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外目前有哪些国家的商标可以进行买卖
商标授权使用和转让,几乎任何国家都可以。一些公司大量注册商标进行倒卖是有一定法律风险的,商标三年不用可以被撤销,大批量注册不实际使用,可能被商标总局撤销。正常商标授权使用和转让没有任何问题。
2. 商标转让过程中,受让人可以使用商标吗
在签订了授权许可的情况下,受让人是可以使用商标的。
3. 商标转让公证是不是很难办理
很简单,线下公证处大概收费500左右。也有线上公证,便宜一点
4. 个人商标转让难不难有关注过这个的吗
是很难好吧。以前国家对个人或者企业名下注册的商标数量没有限制,所以出现了大量抢注现象。他们把抢注的商标高价卖出,彻底扰乱了市场。2018年,国家开始实施管控,批量注册的基本都驳回了。目前,个人商标转让的市场份额仍然比较小,所以很难直接找上买家。如果你的商标是有创意的,可以委托中细软,标之城,鱼爪等帮忙出售。
5. 商标跟版权有区别么
商标跟版权有区别么?两者之间究竟有何区别呢?
1.定义不同
商标权简单来说的话就是你拥有商标的该有的权利。商标所有人可以在生产、加工、制造等地方利用商标。
版权又称著作权,版权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
2.申请机构不同
商标是通过商标局进行申请的,而版权是通过中国版权登记中心进行登记的。
3.保护对象不同
我国商标权的获得必须履行商标注册程序,而且实行申请在先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而著作权一般是自动产生,并不需要经过某些特别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我国的公民和法人以及非法人组织是以作品的完成为著作权产生的标志而不是发表时。
4.保护期限不同
保护的期限也不同。商标的期限只有10年有限期,超过10年需要进行商标续展。而版权进行登记之后,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
5.客体不同
商标是区别同一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经营者并表明商品或者服务质量的商标标识本身。而版权却是针对文字、音乐、艺术、科学创作等原创的保护。
那么商标和版权可以同时注册吗?答案是可以的。商标和版权可以同时注册。商标可以申请成为版权,但是版权不一定是商标。由于商标申请周期较长,为避免被他人抢注,因此很多人在商标申请前都会进行版权登记来保护自己的原创作品。我国《商标法》规定,如果别人用你的作品进行商标注册,那么我们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建议将版权和商标同时注册登记。
6. 首个批量转让个人不良贷款债权信息发布,对我们会有什么影响
个贷不良转让正式启动!1月25日,银登网发布平安银行(000001)拟批量转让个人不良债权的信息。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这是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及银登中心披露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系统操作手册和业务办理指南等通知以来,首个发布批量转让个人不良债权的信息。
具体看,平安银行拟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向有资质的资产管理公司批量转让个人债权。据界面新闻记者采访了解,这笔债权出自于平安银行北京分行。公告显示,此次批量个人不良债权涉及20户个人不良贷款,债权金融1773.45万元,其中本金618.66万元、利息金额1154.78万元,且均已进入执行状态。
7. 个人怎么注册商标LOGO
商标来注册各项程序的源时间如下:
1、先对商标进行查询,如果在先没有相同或近似的,就可以制作申请文件并递交申请;
2、申请递交后1个月左右,商标局会给你下发一个申请受理通知书(这个期间叫形式审查阶段);
3、形式审查完毕后,就进入实质审查阶段,这个阶段大概需9个月左右;
4、如果实质审查合格,就进入公告程序(这个期间是3个月,也叫异议期间);
5、公告期满,无人提异议的,就可以拿注册证了。
以上顺利注册下来的时间一年左右,但若该商标申请在审查程序中出现商标局核发补正通知、审查意见的情况,或者进入特别程序,即出现商标申请被初步审定公告后遭他人异议或商标申请被驳回后申请复审的情况,商标申请最终获准注册则需要更长一些时间。
8. 我将已注册申请的商标转让给了他人,他人支付一半转让费后停止支付,但已经大量投入生产,我可以终止转让
问:我将已注册申请的商标转让给了他人,他人支付一半转让费后停止支付,但已经大量投入生产,我可以终止转让协议,拒绝对方继续使用吗?
答:君同法律在线咨询为您解答
商标申请过程中能不能使用,是根据商标使用对应的主体来判定的,需要区分商标自愿注册原则和商标强制注册原则:
1、属于商标自愿注册的类型,那么该商标在申请过程中可以使用,但不能侵犯他人在先权利。
2、属于商标强制注册的类型,那么在该商标在申请过程中就不能使用。不过,目前只有卷烟、雪茄烟和有包装的烟丝的商标及部分药品是强制注册的,其它商品无需强制注册。
9. 个人贷款 为什么不得进行批量转让
目前,规定个人贷款(包括向个人发放的购房贷款、购车贷款、教育助学贷款、信用卡透支、其他消费贷款等以个人为借款主体的各类贷款)不得批量转让。但个人贷款的特点就是金额相对小,笔数多,如果通过转让途径进行处置,以达到不良资产出表的目的,只能进行批量转让。另外,目前个人不良贷款中最主要组成部分是近年以来各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发放的个人经营性贷款,该类贷款,在授信时普遍采用创新的联保、互保模式,大多无抵、质押物,受经济周期下行的影响,不良问题连续爆发,而且在短时期内采取常规清收手段回收贷款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无法进行转让,将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以及利润指标带来极大的影响。目前,有的商业银行通过等量置换的方式,通过发放小企业贷款置换“个人经营性贷款”,改变贷款的性质,以符合批量转让的条件,但这样做需要债务人配合,而且合规性风险极大,可能会面临监管机构的严厉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