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防汛成果

防汛成果

发布时间:2021-08-02 05:30:55

⑴ 如何做好2017年防汛工作的发言稿

一是强化防汛抗旱工程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力度、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同时切实加强沿海地区防台风能力建设和重点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尽快提高中小河流防洪标准,抓紧实施《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大力促进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尽早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不同类型的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及工程系统,逐步使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饮用水由单一水源变成多水源;使现有的水利工程在干旱期具有抗旱应急功能,全面提高抗旱应急供水能力.
二是强化防汛抗旱预警预报和指挥调度能力建设.重点加强对中短期天气和水雨情的预测预报,特别要提升对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和小尺度、局部性灾害监测预报的能力.在旱灾易发地区和因旱人畜饮水困难地区,建设旱情监测站网,实现旱情实时监测、分析预测评估、提出旱情预警,为科学防灾和减灾提供决策依据.结合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加强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提高防汛抗旱科技成果和高新技术的应用水平,完善和优化大江大河洪水预报调度和旱情预报评估的方案和模型,深入研究台风致灾规律,构建科学、高效、先进、实用的防汛抗旱指挥调度平台和体系.
三是强化防汛抗旱应急管理和社会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责任制和各类防汛抗旱预案,健全防汛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形成管理规范、协调有序、权责明确、步调一致的联动机制.积极推进基层防汛抗旱组织建设,在洪涝、台风、干旱灾害多发区,将防汛抗旱组织延伸到乡村.积极扶持防汛抢险队伍和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建立健全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制度,积极推动水旱灾害保险,完善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防汛抗旱投资体制,积极争取增加各级防汛抗旱经费投入.

⑵ 控制断面设计 洪水成果怎么看图

网页链接指当河流设计断面发生设计频率的洪水时,其上游各控制断面和区间相应的洪峰、洪量和洪水过程线,它表示下游断面的设计洪水和上游各个控制断面设计洪水之间的关系。

⑶ 张名振的主要成就

永历七年(年)八月,张名振和监军兵部侍郎张煌言带领五六百艘战船向北进发,来到长江口的崇明一带沙洲。崇明城中的清军兵力有限,不敢出战,被围长达八个月。张部明军以崇明和附近沙洲为基地,如清方一分档案中所说:“筑圩耕种,近城十里之外,贼众充斥。百姓菜色相望,饥馑难支。为我用者恹恹待毙,为贼用者欣欣向荣。”“崇明产米之乡皆在平洋山前东、西阜沙,今被贼踞。”张名振部明军的进驻崇明沙洲只是为长江战役作准备,并不意味着已经进入长江。 九月,明总兵张名振与邑人顾忠等,统率战船百余艘,驻泊排沙洪。九月十一日进入施翘河,迎战守将吕公义。十八日,张名振率战船乘晚潮直抵高桥洪,吕公义退兵入城,张率部千余登岸。半夜,张部从岸上截杀河口墩兵,并燃响号炮,引诱吕公义出城。吕在天妃宫与张部相遇,中枪身亡。把总华本德同时战死。张名振乘胜直抵城壕,包围县城。二十一日凌晨,张部攻打西南城,毁城墙五堞。接着又攻打西北城,遭守军炮火还击,乃退。二十三日,张部占据平洋沙,又分船停泊大安、山前各沙,并派船截断各渡口,使县城与外界“匝月塘报不通”。直至十一月张部才退兵。
永历八年(1654年)正月十七日起,张名振、刘孔昭、张煌言等部明军乘船分批进入长江口,冲过狼山(今江苏南通市南面沿江重镇)、福山(与狼山隔江相对)、江阴、靖江、孟河、杨舍、三江、■山(今镇江市境)等清军江防汛地,二十一日到达瓜州。明军在金山上岸,缴获清军防江大炮十位和火药、钱粮等物。张名振、刘孔昭、张煌言等带领五百名军士登金山寺,朝东南方向遥祭明孝陵,题诗寄慨。
永历十三年(1659年)八月六日,明末名将郑成功率部自宁南退,来攻崇明。八日,郑派部将梁栋宇等至城下劝降。十一日黎明,郑兵包围县城,用巨炮轰击,毁西北角城楼百余堞。接着,又填没护城河,架起云梯猛攻。郑军连续七次攻城,并在城楼与守城清军展开肉搏战,仍未攻克县城。十四日,郑成功引兵南去。

