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店面总共三万五,我出人出2万一,另一个出1万四,现在不做了转让费一万五怎么分两个人
一般情况下按照出资比例来分。如果你们以前有约定的股份的话,就按以前的股份来分。这个需要你们两个人共同达成协议。技术也可以当作出资比例。总之看你们如何协商了。
Ⅱ 三人合伙开美容院,一个干了十个月,一个干了一年,一个干了两年,现在转让了,转
最后留下的这个人就是老板了,转与不转老板说算
Ⅲ 股权35万元,以一元的价格转让,以哪个金额交印花税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规定,股权转让印花税征收依据为股权转让交易金额,但股权转让费用不公允的、明显偏低的,税务局征管部门有权核定计税价格,三十五万元股权以一元转让属于有失公允、明显偏低的情况,税务机关可以确定以三十五万元或重新核定一个公允价格作为计算缴纳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Ⅳ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本次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9600万股将于2007年6月25日起上市流通。怎么买卖啊
这批流通股不得买卖!
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关于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上市流通有关承诺
1、持有公司5%以下股份的非流通股股东就原非流通股股份上市流通承诺如下:自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至少在12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或者转让。
2、控股股东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就原非流通股股份上市流通特别承诺如下:
(1)只有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方可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所持有的原非流通股股份:
①自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至少在24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或者转让。
②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后,任一连续5个交易日公司二级市场股票收盘价格达到19元或以上。(在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后,当公司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导致股份或股东权益发生变化时,价格应进行相应的调整。)
Ⅳ 三一重工转让股份好还是坏最新消息
什么时候说转让的?
Ⅵ 五人股份公司有三人要把所有股份转让给另外一个人可以吗
完全可以,除非你们之前有书面协议说股份不能向任何人转让,或类似条框。
去工商部门办理一下变更手续就行了。
Ⅶ 三五三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三五三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2018-11-16在北京市西城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天宁寺前街2号北院19幢2层207。
三五三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2MA01FM35X2,企业法人刘天琦,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三五三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咨询;企业管理、市场调查、会议服务、酒店管理、企业策划、税务咨询、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经济贸易咨询;软件开发、产品设计。(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三五三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对外投资4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三五三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Ⅷ 公司三个股东,其中一个要退股或者转让股份,其他两个中一个不同意,要书面通知他,这个通知怎么写
写明:某某股东拟以XX价格将所持有的某某公司XX%的股权转让给股东之外的第三人,请在收到本通知之日起30日予以答复。特此告知。
如果是将股权转让给其他股东的,则不需要通知。
Ⅸ 一个经营三类医疗器械的公司能转让多少钱
第五十二条 有《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情形之一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生产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依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 处罚。
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生产医疗器械的,依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处罚。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改正,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于使用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责令其改正,其中属于未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生产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
械的,依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处罚。
第五十五条 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批准,并给予警告,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由原发证机关撤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已进行生产的,依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处罚;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第五十六条 生产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注册产品标准的医疗器械的,依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处罚。
第五十七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
(一)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未按规定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书面告知的;
(二)未按标准进行检验或者产品出厂没有合格证的;
(三)未按规定办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变更手续的;
(四)违反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有关要求,擅自降低生产条件的;
(五)未按本办法规定登记备案擅自委托或者受托生产医疗器械的;
(六)在未经许可的生产场地擅自生产医疗器械的;
(七)生产 第三类医疗器械未按规定建立上市后跟踪制度的;
(八)未按规定报告所发生的重大医疗器械质量事故的;
(九)上市医疗器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不予纠正的;
(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连续停产一年以上,未提前书面告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即恢复生产的;
(十一)向负责监督检查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的真实材料的。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有前款所列情形,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危害后果,属于违反《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相关规定的,依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罚。
第五十八条 在实施本办法规定的行政许可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五十九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由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