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唐山滦州市古马镇兴隆庄村西占地10000亩合法吗
各种占地都是要经过审批的。只要通过土地资源主管机关的审批用地就属于合法的。
❷ 滦县农村中非农业人口土地政策。毕业后户口迁回了本村非农业的,无正式工作,靠打零工为生,这种情况能
不能。奉劝那些上大学的人,把户口迁出去,毛用没有!干落个花钱,费事!
❸ 列举1898年以后中国被割让的土地
1898年中德的胶澳租界条约 1898中俄的旅大租界条约 1898中英定租威海卫专条。
❹ 唐山滦州安各庄镇马各庄村占地有人管吗农民失去土地却得不到赔偿
去当地政府。和你反应问题。一定能解决的。
❺ 反腐最新消息滦县农村
滦县新城新南有一个叫做双山村的村长村书记被抓了,贪污土地补偿款了。
❻ 滦州的风物文化
滦县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杰地灵、民风纯朴,滦州文化世代传承、发扬光大。“夷齐让贤”、“老马识途”的典故以及“两家相争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仁义佳话出自于此,家喻户晓;闪耀着现代文明的评剧、皮影艺术诞生于此,璀璨瑰丽;冀东抗日暴动的发起,铭记着革命先辈的英勇抗战、威武不屈。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勤劳智慧、坚韧不拔、永不放弃。改革开放带来了春风春雨,使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全县人民发扬“团结、务实、创新、奉献”的滦县精神,城市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
❼ 清朝圈地、换地
所谓“圈地”,就是把农村中从很早时候起就已普遍存在的“敞田”用栅栏圈围起来,成为整片地段,在这片地段上养羊或从事其他耕作,如种植新的农作物。
清初满洲贵族大规模圈占汉人土地的活动,为清初弊政。清朝统治者入关后,为满足满洲贵族对土地的贪欲和笼络八旗将士,派遣官员跑马圈地,先后出现了三次高潮。顺治元年(1644)十二月下令:“凡近京各洲县民人无主荒田,及明国皇亲、驸马、公、侯、伯、太监等,死于寇乱者,无主地甚多,……尽行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清世祖实录》卷 12)顺治二年九月,圈占的范围扩大到河间、滦州、遵化等京东、京南府州县。顺治四年正月下令于顺天、保定、河间、易州、遵化、永平等42 府州县内圈地。此后,大规模圈地停止,但是零星的圈地、换地,“带地投充”仍不断发生。圈地持续了几十年,共圈占汉族人田地 224982 顷。圈占范围主要在直隶6府2州1县,共计77州县,广袤2000余里。少部分在山西之太原、潞州,山东之德州、徐州等地。所圈之地,最初为无主荒地,继之有主无主之地一体圈占;圈占还包括庐舍、场圃,使大批汉人地主和农民骤失田产庐舍,生活无着。满洲贵族用圈占的土地设立皇庄,赏赐王公勋臣,分绘八旗兵丁。对王公勋臣的赏赐,按宗室、王公、官员的等级和所属壮丁数目,给以不同数量的庄田和壮丁地。八旗士兵按照“计丁授田”的原则,分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他们依靠这些田土解决生活所需及出征的军事装备。八旗官兵的旗地约 14 万余顷,占圈占土地的绝大部分。清初圈地是野蛮的劫掠,致使百余万人破产失业,流离失所,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同时也破坏了农业生产,阻碍了社会进步。由于壮丁逃亡和汉族人民不断反抗,康熙八年(1669)下诏停止圈地
换地指的是康熙五年(1666),鳌拜提出圈地应按八旗排列顺序,冀东的土地按顺序应归黄旗所有,要求和正白旗换地,引起许多大臣的反对
❽ 当年老祖宗为什么离开永平府滦州县
我祖上是山东省永平府滦州县小地名张家顽童,现在网上查还是没有找到这个地方,不知道叫什么地名。150多年前,他们是因为连年灾荒,离乡背井下关东来到东北的黑土地上重新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