公司于1990年开始出口复印机和零部件,并开始了产品国产化的进程。1994年,上海富士施乐出口复印机3,865台,2万套零部件,全年出口额超过 1,000万美元。产品远销巴西、美国、英国和香港等地。1998年,上海富士施乐出口复印机25,000台,出口额近3,000万美元。1999年,其出口额再次达到3,000万美元。
1990年,上海富士施乐成为唯一荣获上海市政府颁发的“质量管理奖”的企业。 1992年3月获得ISO9001认证。1992年至1994年,上海富士施乐连续三年荣获“盈利和创汇先进外资企业”称号。其产品曾连续两年被内贸部授予“金桥奖”。上海富士施乐还曾被命名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1998年2月上海富士施乐又获得国际ISO14001认证。2001年,公司又荣获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电日报联合授予的“2000年中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十强” 称号,2002年上海富士施乐复印机有限公司又荣膺《中国机械工业年鉴》评选的“中国机械工业销售500强”称号。
华昭施乐文件通讯系统武汉有限公司
华昭施乐文件通讯系统武汉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12月30日,注册资本210万美元。公司以生产、经营文件通信产品、办公自动设备和其他相关产品为主。合资企业于1994年8月开始生产传真机。
富士施乐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富士施乐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6月2日,注册资本3800万美元,总投资额5900万美元。其中富士施乐株式会社控股90%,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占股10%。公司主要制造激光打印机、复印机、多功能一体机(传真、扫描、打印、复印)和其他相关电子配件。目前,公司产品全部出口。
⑩ 富士施乐的研究技术
为了帮助客户在现有和未来的市场中进行竞争,施乐公司必须开发多种技术专长。这就是施乐研究和技术部(XR&T)的任务。在一个不断变化的数字化、网络、基于知识的世界中,XR&T研究并开发施乐客户所需的新技术。XR&T研究的范围包括四个主要的领域:材料、纸张成像、数字式成像和系统。XR&T的研究内容具有以下的特点:风险,从高度不确定性到确定的数量时间,从支持现有产品的技术,到未来多年以后才能应用的技术业务需要,从在当前的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到在未来的市场中树立领导地位。
XR&T的研究是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研究中心中,与富士施乐在日本和帕洛阿图的研究合作进行的。尖端技术的开发在四个技术中心中展开。在1999年,施乐公司在研究和开发中投入了超过9.79亿美元-即1999年总营业额192亿美元的5.1%。加上富士施乐在研究和开发上所投入的5.55亿美元,施乐公司1999年在研究开发方面总共投入了超过15亿美元。通过许可证协议,XR&T的研究和技术成果也正在不断对其他公司开放。 1970年,施乐公司建立了帕洛阿图研究中心,这个中心以其简称PARC闻名全球。随着激光打印技术的问世,他们革命性地改变了文件打印的方式,并为施乐公司创造出一个数十亿美元的激光打印业务。施乐的S-LED低温打印技术一也开始在桌面打印机上应用,并将环保、健康、节能打印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设计研发、生产及应用环节,“小小环保举动,大大改变地球”的环保理念也是体现了施乐对社会的责任感。
今天,PARC仍然保持着她创新的传统,在以下几个领域中继续其研究工作:Smart Matter,探索设计和生产多种设备的新方式。新近出现的文件类型(Emerging Document Types),研究生成、查看、和使用文件的新技术。知识生态学(Knowledge Ecologies),研究文件中的知识如何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有效地促进机构和个人获取知识。网络设备和文件服务(Network Devices and Document Serices),利用施乐公司在纸张文件和数码文件领域的专长,扩展文件解决方案和服务。文件信息组织(Document Information Fabric),建立标准和协议,定义未来的国际互联网络,并形成施乐数码产品和服务主干的运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