⑷ 防汛经验做法

基本含义
汛期防止洪水为害,保障防护区安全的工作。汛前准备包括:培训防汛人员;检查防洪工程设施,消除隐患;制定度汛方案;备足防汛物料;建立健全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汛期工作包括: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防汛值班,及时了解气象水文状况,预报水情,必要时下达警报;巡查和守护防洪工程,运用防洪系统各项措施,依据水情和工程状况以及防汛调度计划,控制调度洪水,遇有险情立即抢护;当发生超标准洪水时,请示上级同意后采取紧急措施(如分洪、撤离分洪区居民等)以减小损失。汛后对防洪工程及防汛工作进行检查,总结经验教训;对抢险工程要加固;若采用分洪等紧急措施,则应作好善后工作。中国在西汉时已设治河机构管理治河和防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从中央到地方均设有防汛指挥部,统一指挥防汛工作。其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重于抢,有备无患。”
其它相关
准备工作
①组织沿河居民和单位从事防汛。中国大的江河防汛,除有专业人员外,沿河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抗洪的义务。汛前沿河村、镇、城市居民和单位组织起来,汛期进行防汛;军队也作好准备,必要时承担防汛抢险任务。②建立健全洪水预报警报系统。③检查各种防洪工程设施和岁修情况,了解工程防洪能力,及时解决存在问题,确定渡汛措施,制定防御不同类型洪水方案,包括超标准洪水紧急措施。④对防汛骨干人员,进行防汛知识和抢险技术培训,提高防守能力。⑤备足防汛料物。大江大河多由国家预备土、 沙、 石、木料、麻袋、铅丝等防汛料物。此外,在汛情紧急情况下,防汛指挥机构有权在其管辖范围内调用所需物资、设备和人员,事后归还或给予适当补偿。
汛前检查内容
一、防汛组织机构(即:防汛领导组织机构、防汛责任部门、抢险队伍等)是否健全、指挥调度是否顺畅;
二、防汛制度、措施、防汛应急预案是否制定;
三、有关建筑物(施工围堰、防洪墙等)是否满足度汛要求;

⑸ 近年防汛减灾方面取得的哪些成效

社保审计主要看工资表、社保交纳单、劳动合同的签属和员工花名册

⑹ 防洪水指的是什么意思

防洪水指根据洪水规律与洪灾特点,研究并采取各种对策和措施,以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利工作。其基本工作内容有防洪规划、防洪建设、防洪工程的管理和运用、防汛(防凌)、洪水调度和安排、灾后恢复重建等。防洪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防洪也是水利科学的一项重要专业学科。

1949年后,为了减轻洪灾威胁,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整治江河,制定、修订江河防洪规划,开展防洪工程建设。到20世纪末,全国共培修、新建堤防、海塘26万余km,兴修了多处分洪工程,开辟了行蓄洪区98处,有重点地整治了河道,共修建大中小型水库8万余座,大中型水闸2000多处。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防洪非工程措施的概念,加强了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全国已建设水情、雨情报汛站8600多处,利用计算机、气象卫星等高科技手段观测、预报洪水。已制定颁布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河道管理条例、防汛条例等一系列防洪法规。

到20世纪末,从中央到地方已初步建成了具有一定基础的防洪体系。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辽河松花江等七大江河皆已初步建成了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为主要内容的防洪体系。在抗御实际发生的历次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望21世纪,中国在防洪措施方面还要继续更新观念,进一步实现:

①加强和完善防洪工程措施与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密切结合。

②提高防洪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防洪工程的除害兴利和环境生态等综合效益,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更多贡献。

③加速推广高新技术,尽快实现防洪措施的信息化、数字化,不断完善水文、气象测报手段,提高洪水预报和调度的水平,使防洪工程体系发挥更大作用。

④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防洪措施要不断增加和日趋完善,以尽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防洪日益增高的要求。

(6)防汛成果扩展阅读

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常造成江河沿岸河谷、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海岸地带的淹没。但由于洪水现象的周期性和随机性特点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地带被淹没的范围和时间既有一定的规律性,又是不固定的和有机率性的。

这些受洪水泛滥威胁的地带,大多仍可被人类开发利用,从而出现了洪水灾害(见水灾)和防洪问题。洪泛区又常具有适宜发展农业与其他经济事业的优越条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洪泛区的开发利用日益扩大,有些地区还逐渐成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

世界上很多国家,已开发的洪泛区常成为其主要经济区。如日该国洪泛区占其国土面积的10%,居住人口一半以上,聚集财富占72%,且有愈益集中的趋势。荷兰国绝大部分为平原,约有24%的土地低于海平面,80%的土地靠海堤保护。苏联有5%的土地受融雪、暴雨、冰凌洪水为害,平均每年有5400~8100万亩受灾。

中国国土有10%左右的面积位于河湖沿岸及滨海三角洲地区,居住着约50%的人口,工、农业产值已分别占全国的70%与60%,历来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也有类似情况。因此,防洪在很多国家的江河治理中被列为首要或主要任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防洪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防洪措施

⑺ 水文站分期洪水成果按面积比的n次方移至水库,这句话什么意思

网上购车,就来是根据自己所源喜欢的车型,然后进行网上预订,这样就可以向你所在地的所有汽车4S店发送询价订单。网上预订之后很快就会有四s店的工作人员向您打电话咨询。这时候就可以商量价格,觉得合适后,可以去店商讨。

⑻ 如何做好防汛工作

一是强化防汛抗旱工程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力度、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同时切实加强沿海地区防台风能力建设和重点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尽快提高中小河流防洪标准,抓紧实施《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大力促进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尽早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不同类型的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及工程系统,逐步使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饮用水由单一水源变成多水源;使现有的水利工程在干旱期具有抗旱应急功能,全面提高抗旱应急供水能力。

二是强化防汛抗旱预警预报和指挥调度能力建设。重点加强对中短期天气和水雨情的预测预报,特别要提升对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和小尺度、局部性灾害监测预报的能力。在旱灾易发地区和因旱人畜饮水困难地区,建设旱情监测站网,实现旱情实时监测、分析预测评估、提出旱情预警,为科学防灾和减灾提供决策依据。结合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加强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提高防汛抗旱科技成果和高新技术的应用水平,完善和优化大江大河洪水预报调度和旱情预报评估的方案和模型,深入研究台风致灾规律,构建科学、高效、先进、实用的防汛抗旱指挥调度平台和体系。

三是强化防汛抗旱应急管理和社会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责任制和各类防汛抗旱预案,健全防汛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形成管理规范、协调有序、权责明确、步调一致的联动机制。积极推进基层防汛抗旱组织建设,在洪涝、台风、干旱灾害多发区,将防汛抗旱组织延伸到乡村。积极扶持防汛抢险队伍和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建立健全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制度,积极推动水旱灾害保险,完善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防汛抗旱投资体制,积极争取增加各级防汛抗旱经费投入。

⑼ 如何做好防汛工作

一是强化防汛抗旱工程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力度、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同时切实加强沿海地区防台风能力建设和重点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尽快提高中小河流防洪标准,抓紧实施《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大力促进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尽早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不同类型的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及工程系统,逐步使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饮用水由单一水源变成多水源;使现有的水利工程在干旱期具有抗旱应急功能,全面提高抗旱应急供水能力。
二是强化防汛抗旱预警预报和指挥调度能力建设。重点加强对中短期天气和水雨情的预测预报,特别要提升对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和小尺度、局部性灾害监测预报的能力。在旱灾易发地区和因旱人畜饮水困难地区,建设旱情监测站网,实现旱情实时监测、分析预测评估、提出旱情预警,为科学防灾和减灾提供决策依据。结合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加强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提高防汛抗旱科技成果和高新技术的应用水平,完善和优化大江大河洪水预报调度和旱情预报评估的方案和模型,深入研究台风致灾规律,构建科学、高效、先进、实用的防汛抗旱指挥调度平台和体系。
三是强化防汛抗旱应急管理和社会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责任制和各类防汛抗旱预案,健全防汛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形成管理规范、协调有序、权责明确、步调一致的联动机制。积极推进基层防汛抗旱组织建设,在洪涝、台风、干旱灾害多发区,将防汛抗旱组织延伸到乡村。积极扶持防汛抢险队伍和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建立健全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制度,积极推动水旱灾害保险,完善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防汛抗旱投资体制,积极争取增加各级防汛抗旱经费投入。

阅读全文

与防汛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